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原散文要有大情怀大气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5 03:2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散文综述
中原散文要有大情怀大气象
                  彭学明
关于河南散文,我更愿意称之中原散文。因为提起中原,骨子里就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都与中原骨肉相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中原的印记。其次,提起中原,我们有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中原文化和文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文化和文明。华夏20多个朝代在河南的建都史,注定了一部中原河南史,半部华夏中国志。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会带给我们与生俱来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另外,中原散文比河南散文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在某种意义上,中原散文代表了中华散文的风貌与风骨、前世与今生。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东周时期的河南人整理的,写《道德经》的老子是河南鹿邑人,写《庄子》的庄子都是河南商丘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洛阳贾谊开骚体赋之散文先河,贾谊、晁错将西汉政论散文推向巅峰。张衡的《二京赋》和左思的《三都赋》都名动天下,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文起八代之衰”的孟州人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把中华散文推向了高峰。中原散文,在中国文学版图上,留下了跟中原大地一样博大厚实的地貌和富矿。
  因为这些文明的积淀和滋养,河南的中原散文一直是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河南的中原散文形成了整齐的方阵,以集团军的形式,走出了中原散文特有的风姿,体现了中原散文特有的风貌和风骨。
  中原散文风貌整体概览: 长江后浪推前浪  江山代有人才出
  从创作队伍上来说,当代中原散文整体风貌是老中青三代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老中青三代散文家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奇峰竞秀,在中国散文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代中原散文,孕育和成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时,中原散文成熟、活跃,进入了丰收时期。孙荪、周同宾、南丁、卞卡、张若愚、廖华歌、阎豫昌、王大海、杨稼生、刘先琴、王幅明、余昂、田迎春、柳闻莺等中原散文家,不但成为中原散文的代表,也成为中国散文的中坚力量。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散文的繁荣,中原散文创作队伍更加庞大,创作成就更加突出,除了80年代涌现的那批散文家外,一批小说家和诗人也开始进入散文创作并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如写小说的阎连科、田中禾、二月河、郑彦英、张宇、周熠、行者等,写诗的王怀让、马新朝、王剑冰、陈峻峰,写评论的何向阳,写新闻的王钢、刘先琴等。鹿子、乔叶、鱼禾等新人也开始崭露头角,引人注目。1998年至2010年,范强、蓝蓝、冯杰、单占生、曲令敏、赵敏、何频、陈鲁民、何频、碎碎、何旻等一大批新生力量的崛起与加入,使得中原散文完成了集团的集结,组成了名副其实的散文豫军。中国散文界,飘起了一面夺目的散文豫军旗帜。在全国性的评奖中,周同宾的《皇天后土》、郑彦英的《风行水上》分别荣获了第一届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王剑冰先后荣获了首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孙荪的《云赋》选入全国语文教学课本,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选入上海高中语文教学课本,李铁城的《祭炎帝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本。周同宾、吴长忠、廖华歌、乔叶、冯杰、刘先琴、王连明、张天福、葛道吉等作品被列入中学语文读本及省高考作文题。
  就散文创作特点来说,中原散文深得中原文明和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文风上既瓷实、敦厚、厚重,又浪漫、典雅、诗意,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质感和文化底蕴,几乎贯穿在所有中原散文家的字里行间。比如周同宾和冯杰的散文,就散发着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质感和文化底蕴,让人读后充满了对中原大地的敬意。艺术上,中原散文追求唯美。无论是简洁、明净,还是婉约、诗意,中原散文都最大限度地追求艺术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王剑冰和乔叶的散文。王剑冰追求婉约、诗意,乔叶追求简洁、明净。给人清水洗尘的惬意。情感上,中原散文讲求随意、随性,情真意切,有情感的粘度和强度,有与读者心心相印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比如卞卡和郑彦英的散文,就因其真情的随意、随性和不做作而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在精神内涵上,中原散文都力图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微言大义、大音希声,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质地清越。比如孙荪和乔叶的散文,都具备了这样美好的精神质地。
  中原散文风骨个案演义: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优秀的散文家都是不拾人牙慧,都求推陈出新,都在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风骨的。纵览中原散文,散文家的散文风格和风骨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以自己各自的风格与风骨,组成了中原散文刚直而妩媚的风景线。:
  周同宾的散文有一种巨大的民本关怀和土地情结。他的所有散文几乎都没离开过南阳那片土地的人和事。他的《皇天后土——99个农民采访手记》、《豆的系念》、《一个人的编年史》、《乡关回望》等系列文章,是一个中原之子在对中原大地上的人和物的杜鹃啼血一样的吟唱和呼喊。血浓于水的文字,是虽痛犹爱的情。历史的纵深感、沧桑感和现实的通透感、悲悯感,组成一根根粗粝而坚韧的线条和一抹抹细腻而质朴的颜色,为大地母亲塑像,为中原故地立传。深沉。凝重。厚朴。
  郑彦英的《在河之南》、《风行水上》充分借助小说创作的手法,把小说叙事的故事密度和节奏,细节场景和粘度,巧妙地植入散文叙事里,从而使散文丰沛丰盈,生机勃勃,引人入胜。风物奇观,精神密境,都清澈明澄地流泻在亲情、友情和自然天地间,呈现出别样的散文地脉和气韵。
  阎连科是从河南走出去的军旅作家。但他的散文根系却深扎在中原大地。中原大地的厚重,孕育了他苍劲而温润的文字,深厚而沉重的情感。中原乡村的品格,中原人性的品质,都在他的作品里带着一种坚韧的情感力量,传递亲情的热度。
  王剑冰是中原散文家的异类。他的视野不局限于河南和中原,而是放眼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似乎一生都在行走、漂泊、追寻,但令我惊讶的是,他最坚实的足印、最柔软的情感和最满意的答卷却留在了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周庄。他的《水墨周庄》、《绝版的周庄》、《周庄的月》、《周庄的雪》等周庄系列,可以说是游记散文的经典之作。灵动,诗意,既有唐代书生飘逸的书剑气,又有现代文人的参差美。
  卞卡的散文是宏阔中见旖旎,豪迈中见逶迤。他的《花信风》、《采桑女》、《永远的岁月》等散文集中的山川大地、民间风物、故土人情,不但呈现摇曳多姿的文学气象,更呈现出特别令人感念的民间表情。
  平实练达、飞金溅玉,是孙荪散文的最大特色。孙荪的《鸟情》、《瞬间解读》、《生存的诗意》等散文集中的作品,无论写人、状物、记事,都不在花间狂饮,不在纸上浓墨,而是见微知著,言简意赅。平实练达中,文采恢弘、飞金溅玉。
  南丁的散文是一弘清泉,清新,自然,纯净。用词虽不奢华,却极具文采;情感虽不滥用,却极为真切。在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切身体验与感悟中,其深刻的洞察、过人的睿智和豁达的心胸,都体现出了其弥足珍贵的文学情怀。
  二月河的散文,以随笔为主。他的散文随笔以历史为经,以现实为纬,在现实中找到历史的坐标,在历史中映照出现实的影子,望,闻,问,切,鞭辟入里,彰显出一个作家的社会良知和人文关怀。
  这种社会良知和人文关怀,同样体现在田中禾的散文中。不同的是,田中禾的散文是站在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大视角里,进行参照、对比和省视,从而达到一种文化的精神向度。
  吴长忠的散文打开的是人与自然的心灵通道。他通过对自然界动植物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简洁的描摹,呈自然万物生命景象,状人间万事之品质,把自然万象通向社会万象,把文学审美通向精神志趣。
  张若愚的散文是一个文人的心灵物语和情感放歌。柔软而硬朗的文字里,安放着一个文人孤独、忧愤却真实、善良和耿直的心。中原大地的山川风物和他的人生亲历感悟,都若一束情感的火焰,燃烧着一个文人对故土大地的至爱真情。
  马新朝的散文,跟他的诗歌一样,多是乡土、爱和生命等主题。他诗意盎然的文字里,不但弥漫着乡土的亲切气息,更透溢着他与乡土和乡亲砸烂骨头还连着筋的骨肉情意。
  王怀让的散文善于在宏大中抓住细部表情,捕捉生活细节和时代浪花,在生活细节和时代浪花中反映大主题、揭示大境界。
  何向阳的散文以历史意识和文化意味见长。在对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及个人体验和现实命题的审视中,言之有物,思之有道。文采斐然。见解独到。既不失作家的文学性,也不失学者的学理性。
  乔叶的散文可以说是小情致、大境界。她的《母亲的纯净水》、《穿心米线》、《也夜胸针》、《在天花板上亲吻》、《自己的观音》、《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的婚恋》等散文,有小说似的叙事、诗意似的韵致、宗教似的禅味,简短、明了而又细微、幽深,是一个中原女子献给读者的心灵鸡汤。
  冯杰的散文是“北中原”的影像和碑刻。陶、罐、瓜、雀等声色影像都从他古老的中原册页上钻出来,闪烁着历史的青光,散发着新鲜的气息,透溢着中原的风情。其出入古今的自由娴熟,其天上地下的神思妙想,丰美,灵动,瑰丽,雅致。一张北中原的宣纸上,诗性与史性的交相泼墨,徐徐展开的是大地、民间和世界。
  廖华歌的散文风格多样,既质朴,又华美,既抒情,又简约。激越时,如黄河的涛声拍案;宁静时,如小溪的流水浅吟。写人记事,都讲究微言大意、至真大美。
  鱼禾的散文是从骨子和血液里奔突出来的。她的《逃离》、《计谋》、《独在》等散文随笔,都来自骨子,来自血液,来自生命。自我的内心隐秘与言行所组成的矛,在与生活、世道、世俗所组成的盾的对抗与纠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站在高处时的秋凉和隐痛、困顿和坚韧,看到了落入红尘和世俗的身心依然没有湮灭的精神毫光。
  刘先琴的散文简洁、质朴,却能够在司空见惯的人和事里挖掘出峰回路转的艺术磁场和极易被人忽略的新意。人心和人性,是她散文最常见的指向和光芒。
  王钢的散文是一块璞玉。不饰雕琢,更不花哨。但璞玉的质地却十分良好。敏锐的发现、巨大的真实,都使得她的散文另辟奇径、一路风光。《包公脸上的指痕》、《参见岳飞夫人》,就是散文路上的奇峰奇景。
  鉴于我的阅读视野有限,刘恪、胡亚才、何新年、张国臣、张天福、王守振、刘京州、杨晶、高树田、葛道吉、王俊义、鹿子、赵敏、尚新娇、韩露、何旻、碎碎等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我都不能一一点评,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进行学习和交流。
  中原散文短板突破建议: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散文本来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的,但是,我们当下散文的一个通病就是对现实的弱视和现场的缺位。对现实和时代的关注中,我们的散文很少关注大现实、大时代,很少书写大现实、大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现实和大时代里,我们的散文既鲜有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又鲜有百姓命运的细微描摹,对那些事关国家命运的时代画卷和百姓命运的精神观照,我们都很少在散文作品里见到。比如抗洪救灾、汶川地震等这些事关国家命运的题材,我们可以在诗歌、报告文学和小说里随处可见,诗歌甚至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地震诗潮。而在散文寂寞寥落,很少听到为灾区疼痛的声音。而那些反映百姓的幸福与疼痛、欢乐与悲伤,直击百姓命运的作品,我们依然在其它文学样式里随处可见的同时,在我们的散文作品里并不多见。我们的散文作品里见到的多是亲情、友情和乡情,多是自然风光和风物,多是人文和历史,多是自我呢喃和自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原散文,也跟整个中国散文一样,与大时代大现实密切相关的作品太少。虽然,我在乔叶的作品里看到了《四川:鲜花的细节》和《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样反映汶川地震和黔东南旱灾的作品,但远远不能说是我们的中原散文就与时代和现实紧密相连了,不弱视现实和现场缺位了。之所以我们的散文家在这个大现实、大时代里是缺位、短板或到位不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于我们还缺乏一种更大的创作情怀,那就是家国情怀、民生情怀;缺乏一种担当,那就是为民请命、为天地立言、为来世开太平。
  我想,如果我们的散文在小情调、大境界的同时,能够再大情怀、大气象,那散文给人的享受,就不仅仅是润物无声和水滴石穿,还有醍醐灌顶和受益一生。这是整个中国散文都应该追求的风貌和风骨。
  除了当下散文的短板共性,中原散文还有一个个性短板,那就是表现中原地域和特色的散文不多。中原文化如此厚重,中原历史如此雄浑,中原民风如此丰沛,中原人文如此多彩,如此厚重、雄浑和丰沛、多彩的中原独异气象,最容易使我们的中原散文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底气和大气。不说别的,但就中原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够中原散文家们淘金一生的。但我们的中原散文却表现得不多,虽然,我也从周同宾、冯杰的散文里读到了中原风情浓郁的作品,其他中原作家也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但我感觉更多的只是表达了中原的点和面,没有往深处和大处走,纵深感不够、深厚感不够、大气感不够,还不足以表达中原的广博和深厚,不足以说明中原作家群的特点和优势。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一个地方作家群的崛起,一是在于这个地域创作群体的整齐,二是在于作品地域特色的突出。仅有地域创作群体,没有作品地域特色,那么这个群体就不够鲜明。一个真正的地域作家群,不仅仅是作家们的籍贯属于这个地域,还在于作家们的作品也深刻着这个地域的印记。
  因此,我建议中原的散文作家们,在创作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能够多写一些现实关注、时代书写和中原表达的作品,这样,才更对得起这片被中华文明亲吻得最多的皇天后土、洞天福地。衷心期盼散文作家群能够领唱中国散文,期盼中原散文更加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7:18 , Processed in 0.1046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