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其实是翻转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6 01:3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其实是翻转的

梅洪建

下课铃声响的时候,我的心有些沉沉的。2014以来,这首柳永的《蝶恋花》是我上的最差的一节课。

真的,我对自己的课堂有要求,我不想用自己的课堂玷污学生宝贵的时间。

“老师,你等一下!”还没走到2班门口,我就被蘅喊住了,她的表情很激动,“老师,别说我拍马屁啊,今天这节课我感觉是你上的最好的一节课。”

没有回答,我只是愣愣地看了她一下。“不,老师,是2014年这学期你上的最好的一节课,以前也有很多好课。”这丫头很聪明,她一定是误会了我的愣,赶忙补充来安慰我。

“我怎么感觉是最差的一节啊?”我的反问很真诚,“你这个丫头是安慰我吧?”

“天地良心,绝对是最真实的感觉,刚才班里还有很多同学说,‘这课过瘾’!”

蘅回去了。

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老师认为很差的课,学生却认为是好课,而且认为这课上得很过瘾?而老师认为的好课,孩子们却没有那么激动?

“发什么呆啊?”突然一个同事问我。

“没有,我在想刚才的课。”

哈哈一串长笑之后,同事送了我一句“神经病,又在想教学的事情!”

教学的事情?是啊,我做了14年教学的事情,今天我第一次陷入了恐慌,不是迷茫那么浅显的恐慌,最基本的来自语文课堂的恐慌。

教学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教师教东西学生学,还是教会学生学习,还是你是教师而学习是学生的事儿?

想起了周末还爱人的一场争论——

“如果不是我培养你,你能会是今天的样子啊!”小样总是很得意。

“呵呵,老子不学习,你再牛能把我培养成?”

“你那点东西我还不知道,三两的本事而已,好在受我影响爱读点书而已。”从来都是不屑,早习惯了。习惯了也好,家有高妻,人生一宝。

学生的成长最终靠什么?是不是也是他们自己。

是的,于是很多人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教学的起点是什么?是教师的理解设计还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

教学的落脚点又是什么?是教师层层铺垫引导的高度,还是学生自我基点上能攀爬的高度?

或许这是不需要争论的常识。

但是每一个我们不都是在殚精极虑地备着课设计着课堂流程吗?不都是在层层铺设以让学生抵达教师自我的设想吗?

只是,课堂过后,学生真的能够抵达你的高度吗?

不言而喻!

不是。

这堂《蝶恋花》,我没有找到很好的铺设路径。

只好让小组内部交流他们的阅读感受,然后到全班交流他们的阅读心得和疑惑。

课堂气氛有些闷。

可是,为什么却被学生最喜欢呢?

为什么你会喜欢《蝶恋花》这节课?我问了几个学生同样的问题。

“因为我们通过交流理解了这首词好在哪里?”

以往的课呢?

“以往的课,老师也教了我们很多方法,而且很多课很有高度,可是,我们总感觉自己达不到,即使后来理解了,过不几天也忘记了。”

茅塞顿开!

孩子,课堂是你们的。

你们的基点才是课堂的起点,你们交流的高度才是课堂应有的高度,你们的发现才是你们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某种程度上,老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是两张皮。

可是,老师总是习惯把自己的那张皮贴在学生的身上,认为这是他的高度,他的课堂的高度。

只是,你的皮和学生的肉始终长不到一起。

老师做什么?不是对话的首席。

正如那个对我一直不屑的老婆大人,她不需要教我知识,只需要给我营造一种氛围。

或者,找寻一种形式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动力。

有人说,翻转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此刻我想说,其实,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是教育的本质吧,翻转的是以往,回归的才是所谓的前卫。

窗外的天有些阴沉,心里却突然间敞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4 03:26 , Processed in 0.0930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