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丽新:让‘同情’先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9 00:3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观察》(下旬刊)2013年“沈丽新专栏·教育现场”

20131月刊

让“同情”先行
沈丽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前两天,轩从爸妈给女生文的捐款中私自扣留了100元。事后我把那100钱交到了轩妈妈手里。我大致汇报了事情经过,并再次感谢他们了不起的爱心。我也再三嘱咐他们:等孩子回家,千万好好教育,不要动手揍。
才过了两天,中午就餐时候,跟我一张餐桌上用餐的大个子们很有正义感地举报轩的“敲诈”。
原来,班上三个男生凡、潇和轩都有一盒价值80元的小磁球,每盒216个。这些小磁球可以变化组合各种不同的花样,很有意思。女生韶问轩借过其中8个玩,但是不小心弄丢了。轩要韶赔一整盒,80元。韶恳求不要这么赔偿,并表示愿意用每天参加学校田径队得到的牛奶来补偿给轩,连续补偿一周。轩同意了,就每天追着问韶索取牛奶。在第二次索取牛奶时候,激发了部分孩子的公愤,他们一致评价轩是“敲诈”。
不是不替轩的父母难过的。轩的父母对孩子老师非常尊敬,而且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是这孩子,不仅学业上有诸多问题,现在行为上也多次出现问题了。
午饭后,我叫住轩:“别人弄丢了你东西,你当然有权利让对方赔偿。但是,一个真正大气的孩子,是不会这么斤斤计较的。”很多同学附和:“就当自己弄丢了呗!反正一盒216颗,丢了8颗问题也不大。”
我继续:“但是你真的是有权利让韶赔偿你东西的,所以,请你自己计算一下,216颗,80元。每颗多少钱?8颗多少钱?”他拿了张纸,算了半天居然答:“每颗2元。”孩子们哄堂大笑,并帮他计算出每颗4毛多一点。
我替韶作主:“韶,你弄丢了别人东西,也的确是应该赔偿的。所以,请你以每颗5毛的价格赔偿吧,一共4元。明天把钱给轩。”
我继续:“轩,你要人赔偿你的东西是你的权利,但是追着人家用牛奶抵账,则太过分了。”轩忍不住分辨:“是韶主动提出来的。是她自己愿意的。”
我答:“如果你不要求她赔一整盒,她也不会主动表示用牛奶抵账。这是她的态度。你如果足够大气,完全可以不接受她的牛奶。至少,你不应该是恶狠狠地去讨牛奶。”孩子们都旁听着呢,轩蔫蔫地不吭声。
想了想,还是得跟轩父母通报此事。
这一通报,倒让我洗清一个不白之冤!原来,那盒80元的磁球的来历,是因为轩回家向父母宣布:“老师让买的。”一向对教师要求毫无异议的轩的父母,就责无旁贷地给孩子买了这盒磁球。
轩爸爸听闻我的解释,越发郁闷。
我了解了一下:班上第一个拥有这种磁球的是凡,他的磁球来自爸爸单位的年终团拜会的奖品。男生潇看见了喜欢,回家跟自己父母提了“想买”的愿望,父母满足了潇的愿望。而轩看到两个男生都有了,心生羡慕,所以回家跟父母扯谎,也让父母给买了一盒。
晚上十点半,接到轩爸电话。他无比郁闷与沉重。说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了。
感同身受,因为我是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因为理解、懂得,我跟轩爸聊了很久。或许有些话题有些苛刻,但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我还是提了出来:“孩子身上有问题,我们真的该反省家长自己的问题。从上次轩扣留捐款,到这次对着你们扯谎骗买磁球,并索取同学的赔偿,我在想,是不是你们很少满足他物质上的欲望、尤其是玩具?是不是孩子提出买玩具,十有九次你们都会拒绝?”
轩爸有些猝不及防。怔了怔,想了想,回答我:“沈老师,你这么一说,我想了想,好像真是这样。我总觉得他现在也大了,不应该再买玩具了。而且我认为他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所以我对他管教得很严格。”
我试着引起轩爸的思考:“父母在物质上管教得特别严,会不会孩子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接受这样的教育,对物质很淡漠。一种是因为总得不到满足而充满了渴求?”
轩爸沉默。就这个假设,他跟我聊了很多,茫然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我委婉建议:“在适当范围内,满足孩子一些物质欲望。当他的物质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或许孩子反而就比较踏实了,不想着法子撒谎骗钱了。”我甚至建议轩爸每个月至少主动表示要给孩子买一样玩具,不是很贵的,但是孩子渴望的。轩爸表示愿意接受这个建议。
才几天,风波又起!
学校要组织春游,德育处下发一张“告家长书”,要求家长们签字。“告家长书”上其实有说明,费用100元是不需要交的——期初已经连用餐费让家长打在孩子的银行卡上了。但是“告家长书”比较小,字迹也有些小,所以可能轩爸没有留意到不要交100元!
第二天早上,轩爸爸给我发短信:“沈老师,轩带了100元,说是春游费。特此汇报。请确认。”
我回复,说明情况:“不用交钱的。期初你们已打孩子银行卡上了。”
轩爸回复:“好的。请您帮我留意,轩是否主动要交钱。”
我应允。
才过几分钟,轩爸的短信又来,说:“如果轩不找您要交钱,请不用问他钱的事。我要观察孩子回家后是否主动还钱。”
忍不住替轩爸难受。对自己的孩子起了怀疑,不是像“警察设了个局等着抓小偷”那样痛快的。那种心酸,真是让人心生同情。可是,我能帮到轩爸轩妈什么呢?
我想试试。试着帮助轩爸轩妈找到答案。
放学的时候,在我身边就辉与轩。我问辉:“辉,明天春游,你买了多少好吃的啊?”辉是那种不浮躁的孩子,他淡淡回答:“我没买什么零食,我不想吃。”我继续:“那你爸妈会给你买的吧?”轩答:“应该会的,不过我也不要多买。”我再问:“那你爸妈春游那天会给你多少零花钱啊?”辉说:“我不用零花钱。”这孩子一向稳重懂事。
轩在边上微笑着。他就是不问我要不要交那100元钱!
我心里微微叹息。
等轩走了,我给轩爸发了短信:“我故意在他面前跟辉谈论春游一事,他还是没有问是否要交钱一事。请耐心等待,或许孩子到家后会主动把钱还给您。”
轩爸的心情可想而知!
晚上,轩爸的短信来了:“您好,沈老师,在我的侧面提示下,轩说出了老师没有收钱,并把钱归还给我们了。但同时他撒谎了——他说他问过金老师,金老师说不用交钱,只要交家长回执单。我很痛心。在这方面我们以后会多留心了,还请老师们多关注。”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忙打电话给副班主任金老师。金老师说,轩爸打电话给她,说轩说“问过金老师是否要交钱,金老师回答不必”。金老师对此事一无所知,且根本没有“轩问是否要交钱”一事。她一口否认有此事,可轩就是咬定问过金老师,坚决不改口。
等我电话打给轩爸,轩爸已经狠狠揍了轩一顿。然后他很自责,说:“我就是沉不住气。如果我坚持不旁敲侧击,看他今天会不会把钱还给我们。那答案就更清楚了。”
我很理解家长的感受,一定非常心痛。在这个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舒缓一下家长的情绪,而不是火上浇油。所以,我对他说:“在明知道孩子有可能会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应该把这个可能发生错误的时机破坏掉,让孩子不会犯错误。我们又不是警察,我们不是等着抓罪犯。我们是在教育孩子。”
轩爸长吁一口气,听起来情绪好多了。
我问:“孩子明天春游,你给买了多少食物?”轩爸说:“三样。一袋面包,一瓶水,一份水果。”他补充说明:“以前春游买东西不止这些的。最近他表现太差了,我们也提不起精神,早就告诉他只买三样,且不给他钱的。”
我知道问题在哪了。我说:“我们得对孩子有个基本的认识。有的孩子,的确性格特别沉稳,不张扬,也不妄自菲薄。有的孩子,则相对浮躁一些。他可能会比较喜欢有机会成为别人瞩目的中心人物。比如,春游的时候,带的零食多一些,带的零花钱多一些。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明确的认识,基本判断孩子的性格是哪一种人,然后做出适合孩子性格的一些安排。”轩爸沉默了一小会,低声说:“轩属于后者吧?”我答:“那也不是多大的缺点啊。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稍微满足一下孩子的欲望。因为得到满足,他就不会有其他想法。比如,你可以带孩子再去超市一次,告诉他:爸爸准备给你买一样与同学们分吃的零食,因为这是你们最后一次集体出游活动。买哪个品种,你可以自己选择,但是不能超过多少元。最好是独立包装的,方便分赠给同学。你也可以给孩子20-30元,甚至50元,告诉孩子:春游的时候你可以买一样玩具,但是希望你不要把钱都花光。你这么对他,孩子就根本没有必要想其他主意。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是防止孩子犯错误,而不是等着他犯错误了去打压他。”
轩爸恍然大悟!他忙不迭地致谢,也不停地感叹:“真是不知道怎样做父母啊!”最后,他一而再再而三说:“沈老师,我真的觉得你非常了不起。真的,我没有遇到过你这样的老师。”
其实,不是我了不起,而是我越来越坚定: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去同情家长内心的沮丧,而不是理直气壮地因为孩子去教训家长。那样做,只是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置于家长的对立面,对于联手教育孩子毫无益处。冰心有诗曰:“爱在左,同情在右。”如果家长给予孩子的是“爱”,那么教师可以给予孩子和家长 “同情”。这“同情”,不是怜悯,而是懂得、理解、体谅。让这样的“同情”先行,然后再对家长提“建议”,或许才能形成更好的合力。最后,让这合力抵达到学生那里,或许可以收获到最好的效果。
【后记】春游那天,我观察到轩买了一把玩具枪。据了解,他带了50元零花钱,之后把多余的钱还给父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0:23 , Processed in 1.6933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