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第三届高级研修班/网上文化考察=请吴校长/陈书记导游!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24:2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291179970

                    欢迎您!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2:52:07 | 只看该作者
芙蓉区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国保:
省保:2
市保:2
县保:
共计:4

时代
保护
级别
公布
时间

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
1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抗日战争
省保
1993.4
蔡锷中路徐祠巷19号
保护范围:东、西两向以旧址围墙为界,南13米至旧址前坪南端,北至伍家井路南侧
建控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20米处
2
马王堆
汉墓
西汉
省保
1993.4
长沙市马王堆疗养院内
保护范围:以三号墓坑四周3米为起点,至东160米,南125米,西170米及北170米处
建控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
3
浏城桥
楚墓
战国
市保
1993.10
浏城桥西北
保护范围:以墓室为中心,西、北两向各50米以内,东向以建湘路为界,南向以解放路为界

4

程潜公馆
现代
市保
2005.12
韶山北路
保护范围:四向各至墙基外30米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2:54:15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位于湘中东北部之湘江下游,跨湘江两岸,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
在15-20万年前,长沙地区开始有人类活动。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约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开始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变,2000多年前的道路甚至与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故此长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时间在同一地址建城的城市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有“临湘”、“潭州”古称;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长沙,其经济和文化为其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
“长沙”之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关于贡品“长沙鳖”之说,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宁乡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宋时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2:55:04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传统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湘情、湘味”:在最近长沙市制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湘剧、湘绣也名列其中。
  【长沙湘剧】湘剧是湖南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以长沙为中心流行于湘、资二水中下游地区及赣西的修水、吉安等县。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的称长沙湘剧,民间称为“大戏班子”。长沙湘剧的形成与外地声腔的传入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高腔出于弋阳腔,明代从江西传入。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又有安徽青阳腔和昆腔传入。最晚传入长沙的是弹腔,又称南北路。湘剧剧目约1200多个,现经常上演约200余个,曲牌300余支。
  【长沙花鼓】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形成时期为清代末叶。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1949年后,整理了传统戏《刘海砍樵》、《小姑贤》以及现代戏《打铜锣》、《补锅》等。
  【皮影、木偶戏】皮影戏又叫“影子戏”,始于汉,盛于宋,清代传入长沙。皮影戏班一般为3-4人,一副竹架戏棚、一担戏箱就可走乡串村。艺人一专多能,或举纸偶兼唱,或伴奏兼唱,一人演几个角色。唱正戏用湘剧曲调,唱杂戏用花鼓戏曲调。1949年后,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团创作了寓言皮影戏《龟与鹤》。
  【湘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于长沙县沙坪,历史悠久。它以彩色散丝作绣线,除用“齐针”、“接针”、“打籽针”等针法外,还独创“掺针”法,使表现的形象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更符合于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其所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和走兽无一不生动逼真。1912年和1933年,其绣品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章。1949年后,湘绣经过恢复和发展,成功地绣出了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奇特的技艺、非凡的艺术效果被国内外誉为“超级绣品”。
  【望城剪纸】民间艺术。望城十分流行。每逢民族节日和婚寿喜庆,用红纸或其他彩纸剪成《百鸟朝凤》、《福寿图》以及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人物故事等张贴在门窗、墙壁上,用以增添欢庆气氛和作美的装饰。望城剪纸风格粗犷淳朴、干净洒脱,多以家禽家畜为题材,栩栩如生,极富乡间情趣。
  【浏阳花炮】浏阳花炮制作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元年(1723),浏阳花炮作为贡品进贡皇室,一时朝野轰动,名传海外。1875年开始出口,远销亚非以至欧美。1995年4月,浏阳市被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称号。中国的重大庆典活动如国庆、五一节,大型运动会所燃放的烟花多为浏阳花炮。
  【湘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具雏形,南宋时自成体系,至清末,由民间食谱、宗庙祭祀菜和宫廷菜肴综合成众多的传统菜谱。其特点是:烹调讲究,选料认真,配料精细,浓淡分明,色彩丰富,口味适中,辣而别于川菜,甜淡而别于下江菜,鲜嫩而别于粤菜,故备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湘菜在发展中又形成了湘中南、湘北、湘西三大地区风格,长沙为其正宗。
  【火宫殿风味小吃】长沙火宫殿与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一样,是外地客人常慕名光顾的地方。火宫殿地处坡子街,其前身可上溯到南唐。原叫乾元宫,专奉火神。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咸丰帝题“德威煊赫”匾。殿宇金碧辉煌,殿前空坪上由个体小商贩支起面棚,撑着大伞,经营各种长沙风味小吃是: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东坡馓子、龙脂猪血、神仙果饭等300余种。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2:55:33 | 只看该作者
长沙饮食文化2011-06-20  来源:长沙旅游网
     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讲求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其以酸、辣、香、鲜、腊见长。在长沙可以亲自品尝正宗湘菜——百鸟朝凤、组庵鱼翅、子龙脱袍、三层套鸡、长沙麻仁香酥鸭等等。  
    长沙的风味小吃如同湘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数不胜数。品尝小吃有几大特定区域:南门口——最著名的“四娭毑”的小龙虾和“伍娭毑”的臭豆腐;火宫殿——小吃种类最全;先锋厅——品尝坛子煲汤的妙地;动物园对面的玉林米粉店等等。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02:56:42 | 只看该作者
长沙的饮食文化  搜索

长沙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云:“吴越家饮食多粥少饭。而长沙饔餮独厚,至宴宾则穷其极品,不,则便以陋啬笑之。”  
 长沙人自古以米饭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民国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铁炉罐(一种口圆、底尖的铁铸炊具)煮饭,挂在通钩上,四季咸宜。民国以后,用铁锅焖饭的日多。大场合、大户人家多用木甑蒸饭。浏阳东乡则家家户户使用小木甑,干菜、荤腥等一起在甑内蒸熟。很多人家的饭中常拌有红薯、红薯丝、包粟、高梁、豌豆、蚕豆等杂粮,农闲时有的一日只吃两顿,或早晚吃稀饭。青黄不接时,饭中多拌有蚕豆叶、小竹笋、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荞麦粑粑、麦子(大麦)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谓瓜菜半年粮。山区则一年四季吃薯丝饭。   
长沙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俗称小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 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炒)鸡蛋之类就算不错。乡间,只有匠师上 门或生日喜庆才称肉打豆腐。民间请客,用腊肉、咸鱼、鳅、鳝、干笋、豆腐等。“嘉庆时,长沙人宴客用四冰盘两碗,已称极腆,惟婚嫁则用十碗蛏干席。道光甲 申乙酉间改海参席。戊子己丑间,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盘,……后更改用鱼翅席……咸丰朝,更有用燕窝席者。”当然,海参,鱼翅,燕窝席,只有达官贵人方可问津。广大农村摆簇席,以十碗蛏干席为常。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任。  
 比北方人幸运的是,长沙人四时均能尝到新鲜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苋、菠菜、油菜 苔等绿油油的青菜。长沙烹调菜看待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别是吃 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长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灯笼椒、朝天椒等传统品种。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青椒经盐渍、 腕制成酱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鲜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人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 保鲜,四时咸备。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葱、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长沙人喜欢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发表、祛湿抗寒之功能。  
 长沙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薰腊肉、鱼、卤蛋、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 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葛头、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 风味独特。青菜、白菜、排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盐菜,则带甜味;若不放盐而让其发酵起酸,取出晒干,再与枫树叶等一起蒸 熟,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至于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如将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谐音“福”;制成喜 鹊形,象征“喜”;切成兰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欢迎的工艺食品。
  长沙巧妇善作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说花样翻新。如将红薯去皮煮熟捣 成糊状,掺入芝麻桔皮,切块晒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薯熬糖,又甜又粘。薯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薯粉加工成粉皮,是农民最喜欢 食用的干货之一。至于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汤圆、冻米糕、油积极、棕子、八宝果饭等,还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 是长沙人喜爱的食物。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盘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汉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 “换茶”。  
 长沙饮料自古丰富,农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来了,用锡壶盛酒在火中加热,慢慢品尝。富裕人家还自制甜酒。市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到1949年,城区有井干余,著名的有白沙井、 南沙井、鸳鸯井等。白沙井水在民国以前不仅是城南一带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户多饮用之。一天到晚,“买沙水不”的叫喊声不断。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 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 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本文来源白领开心网:http://www.zhineikaixin.com 点击进入白领菜谱专题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8:11:2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2:33 , Processed in 0.1176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