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童书推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23:08:26 | 只看该作者
余丽琼 文,朱成梁 绘,明天出版社20081月出版
       推荐理由:

       该书荣获信宜首届原创图画书大奖,写了一个相当温馨感人的故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不得不忍受着父亲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与寂寞。而该书无疑会引起无数孩子的共鸣,唤起他们心中对父爱的期盼,并生出一种久久的温馨。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爱他的父亲和母亲。该书站在一个孩子的视角,借助精彩的文字与富有深意的画面,表现出孩子心中父亲之于家庭的重要,团圆之于节日的重要。就像书中那颗小小的“硬币”,这个关于爱与家庭的故事,永远深藏在记忆中不能忘却。

       内容简介:

       爸爸常年在外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除夕夜的前几天,爸爸回来了。我很高兴,但因为很久没见爸爸了,觉得爸爸很陌生。除夕夜,爸爸把一枚寄托着好运的硬币包进了元宵。第二天,我吃到了这枚好运硬币,并开心地把它藏在口袋里。爸爸在家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的,修桌椅、刷门漆、补屋顶……我还骑在爸爸的肩膀上看到了舞龙灯!突然,我发现口袋里的硬币不见了……短短的相聚、沉沉的离别,父亲走了,把一个长长的守望留在了女儿心里!我期待着明年的春节赶快来临。

       作者介绍:

       余丽琼  1980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现为《东方娃娃》编辑。1996年至今已发表散文、小说十余万字。

       朱成梁  1948年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在苏州度过,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他热爱图画书创作,并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艺术营养。1984年,他创作的《一闪一闪的兔子灯》,获联合国亚洲文化中心“野间”佳作奖。11994年,创作《争鹿》,由台湾信谊基金出版社出版。2006年,出版第一本自编自绘的图画书《火焰》。

       专家点评:

       温馨朴实的故事,传统民俗的画风,随着自然而真诚的语言,一股暖暖的、淡淡的、轻轻的温度流入你的心灵,十分的温馨,一丝的感伤。
——阅读推广人 王林
       作者的话:

心里的硬币

余丽琼

       这个团圆的故事是我多年来埋在心里的情结。

       因为离家很远的缘故,已经习惯了对家乡和父母的遥望,这些遥望常常是伴随着童年的回忆一下子涌到我面前的,这一涌就总是湿了视线。每到回忆的深处,我都恍惚觉得那些时光的温暖并没有走远。我看到了父母——他们年轻时的形象就那样充满生机地站在眼前,连同那些再熟悉不过的言语和喜怒。有些事情虽已陈年,但对我来说,它们永远是特别的。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它们让我因为父母和他们给予我的这份独特的财富,而安分快乐地做一个平凡的女儿。

       印象中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盖房子的原因经常出差。如同当年的父亲一样,故事中赶回家团圆的“爸爸”在用心一点点建立家园的完满,建立起女儿对他的重温和信赖。其实,他给孩子带来的何止是家的感觉和爱的抚慰,带来的还有孩子投入的依恋,和“爸爸”离去后再次的守望。

       故事里的“我”有了一枚硬币,那硬币里更多的是我的遥想、感激和眷恋,它已存在我心里多年了,只是今天我才通过这个故事交给父亲。

       完稿时又是一个严冬。天气很冷,大家又在谈论过年的事情了。这一谈,好想家啊。没想到很多年后,我和父亲换了位置——那个在家守望的人是他,而那个一心想要赶回家过年的人是我……


      书摘赏析:

流淌在热闹中的朴实

儿童文学作家  龚慧瑛


       一直忘不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忘不了父亲佝偻着身子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为什么?因为朴实。看《团
圆》,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背影》。为什么?因为都是写父亲,还因为有似曾相识的朴实。它对父亲与父爱的至真至纯的描写,同样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父亲的人,不知父爱是何滋味,也不知一个完整的家是什么样子。现在,我终于从《团圆》的字里行间知道了父爱的温厚、硬朗以及给人的安全感,也知道了一个完整的家是何等的甜蜜、其乐融融。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人恣意释放亲情、享受亲情的日子——它实际上已经成了“团圆”的代名词。所以,这个故事放到春节的背景下来呈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给长年奔波在外的爸爸一个最充足的回家的理由,也为整本书涂抹上了一层浓浓的喜庆色彩。

      但是,热闹的色彩并没有掩盖住一直静静流淌在书中的朴实:初见到爸爸时,“我”怯怯地不肯走近乃至吓得大哭;透过理发店的镜子,“我”欣喜地发现了以前那个熟悉的爸爸;爸爸抓紧点滴时间为家里修补房子换灯泡;爸爸把“我”稳稳地扛在肩头看远处舞龙灯……这些生活细节都是用很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的,在热闹的映衬下,反倒更显出含蓄的魅力。
尤其是那枚小小的好运硬币!

       这个几乎贯穿始终的小道具,好像是从中国民间风俗中信手拈来的一个小玩意,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个难得的灵感!硬币原本是坚硬的、冰冷的,而这个灵感却赋予了它柔性与温度,使它成为一个传送温柔爱意的小天使——爸爸有意喂“我”吃那只包了好运硬币的汤圆,而“我”又将这枚自己非常在乎的好运硬币送给了出远门的爸爸,在这一来一去中,寄托了多少牵挂呀,又传递了多少无言的祝福!

       短短的团圆之后,又是长长的别离、长长的等待。也许唯有这样,团圆的日子才显得弥足珍贵。当爸爸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我”和妈妈的心中,除了眷恋,更多的,一定是憧憬吧?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23:12:08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观点:儿童阅读书目的制定该考虑哪些因素 2013年05月08日  作者:刘晓景 靳晓燕   来源:光明日报
  在北京市日前公布的《朝阳区小学基础阅读书目900册》中,不仅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还有《苏菲的世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等一批有深度的书籍,这让一些家长、学者质疑,推荐这些书给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否合适?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首次以区域名义公布了900部小学图书馆必备的中外儿童阅读作品——《朝阳区小学基础阅读书目900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能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本是一件好事,但在此次公布的阅读书目中,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入选,却让他们担起了心。此外,《苏菲的世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等一批有深度的书籍也在入选书目当中,这也让一些家长、学者质疑,推荐这些书给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否合适?
  阅读本是个体行为,由成年人来决定孩子们应该读什么书是否意味着一种限制?儿童阅读书目的制定,又该考虑哪些因素?
  读什么比怎样读更重要
  中国教学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一直积极从事优秀图书评选、书目推荐及研究工作。
  “这就像我们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缺乏任何经验的人来说,地图无异于良师益友,否则随时可能迷失方向。”在朱永新看来,基础书目之于阅读,就是在茫茫书海当中的知识地图。因此,读什么比怎样读更为关键而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教授陈晖一直致力于将儿童文学转化为中小学语文及幼儿园课程资源,创建儿童文学示范阅览室,倡导并推动“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推广计划”。在她看来,对于正在成长和受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讲,阅读是他们吸取思想文化,培育审美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和途径。中国的家庭和教育机构对儿童阅读越重视,儿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越好,越早建立,对提升民族未来的国民素质、民族素养,包括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应该都是积极的。因此,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对既有的出版物做一个基础的品鉴,然后选择,按一定的选择原则标准、权重作出一个规划和指引,对儿童的阅读是有所帮助的。
  把孩子从互联网上“抢”回来
  “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而阅读功利化和网络阅读娱乐化倾向明显。记者在某小学随机采访了6名家长和8名学生,普遍反映,小学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较长,而且80%的小学生通过网络来阅读书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看得真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沉迷于互联网、网络游戏当中,就是因为他年少的时候拥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而我们制定好的图书书目,鼓励孩子们阅读,就是要把他们从单纯的网络世界当中“抢”出来,而这种“抢”需要适宜的方法。
  刘铁芳强调,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美的经历,开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体验,而不是单纯地从互联网中寻找刺激。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老师、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儿童教育的中心就是让孩子们在感到快乐的时候获得积极的精神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唤起市场的力量。因此,让市场指导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要用心、花时间做出精品的儿童图书,就会获得社会效益、市场效益,但同时也要注重与教育效益相结合。
  陈晖告诉记者,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图书馆系统、出版联盟都会为特定的儿童读者及教学单位提供书目,书目由来自不同机构和部门的专家委员会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和论证之后提出。以美国、英国为例,他们的图书馆协会和图书出版机构的联盟会不定期推出一些儿童文学的奖项,包括儿童读物和各种出版物,会有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去进行甄选。国内的一些评选委员会也会参照他们的一些做法,但是毕竟在意识形态、文化教育体制方面差别较大,因此国外的一些做法仅能作为我们的参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永远不要把孩子的智力想得太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康震的儿子还在读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利用寒假的时间读完了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他还鼓励儿子不仅要读金庸,还要读更多名家的经典作品。
  为何会鼓励儿子读金庸的书呢? 康震告诉记者,金庸的书在武侠里是最经典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读了之后能分清是非黑白。“永远不要把孩子的智力想得太低,大人往往是最愚蠢的。”在他看来,大人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阅历,帮孩子从海量的图书中,选那些经过很多人或者很长时间检验之后被认为是好的作品,向善的、美的作品就好了。
  陈晖认为,适宜儿童本身的特性也很重要。因此,在制定推荐书目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的本位、主体,以及儿童的选择取向等因素。同时要坚持对儿童的思想文化、道德情感、审美兴趣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原则,以儿童的审美兴趣和阅读的取向为着眼点。而且她认为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这一现实,《射雕英雄传》的入选并无不妥。
  陶渊明曾写《五柳先生传》,讲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好”就是对于读书的兴趣。刘铁芳强调,推荐书目要把趣味和文化价值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趣味性里面包括儿童的理念、儿童的接受和儿童的立场,那文化价值观包含的则是人类共通性的、一些真善美的东西。(通讯员 刘晓景 记者 靳晓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07:31:22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优秀少儿报刊名单

2011年6月1日
少儿报纸
  报纸名称
主办单位
  《小学生学习报》
河南省教育报刊社
  《少年先锋报》
共青团重庆市委
  《小学生拼音报》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少年百科知识报》
四川教育报社
  《小学生世界》
浙江外国语学院
少儿期刊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小学生天地》
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
  《幼儿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时事报告杂志社
  《小聪仔》
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漫画派对》
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少儿科技》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儿童文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学世界》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幼儿智力世界》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自然探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们爱科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知音漫客》
知音杂志社
  《少年科学画报》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婴儿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东方娃娃》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生命世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新少年》
共青团辽宁省委
  《嘟嘟熊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红领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小哥白尼》
陕西省出版总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4:07 , Processed in 0.0961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