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潭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2:5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湘潭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作者:鲁子问
以前的课堂观察几乎都用英语做记录,这样的好处是对教学内容的记录不用转换语言,而且有些说法比较便于准备表达。但一直有老师建议用汉语记录,这样更容易阅读,便于理解,尤其便于把握问题。所以,我可能会根据需要用汉语做一些记录。
今天在湖南湘潭听了两节小学课,改用汉语记录,以与小学老师们分享。
课堂观察记录

2010-5-18
湘潭雨湖区许家铺学校李老师
湘少版五年级下学期Unit 8第一课时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建议与评论
10:19
问候学生
告诉学生今天在舞台上课,因为他们是super stars
鼓励学生大声回答
问候老师



大声以兴奋学生的精神?
10:20
对学生进行分组,红色、蓝色…
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组名


10:22
从This is my name card. This name card is mine.导入新内容mine.
用刘谦导入Magic game.
游戏方式:
老师让学生选择两次,老师可猜出学生名字。
用PPT呈现:This is my card. The card is mine.
This is his name card. The card is his.
呈现整个游戏过程。



听到刘谦,学生很兴奋



学生一能准确说:This is my card. This is mine.
全班说:This is his name card. The card is his.






思维方式问题:
I don’t know you. Yes? Yes.
游戏中如何兼顾语言真实性?如This is my card. That’s yours.
10:28
让学生分组介绍各自名卡
学生都能说This is my card. This is mine.
This is your card. This is yours.

10:31
呈现:my-mine; your-yours; his-his; her-hers; our-ours; their-theirs
让学生说出每一对词的中中文意思

让学生说出区别

总结陈述:his-his没有变化,my-mine变化较大,其他都是加s
让学生三秒钟记忆。
让学生再说用法区别


老师讲解



学生一说汉语意思存在一些思维整理问题,如说his-his时说“他的,他们的”
学生一说mine中间的音短了……




学生二说:第一排的是搁在前面的;第二排的是搁在后面的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足够达到归纳这些语法项目?





很有意思的说明,显示了学生的位置记忆方式,而非功能、用法记忆方式
10:36
呈现课件,引导学生说出:The bike is his…
学生完成

采用了动画,学生为什么仍然不够兴奋?
10:39
呈现一项看图填词练习,要求学生从my-mine…中选择正确的词填入语句
This book is _______.
正确说出全部答案

10:43
新游戏:ours, theirs
让学生记忆分别属于本校或者云塘学校的图片
在黑板上板书并带读
Is this yours?
Yes, it’s our.
Is this yours?
No, it’s not ours. It’s theirs.
讲解It’s mine/ours.的区别。
讲解结构,可替换部分。
学生很踊跃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识别很感兴趣。
为什么是theirs?他们在哪儿?与学生什么关系?若选择sister school的图片,可能更有语境。
10:49
陈述:Today we’re learning Unit 8 That’s not mine.并板书单元标题


10:50
要求学生从一堆东西中找出自己的东西
学生很快找出各自东西,要求学生继续相互提问Is this yours?
学生很踊跃

10:53
呈现课文动画
老师提问Whose picture is this?
再次呈现课文

学生能说出正确答案

10:56
呈现课文动画,让学生跟读


教both
学生跟读
让学生翻译These pictures are ours, Mummy.



老师语音很准确
10:59
让学生翻开书,齐读课文
学生能很好地朗读课文

11:00
数各组红旗,评价
红组获胜
作业:抄单词三遍,试着背课文,与父母朋友练习所学语句。


总评
很好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刘谦游戏、找出自己物品活动
教师语音很好
教师自始至终充满激情
很好的板书
难得的男教师,男教师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张扬
教学过程还可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课文呈现的时间,学习内容从理解到运用的过程
语法规则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弱化,因为规则不是永恒的
语法教学怎样与年龄的认知与思维能力相一致
可以进一步张扬在运用基础上进行语法教学
课文语言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更准确把握



2010-5-18
湘潭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学校何老师
湘少版五年级下学期Unit 8第二课时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建议与评论
课前

学生唱歌
How’s weather?
Where are you?

11:08
问候学生
老师介绍今天进行竞赛,按座位分六组,胜者可以得到shining stars
问候老师

11:09
板书单元标题That’s not mine.让学生看PPT说韵句
给每组画star
能整齐说韵句

11:12
让学生翻开书,完成作业(五幅图,各一个说明语句):用mine, yours…填空
每组到黑板写出答案
核对答案
能完全正确地完成作业
若五张图构成一个大情境,则可以为后面的阅读做一铺垫
11:17
让学生在2分钟内容背诵已学的对话课文
让学生看图和提示词单个背诵课文
让学生只看图小组背诵课文
再让一组学生带头饰表演对话课文


基本能背诵

完全能背诵

表演
用图片帮助记忆非常有效
11:27
导入四图和四个语句,对生词加汉语注释
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语句顺序
A. 1-4-2-3  B. 1-3-4-2
C. 2-1-3-4



学生选择B
很好的呈现阅读中生词的方法

先看图说每幅图内容、确定图的顺序、然后确定相应语句的顺序是否更好?
11:29
让学生翻开书,读课文,确定选项B是否是正确答案
全部确定答案正确

11:31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看书
阅读
为什么听录音?
11:32
呈现教材中的四个问题
让学生先翻译问句或者朗读问句
遇到生词询问汉语意思

能准确说出语句汉语意思
这是发现学生基础的很好方法,学生的表现说明一些学生理解课文已经没有困难,可以开始以信息为目的的阅读理解活动
11:34
让学生阅读课文,准备回答这四个问题
阅读

11:36
让学生回答问题
能准确回答全部问题

11:38
让学生集体看图讲这个故事
教lucky, get her purse back
完整复述故事
自己补充了两幅图,使课文理解、复述更容易
11:39
让学生想象第四图的交谈内容,鼓励学生表演第四图的交谈场景
引导学生理解mine=my purse, yours=your purse


11:42
老师和学生编出警察与老人的对话:
What colour is your purse?
How much is in your purse?
学生一与老师对话
可惜只有一个学生参与
11:43
老师呈现操场遗失物品的图片
让学生编对话,为操场上的物品找出物主
呈现一些可能需要使用的语句
让学生小组练习
老师为学生准备了物品
学生在教室不同位置进行训练




朗读所有语句



练习




非常有效的支架
11:50

告诉学生,因时间原因,下节课继续表演
学生表演
没有机会的学生希望继续表演

11:53
HW:写出小剧本


总评
很好的巩固过程,重点强化已学,适当涉及新学课文,大小活动都有很好的支架
很好的用教材教的实践,没有死教课文
很好的快速检测学生准备情况的活动
很有经验的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已学课文时的图片运用非常有效
阅读目的难以确定:语言学习?信息获得?图式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这里应该是语言巩固,如何检查是否巩固?回答这四个问题没有一个需要用所学语法。课文的设计目的是理解语境中的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语义。
阅读目的确定后,才更容易确定恰当的任务
因为阅读课文的难度、阅读目标和运用任务的难以确定,使整节课主要呈现为巩固课,当然是非常好的巩固课
在五年级的教学中,国家二级标准的读写要求可以进一步落实,如在图片帮助下,阅读理解故事发展的落实顺序,或者看图写语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2:51:1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问卷(教师卷)作者:鲁子问
为了落实2020纲要有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我院承担了教育部课程中心委托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研究项目。为此,项目组设计了问卷。欢迎有兴趣的老师们填写。
此问卷可自行填写,结果请发给负责问卷的朱玬老师en-zhudan@163.com
谢谢!
我们还有学校领导使用的管理卷和学生使用的学生卷,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来邮件索取。
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问卷(教师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我院受教育部课程中心委托,正在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研究”的课题。
       为了解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和需求,我们特邀您参加此次调查。在填写本问卷时无需署名,所得的资料仅供研究分析使用。对于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
       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特请您完成全部问卷。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填写,并将您选择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里。
       感谢您对我们此次调查的支持!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  )1. 您的性别:A. 男    B. 女
(  )2. 您的年龄:A. 20岁以下   B. 21-25岁    C. 26-30岁  
                              D. 31-35岁   E. 36-40岁   F. 41-50岁   G. 51岁以上
(  )3. 您所属的民族:A. 汉族    B. 少数民族
         4. 您所在的省、市、县:  __________________
(  )5. 您的学历(学位):A. 硕士及以上    B.  本科    C.  大专 D. 中专          E.  高中    F.  初中及以下
(  )6. 您的职称:
             A. 中学高级    B. 中学一级    C. 中学二级    D. 中学三级
             E. 小学高级    F. 小学一级    G. 小学二级    H. 小学三级 I. 其它

二、英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
请根据以下问卷,评价您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一)语言知识素质
(  )1. 语音准确、语调自然、吐字清晰。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2. 朗读句子时,断句、重音、连读把握准确。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3. 朗读文章时,正确使用升降调并赋予感情。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4. 演讲或讲故事时,运用表情和动作增强感染力。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5. 具有丰富的英语词汇量,能恰当选词准确进行表达。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6.具有全面、系统地建立语法知识体系的能力。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7.充分了解语用规则及语言的社会功能。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8. 熟练灵活地使用英语。能结合当时情况即席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9.了解常用英语词汇、短语、语法、语句和语篇结构的历史背景。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10. 英语书写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美观大方。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二)语言教学素质
(  )11. 在不看歌词的情况下,演唱英文歌曲,语音语调正确,旋律准确流畅并配上生动的动作。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2. 灵活运用英文歌曲和游戏开展教学活动。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3. 运用多媒体系统设备和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4. 设计活动时能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15. 直接用英语思维,内化语言核心内容。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16. 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及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7. 将课文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组织学生讨论。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8. 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一句话或认识一个单词。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19. 创设语境,让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的任务。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0. 采取集体教学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并通过调整教室座位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1. 设计短期和长期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2.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23. 熟练地制作课件、使用语音设备,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设计板书、制作和使用教具。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24. 有效地运用和调整教学时间,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5.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6. 介绍成功的学习案例,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策略体系。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27. 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学习内容。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28. 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29. 关注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各种评估策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30. 评价自己的课程,反思在教学上的成功与困境。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三)语言文化素质
(  )31.  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2. 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3. 对课文中的英语语言文化特征有清晰地理解和把握。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4. 了解常用词汇、短语、语法、语句和语篇的文化特性。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5. 了解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尤其是思维方式差异。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四)教学研究素质
(  )36. 关注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发展并及教学和教材的最新动态,并以此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7. 积极参加语言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并能独立地用英语撰写论文。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38. 撰写的论文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
        A. 完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未达到
(  )39. 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与同事讨论、分享,并加以改进。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  )40. 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
       A.经常     B. 有时     C. 极少     D. 从不

再次感谢您参与本次的调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3:12:1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课堂观察记录--思维导图用于高中写作作者:鲁子问
根据贵阳市教研员代钊模老师的安排,今天去贵阳九中参加他们的课堂实验活动,主要是听课、议课。
这是一节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的课,写作的活动内容是人教高中选修6 Unit 3的写作活动内容。
课堂记录和议课时我的主要观点记录在此,与大家分享。
课堂观察记录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选修6 U Writing
贵阳九中高二(10)
Ms Y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建议与评论
14:30
Asks Ss to open the textbooks P20 to read the text
S1 reads it fluently
A letter about friend’s giving up smoking
14:30
展示思维地图
拖动到Discussion部分,让单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2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展示思维导图新内容时,如何使原有部分不消失,从而形成思维整体
14:31
引导学生说出劝解朋友戒烟的建议
展示思维导图的两个分支:on healthy, on other ways
让学生讨论
四人一组讨论
playing computer games
reading
anything you like
do more exercises
eat other things
14:35
让小组代表陈述意见
基于学生陈述,导出思维导图更多支架cause some disease, damage teeth, harm brain and stroke, lung cancer
展示other ways的分支destroy the environment, fire, bad affect on other’s health, waste money, damage the image of students
S3、S4学生陈述意见
14:41
让学生给出建议
S4—S8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
Ready some candies for himself
Do more exercises
Give a reward to one who stops smoking

14:44
展示思维导图中的老师建议
阅读老师的建议,S9-S11说出这些建议的完整语句
14:47
让学生讨论给小磊回信的格式
S12说出格式
14:59
用思维导图展示书信结构和四个可用语句

齐读语句
14:50
让学生自己写作文,导图拉回到问题部分
开始写作
能否整体呈现思维导图
15:00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评价表,对朗读的作文进行评价:
Good words and phrases, good sentences, mistakes (spelling, grammar, others)
S13展示作文后,让学生2分钟评价
S13朗读自己的作文,投影仪展示:
第一段:回复
第二段:给出建议,Smoking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For one thing, it can damage our health…For another, smoking can bring for one cause or another problem, For example, it can damage student’s image…Consequently, we should develop the good hobbies…
第三段:These are only my personal suggestions
15:13
让学生相互评价作文
课后修改后交给老师
总评General Comments

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写作是一个思维活动,用思维导图帮助高中生写作,是非常恰当的选择。
让学生学习用思维导图写作,可以在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方法,尤其是评价时一定要评价思维导图是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了作文。
思维导图如何提高作文质量?一是打腹稿的时候,形成逻辑性更强的思考;二是写初稿时,更具有逻辑性;三是评价和修改作文时,使之逻辑性更强。
核心在于逻辑性。
S13展示的作文结构合理,中间第二段的三部分逻辑清晰,对抽烟的危害:抽烟对健康的影响与抽烟在其他方面的影响,然后提出建议。
本课时强化了这一能力。

反思:
对思维导图的作用,从评价视角还可以强化,讨论S13的文章结构,表扬其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采用了前面老师介绍的思维结构。
在写作前,对思维导图的提示和引导,从逻辑思维过程还可以强化、显性化。
学生补全思维导图是否帮助更大?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空白思维图,给学生引发空白思维图,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补全内容,画出完整的思维导图,作用可能更大。
思维导图对什么样的写作帮助更大?相对而言,这篇作文的思维特性学生可能较为熟悉。但对吸烟危害的分类,则仍需要进行思维训练,老师从吸烟的危害程度分为两类,其实也可以从对个人、社会影响分类等等,当然按照危害程度分类更好,今天尽管老师讲了这两种分类,但没有讲为什么这么分类,学生更在这方面没有得到有效训练,甚是可惜。教师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1 15:45 , Processed in 0.3869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