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专家点评 | |
10月25日—27日,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
共有31节参赛课,最后评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16名。
阿远所在历城宾馆会场,现在才有时间对一些材料进行了整理,陆续发在这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先发评课,根据现场记录整理,可能不是太详细。
评课
低年级阅读课
滕春友(浙江省教研室)
总体感受:
1、新秀荟萃,名师辈出,会出现全国级的名师。没有非常遗憾的课。
2、把握目标,设计精到。凝聚着教研团队的智慧。
3、从课堂表现上看,童言童语,活泼灵动。孩子们的表现,说明济南的孩子平时学习的是扎实的。掌声给老师和孩子。
具体点评:
一、准确把握阅读教学课堂目标。充分利用文本,采用喜爱的读读认认背背的方式,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低年级的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蕴含在字词句的学习过程中。建议教师把阅读理解迟一点,少一点,浅一点。《谁打碎了花瓶》连续阅读了4遍,方法虽然值得商榷,但方向是正确的。《气球》柯利亚会想到什么样的笑脸?很深邃的哲理迫不及待地传递给学生,路还很长,以读为主,难理解的词语才讲。
二、深度展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成果。把传统的生字卡片利用得淋漓尽致。《画中游》运用了5种识字游戏。
三、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朗读和表演的方式理解“迫不及待”,西阳真美中理解连绵起伏。西西和我们一起做什么……局势训练和人文内涵的统一。“这条在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做捡鱼仍鱼
四、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打基础的阶段,不能把学法指导作为中高年级的要求。“秋娃娃”边读边勾画的方式。
最大的感受:低年级的课堂姓语、姓小、姓低,抓住特点,要过细的考虑。苹果外形的卡片,因外形的原因看成是第三声的声调。北京的识字课,随手拿出小礼物,老师的服装要像导演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这样才能符合低年级儿童特点)。
提出建议:
1、优化过程进行识字,尽可能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这一点还不太令人满意。不变相为集中识字,适时多样的复现。在课的收尾阶段,在新的语境中复现,结合内容的学习。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学生都不在零起点上。新课标实施后,各地的新方法还没有呈现出来。
2、教学设计要尽可能改变线形的单一结构,变为块状的复合结构。问题不要过于细碎,不宜问题形式出现。
3、听课老师要以常态课来思考和学习。学习中应该考虑,课件成本不能过高,不能靠课件代替文本,课件要后置于学生的学习,个别前置可以理解。《纸船和风筝》的动人画面,对情绪的渲染,使一个后置很好的例子,过多的画面会导致思维的缺憾,少抬头,多读书本,否则影响思维。
4、低年级课件普遍采用标准楷体字。
5、识字、通读课文要有一个展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有遗憾的。公开课,学校的老师做了很多工作,学生的预习比较充分,总的来说,教学还是有缺憾。
6、从减负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写字必须在课内当堂完成。低年级教学不能指望用课外再来写作业。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精讲,当堂完成。
低年级识字课点评
宁夏教研室 马兰
4节识字课,有一些共同特点:
1、正确把握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
2、搭建词语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3、重视朗读。朗读贯穿课堂始终,感悟语言与识字相结合。
4、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识字。体现了层次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5、较为重视写字教学。重视写字指导。健康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写字功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老师能够做到提笔即是示范时,学生能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6、发挥老师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语言干净,省时,遵循了经济的原则。
7、(赞誉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教学成果丰硕。)
建议:
1、课堂教学流程设计要简洁。
2、写字量大的分散在两课时,在一节课上只写一两个字是否合适?常态下的识字课怎样上,值得思考。
3、写字的展示,交流,评判是极重要的,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多安排写字展示,给学生相互评价的机会。
大会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蔡玉琴
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
成果:
1、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用动画片导入,复习生字有的采用摘苹果,有的采用玩魔方,有的看动作猜字……在课堂上,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生趣盎然。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4、注意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5、根据年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6、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7、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问题:
1、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会认”的字,会读,能大概了解意思,不列入书写范围。
2、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分出主次轻重,不平均用力。要注意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关注文本的学习。
①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间。
②要引导学生看课文上的字来读,尽量不读课件上的字,很多低年级孩子,学了几遍就能背过课文,但是识字还不行,不让学生看课本就丧失了学生识字的机会。
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意倾听,注意纠正。
4、教学要面向全体,重视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
5、风格要朴实、扎实、有效,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要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6、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课件中的图和插图没有多大差别,就用插图,课件成本太高。
提示:
一、识字教学
1、注重改革识字方法。很多课上提供的方法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2、打好识字的基础,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一年级上学期,掌握笔画、常用偏旁的名称,按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二年级上学期,注重借助拼音,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熟字来记忆生字。借助字典来学习生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3、加强生字的复习巩固。识字量大,学生遗忘率高。
①注意在不同环节复习生字。中间用游戏方式复习,最后把难记的字在认一认。
②不忘复习前面课文中学过的生字,要让生字和学生反复见面。
③复习形式要多样,有趣。
4、将识字教序融入阅读教学,借助语言环境识字。
5、引导交流课外识字的方法,倡导自主识字。
二、写字教学
1、加强写字指导。
①根据年级不同,指导的重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注重笔画、笔顺的指导;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提高写字质量。
②范写要注意抓重点,抓低年级不容易写好的笔画,抓容易写错的字。
2、注意培养写字习惯。
3、重视写字的讲评。以鼓励为主,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意。
三、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①体现层次性。读几次课文,读到什么程度,心中要有数。如: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目的是)解决生字读音;再读全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及句子,(目的是)准备让学生质疑;第三次读,只读某一段,目的是抓重点,可能生字比较集中,要读正确、读流利;再读某几句,目的就是抓长句子,难理解的句子,再让学生读。
每次读教师心中都要有数。
②朗读的形式要多样。
③要注意发挥范读的作用。
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都可以。不主张全篇范读。范读要抓重点(长句子、难理解的句子、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
2、鼓励质疑问难。
相互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习惯和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先引导他们互相解答,答不出来的,教师适当点拨。
3、精心设计提问。
改变问答式的教学,设计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回答的兴趣。
4、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包括文中的好词句,课外的好词句,甚至好片断。
5、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相互交流,尊重学生的感受。不拘泥于教师用书的提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思考:
怎样将识字更好的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