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语言思维发展与家庭因素的调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6 09: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语言思维发展与家庭因素的调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也就是利用口语、对话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高科技、高速度、高发展,经济全球化、数字网络的应用,使得整个世界拉近了距离,人们对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培养的孩子是智能型、创造型、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要能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能为使我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贡献。由此看来,从小加强对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是幼儿第一所生活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入园前孩子所受的教育大多来自父母,而入园后,也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渡过的。本调查的研究目的:父母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及环境创设是否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语言
思维发展
家庭因素

二、研究的方法:
A:研究对象:本幼儿园大、中四个班随机抽取100名幼儿的家庭作为研究对
象,收回有效问卷80份,80%有效率。

B: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由家长按要求填写:“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
C:研究内容:四大因素1、幼儿家庭语言环境及物质条件

2
、家长对幼儿语言培养的教育理念及行为


3
、家长对培养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认识


4
、幼儿家庭活动时的语言表现实况



调查表设计如下:表一、表二、表三、表四




注:每个栏目只选其中一项作为调查数据,家长只需在A、B、C、D中选择一项“√”即可。


班级:


家长签名:


表一:培养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家庭物质条件






表二:家长对发展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教育行为

听广播
接听电话
讲故事
作智力题
与同伴玩
招呼、接待客人
A
每天收听
A
要求
A
经常讲
A
经常做
A
经常同意
A
经常要求
B
经常收听
B
有时要求
B
有时讲
B
有时做
B
有时同意
B
有时要求
C
偶尔收听
C
从不要求
C
偶尔讲
C
偶尔做
C
偶尔同意
C
偶尔要求
D
从不收听
D
随意
D
不讲
D
从不做
D
不同意
D
从不要求



表三:家长对培养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认识





表四:幼儿家庭活动时语言与思维活动的表现





三、调查结果统计
表一:培养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家庭物质条件




表二:家长对幼儿语言与思维发展的教育行为




表三:家长对培养幼儿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认识



表四:幼儿家庭活动时语言与思维活动的表现



四、统计结果分析:
1.首先从家庭的物质条件分析:家长们积极为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录音带、智力玩具、数码音像制品、碟片已成为大部分家庭的“座上宾”,现代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家长们更注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教育效果。但从录音带、智力玩具与语言音像资料的比较看,家长更多的是为孩子购买智力玩具和录音带,尚有12.5%的家庭没有语言音像资料,特别是城郊结合部条件一般的打工族家庭。由此可见,家长们在条件创设上存在着轻重不一、厚此薄彼的不均衡现象。
2.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来看:第一、家长已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较多地让孩子招呼、接待客人、接听电话、与同伴玩,这些做法对培养当今孩子的社会性语言及发散性思维是积极有益的。第二、82%的家长能做到给孩子讲故事、做思考题,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个数字让笔者赏心悦目。第三、家长让孩子收听广播的比例不高,占总数的18.75%,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家长的认知偏差。相当的家长认为听广播不如看电视、图书和音像制品直观形象,有磁性。二是广播媒体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有相当的幼儿教师(有统计资料证实)也不知道“学龄前儿童广播”是什么时间,什么内容,这也难怪家长了。
3.从家长对培养孩子语言与思维能力的认知分析:
A: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得今天的孩子们生长在阳光下,沐浴在幸福中,他们不会像祖辈那样生活得饥寒交迫,也不会像父辈儿时徘徊在温暖的交叉路口。每个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舒适温馨的今天,设计辉煌灿烂的明天,因而非常关注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选择“完全同意,家中也应花大力气做开发和训练”、“同意,家长可做些开发与训练工作”占被调查人数的73.5%,数据份额较大。
B:在对“交谈的必要性”的认识上,选择“父母应挤出时间,经常与孩子交谈”占36.25%。这些家庭已充分意识到了交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起码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还有同样比例的家长则表示“要在自己有空和孩子要求的情况下,才与孩子交谈”。更有两位家长认为“开发幼儿智力训练是幼儿园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不得不令笔者担忧:家长的认知对家教行为起着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如果家长缺乏“与孩子交谈必要性”的认识,是必会出现教育的偏差。“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的结果,老师不愿看到,家长也不愿发生吧!
C:对语言与智力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尽相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4位家长认为“只要聪明,会不会说话无关紧要”,或认为“会说话比聪明更重要”,36位家长则认为“语言与智力发展同等重要”。
D:幼儿在家语言与思维活动表现较好,比在园要出色。62%的幼儿思维活跃、乐意表达,主动与家长谈论幼儿园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幼儿与父母亲密的血缘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和睦、随意、民主、宽松的情景性,使得孩子们能自由地活动、操作、观察、思索、想象、交谈,甚至决定自己认为“伟大”的事,特别是父母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好的家庭孩子尤为明显。由此得出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发展孩子语言与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和策略
1、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认知,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与“提问”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和接受教育的天然场所,幼儿园要想全面开发幼儿智力,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认知,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与“提问”——好奇是创造的前奏,好奇是成功的先导。柏拉图说得好:好奇者,知识之门。著名作家法朗士也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儿童自身有着潜在的创造力,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渴望、探索和幻想。 “孩子是可敬佩的,他们常提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昆虫的语言、想飞入天空、潜入地穴……”(鲁迅)。正是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表现了孩子们的一种渴望、一种向往、一种追求。年轻的父母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和前瞻的观念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启蒙的知识来承载孩子的好奇之舟,让智慧的火花引导孩子扬帆远航。
当然有了好奇,就会有许多问题,越是好奇,问题就越多。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提问,还要善于解答孩子的“小问号”。对一些定向性的问题直接给予回答,对于因果关系等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引导孩子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小问号”的答案。
2、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到大自然中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语言不是空洞无物的声音,它与物体、动作、环境等紧密相连,孩子的语言更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而发展的。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家长们应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雄姿勃勃的青山、一泻千里的江河、千奇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它们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定会使孩子们感到惊奇、赞叹、流连忘返!
3、幼儿园设置宣传栏
幼儿园“宣传栏”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最吸引家长眼球。除定期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观念、科学育儿方法、园内动态、师德风范等,还应及时公布“学龄前广播”的时间、内容预告(中国广播电视报),让家长和孩子获取更多的信息,使教育理念与辅教手段更加与时俱进。
4、发挥优秀家长的引导作用
针对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可挑选综合素质好、热心幼儿教育并卓有成效的家长介入园内指导,进行经验介绍,开展交流互助,将值得推广的优秀育儿经验文章汇编成册,作为家庭教育借鉴、资源共享,让每一位幼儿和家庭都具备语言发展阶段和创造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言之,家长们要抓住孩子语言的本质,注意年龄特征,采取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方法,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视野,唤取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思维活动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孩子的“整合性”语言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徐明芳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贝贝幼儿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6 10:01 , Processed in 0.0996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