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基本品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5 01: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基本品质  作者:黄光扬 郑霞金  
  唐孔琪 摄
  我们应当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眼世界、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重新审视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特性,加快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切实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黄光扬 郑霞金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要关注国际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在教师养成教育中要达成以下四项基本品质:即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以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基本品质之一:
  精通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负责把科学理论知识传递给下一代,首先须具备其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精通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首要基本品质。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它要求教师应当精通某一学科理论知识,特别是要求教师对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容、价值、产生过程、知识间的联系及整个知识体系框架有深刻的理解,明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并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内容与趋势,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精通学科专业知识是许多国家对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比如,英国早在1990年初实施国家课程时,就明确说明要关注未来教师和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在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全国委员会所确认的成功教学标准的五项基本主张中,其中一项主张为:成功教师要能充分理解其所教学科,以及该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组织,如何与其他学科相联合,并如何用之于实际情景中的。
  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主要解决的是“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养成,应主要放在专业院系或综合性大学来进行。专业院系和综合性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发挥其学术优势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养成。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1:33:23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品质之二:  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
  教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关系到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有效地传授知识的问题。因此,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一项基本品质。
  教育教学知识技能,通常指广义的“教育学知识”。何谓“教育学知识”?澳大利亚教育学院院长理事会曾在1998年的报告中对“教育学知识”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应该对教育学及其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以使他们能够针对学习者、课程和教学环境的具体特点,以最有效的方式转换(组织、调试和表达)内容。他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学知识’以整合其他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即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技能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和教育研究知识。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其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如何教”的“教育学知识”。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关键是善于“教”,能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把艰深的学问艺术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主要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养成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需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突出四个领域的课程教育,即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以分别培养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技能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和教育研究知识。系统的“教育学知识”课程训练,目的是把教师训练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者、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1:33:47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品质之三:  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
  教师是社会工作者,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除履行其一般社会成员的职责外,还要教书育人,肩负着光荣而特殊的社会与政治责任。因此,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是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一项基本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特性,体现教师职业的社会性和引导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特性可分为政治责任特性和社会责任特性两个相互协调的层面。政治责任特性,体现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的政治期望和基本职责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责任特性是指,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同样肩负着社会改革和社会管理的一定责任,要具备社会道德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努力成为社会改革和社会管理的积极行动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今天的劳动,决定着明天的民族素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同样,现代教师教育的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反省的实际工作者,他应该是一个自由人,贡献于知识的价值,并能培养年轻人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改革和社会管理的力量,更应成为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实践者。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以及社会与政治责任感的培养。从新的教学法观点来看,可通过协同教学、专题研讨、小组讨论以及社会实践等渠道,来实现这一目标。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1:34:12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品质之四: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要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使“教师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拥有者”。文化修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不知不觉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使教师在执行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得心应手。因此,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提升未来教师的文化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一项基本品质。
  教师的文化底蕴特性指的是教师的文化涵养性,它是教育智慧和生活智慧的文化基础。综观许多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师的文化修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哲学宗教文化、政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文化和文学艺术文化。
  一位学识渊博、言出精辟、有着深刻思想和灵动智慧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与爱戴。为此,许多国家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加大文化修养课程的比例。1995年俄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确定了培养教师的最低标准,其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已超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范围,扩展到作为教师的所有方面”,明确提出决心要把未来教师培养成“人类整个优秀文化的拥有者”。
  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我们应当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眼世界、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重新审视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特性,加快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切实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仓山教育进修学院)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1:35:24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投入百万打造教师教育"名片" 2011年10月12日  作者:徐啸寒 陈戈  来源:楚天都市报
要求人人懂乐谱、会编舞,掌握球类或棋类技艺
  本报讯(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陈戈)10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投入百万资金打造的教师教育“名片”——“行知实验班”开班,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90名大四学生,成为首批实验班学生,将接受为期一年的“特殊教育”。
  首批遴选出的90名学生,被称为“黄埔一期”,他们将在一年内,按该校制定的专门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记者看到,该班课表上,除了安排常规教学外,还要求学生每天早、中、晚,都要利用固定时间进行礼仪形体训练、诵读训练和三字一画训练。“要求人人都懂五线谱,会编导一段舞蹈,掌握一门球类或棋类技艺。”该班总导师谭细龙说。
  据了解,为此学校投入了启动资金100万元。而这种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离校前进行集中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式,在省内院校中尚属首次。
  该校党委书记严文清介绍,“行知实验班”是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中小学优秀师资为目标,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开设的以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培训特色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0:38 , Processed in 0.1284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