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平原: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 22: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平原: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

对于各国大学的文学院——尤其是本国语言文学系来说,研究诗歌的历史与现状,探索诗歌的形式与技巧,发掘诗歌的魅力及潜能,那是我们的天职。北大中文系自然也不例外,这方面的业绩有目共睹。之所以另辟蹊径,创立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目的是走出相对封闭的大学课堂或诗人圈子,尽可能协调诗歌的创作与研究、译介与传播、校园与社会、经典化与普及性、诗人个性与诗歌潮流。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诗歌与教育(大学)同行,或者本身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日益世俗化的当代中国,最有可能热恋诗歌、愿意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的,无疑是大学生。因此,大学天然地成为创作、阐释、传播诗歌的沃土。

毫无疑问,诗歌需要大学。若是一代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远离诗歌,单凭那几个著名或非著名诗人,是无法支撑起一片蓝天的。反过来,若校园里聚集起无数喜欢写诗、读诗、谈诗的年轻人,则诗歌自然会有美好的未来。这一点,早已被“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所证实。正是无数诗歌爱好者形成的海洋,积聚着巨大的能量,随时可能因大风鼓荡而“卷起千堆雪”,让今人及后世惊叹不已。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另一面,那就是,大学需要诗歌的滋养。专门知识的传授十分重要,但大学生的志向、情怀、诗心与想象力,同样不可或缺。别的地方不敢说,起码大学校园应该是“诗歌的沃土”——有人写诗,有人译诗,有人读诗,有人解诗。为一句好诗而激动不已、辗转反侧,其实是很幸福的。在这个意义上,不管你念的是什么专业,在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校园里,与诗歌同行,是一种必要的青春体验。能否成为大诗人,受制于天赋、才情、努力以及机遇,但“热爱诗歌”,却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拘牵。因痴迷诗歌而获得敏感的心灵、浪漫的气质、好奇心与想象力、探索语言的精妙、叩问人生的奥秘……所有这些体验,都值得珍惜。正是基于此判断,北大诗歌研究院与北大中文系合作,热衷于在大学校园里“播种”诗歌——包括出版现代诗研究集刊《新诗评论》(已刊14辑),编印提倡“风雅性情,道德文章”、着力于古典诗文研习的《北社》(已刊15期),以及支持“未名湖诗歌节”(此每年一度的诗歌盛会,若从其前身未名湖诗会说起,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等。

“大学”需要“文学”,“文学”可以“教育”,这都没有问题;容易引起争论的是,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好的“文学教育”,必须兼及“专业知识”与“个人趣味”,这方面,学者与作家,其实各有专擅。

一个昂然走进大学课堂的诗人或小说家,他的讲授方式,跟一般学院训练出来的教授,本来就应该不一样。作家沈从文,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把“文学教育”的问题推到我们面前。既然有此成功先例,何不勉力追踪前贤?于是,在原有的“中国作家北大行”系列讲演之外,我们创立了“驻校诗人”制度,每年邀请一位国际著名诗人来北大居住,举行专题演讲,且与同学们展开深入的对话,以弥补目前的文学教育过份偏重“文学史”讲授的缺憾。第一届邀请的是著名诗人、美国加州大学叶维廉教授,第二届则是著名诗人、台湾中山大学余光中教授;若能妥善解决翻译问题,不排除日后邀请非华语的各国诗人。

除了设立“驻校诗人”制度,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还受中坤诗歌发展基金委托,负责评审并颁发“中坤国际诗歌奖”。这两年一度的国际性诗歌奖,倡导理想主义、批判精神以及艺术探索,兼及本土性与国际性,希望借此促成当代中国诗歌的繁荣昌盛。第三届“中坤国际诗歌奖”授予中国诗人牛汉(1922—)及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1931—)。在2011年12月6日的颁奖仪式上,我做了题为《未名湖的梦想》的“开场白”,其中提及:“表彰那些毕生从事诗歌创作(或研究)并取得骄人业绩的诗人(或学者),同时,将他们的精神产品推展开去,让社会各界了解与接纳,这是我们的责任。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十年二十年后,未名湖不仅成为学者的摇篮、诗歌的海洋,还能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诗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让未名湖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诗人向往的精神家园,这当然只是我们的梦想——可这梦想属于每个热爱诗歌的北大人。明年春天,随着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小楼“采薇阁”的正式落成,未名湖畔将有更多诗人雅聚的身影,以及“风声雨声读‘诗’声”。我相信,绵绵春雨中,“随风潜入夜”的,不仅是青春的笑语,更有那大学校园里永远不灭的诗歌的精魂。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题为《大学以精神为最上》,说的是当下亚洲各国大学,都在以美国大学为榜样,急起直追,争创“世界一流”。在这过程中,校方看重的是有形的数字,比如科研经费、论文篇数、学科排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等,而很容易忽略那些没有固定形状、弥漫在空气中的“精神”。文中,我套用清末民初大诗人、大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句式,称:“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这里,请允许我再次“借花献佛”——谈论当下亚洲各国大学的高低雅俗,在大楼、大师、经费、奖项之外,还得添上“诗歌”。对于具体的大学来说,愿意高扬诗歌的旗帜的,则自有高格,自成气象。

(此乃作者2012年6月18日在第四届亚洲诗歌节【伊斯坦布尔】上的发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1:56 , Processed in 0.110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