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現代詩歌文本研究資料(方法篇)書目提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7 16:1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現代詩歌文本研究資料(方法篇)書目提要
○白雲開編著
說明

l          所錄書目為香港教育學院所藏的現代詩書籍,內附書籍編號方便檢索。
l          書目以編著者的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l          每一條目的出版資料後加進簡明的提要,幫助讀者評估該條目的價值
l          另有一評分,由一星«到五星«««««,«越多價值最高
l          此外,本書目提要另附數篇導讀式提要,目的在幫助讀者認識個別書籍的價值和用途


書目提要

A
1.          阿紅:《漫談當代詩歌技巧:西窗詩話》,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5年。PN1049.C5 A2 1985.
以詩歌形式討論詩歌的特點,較難掌握。(2) ««

BAI2.          白靈:《一首詩的誕生》,台北:九歌出版社,1991年。PN1059.A9 P35 1991
從寫詩角度出發,將寫詩與讀詩過程合在一起討論,內容富啟發性,也甚實用。值得細讀和研究,參考價值極高。(5) «««««  3.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PN1169.C5 P34 1983.
收有18篇關於現代詩的論文,其中5篇較有看頭:〈由詩的繪畫性談起〉、〈論詩的想象空間〉、〈語言的斷與連〉、〈音樂性和雕塑性〉和〈音樂性和繪畫性〉。(3) «««  4.          白素雲主編:《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課採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年。PL2258 .G36 2002
其中有〈怎樣鑒賞詩歌〉一篇,從詩情、意境、虛寫及煉字四方面欣賞詩歌。(4) ««««
  BAN5.          班瀾:《結構詩學》,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PN1049.C5 B34 1999
從詩歌結構入手,論詩歌特點,其中論及「意象」的作用,以及詩語言的結構特性等都值得細看。(3) «««  CAO6.          曹長青、謝文利:《詩的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6年。PN1049.C5 H7 1996
從靈感、感情、想象、構想、意境、含蓄、語言藝術、形式、風格等方面討論新詩。(3) «««  CHANG7.          長島主編:《中外詩歌精品鑒賞》,瀋陽:遼寧敎育出版社,2002年。PN1119.C6 Z56 2002
賞析數十首中外詩作,賞析文字較短。所論泛泛,遠不夠深入,也沒有文本分析的成分。(2) ««  CHEN
8.          陳芳明:《詩和現實》,台北:洪範書店,1983年。PL2333 .C5255 1983
由短文匯集而成,其中分析碧果和余光中的三篇〈聽,碧果唱出了甚麼?〉〈拭汗論火浴〉〈回頭的浪子〉,寫得頗為精細。〈細讀顏元叔的詩評〉批評顏元叔的「新批評」賞析觀點,寫得詳盡,值得一看。(3) «««  9.          陳紹鵬:《詩的欣賞》,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PN1279.C5 C5 1976
主要是西方詩歌的文章。雖然新詩都是西方詩作,但以下一些文章還是較有看頭的:〈詩的想象與意象〉〈詩的用字〉〈詩人的意匠〉〈海與詩人〉〈主觀的詩和客觀的詩〉。(3) «««  10.      陳紹偉:《詩歌辭典》,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PN1021 .C45 1986
中國內地第一部詩歌辭典,包括術語解說,流派、詩體、中外詩人等的介紹,屬工具書之一。(3) «««  11.      陳聖生:《現代詩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PN1279.C5 .C53 1998
從理論層面剖析詩歌,所據兼及中西,只是內容過於理論化,未有展示任何具體的文本分析。其中〈意象和意境〉一文較好 (2) ««

12.      陳旭光:《詩學:理論與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PN1049.C5 C37 1996
討論的是詩學理論等大課題,其中以〈詩歌語言:意象符號與文本結構〉一文最值得細看。雖然是書沒有多少具體賞析詩作的文字,但有關從語言基本著眼分析詩作的看法,應是賞析的重點和基礎,值得細味。(4) ««««  13.      陳旭光:《秩序的生長:後朦朧詩文化詩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教育,2002年。PL2333.C44 2002
研究中國現代派的歷史、性質、特點等,內中有討論不同時期人們對語言的不同偏重。(2) ««  14.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PL2307 .C454 1990
從意象入手,討論詩歌的特質,屬不錯的專著,但學術味道較濃,文字不易看。(3) «««
  CHUN
15.      村野の郎著,洪順隆譯:《現代詩探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69年,1984年2版。PN1279.C5 M8712 1984
兩篇文章:〈詩的語言〉〈詩的構造〉值得一看。(3) «««

DING16.      丁國成等:《袖珍新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PL2332 .X58 2003.
較新的新詩辭典,內容簡潔,有參考價值。(3) «««  17.      丁旭輝:《臺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台北:春暉出版社,2000年。PL3031.T3 D56 2000
以圖象技巧為切入點,討論台灣現代詩,可以一看。(3) «««  FENG18.                                                   
其中介紹「意象」和「想象」部分,寫得較好,論詩則浮於表面。(2) ««  19.      馮中一:《新詩品》,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PL2333 .F379 1995.
詩歌論文也有賞析,但寫來不夠深入,較為表面。(2) ««  FU20.      付永清等主編:《心有靈犀──詩歌導讀》,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PN1049.C5 X56 2003
所論兼及中西,名篇包括聞一多〈死水〉〈也許〉徐志摩〈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冰心〈紙船〉〈繁星〉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斷章〉北島〈回答〉顧城〈一代人〉〈遠和近〉余光中〈鄉愁〉鄭愁予〈錯誤〉等。點評文字不長,所論多從歷史、生年等外緣資料切入,少有論及文本本身,可以一讀但價值不高。(2) ««  GONG21.      公劉:《亂彈詩弦》,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PL2333 .K788 1986.
由短文匯集而成,主要用上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1) «

22.      公木:《詩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PN1049.C5 K86 1985
有濃重的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的氣味。(1) «  GU23.      辜正坤:《中西詩鑒賞與翻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PN1119.C6 K8 1998
兩篇文章〈漢詩鑒賞五象美論〉和〈中西詩鑒賞十角度〉可以一看。(3) «««

24.      古添洪:《記號符號》,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PN1049.C5 K8 1984
詩論記號學(符號學,semiotics)的理論。其中關於瑟許(索緒爾,Saussure)及雅克慎(雅各布森,Jakobson)的介紹,都有助於了解文學的本質,和語言分析在文學賞析的重要地位。雖然屬理論性質的文字,較難理解,但仍值得細看。(3) «««  25.      古遠清:《台灣朦朧詩賞析》,廣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PL3031.T3 K818 1989.
輯入分析台灣朦朧詩的文章,論述不錯,值得一看。(3) «««

26.      古遠清:《台港現代詩賞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PL3031.T3 K818 1991.
收入簡短賞析文字,分析台港百多首現代詩,具相當參考價值。詳情可參有關的導讀式提要。(4) ««««
  GUO27.      郭小聰:《在新世紀的門檻上──中國現代詩人初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PL2332 .K86 1997
歷代演變,分析流於表面,受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影響。(1) «  HUANG28.      黃維樑:《怎樣讀新詩》,台北:五四書店,1989年。.PL2543 .H825 1989
以「六何法」分析詩,以及就個別作品的詩。寫得浮淺,沒有深度,作用不大。(2) ««  JIAN29.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PN1119.C6 C54 1991.
這是討論詩歌以至文學本質的文章,簡政珍用的是詮釋學(hermenutics)來解釋文學及詩歌,能了解這些觀念,對我們以文學為本位的文本分析的想法大有好處,值得細看。(5) «««««

LAN
30.      藍海文:《現代詩手術台》,香港:天馬圖書,1999年。PL2333 .L36 1999.
主要分析紀弦、余光中、洛夫、羅門和張默詩人的作品,論述有特色,可以作為新詩教學的參考材料。詳情可參導讀式提要。(4) ««««  LI31.      李復興:《中國現代新詩人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PL2332 .L48 1991.
論述浮面,受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的影響。(1) «  32.      李敏勇:《台灣詩閱讀》,台北:玉山社,2000年。PL2333 .L52 2000
論50位台灣詩人的作品,所論較浮淺,內容少涉文本本身,具體而細緻33.      李瑞騰:《新詩學》,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PL2332 .L52 1997
內有〈意象之美〉〈梨樹‧梨花‧梨子─一組寫作品的解讀法〉〈唇與吻之間〉〈說鏡─現代詩中一個原型意象的試探〉〈釋紀弦的「狼之獨步」與「過程」〉〈釋方思的「黑色」與「夜」〉〈釋楊喚的「小螞蟻」〉〈釋張默的「無調之歌」〉〈釋辛鬱的「豹」〉〈釋楊牧的「向遠古」〉〈釋渡也的「蘼蕪」〉〈釋林群盛「如何測量夜色的濃度」〉〈新人作品評析(六首)〉和〈新詩講題彙編〉。文字雖比較簡單,但全屬以文本為主的賞析文字,參考價值仍很高。(4) ««««

34.      李玉昆:《中國新詩百首賞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年。PL2542 .C4953 1991
賞析詩作的角度仍較偏重政治和作者生平背景等外緣因素,少有從文本和文學語言運用入手,所論流於表面,欠缺深度。(2) ««

LIN35.      林明德:《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PL3031.T3 T363 2001.
輯有蔡振念〈洛夫詩中的二元結構〉一文,雖然內中的分析較具學術氣味,但分析較細緻,有參考價值。詳情可參導讀式提要。(4) ««««  36.      林燿德:《觀念對話:當代詩言談錄》,台北:漢光文化事業,1989年。PL2333 .L556 1989.
作者跟幾位台灣詩人的對話,包括白荻、余光中、林亨泰、張錯、葉維廉、楊牧、鄭愁予、簡政珍、羅門和羅青。探討不只詩歌,還有文學、文化等更大的課題。(3) «««

37.      林以亮(宋淇):《林以亮詩話》,台北:洪範書店, 1977年2版。PN1119.C6 S85 1977
其中:〈論新詩的形式〉〈再論新詩的形式〉討論西方詩歌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論散文詩〉討論散文詩的特點。〈一首詩的成長〉交代創作〈噴泉〉新詩的產生過程〈論讀詩之難〉指出闡釋詩歌的活動有各種不同的難點。〈再論讀詩之難〉再論及年齡與語言的限制,最後提出克服讀詩困難的方法。以上文章都是值得細看的。(3) «««

LIU38.      劉福智:《詩歌藝術論》,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PN1049.C5 L58 1999
按立意、想象、構思、布局、動情、韻律、遣辭、造象、虛實和時空分論詩歌的特點,理論成分不足,較可取的部分有:構思、遣辭、造象和時空。(2) ««  39.      劉士杰:《詩化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PL2333 .L58 1996
論當代中國「朦朧詩」及「新生代」詩作,仍多以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分析詩作,所論仍覺泛泛。(1) «  LONG
40.      龍協濤編:《鋻賞文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BH39 .C5 1984
錄有趙景波〈欣賞想象和抒情的欣賞〉和蕭乾〈欣賞的距離〉兩文,屬論述得當,頗有見地的文章,可以一看。(3) «««
  41.      龍泉明、鄒建軍:《現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PL2332 .L583 2000
討論新詩理論為主,寫得較全面,對中國現代詩歌理念有興趣者,可以一看。(3) «««  LÜ42.      呂進:《中國現代詩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PL2333 .L79 1991
討論中國現代抒情詩,詩的分類及詩的風格,寫得不算突出。(1) «  43.      呂進主編:《文化轉型與中國新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PL2332 .W45 2000.
從文化轉型角度論新詩,以歷史及比較文化等不同角度寫新詩的變化。(2) ««  LUO44.      落蒂:《詩的播種者》,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PL2327 .L86 2003
討論台灣現代詩詩作,賞析部分雖然仍覺浮面,但間中也有較仔細的分析,可以一看。(3) «««  45.      駱寒超:《新詩主潮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PL2332 .L633 1999
按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構思和構築是書。下篇:現代文學思潮,較有特色,可以一看。(2) ««  46.      駱寒超:《中國現代詩歌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年。PL2333 .L63 1984
數篇論文匯合而成。〈論現代詩歌的意象藝術〉一文較好,內中將意象分為「描述性」「擬喻性」「明喻性」和「隱喻性」意象4種,只是討論仍嫌浮淺。(2) ««  47.      洛夫:《詩的邊緣》台北市 : 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75 [1986] PL2333 .L623 1986
收入10多篇洛夫的詩論文學的作品,重要性不及《詩的探險》,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3) «««  48.      洛夫:《詩的探險》,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9年。PL2333 .L622 1979
收入20多篇洛夫的詩論,其中對現代詩的特點,詩語欣賞方法,都提供十分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值得細看。(5) «««««  49.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年。 PL2333 .L56 1979
是新詩詩論的名著,分為4類(自由、格律、分段和圖象詩),值得細讀。另有〈如何欣賞新詩〉一文,為初涉文本分析的人士應讀文章。(4) ««««  50.      羅青:《詩的風向球》,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PL2333 .L59 1994
是《從徐志摩到余光中》的第3冊。討論範圍包括:胡適、艾青和紀弦三位詩人,日據時期及戰後的台灣新詩,並有討論「用典」的兩篇文章。羅青的論述一般都有可觀處,「用典」兩篇尤為可取。(4) ««««  51.      羅青:《詩的照明彈》,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PL2333 .L563 1994
是《從徐志摩到余光中》的第2冊。討論四種新詩,包括自由詩、格律詩、分段詩和圖象詩,其中包括聞一多〈死水〉,羅青論述十分可讀,分析細緻,參考價值很高。(4) ««««  52.      羅振亞(1963-):《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PL2332 .L89 2002
歷史角度寫新詩發展。(1) «  53.      羅振亞:《中國新詩的歷史與文化透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PL2332 .L86 2002.
論點較新鮮,較少落於俗套,但討論欠深度,也不仔細。(2) ««  MAO54.      毛峰:《神秘詩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1997年。PN1049.C5 M56 1997
從詩學的神秘性質討論詩。雖然論點不無啟發,但寫得過於玄妙。(3) «««  55.      毛峰:《神秘主義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PN1059.M92 M36 1998
將詩與神秘主義合在一起討論,內容過於理論化,難以卒讀。(2) ««  MENG
56.      孟樊(陳俊榮)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PL3031.T3 T36 1993 v.4
輯有不少名學者論文,其中包括:林耀德:〈前衛海域的旗艦:有關羅青及其「錄影詩學」〉裴元領:〈都市小說的社會閱讀:一種嚐試的策略〉李瑞騰:〈說鏡:現代詩中一個原型意象的試探〉。雖然論述較艱深,初學者或不諳學術理論人士看來較為吃力,但論述質素高,仍值得一讀。(4) ««««

PAN57.      潘麗珠:《臺灣現代詩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PL2307 .P388 1999.
屬新詩教學的專論,雖然理論味道較濃,但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4) ««««  58.      潘麗珠:《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PL2307 .P37 1997
包括詩史、創作、批評觀等方面教學方法,還有運用聲光等效果進行教學的介紹。主要篇章有:〈現代詩的形式結構析論〉〈從「女低音狂想曲」談現代詩的意象經營〉〈鄭愁予八首臺灣小品─「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羅門都市詩美學探究〉〈蓉子自然詩美學探究〉〈如何進行現代詩教學〉和〈現代詩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此外,還包括台灣現代詩教學的發展情況,以及新詩教學的經驗都值得參考。(4) ««««

QIN59.      金欽俊:《新詩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PL2332 .J44 1999.
內容主要有歷史發展,傳統及西方影響及流派簡介。討論表面,不夠深入。(1) «  QIU60.      仇小屏編著:《世紀新詩選讀》,台北:萬卷樓,2003年。PL2332 .C469 2003
導論介紹基本概念共14種,後附〈常見章法簡介〉也有一定用途。主要內容為90多首詩的賞析,每首詩都有作者簡介,詩作,結構分析表和賞析4部分。雖然賞析深度不足,而且多從結構角度入手,但也不失為一本可用的賞析入門書。(5) «««««  QUAN61.      全國當代詩歌詩論會編:《新詩的現狀與展望》,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PL2332 .H76 1981.
新詩論文的匯集,用途不大。(1) «  REN62.      任愫:《詩風縱橫》,哈爾濱:黑龍江敎育出版社,1997年。PL2332 .J46 1997
討論詩歌風格,包括麗、清、雄和婉幾種,分析不夠細緻。(2) ««    SHENG
63.      盛子潮、朱水涌著:《詩歌形態美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PN1031 .S64 1987.
從美學理論切入,討論新詩的形態,涉及意象、音樂美、視覺美等課題,值得一看。(3) «««
  SHEN64.      沈奇編:《詩是甚麼?》,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PN1040 .S54 1996
輯有中國內地詩人對詩歌看法的片段,輯錄不算精細,但仍有參考價值。(2) ««  SUN65.      孫玉石:《中國現代詩歌藝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PL2332 .S82 1992
受馬克思主義文論影響,賞析篇幅也頗長,分析的詩作有戴望舒〈雨巷〉徐志摩〈再別康橋〉余光中〈鄉愁〉〈鄉愁四韻〉,但所論不算突出。(2)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現代詩歌文本研究資料(方法篇)書目提要(下)(

TANG  
1.          唐曉渡:《中外現代詩名篇細讀》,重慶:重慶出版社, 1998年。PN1279.C5 T37 1998
討論24首中外詩作,其中包括聞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別康橋〉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洛夫〈煙之外〉余光中〈白玉苦瓜〉等。雖然所論未夠細緻,文本分析比例過小,交代歷史及作者背景解詩的部分過多,但仍可一看。(3) «««    WANG
2.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PL2262 .W36 1999
屬相當深入的解讀示範,從起興、意象、象徵、語境、隱喻、反諷、多義、用典、語詞錯位、佯謬、通感等方面進行介紹。尤其是〈詩歌文本解讀〉一文,宜細讀。(4) ««««

WU  3.          吳當:《拜訪新詩》,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PL2333 .W85 2001
分析台灣現代詩作,分析雖然浮面,但篇幅不小,可供參考。(2) ««     4.          吳當:《新詩的智慧》,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PL2333 .W828 1997.
分析超過40首台灣現代詩。賞析文字不算深入,不夠細緻,沒有多少文化觀點或理論支持。(2) ««    5.          吳思敬:《心理詩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PN1083.P74 W83 1996
從心理學理論剖析詩歌的各個方面,其中談到「信息的外化」部分,將詩歌語言與實用語言分別開來的文字,值得細讀。(4) ««««    6.          吳曉:《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詩學新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PN1031 .W8 1990.
從理論出發分析新詩的本質,大量篇幅討論意象。這書從美學角度分析新詩的根本,雖然內容較艱深,也缺乏實際賞析的文字,但仍值得細看。(4)
««««   XIANG  7.          向明:《新詩50問》,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PL2333 .H735 1997
以問答形式交代與新詩有關的問題,每一問一答都篇幅短小,容易卒讀。對希望初步認識新詩特點,或嘗試走進文學門檻的朋友來說,這書是較易看的一部。(3) «««     8.          向明:《新詩後50問》,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年。PL2333 .H7353 1998
沿《新詩50問》構思,續寫有關新詩的文章,仍可一看。(3) «««   XIAO
9.          曉雪:《詩美的采擷》,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1998年。PL2333 .X54 1998
多以馬克思主義文論分析詩作,無甚新意。(1) «  
10.      蕭蕭:《現代詩遊戲》,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PN1049.C5 H76 1997
以遊戲方式創作新詩,了解新詩,方法可取。值得任何希望普及新詩賞析及創作的老師細看及研習。(5) «««««     11.      蕭蕭:《現代詩創作演練》,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PL2333 .H7122 1991
分為兩輯,一為演練,一為現代詩詩史流變。前者對賞析者有幫助,這輯收集學生試作新詩的片段,作者加以分析,程度較淺,入手點也較接近香港中學情況,值得參考。(5) «««««    12.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1987年。PL2333 .H7625 1987
分現象論、方法論和人物論三部分。全書都見蕭蕭賞析的工夫,可以細讀。(5) «««««  
XIE  13.      謝冕:《論詩》,西寧:靑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PN1049.C5 H75 1985
輯錄作者論詩的文章,其中有9篇直接討論詩作的文章,討論詩作包括聞一多〈死水〉及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雖然所論仍嫌浮泛,未有觸及文本細微的安排等課題,但分析可謂十分詳盡,仍可一看。(3) «««    XIU  14.      秀實(1954-):《捕住飛翔》,香港:新穗出版社,1992年。PL2333 .X79 1992.
有不少分析詩作的文章,其中包括黃國彬〈聽陳蕾士的琴箏〉,也有北島〈回答〉。秀實的分析較為個人化,多沿作家生平和歷史背景角度分析。(2) ««   XU 15.      許定國主編:《文學鑒賞概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PN45 .W4635 1999
其中江細亮:〈詩歌鑒賞:意境與意象〉從意境看傳統詩詞,從意象看現代詩歌,並為初中教材中詩歌進行賞析,值得一看。(3) «««

16.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PL2333 .X8 1998
作者為韓國人,所論多為大範圍的中國新詩特點或歷史等課題,只有3篇專論作家的文章,包括〈徐志摩的性靈自由〉〈聞一多的色彩規律〉〈一匹狼颯颯了一輩子──諧讀紀弦〉,可以一看。(3) «««   YA  17.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PL2333 .Y25 1987
是書為瘂弦十分著名的論文集,其中分析李金髮和戴望舒兩篇最著名。雖然討論不專就文學文本立論,多談政治、社會等外緣因素,但片言隻語的分析仍有參考價值。(3) «««    YAN  18.      嚴雲受:《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PL2307 .Y265 2003.
綜論意象於詩詞的使用情況,談的雖然是古典詩詞,但所論對了解現代詩也具參考價值。(3) «««  
YANG  19.      楊匡漢,劉福春編:《中國現代詩論》,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1986年。PL2333 .C57 1986
寫來較為傳統,主要用上馬克思主義文論觀點。分析多泛泛而論,不夠細緻。(1) «     20.      楊匡漢:《詩學心裁》,西安:陝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5年。PN1049.C5 Y33 1995
從理論角度論詩,雖然立論頗高,較難理解,但部分文字仍值得一看。如〈色彩與情愫〉(色彩運用)〈詩思的呈現方式〉(談意象)〈藝術的時間〉〈繆斯的空間結構〉及〈詩之傳學〉(談語言)。(4) ««««   YE
21.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6年。PN1119.C6 Y55 1986
其中〈論現階段中國現代詩〉一文,較有看頭。(2) ««

22.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PN45 .Y56 1988
重要文章有:〈與作品對話傳釋學的諸貌〉〈中國古典詩中的一種傳釋活動〉〈意義組構與權力架構〉。論述偏重文化傳釋角度,沒有多少文本分析之類的文字。(2) ««
  ZHANG 23.      張健:《中國現代詩》,台北:五南圖書,1984年。PL2332 .C46 1984.
〈現代詩對中國文字特色之表現〉一文,仍值得細看。 (3) «««
  24.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文化,1981年。PL2333 .C48 1981.
內中主要文章有:〈論詩的意象〉〈永恒的長廊象徵〉〈語言與美學的匯通簡介葉維廉的比較詩學方法〉〈蛻變的納西斯陳慧樺〉〈論詩中夢的結構〉〈從戲劇的詩到詩的戲劇兼論臺灣的詩劇創作〉〈試論管管的風格與技巧〉〈現代詩的田園模式「八十年代詩選」序〉〈論臺灣的具體詩〉和〈論洛夫近期風格的演變〉。文章內討論的詩作極多,論述也很有份量,只是內涵較豐富,不易看,但值得細讀。詳情請參導讀式提要。(5) «««««

25.      張閎:《聲音的詩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PN94 .Z38 2003.
屬詩學理論較新穎的專著,值得一看。(3) «««    26.      張德厚:《新時期詩歌美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PL2333 .C434 1995
討論1976-86年間中國內地的詩歌發展,分析流於表面,觀點偏重歷史的歷時性。(1) «    27.      張默:《台灣現代詩概觀》,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PL3031.T3 C419 1997
討論較廣,分析不夠深入,屬導讀式文字,參考價值受限制。(2) ««    28.      張默編著:《小詩選讀》,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PL2333 .Z43 1987
分析台灣小詩,篇幅不算長,分析不夠深入,但仍有參考價值。(2) ««     29.      張其俊:《詩作創作與品嘗百法》,北京:中國靑年出版社,1996年。PN1049.C5 C43 1996
從技巧角度劃出100多種方法來,所論不止新詩,雖繁瑣,但仍有參考價值。(4) ««««   30.      章亞昕、耿建華著:《中國現代朦朧詩賞析》,廣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PL2333 .C42 1988
屬討論中國現代朦朧詩最重要的專著,但所論仍多從政治、作者等外緣背景資料立論,很少從文本本身展開分析,影響參考價值。(2) ««

ZHAO
31.      趙志軍:《文學文本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其中〈詩歌文本:語言的烏托邦〉從文學理論入手,討論詩歌文本的自我指涉的性質及文本的意義。可以一看。(3) «««

ZHENG  32.      鄭敏:《詩歌與哲學是近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PN1049.C5 C54 1999
論詩的文章匯編,寫的都是詩歌的大問題,沒有具體賞析的文字。(3) «««    ZHONG  33.      鍾友循、汪東發:《中國新詩二十四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PL2333 .C4839 1997.
討論的詩作極多,賞析文字較簡單,不夠深入,但可作為學生自讀材料。詳情可參導讀式提要。(4) ««««  
ZHOU  34.      周伯乃:《現代詩的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PN1279.C5 C55 1970.
主要討論現代詩的各種性質,包括「真境」「具象和抽象」「明朗與晦澀」「創造與表現」「外延與內涵」「廣度與深度」「社會性」「人生意義」等。論述不算深入細緻,但仍值得一看。(2) ««  
ZUO  35.      左海倫:《詩論:文學的貴族》,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PN1119.C5 Z86 2003
文字顯淺,少用理論,但所論無甚特色。(1) «  

羈魂(1997):足跡, 剪影, 回聲

香港新詩論集,香港:詩雙月刊出版社PL3119.H6 C443 1997.   於可訓(2000):當代詩學,長沙市

湖南人民出版社       PL2333 .Y82 2000.   周良沛:香港新詩,廣州市

花城出版社, 1986.PL3119.H6 H737 1986.   趙天儀: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論集,永和:富春文化事業,2002.PL3031.T3 Z5348 2002.     吳明賢:近現代詩詞,成都

天地出版社, 1997.PL2307 .S465 1997 v.10.   藍棣之:現代詩的情感與形式,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5.PL2332 .L36 1994.   孫玉石:中國現代詩歌藝術,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2.PL2332 .S82 1992.   任愫:現代詩人風格論,成都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5.PL2333 .J46 1985.   錢光培:現代詩人及流派瑣談,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PL2332 .C47 1982.   古添洪:比較文學, 現代詩,台北市

國家出版社, 1976PL2272.5 .K8 1976.   張考評:中國當代詩學論,西安市

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5.PL2333 .C43 1995.   阿紅:漫談當代詩歌技巧

西窗詩話,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 1985.PN1049.C5 A2 1985.   莊柔玉:中國當代朦朧詩研究

從困境到求索,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3.PL2333 .C549 1993.   姚家華:朦朧詩論爭集,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89.   章亞昕, 耿建華:中國現代朦朧詩賞析,廣州:
花城出版社, 1988.PL2333 .C42 1988.   余崢.九葉詩派綜論
福州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0.  PL2332 .Y83 2000.   游友基.九葉詩派研究
福州市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PL2303 .Y824 1997.   王聖思選編.九葉詩人評論資料選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PL2542 .C543 1996.   邵金生. 古今詩詞閱讀與欣賞. 中國

浙江古籍, 2004.   唐湜. 九葉詩人:
中國新詩的中興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PL2332 .T36 2003.   嚴雲受:《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PL2307 .Y265 2003.   現代詩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前行代詩家論

第六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臺北市: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  PL3031.T3 X46 2003.   王光明: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PL2332 .W33 2003.   李癸雲,1971-:朦朧, 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2  PL3031.T3 L43 2002.   張彥加:
散文詩新論,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PL2309.P76 Z43 2002.   賴芳伶: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 路寒袖, 楊牧為中心 = Modern Taiwanese poetry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2.       PL3031.T3 L34 2002.   黃雅莉:詩心的尋索,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       PL2307 .H827 2002.   黃鳴奮:超文本詩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2.       PN56.I64 H83 2002.   藍棣之:現代詩歌理論:淵源與走勢,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PL2333 .L33 2002.   胡良桂.:史詩類型與當代形態 = Epic type and contemporary form,長沙市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PL2443 .H778 2002.   怎樣讀現當代詩歌,石家莊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PN1119.C6 Z566 2002.     龍泉明:中國新詩流變論(1917-194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       PL2307 .L67 1999.   林庚, 1910-新詩格律與語言的詩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0.  PL2333 .L55 2000.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

揚智文化事業, 1995.     PL3031.T28 M46 1995.   於可訓:新詩體藝術論,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5.       PL2332 .Y82 1995.   渡也:新詩補給站,臺北:三民書局,1995       PL2333 .T87 1995.   吳當:新詩的呼喚,臺北:國語日報社, 民國84 [1995]       PL2332 .W8 1995.   王震亞:
新詩韻辭典  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94.       PL1279 .H725 1994.   袁可嘉:論新詩現代化北京:三聯書店, 1988.   PL2333 .Y78 1988.   高準,1938-中國大陸新詩評析:1916-1979,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PL2869 .O115 1985 v.5.   劉小楓(1991):拯救與逍遙:中西方詩人對世界的不同態度,臺北:久大文化  PL2274.2.E85L5 1991.

岳洪治(1991):現代十八家詩,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PL2542 .H7755 1991.

張正吾、陳鉻(1991):近代詩文鑒賞辭典,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PL2327 .C45 1991.

高硯、李松樟主編(1991):當代青年散文詩人15家,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PL2519.P76 T3 1991.

朱壽桐(1991):情緒 創造社的詩學宇宙出,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PL2252.C5163 C46 1991.

謝文利(1991):詩歌語言的奧秘,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       PL2307 .H746 1991.

杜松柏(1991) :詩與詩學, [台北市] 洙泗出版社       PL2307 .T814 1991.

呂進(1991):中國現代詩學,重慶 重慶出版社 新華書店經銷       PL2333 .L79 1991.

蔡鎮楚 (1990):詩話學,長沙市 湖南教育出版社       PL2307 .T696 1990.

毛谷風選編(1990):當代八百家詩詞選,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PL2542 .T36 1990.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PL2307 .C454 1990
從意象入手,討論詩歌的特質,屬不錯的專著,但學術味道較濃,文字不易看

蔡厚示、林祁(1990):古今愛情詩賞析,香港 學林書店       PL2519.L6 T74 1990.

姚家華(1989):朦朧詩論爭集,北京 學苑出版社

章亞昕、耿建華著(1988):中國現代朦朧詩賞析 ,廣州 花城出版社       PL2333 .C42 1988.

張同吾(1988):詩的審美與技巧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PL2333 .C5125 1988.

李黎(1988):詩與美 ,杭州 浙江文藝出版社       PL2333 .L5 1988.

孫玉石(1988):中國初期象徵派詩歌研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PL2332 .S8 1988.

陳淑寬(1988):近代愛國詩人詩作評析 ,重慶 重慶出版社       PL2308.5.P37 C44 1988.

李麗中(1988):朦朧詩、新生代詩百首點評,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茅于美(1987):中西詩歌比較研究,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PL2307 .M32 1987.

張春榮(1987):詩學析論,臺北市 東大圖書公司       PL2307 .C36 1987.

小川環樹著,譚汝謙等譯(1986):論中國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PL2307 .O512 1986.

曾敏之(1986):詩的藝術,香港 三聯書店       PL2518 .T74 1986.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1986):詩文鑒賞方法二十講,北京 中華書局       PL2306 .S55 1986.

雁翼(1985):詩與美隨筆,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PN1055 .Y45 1985.

吳奔星、徐榮街(1985):現代抒情詩選講,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PL2542 .H776 1985.

竹亦青(1985):詩歌意境瑣談 ,重慶 重慶出版社       PL2308 .C54 1985.

曉雪(1985):詩的美學,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PL2333 .H7633 1985.

陳荒煤總主編(1984-):中國新文藝大系, 1976-1982,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PL2452 .C475 1976-82.

十六所高等院校編(1984):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講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PL2303 .C5414 1984.

卞之琳(1984):人與詩 憶舊說新,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PL2795.I44 J4 1984.

趙景深、楊揚輯補(1984):半農詩歌集評,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PL2782.F8 Z73 1984.

駱寒超(1984):中國現代詩歌論,江蘇 江蘇人民出版社        PL2333 .L63 1984.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总序
序 言
一 “审美现代性”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嬗变
二 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历史梳理
三 梳理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方法论解释
李金发: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滥觞
一 “诗怪”李金发
二 “诗怪”和“怪诗”
三 李金发诗作的历史语境
四 李金发诗作的特质
五 李金发的诗是“笨谜”吗?
六 象征诗派的特征与实质
七 对李金发评价的再评价
八 李金发的意义
穆旦: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一面旗帜
一 穆日传奇
二 穆日对西方现代诗歌的模仿
三 “扎眼的现代诗意”
四 “自觉的现代涛艺追求”
. 五 《诗八章》:现代诗意和现代诗艺的完美融合
六 穆日的眼光
杨炼: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难得标本
一 杨炼与蒙咙诗
二 杨炼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
(一)《乌篷船》——底层关注和恢弘之美
(二)《礼魂》——深邃之思与严整之美
1.《半坡》
2.《敦煌》
3.《落日朗》
(三)《殳》和《大海停止之处》,生存冥想和语言迷宫
三 前后迥异的诗论
四 杨炼诗论的儿个特征
五 杨炼诗论的迷误辨析
(一)关于“删去现实”,“建构智力的卒问”
(二)关于“万物即语言”,“诗先于语言甚至先于存在”
海子: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一个另类
一 “海子神话”的还原
二 “麦子”和“麦地”:海子的人问情怀
三 “麦子”和“麦地”意象在海子诗中的多重含义
四 “麦子”和“麦地”意象在海子诗歌创作中的意义
五 “王位”和“太阳”:海子的诗歌理想
六 “通灵”:海子涛艺的民间精髓
七 诗人使命:海子“大诗”追求所昭示的意义
于坚: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重大转向
一 于坚,善于生存的诗人
二 当代诗坛上一头独步的雄狮
三 于坚要颠覆什么?
四 于坚颠覆了什么?
(一)诗意的日常性
1.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2.“如实描写”和“零度抒情”
3.以日常场景和生活细节呈现生存的丰富和玄奥
(二)表现方式上的叙事性
1.生存状态压过故事和人物
2.细节压过情节
3.展示压过叙述
(二)诗歌语言上的口语化
五 颠覆的乏力
六 迷惘的突ⅲ
七 诗意云南,不可忽视的寓意和深意
(一)生机盎然的土地、生意盎然的人
(二)日常的诗意,日常的语言
(三)亲近自然、亲近人的自由天性的向往
八 新路和前景:面向未来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语: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诗学意义及历史经验
一 中旧诗歌现代嬗变的诗学意义
(一)诗艺之变:突破了诗歌表现方式的心理囿限
(二)诗意之变: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涵
(三)诗人之变:由志卜才子到赤子哲人
二 中国诗歌现代嬗变的历史经验
(一)应摒弃意象的搜奇出怪及堆砌之风
(二)应走出西方诗学精神的阴影
(三)应重视中国经验的体现和中国立场的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4 00:31 , Processed in 0.1329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