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给孩子感受挫折的权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8: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给孩子感受挫折的权利
    作者:guolichun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

      小孩子在玩耍,突然摔倒了,趴在地上大哭。爸爸妈妈心疼得不得了,立即上前抱起来,对不会说话的地面发一通火,和狠狠地敲了几下,甚至还互相埋怨,指着对方不小心,摔了孩子……
     我们在街上或公园里或许都看见过这样的画面,家长的这种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一是孩子长大以后,犯了错误会推卸责任,二是孩子长大以后,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
     有些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他们要尽其所能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要求:优越的物质条件、充分的爱抚和关怀,多种多样的智力投资……结果,长期生活“特别幸福”的空间里的孩子,不但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而且变得特别害怕困难了。有些孩子尚未走向社会,就因受不了一点点挫折而败下阵来。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我们提倡家长接纳孩子的挫折与失败,让孩子又感受挫折的权利。
  第一,从积极的层面上去看问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出现挫折,遭遇失败是正常的。孩子只有在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应付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尊重孩子克服困难的权利。有的家长总喜欢为孩子代劳,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发展的个体。孩子有能力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家长,不要剥夺孩子感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权利。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更像是一个辅导者,陪伴孩子走过遭遇挫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用“你还记得你做错了什么?”、“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等话语反复说孩子遭受挫折的地方,可以说“我知道你用心了,我更喜欢你战胜困难的样子”这样的话来鼓励孩子。
  第三,注意表扬的技巧和原则。重视表扬是非常好的现象,但过度表扬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我们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提供感受挫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尊重而不溺爱。(北京市双兴幼儿园 郭立春)
2#
发表于 2008-10-31 08:26:3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教育管理机构等几乎是一个声音来教育孩子,那就是怕孩子受了一点点的委屈,曾几何时,我们是孩儿的时候,好像经受过好多的磨难和挫折,也经受过不少的委屈,可是那时的孩子没有现在这么骄贵,一会儿受了大人的气也好,挨了老师的批评也罢,没有想不开的,过一会儿就什么事也忘记了,没有像现在的孩子想不开的,有的要自杀,有的不吃饭,有的甚至怨恨老师和家长,可是说现在的孩子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里,好像都不能有一点点委屈,也受不了一点点的气,再就是永远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现在成长起来的孩子真是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接爱挫折教育,特别是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什么事都护着他,什么事都由着他,那让一来只能贻误孩子一生,只能使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0:38 , Processed in 0.1558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