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莫做幼儿园“小学化”推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7 19:5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长莫做幼儿园“小学化”推手
武汉一幼儿园“去小学化”遭家长退费、转园、“投奔”培优机构——
家长莫做幼儿园“小学化”推手
陶小莫 绘

  新闻回放 
  秋季开学后,武汉汉口一幼儿园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谁料,此举竟遭不少幼儿家长反对。幼儿园“去小学化”之路,缘何如此难行?明规禁令下,怎样真正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去小学化”招致家长不满 
  “不能教小学的知识,在那读还有啥意思?幼儿园不教这些,难道还要我们再到外面的培训班花钱?”不久前,家住汉口的陈女士愤愤不平地向记者反映道。 
  原来,陈女士孩子就读的汉口一幼儿园,上半年时还在教拼音和算术,秋季开学后,为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了。对幼儿园此举极为不满的陈女士选择了让园方退款,“现在想上好一点的小学,都要经过面试。如果不提前学,不等于断绝孩子的名校之路吗?” 
  记者走访武昌洪山区几家民办幼儿园,发现不少园长虽赞成“去小学化”的举措,但也有很多无奈:“停止教算术、英语等科目后,抱怨的幼儿家长颇多。但一边是明文规定,一边是家长诉求,我们只能选择前者,尽量给孩子一个五彩的童年。” 
  为升名校提前学文化知识 
  为何众多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举措难以接受,甚至强烈反对呢? 
  据了解,武汉一些重点小学每年招生人数仅为两百人左右,资源的稀缺以及家长对名校的追捧,导致“幼升小”笔试、面试普遍存在。“一些优质学校的入学测试题甚至涉及到小学奥数的内容。”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昌新桥幼儿园园长秦丽说,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减少游戏时间,开设一些文化知识课程,而符合幼儿身心发育规律的内容往往被忽略。 
  “那些退费甚至转投培优机构的家长,其行为并不理性。”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副校长占子晖表示,学前阶段的幼儿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较弱,这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的学生。家长过早让孩子“猛学”,容易导致其后劲不足。 
  家长要培养孩子兴趣和习惯 
  今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幼儿园坚决纠正“小学化”。9月初,省教育厅又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列入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什么教育部门“去小学化”的举措,却招致众多家长的反对?家长是否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推手?幼儿园又该如何引导家长观念,确保“去小学化”畅行无阻? 
  “目前我们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家长怕孩子输不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就是幼儿园。如此一来,家长对‘去小学化’的幼儿园有所怨言也在所难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说。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良好的期望无可厚非,“但家长不应拔苗助长,破坏幼儿成长的规律。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与配合也很重要,不能单一看重幼儿早教,过度的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范先佐建议,作为家长,要更多地配合老师,按孩子的身心成长特点来教育孩子。在入小学前,应注意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使孩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当然,幼儿园“去小学化”,仅靠约束幼儿园显然不够。范先佐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建立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升学不再成为一道“坎”,方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实习生 王小占 陈音希 张姝 本报记者 程墨)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7日第2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2:56 , Processed in 0.1235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