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研讨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08: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岸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研讨会
发表时间: 2011-05-28
    “两岸课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与台湾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高级学术研讨会,每年将举办一次,旨在通过两岸课程和教学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的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两岸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繁荣发展,促进两岸专家和学子在学术上的联系互助。
    2011年5月在西南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召开了第一届会议。图为会议开幕式上,西南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靳玉乐教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副主任李森教授、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庄明贞教授出席会议的场景。 开幕式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李森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靳玉乐教授致欢迎词,欢迎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庄明贞教授以及其所率领七位台北博士生的到来。与此同时,靳院长指出,课程研究是个综合化的立场,在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过程中,希望通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仅实现理论的探究关照现实,同时为实践插上理论的翅膀得以腾飞。随后,庄明贞教授致开幕词,指出大陆和台北的课程研究各有特色,通过这样一个学术研讨盛会,旨在实现优势互补,智慧分享,共同关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弱势群体、教师课程的能动性、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等热点问题。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8:45:2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
发表时间: 2009-11-03






20091030上午,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和台北教育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八楼青春杏坛报告厅召开。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吕达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欧用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靳玉乐教授。与会代表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香港教育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教育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十余家单位,共计60余名。会议主题为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会议将从:课程变革中的教学创新;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评估;课程、教学与教育变革这四个方面展开深度的研讨。

开幕式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靳玉乐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首先致辞热情欢迎各位代表的到来,并对西南大学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指出我校拥有课程与教学论国家级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论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对于我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陈校长并期待通过这次会议研讨,能够实现各位代表的思想碰撞、智慧分享、促进友谊,并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然后,吕达教授对对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指出研讨会应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与讨的关系;办会模式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老中青的关系。接着,黄显华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反省过去十年的历程,如何保持研讨会的质量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应思考为什么办研讨会、为什么每届研讨会都需要一个主题。最后,欧用生教授在发言中感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热情接待,并指出在前几次到访重庆时曾与重庆许多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认为两岸三地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的许多方面渐趋一致。此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以及代表合影留念。

接下来,研讨会进入大会主题发言阶段,每位代表发言30分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李子建教授与尹弘飚所作的报告是《课堂环境对香港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之辨》。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大同大学讲座教授欧用先生的报告题目是《麻烦的婚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辨异》。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教授做的报告是《课程变革中的教学实践基于全国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评比的分析》。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著名教授、终身成就获奖者、“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主编Ian Westbury教授的报告是《Reading Schwab’s “Practical” as an Invitation to Curriculum Enquiry-Forty Years On》。接下来,进行的是互动环节。几位发言人与出席会议的师生进行了自由问答式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使得会场气氛异常活跃,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参与人员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思考。

1030下午14点开始在教育学院405322321307四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0:07 , Processed in 0.1253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