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校长圈”里的这人那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0 12:2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校长圈”里的这人那事


张以瑾 实习生 易全勇

    这是一个属于校长的圈子。
    因为有这么个圈子,越来越多的校长在繁忙之余以笔传情,以文会友,交流办学理念和经验,分享职业经历和感悟。
    因为有这么个圈子,我们越来越了解广大校长的生存状态,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来自名校还是弱校,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思想。
    2011年,“校长圈”里的人与事,精彩而值得回味——

    1月
    新年,总会带来新愿望。
    2011年元旦假期,山东潍坊奎文区潍州路小学校长王秀芹没有像别人那样忙于觥筹交错,而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捧读学生们的来信,除了祝福语,她还读到了孩子们一年来的喜悦、收获与成长。一个孩子想上主席台展示的愿望感染了她。她决心《重塑心中的“主席台”》,在校园里建一个不是用来训话,而是让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其实,需要重塑的,不仅仅是一个主席台……
    站在新年的起点,陕西宝鸡燕汲中学罗爱芳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校长办学重在把思考变为行动》。她认为,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要有独特的人格力量,要有现代的治校方略,要有大气的精神境界,还要有过硬的管理“真功”。
    有人说,好校长就是指具有鲜明个性,能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完美体现出自己个性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长。但是,镇江外国语学校王益民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校长的个性与学校个性》是息息相关的,“好校长”不是“好”在他的“个性”上,而恰恰是好在“共性”上,更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所需要的共性,如先进的办学理念、宽容的民主作风、深切的人文关怀、公正的做人品格、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突出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完善的人格魅力等等。

    2月
    开学了。新学期如何有新起色,新学年如何做规划,在日常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做出特色,这是很多校长思考的问题。
    武汉洪山中学周金蓉说,校长要《做头脑最清醒的那个人》。能不能做到“清醒”,体现在三个方面:素质教育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需要我们坚守,校长是学校的思想引领者和行动指导者。
    河北邢台桥西区王国华的经验是,“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都不是校长最好的工作方式,校长要善于兼容和调和,《做“无为而无不为”的校长》。
    迁安市教育局的高绍文认为《好校长的境界》首先是对自己的管理,最难的是对自己思想的管理。保持淡然心境,不为名利左右,对于什么事能做、不能做,什么事该做、不该做,能够透彻和清楚。同时,能营造“人心思进”的氛围,激励员工育人教书。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把气弄顺。

    3月
    草木发青,生命复苏的季节。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校校长林卫民来到这所学校已经一个学期了。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做了9年校长后,他选择到北外附校做“新校长”。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最大感受是《新校长可以“从容”地进入一所学校》。作为新任校长,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与大家一起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学校管理中致力于三件大事:共筑愿景,再造组织,争取政策。
    有人说,教育更像农业,这个比喻放在春天更为贴切。山东淄博临淄区第一中学张常青提出《做田园里的教育者》:每一种思想的精髓处,都在呼唤着教育的回归。不固守某一种教育的理念,又执著地探寻教育的理想,让先进的教育思想兼容并包,才能形成广阔深厚的思想土壤,并发挥从思想到实践的最大效益。
    《面向教育,春暖花开》,多美好的景象!四川宜宾翠屏区教师培训中心方助生在这个春天思考“教育家办学”的问题:教育家首先是教书匠,但教育家远远不止于教书匠的境界,即便表面看上去教育家与教书匠做的事完全相同,但程度、模式、效果以及气象肯定不同。
    春天,到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这让大家的嗅觉格外活跃。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天成学校校长唐文红说,有一种气味叫“校长味”——
    《校长要有“校长味”》,而不能有官味、商人味和市井味。所谓“校长味”,是指热爱、奉献、恩慈、谦虚、尊重、宽容、坚守等美好的品性。这是经过长期的修炼和岁月的沉淀,自然而然形成的,由内而外散发的。她甚至断定:校长的气质决定学校的气质,校长的气质决定孩子们的气质和民族未来的气质。

    4月
    这个月,自然界万物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长势。校长们也不列外,他们的姿态,他们的思想,生机勃发,郁郁葱葱。
    因为“知天命”那年才干上“一把手”,江苏南通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说自己是《“不适合”的校长,在争议中行走》,但就是这个“风风火火,口无遮拦,干干脆脆”的“老顽童”,在二甲中学“办有灵气的教育,育有个性的人才”,把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搞得远近闻名。他还提炼出“今天第二”的办学理念,让所有像二甲中学这样的“二流学校”都对未来信心十足。
    学校是生命和生命对话的场所。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肖远骑说,《教育需要高扬理想的大旗》,学校必须重塑人文精神,狠抓理想主义教育,通过培养学生高远的目标意识、良好的思维品质、坚强的个人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合作的精神,使理想主义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因为,有道德的人更聪明!
    在农村做校长,似乎更能体味教育与生命的关联。浙江缙云县七里小学校长樊守南在农村《一路前行一路歌》。他说,校长就要像校长,要为办好学校尽职尽责,要为教育而苦、而乐、而耕耘、而收获。当校长是自己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增长智慧和能力的不平凡历程,这些是所有的名利都不能换到的。人到中年的他,愿继续扎根农村、当好一名草根校长。
    辽宁锦州第八中学校长张忠宝《用“真行”探索教育的丰富内涵》,他的“校长经”是“永存希望,为了幸福人生挺住;科学运用考试评价,为学生素质负责;能看见小事,为自己一生奠基;胸怀四海,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最优的环境”。

    5月
    校长是什么?怎么做校长?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没有人否认,校长的本质是“教师”。
    江阴高级中学副校长贡和法从当校长之日起,就提醒自己:教师是“终身”的事业,而校长只是“一时之事”,校长要学会《在“一时之事”中追求永恒价值》。校长首先要有一名优秀教师所具备的思想基础和深厚的学养,既能仰望星空的博大、深邃,又有脚踏大地的平稳、厚实,在自身的血液中汇集着昂扬向上的因子。虽然岗位几经变换,贡和法却一直耕耘在教学的前沿。
    《牢记自己是教师》,这是湖北省远安县鸣凤中学校长朱道清的誓言。他认为,校长只有牢记自己是教师,才会真正从心底尊重教师。而具体做法在于:把做校长当作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不放弃自己的专业,不与教职工争荣誉,不能动辄指责教师,不贪不义之财。
    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路小军认为,当校长的人要搞清楚《校长的“根本”在哪》。虽然校长既要抓教学,又要抓建设;既要抓常规,又要抓细节;既要抓安全,又要抓课改;既要会读书,又要能应酬……但是校长如果抓住了课堂这个“根本”,自然也就抓住了人心。
    校长的本质是教师,但这不妨碍教师以当校长为追求。陕西神商南县高级中学章秀锋一直《把教育当“大事业”来做》,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省级标准化高中校长。他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感悟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

    6月
    夏天,是仰望星空的季节。星河如梦,每一颗都指向一个梦想。梦想不只是孩子的权利,校长也有自己的梦想。
    江苏泗洪育才实验小学校长王海云梦想《走向心中的“巴学园”》。她说:“在教育类著作中,还没有哪本书像《窗边的小豆豆》那样打动我。做一位像小林宗作那样的校长,办一所像‘巴学园’那样的学校,这是我的人生追求与教育理想。”
    王海云梦想的“巴学园”,是一个远离喧嚣与浮躁、有着鸟语花香和田园牧歌的所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是妙趣横生、沉着冷静;课堂外给学生的是丰富多彩、自由欢快。春天带学生走进大自然,看那桃红柳绿;夏天带学生仰望星空,寻找银河北斗;秋天带学生走进田野,喜看硕果满园;冬天到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领悟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校长丁国君的梦想却是坚守“绿色教育”这片纯净的天地,阐释独特的《我的情结我的爱》。“自1981年在西五小学实习开始,便缔造了我一生一世的教育情结。从此,我的梦想与爱心一直在教育的轨道上向前滑行,我在‘献身教坛,圆我夙愿’的信念指导下,从青涩变得成熟。”

    7月
    暑假,最适合休整和反思,然后才有精力再出发。
    《校长是个什么角色》?深圳市翰林学校武宏伟给校长们提出了一个建议:莫把校长当官做!他认为校长不应是“官”,而应当是“好教师”,要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是“服务员”,要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想教师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是“教书将”,走教育科研之路,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只是一个“教书匠”。
    湖北郧县刘洞镇中心学校高超有言:《校长,请不要轻易许诺》!他建议校长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轻易许诺。否则,诺言很可能成为无法兑现的谎言。久而久之,校长必然失信于教职工。“教工会议上,没有想好的话一定不要先说;校委会、教代会还没有研究成熟的决定一定不要急于发布,诸如住房、福利、荣誉、奖励等更是要集思广益、慎之又慎。因为教师们说出来的叫民主,校长说出来的叫宣布”。
    在山东潍坊第一中学校长于允锋看来,校长的使命是《叩响学校心灵的琴弦》,即寻找一所学校的文化命脉,做有智慧的实干家,贴近师生做校长,同时不能忽视家长的诉求。

    8月
    暑假还没结束,校长们已经忙开了。始终在路上,这是每位校长的真实感受。
    这条路上有什么?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收获了《校长路上的幸福与幸运》:“我自认为自己不属于那种聪慧型的校长,但我坚持‘笨鸟先飞,不停地飞’,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埋头走路,又不忘仰望星空’。在校长管理岗位上,我用思索丈量着前行的路,探寻着理想与现实间学校掘进的方向。”
    做校长的幸福,安徽当涂河南街小学校长鲁兆周也体会到了。行走在乡间,他感到《做农夫校长也幸福》——“每天我都步行上下班,家乡的田野给了我很多的欣喜与思考:一粒种子是有无限潜能的,只要给它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水,加上用心耕耘和施肥,这些懂得感恩的种子就会为你带来颗粒饱满的麦穗。我就是要做一个‘农夫校长’,让我的学生们成为一棵棵挺拔、成熟的麦子”。

    9月
    站在新学年的起点,校长们有激情,也有沉思;有展望,也有内省——
    东莞南城区阳光第五小学校长曹阳明问:《校长能改变多少现实》?他以行动作出这样的回答:教育家办学要从细节开始,从课堂、作业、活动的每一次细微变革开始,从对教师、学生、家长的价值引领开始,把美好的办学理想落实于一点一滴的操作与实践中。
    向传统作业说“不”,不做牌匾的“奴隶”,学校活动让学生一个也不能少——他做到了校长能做的事情,他改变了一所学校。
    山东泗水龙湾套小学校长张学勇认为《文化不是用来装门面的》:一个有文化的学校,离不开一个有文化的校长。这个有文化的校长应该“懂得尊重自己——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懂得尊重规律——不冒进,因为不冒进所以能三思而后行”。
    新闻战线提倡“走基层”,湖南邵阳市二中善哉故有此问:《校长何不到“基层”走走》?他建议校长们不能做“宅男宅女”,而要像新闻战线提倡的那样“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

    10月
    秋天,给人们带来思考的氛围。有思考,才有方向。
    湖北省黄梅县独山中学吴再柱说,《我是一个分管人事的副校长》。作为“分管人事”的副校长,他曾有困惑,曾有纠结。但他坚持直面:用一种大局的观念,去面对那纠结的情;坚持温情:用一种共情的思维,去安抚那受伤的心;坚持助长:用一种积极的作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从而使工作获得认同,充满生机。
    校长要积极,但有些事情,还是“消极”一点好。重庆开县赵家街道中心小学向守万提出《校长“五不做”》,即不做电话繁忙的校长,不做只会喊口号的校长,不做整天在外面跑的校长,不做一心在乎“面子”的校长,不做只会回应上级的校长。
    广东省江门市农林小学丁必聪认为,一个懂得科学管理的校长,往往体现在他的用“眼”艺术上:对学校未来发展要“放眼”看,对教师优点要“睁大眼”看,对教师小毛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教师以前的过错“视而不见”。
    看来,校长的智慧首先在于《修炼一双慧眼》,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11月
    天气转冷,人们更容易感受温暖,更容易产生感动!
    林抚松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杨洪毅喜欢记录校园里每天发生的感人事件。作为校长,他在自己辛勤耕耘的校园里,《每天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激励着,常常引起他深深的思考。他说自己将把这些感动的故事和办学思考一直写下去,让工作、思考、收获、进步成为人生永恒的风景。
    浙江东阳现代教育实验中学韦钢是个注重细节的校长,他说《学校管理不妨从小事做起》,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化的办法来处理。他的做法是8个词: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动动、想想、说说、写写。
    《学生好,一切都好》,这7个字是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10年前提出的办学理念。她认为,“学生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是实现家庭好、学校好、国家好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她颇有感慨地说,曾经的怦然心动、水到渠成变成如今刻骨铭心的信念,让我可以对自己10年的生命说“一切的辛苦都值得”,因为“学生好,一切都好。”
    北京外国大学附校校长林卫民到这所“新学校”已经一年多了。他认为校长的最佳状态就是《当生命处于“校长状态”》——“只要能改造,过去的经验对于当前事业来说都有积极的价值。作为校长,我深深懂得‘人的教育’是复杂的命题,也是永恒的话题。为此,我要追求一生,乐此不疲”。

    12月
    年底,又到一年总结时。回顾过去,有时看似千头万绪,千言万语,但总结到最后往往一两句话就能说清。人生的复杂与简单,就是如此统一。
    绍兴柯桥小学校长洪志明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三所学校,以及亲手创办的三份校报。他将这些经历总结为《三张校报,一个真实的写照》:“10多年的校长生涯,改革一直是我的工作特色,而学校改革从拥有的地方开始,又成了我的信念。三张校报,且行且思,成了我这一信念的生动写照”。
    天津塘沽第十五中学校长潘怀林用《校长人生的变与不变》总结自己。他通过“信心教育+静心教育+责任心教育”的方式,在5年时间里让学校由一所地处城郊接合部的普通学校,跃升为天津市的知名学校。但难处唯有他自己知道,“有时候看似正确的路也会让自己头破血流,但这就是校长人生,而我也愿意为这样的人生去坚持”。
    时间在变,容颜在变,学校也在变,但不变的是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对校长职业的坚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和“不变”,校长人生才格外丰富多彩,“校长圈”里才有如此值得回味的人与事。
2#
发表于 2012-9-16 16:48:59 | 只看该作者
雅文,值得校长者仔细研读!
3#
发表于 2012-9-16 17:26:49 | 只看该作者
时间在变,容颜在变,学校也在变,但不变的是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对校长职业的坚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和“不变”,校长人生才格外丰富多彩,“校长圈”里才有如此值得回味的人与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1:51:30 | 只看该作者
找到领导力的三个蝴蝶效应点

刘剑










  管理是学出来的,领导是练出来的。每一个优秀领导者都是有意识训练的结果。西点军校前校长戴夫·帕尔默将军曾说:随便给我找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一流的、优秀的领导者!

  有人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个蝴蝶效应理论试图说明: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未来状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实,蝴蝶效应理论对于领导力同样适用。只要能找到领导力的几个“蝴蝶效应点”,神秘的光环也就随之消失了。

  要找到这三个至关重要的蝴蝶效应点,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看起来像个领导吗?你能容得下高人吗?你是敢拍板的人吗?

  你看起来像个领导吗?

  领导力的第一个蝴蝶效应点,就是威仪。

  何为“威仪”? 行走坐卧让人看起来很舒服,这叫威;行走坐卧都有尺度,这叫仪。领导的功夫要内外兼修,从别人眼里来看,一个人是不是领导70%决定于外在的威仪,有“眼”的人,看你威仪怎样,就知道你得道多少。

  关于领导的威仪问题,美国总统里根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过去这么多年,我常常听到别人提出疑问,‘一个演员怎能当好总统?’有时我的疑问却恰好相反:你怎能是总统而同时不是演员?”

  里根作美国总统时,有时与幕僚们开会直到深夜11点,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当他一返回官邸,就下意识地挺直腰板,挺起胸膛,恢复平时精神抖擞、春风满面的样子。因为常有记者等候在这里准备采访他。

  领导的威仪,在于有意识地培养。时刻提醒自己:要表现得像一个领导。领导好做,只要你“装”的像个领导;领导不好做,因为要“装”到骨子里都是领导,让你的“威仪”在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才算有真“功夫”。

  我曾细心观察:为什么有的领导说话我们无法质疑?为什么有的领导却要苦口婆心、口沫横飞,下属还不愿全力行动?这时候全不在你说的内容,而是你说话时的威仪。

  你能容得下高人吗?

  领导力的第二个蝴蝶效应点就是用人,有没有容人的胸怀、用人的能力。

  真正有大成就的人,都懂得网罗人才、为己尽力。共同完成自己的大事业。

  刘邦斩白蛇起义时,他的宏图是要一统天下。而项羽起义主要的目的是要当西楚霸王。于是,要一统天下的人,就能广泛地任用贤才,刘邦麾下有张良、韩信、萧何等高士。而项羽重视的是自己做霸王,身边只有亚父范曾,再无高人。

  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自己总结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练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也许谋事不如子房,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就一代霸业,因为他善于用人,整合几位核心将领与谋臣的才能来完成自己的事业。

  领导者的成就不决定于自己的能力,而决定于麾下是否容得下高人!

  永远都要记住:成功的领导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是敢拍板的人吗?

  《薛文清公从政录》中有言:“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不明固无以知事之当断,然明而不断,亦不免于后艰亦。”这段话说的就是决断力。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具备当机立断、把握机遇的能力。只要自己把事情审查清楚,计划周密,就不要再怀疑,应立刻果断地行事。

  领导人无论在各个领域成长都会面临一次次的决断,有些是非常艰难的,可能在人性、感情、欲望、利益 、良知等等大是大非上需要抉择,也会在处理纷繁事物中如何找到根本解消耗精力。

  古人说:处事有疑,非智也;临危不决,非勇也。优柔寡断,

  不管是一般人还是领导人,都是性格致命的弱点,只要你优柔寡断,就作不了决定,这就无法实施领导行为,而且还会损害你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己被信赖的程度。领导力的第三个蝴蝶效应点是:决断力。

  领导者必须养成完善的信念与价值观体系,才能做到当断就断!

  威仪、用人、决断力,这是领导力的三个关键,把握了这三点,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我做领导力培训的目的就是想要大家明白,领导力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天赋,更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只要通过有意识地训练,人人都可以达到渴望的职业高峰。

  然而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的人毕竟是少数,于是我将课程的精华融合为一本《开发你的领导商数》。

  先通过头脑中意识的改变,让你有了高于常人的起点,而领导力的锻炼必须落实在实践中。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让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迈向卓越的跳板。

  在简单领导训练,你能够意识到自己有不足,知道自己需要改进了。然后树立起了目标,开始要求自己。在这过程中培养出“敬心”。学会尊重自己、尊敬同事、逐渐形成积极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当你意识到自己开始改变之后,一致领导训练可以帮助你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信心,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干劲去带领团队实现目标。你可以以最佳状态去努力,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取得的成果。

  想象领导训练是一个进阶训练。你通过简单领导训练和一致领导训练掌握了树立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之后,想象领导训练使你走出原来的思维圈子,通过见识和学习更好的外在图像,树立起不同以往的自我图像。

  如果说,前三项训练的效果是一个火种,点燃了你胸中澎湃的激情,让你昂首阔步向前冲,那么系统领导训练则会给你一片乌云。让你冷静下来,以一颗机敏之心观察周围的系统、关注团队前进的细节,告诉你时刻都有大雨倾盆的可能。

  经历了火种的热情、乌云的谨慎,最后的无为领导训练将使你获得晴空万里般的从容与淡定。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突破,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也自动进入了五段位训练的循环当中。

  西方重管理、中国重领导,西方讲规定、中国讲人情。在中国做事,一定要明白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做领导,一定要学会汲取中国智慧的营养。“儒、释、道”精神的博大精深,我只能概述其思想的要点,做一个领路人。然而正是这一点点的领悟,在生活中给了我无穷的能量与勇气。

  最后,一段圣人甘地的话,你我共勉:

  重要的是行动本身,而不是行动的结果。你必须做正确的事情,你的权利也许不够大,时间也许不够多,但是这并不表示你就应该停止做正确的事。也许你永远也不能预知你所采取的行动会带来什么成果,可是如果你什么也不做,那就绝对不会得到任何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2:07 , Processed in 0.4120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