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幼儿从众言行引发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3 17: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幼儿从众言行引发的一点感想
[ 作者:书香茶醉      ]
从众,即合群,随大流,也就是说,在外界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服从于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
每天与孩子们打交道,常见这样的现象:教师提问时,如果对前几个孩子的回答作出了满意的神情,那么后面全班的幼儿都会是相同的答案。我们的儿童缺乏主见,在遇到对事物的判断或是具体做法上,总是以屈从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仔细分析儿童从众心理,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源自尊重长辈和教师的传统教育。儿童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一直都受到尊重长辈和教师的传统教育。父母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间,以各种方式向幼儿灌输“听话、顺从才是好孩子”之类的教导。一般情况下,对班上捣乱、调皮的孩子常进行罚站、训斥、不发小红花等惩罚,面对于听话的乖孩子除了全班表扬,精神鼓励外,物质方面与其他孩子也有些不同,分点心、水果时常会分到好的大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教师方面的评价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得到赞许和表扬,孩子们学会了根据大人的意图做事。
其次,来自群体的影响。儿童的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才刚刚萌芽,他们往往依据外界群体的信息而决定自己的观点,即使有异议也会在同伴的排挤、嘲笑中屈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且,儿童从众的盲目性较大,为了炫耀自己,与同伴采取一致的附和,并获得地位,不惜以说谎为代价,这一现象在儿童的世界里也极为常见。一位美国教授在谈到自己对中国幼教的看法时说:“中国孩子乖,思想一致。”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最后,儿童认知水平和个性品质的差异也是其从众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4——6岁的儿童虽然已经能够动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解决简单的智力问题,如猜谜语、给未完的故事编结尾。但对于智力较弱的孩子来说,答案往往和别人一个样。不难看出,认知水平低的儿童其从众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成长于溺爱型家庭和专制型家庭的儿童个性特点一般为:依赖性强、无创造性、意志薄弱。反之,身心健康、智力较好的儿童通常在班上具有一定地位,喜欢独立性,更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儿童的这种从众心理,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新意识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改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21世纪需要的是敢想、敢做,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传造型人才。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再要求孩子一味的尊重和顺从,而应创设平等、民主、开放型的教育环境,要真正做到“和孩子一样高”,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为他们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不再让“听话即好孩子”的无形框架束缚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第二、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多为儿童创造选择机会的权力。鼓励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要经常开展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如语言活动中的续编故事,音乐活动中的创编歌词,美术活动中的想象画,在社会活动中的畅想未来,鼓励儿童说出、唱出、跳出、画出、谈出自己的个性,区别于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促进儿童良好的个性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儿童创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谨防对孩子溺爱或专制,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不要养成事事依*大人的习惯。还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关心他、爱护他、信任他的,只有这样,儿童良好的个性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嘴巴、时间、空间。”因此,在教育儿童遵守纪律的同时,还给他们必要的自由,留给儿童自主思考、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见解,激发孩子自我依*的精神和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积极性,使他们领略,冒险、探索的乐趣,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自尊、自信、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0:48 , Processed in 0.1211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