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国申:中外两篇成人“高考作文”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7 13: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国申:中外两篇成人“高考作文”比较
  首先说明:下面两篇《找回童年》,一篇是中国网友写的,另一篇是加拿大大三学生写的,都是考场外作文,没人打分。由于两位作者的国籍、阅历以及所受的教育等等迥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非常耐人寻味的东西。
  找回童年
  今天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本来今天就有点感冒,心里不禁埋怨起了这个鬼天气。我的家离学校挺远,坐公车回家要近1个小时的路程,最糟糕的是去往我家方向的公交车特别少,但是乘客却很多,尤其是到了上下班、上下学的高峰期,今天身体不适,天气又不好,放学坐车可一定要挤个位子坐坐。随着放学的铃声清脆的响起,我拿起书包就快速的飞奔去教室,赶往那个早已人头攒动的公交站台,恰好有一辆公交车驶过来,根据以往的等车经验和这台公交车的停靠规律,公交车停稳后车门打开的位置正好是我站的位置,我嗖地一下上车,通过敏锐的搜索,终于发现车厢中间还剩一个座位,
  心中不禁一阵窃喜——终于有座位坐了。
  车厢里是拥挤的人群和嘈杂的环境,我拿出MP3,将音量调到最大,双眼一闭,靠在座位上美美的享受起美妙的音乐。一首歌、两首歌…..正在沉浸音乐中感受放学的惬意时,突然车子来了个急刹车,我拿掉耳塞已经听见车厢里有乘客在高声责骂司机了:“怎么开车的啊?”“车技怎么这样差啊?”但也有部分乘客好像在骂前面的一辆私家车:“怎么突然停车啊”?“私家车车主就是差劲?”“奶奶,车子怎么不开了呀?”“今天幼儿园有小朋友吵架,老师说吵架不对的,这些叔叔阿姨也在吵架吗?,我这个才发现靠我的右后侧站着一个小朋友,他紧紧抱着她奶奶的腿,因为人多被挤的夹在了人缝里。“对呀,你们老师说的很对,小朋友平时在一起要互相关心,不能吵架,大人也是这样的呀,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小男孩的奶奶摸着他的头说道。
  “现在正是乘客高峰期,请大家给有需要帮助的乘客主动让座,谢谢您!”公交车自动语音播报在提醒大家让座。我看了下外面,才发现公交车才走了一半的路,想想今天身体不适,下雨人特别多,对于身边的这位老人和小朋友就不让座了。想想自己不让座的理由,觉得很充足,虽然心里也还有不好意思,但最终在MP3震撼的音乐声中将心中尚存的那点不好意思也击毁了。
  车子在缓缓的行使,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摘下耳机,看外面匆匆赶路的人们,美丽的夜灯有的已经在悄然绽放,世界在此刻变的如此的静谧与安详。“奶奶,你看那位叔叔他在做什么啊?”,小男孩在轻轻的问他的奶奶,随着小男孩惊讶的声音,我看到前面有位男青年正在利用同伴的掩护在偷窃以为女士的挎包。又遇见小偷了,我心想,还是装睡好,这些人惹不起。也许是因为小偷的动作太大,在小偷得手的同时,那位女士也发现了小偷的行径,那位女士紧紧抓住那位那青年,大声喊道:“抓小偷,他偷了我的钱包”,车厢里顿时沸腾起来。“谁偷了你的东西啊,哪个看见了?谁敢乱叫我对谁不客气!”小偷喝他的同伙叫嚣道,瞬间,车厢里陆续安静了下来。“司机,赶快开车门,我们马上下去!”小偷对着司机大叫道,“司机师傅,你不能开车门,不能放他们走!”被偷窃的女士高喊道。“看来你是不想好了,要不要我揍你啊”小偷挥起拳头准备照女士头上砸下去。“叔叔,你不能打阿姨,妈妈告诉我不能打架的,”我身边这位小男孩突然说道,“奶奶你说对不对呀!”小男孩抬起头,问她的奶奶。她的奶奶一把拉紧他,说道:你小孩知道什么呀,不要乱说。小男孩委屈的哭道:明明是前面的叔叔做错事了,他们不可以拿人家阿姨东西的,他们才不是乖宝宝呢。幼稚的童音在安静的车厢里回荡,像一股暖流、热流、洪流澎湃着车厢里每个人的心,也好像一根教棒在抽打着我的灵魂,“小朋友你看见了对吧?”两个小偷挤到后面来,“不,我也看见了。”这位小男孩的奶奶说道,“我也看见了!”我腾地下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抓小偷!”“抓小偷!”车厢里正义之声不绝于耳,几个男同志合力将这两个小偷制服了,公交车驶进了最近的派出所……
  快到家的时候,家门口的音像店正在播放着《童年》这首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今天,我很感动,因为我又看到了童年的我。今天我很高兴认识了这么一位可爱的小弟弟,谢谢你,帮我找回了童年,帮许多大人找回了最童真最美好最公平最正义的世界……(2010-06-08来源: 人民网)
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正统而“经典”的中国式“满分作文”,如果是出现在考场,阅卷老师大概没有不喝彩的。
  首先是“立意高人一着”,“主题非常深刻”。这个“立意”与“主题”集中表现在文章最后几句:“谢谢你,帮我找回了童年,帮许多大人找回了最童真最美好最公平最正义的世界……”确立这一“主题”,这般“立意”,与命题者命题的初衷以及命题的暗示非常吻合。
  其次是“构思巧妙”,“技法圆熟”。先是记叙一个车厢里发生的故事,然后以在家门口听到《童年》这首歌为契机,通过回忆,感悟,升华,点明“主题”。其中不但有对比,有反衬,还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如“幼稚的童音在安静的车厢里回荡,像一股暖流、热流、洪流澎湃着车厢里每个人的心,也好像一根教棒在抽打着我的灵魂”。
  找回童年
  怎样才能找回童年?有人只比我大一岁,但是却会对我说:你太小了,好好享受年轻时光,然后自叹:我太老了!我笑笑,心里想:我从未想过年长一岁会如此可怕。听到他们这种论调然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但当我发现自己对发生在久远过去的事情仍记忆清晰如昨日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怎么可能?”我想,我的童年去哪儿了?
  什么叫找回童年?事实上,除非我知道童年何时结束,否则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时候在哪儿结束的呢?是我13岁,15岁还是18岁的时候?还是当我能单独出外的时候?还是我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是当我开始长皱纹、掉头发的时候?我觉得依靠这种办法是没法搞清楚我的童年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我不能简答地说:“哦,对了,我记得童年何时结束的。那是一个不寻常的温暖的、十一月的一天,大概下午五点一刻。这之后我管妈妈要了一杯茶。”
  这种念头让我思考是不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什么都无所谓,玩闹不止就是一个孩子么?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是个孩子。我喜欢看电视,打游戏,跑步,和我的狗一起玩,读书和其他很多事情。这些是不是意味着我还是一个孩子?西方国家将生活得像孩子般的成年人称为“拥有成人身躯的孩童”,意指他们身体虽已成人,但是却仍像孩子一般生活。如果这样说我,也并非全错。但是,即使生活方式决定人们是否还是孩子这种说法无误,我仍然觉得那并非全部答案。
  如果我要找回童年,我该从哪儿开始呢?是不是我经历的越多,离童年就越远?随着我对世界的了解增多,不管是了解它残酷的现实还是现实中的美好,我都不能躲藏在无辜和无知的背后;我的童年正在消逝。我承担的责任越多,童年就越遥远了。人们可以将一对夫妇产下婴儿的那一刻定义为童年的消失,因为它已经传递给了新生儿。突如其然的,他们开始承担照顾一个如此年轻和脆弱的新生命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却无忧无虑。然后我们知道,生命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如果真是这样,除非消掉我的记忆,否则找回童年就是不可能。可是谁要这样?我想要保存我的经历,因为它们决定了我之为我。我想要承担责任并在某天拥有自己的家庭。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内心深处保留那个小男孩的碎片。带着这些碎片生活、工作、养家,但是内心深处因它而知活得快乐是多么重要。当我工作了,我仍会让自己快乐,否则生活将会太有压力;我仍然会让自己保留那么一丁点儿无忧无虑的态度,而不是整日发愁。与其追思过去找回童年,我选择将童年延续终生。
  Ward Andrew (加拿大 大三学生  Steve发布于经济观察网 汤向阳译)
评点:
  这篇作文如果出现在考场上命运如何?不必怀疑,它远不可能像上面那篇一样被人看好。原因是什么?粗粗一看,拉杂,拖沓,松散,有些地方甚至不知所云。但是,当你耐心细致地读完它,或者多读几遍以后,你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非常厚重,非常耐读。谁都知道,人长大了就不可能再回到童年,“让自己保留那么一丁点儿(童年时)无忧无虑的态度,而不是整日发愁”,从而将“将童年延续终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回”的“童年”。
比较:
  两篇《回忆童年》你喜欢哪一篇?我喜欢后一篇。为什么?前一篇虚假,老套,是老掉牙的“小小说”,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尾,很容易与人雷同。不错,儿童的纯真往往会让成年人感动,但是现代社会的成年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返老还童”,让我们这个社会“找回了最童真最美好最公平最正义的世界”。后一篇呢?作者的思考引导着读者思考:读者先是发现它的独特,然后认同它的思想。此时,对这篇作文“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读者已经成了作者的俘虏。
感慨:
  几年以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中美两篇高考作文比较》,几年过去了,我国的高考作文好像有那么一点进步,但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学生只是这艘船上的乘客,而舵手却是我们成年人。成年人的观念封闭、保守,怎么能希望孩子开放、进步呢?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年了,但教育改革总是徒闻雷声不见滴雨,原因何在?舵手习惯于“驾轻就熟”,上面这篇《找回童年》的网友作文就是证明。教育改革成功与否,作文是一个标志。什么时候,中国考生写的作文赶上或者超过美国人了,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就成功了。
附: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 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8 16:29 , Processed in 0.4749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