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原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真实细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 18:2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原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真实细节
如今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平陆事件”,即“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事件。平陆事件当时几乎无人不知,但人们只知有反革命分子投毒搞破坏,北京有关部门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连夜空运药品到平陆,至于事件的全部情况,并无人知晓。李敬斋所著《跨越时空的真情》,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并记述了数十年后当年的供药部门与尚在世的中毒民工重聚之情,今天读来颇有感人之处。

当年作为反革命分子而被枪毙的投毒犯张德才,投毒的真正动机,原来不是破坏社会主义事业,而是出于报复的目的。张德才在工地,刚开始时还表现不错,热情而勤快,赢得好评,所以被安排为排长。但1959年,三门峡水利工地上的那些民工,被要求“大跃进” 地干活,却吃不饱肚子。冬日的下午,张德才因“肚子咕咕叫”,竟然躺在宿舍没出工。于是他被在大会上“辩论”(即批斗)了,此前多吃馒头和窝头的事也被揭发出来。随后因不积极出工,又被“辩论”了一次,这次批斗得更厉害,列举的罪状有:他说去死了的几个人那里“能吃饱”,显然是诬蔑食堂吃不饱,还“装病”,“反对大跃进”。从此他被整得灰溜溜的,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他对被“辩论”怀恨在心,决计报复批斗他最厉害的副连长仝某,但因无法给仝的碗里放药,最后将药放进了大家的锅里,犯下了弥天大罪。


在家喻户晓的“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其实有不少是地主富农子弟,还有个别是反革命家属。在极重视阶级成分之日,他们是不能算作“阶级兄弟”的。但为了突出“阶级兄弟”的概念,这些出身不好的人的家庭成分均被填作下中农或中农,暂时享受了“阶级兄弟”的待遇。事件过后,他们又都全部恢复了原成分,在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和“文革”中,均遭受严厉打击,有的被毒打致残,有的被迫自杀,更多的是娶不到老婆。由于该书作者详细调查了中毒者后来的情况,所以“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这特殊一族的情况,也就详细记录在案。

当时只报道在感人的救助下,“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全部获救,并没有报道后来治疗的情况。其实中毒民工大多留下了后遗症,不少人患了眼疾,有的大脑受症而痴呆,有的因患了胃癌或肺气肿而死去,还有一些其他病。

当年中毒事件发生后,令人颇多感触的还有我们的新闻界。平陆小报的记者当时最先得悉此事,但请示县委后,有关领导指示不许报道。晋南地区报和山西日报同样悄然无声,不作任何报道。中毒时间为正月初六,即1960年2月2日,直到2月6日,北京晚报才登出了一则报道《千里急救》,将该事件公开,从而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潮。当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时,太原、晋南的记者们,还有平陆小报的记者,这才猛醒,有人感叹说:还是北京的报纸有水平,“选择救人角度真妙!”于是立即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报道抢救经过,外地的报纸也都积极参加进来。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青年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使“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成为那次事件的代名词,新闻潮又引动了文艺界的竞争。新闻界、文艺界对此事件报道和宣传的声势和规模,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平陆事件被报纸、电台、戏曲、电影大力宣扬,当时有其政治原因,这就是高昂的跃进曲响彻全国,而“左”的错误和浮夸风造成的灾难,也威胁着全国。于是平陆事件便被大力宣扬,用来抵消全国性的饥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平陆事件在全国大力宣扬,还因为它可以作为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为主张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内主要矛盾论提供了有用的依据,所以随后便用来为骤然高涨的阶级斗争形势推波助澜。由山西省委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亲自定稿的平陆县人民法院布告,在省城大量印刷,在枪毙投毒犯的当日,全国各地同时张贴,在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
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02/161918565786.s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4:21:50 | 只看该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爱研究:我们的孩子在吃错药
浙江日报:第一线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小学教科书有了事实核查员
中国新闻出版报:教材编写呼唤更多的民间事实核查员
中国青年报冰点教师给小学语文教科书挑错 呼吁剔除虚假故事
华商报:他们向爱迪生救妈妈”say no
东方今报A21语文课本里有几篇假文章?
时代周报:语文教科书再招声讨中国式教育应停止伪崇高
钱江晚报:爱迪生到底有没有救过妈妈
钱江晚报:编教材的节奏,已经OUT
钱江晚报:还有多少教材谬误,等待我们去修正
嘉兴日报:让孩子小马过河般去尝试和思考
报刊文摘925A1别用虚构的美德误导孩子
腾讯网:小学语文岂能胡编乱造
中国青年报:小学语文的真正问题是现代价值缺失
东方早报:教材不能用虚构的美德绑架孩子
华西都市报:课本用美德绑架孩子是美丽的错误
浙江在线:小学课文杜撰多遭疑续 教材问题不仅只在语文里
南方日报:教育应回归真实与真诚
潇湘晨报925日:课文回归常识的道路没有最后一课
新华网:虚构的课文与精神的塑造
浙江在线:给教材挑刺是积极行为 教师呼吁教材有错要改
新京报:真实应是语文教材的基始点
经济学人:The fragility of truth
天涯社区:孩子仍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服毒?你所不了解的真相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0:31:27 | 只看该作者
被虚构的与被篡改的 教科书的背后 比较与反思



您可能也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1:08 , Processed in 0.1086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