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敬畏母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5 21: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敬畏母语

湖北省教研室 史绍典

    《淮南子》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此为何故?那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实,我以为,在汉字的产生伴随着“天雨粟”与“鬼夜哭”的隐喻里,蕴涵的是巨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抵御和不可抗拒的!
    据《南方周末》报道,法国前外交官、汉学家魏柳南说,中国缺乏文化软实力。他指出,乘坐中国国航的飞机从巴黎到北京,其间飞机上总共播放了七部电影,全都是美国大片。可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中国的侵略,美国最大的霸权就是控制人们的精神。
    一是汉字“有生以来”的巨大的力量及自信力,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丢失及被侵略。古往今来,落差大矣。
    究其原因,丧失对母语的敬畏是根本!
    语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一些根本性的危机,这些危机是现代性病症对汉语教育的冲击。中小学语文教育要认清这些危机,如果不认识清楚,语文教育改革就不会有正确方向。
    一为西化。
    这里的“西化”,并非专指英语霸权对母语的冲击。我这里说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西化”。读鲁迅先生的《祝福》,“祥林嫂”站在“我”面前,课文怎么说?“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是中国人的叙事习惯,中国人喜欢写短句子。外国话怎么讲?“祥林嫂一手提着一个内中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所以就有了老师的提问:“这句话的表达有什么特点?”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代替得了末路的祥林嫂的境况吗?代替得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给人的震撼吗?定状补一大串的是外国话,我们一些句子的定语,是放在后面的,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断不可说成“永州之野产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之异蛇”的。
    这些现代性病症冲击母语教育后,母语教育的危机必然产生。
    一为矮化。
    母语沦为应试的工具、高考的敲门砖。
    我曾著文评价一堂省级“好课”:“通过高考阅读题来完成对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理解”。教学中,作者茨威格不见了,在“18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中,作者深感最为美丽最具魅力的中心意象——托尔斯泰墓不见了,它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阅读下面的文字,读后完成27~34题”(199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四大题,即为阅读、测试《世间最美的坟墓》题,共八道子题,其中有数不清的abcd的选择,以及abcdefgh、ABCDEFGHI的组合)。我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把用于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演绎为高考阅读试题的训练,是对阅读的肢解及戕害,是对母语教育的玷污,是对母语的矮化。
    一为钝化。
    对母语感悟及语感的迟钝。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我们的科学与西方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但我们有一种对宇宙本体和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这是我们母语的精华,它没有那种现代性病症的狂妄。母语教育在乎一种感悟及语感的修为,如果没有这一点,就极有可能在工业文明的、物质力量的、技术性质的、科学旗号的冲击下,带来母语的“钝化”并伤及其生存。同样是“黄昏”,朱淑真的“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是雨天不如意的黄昏;杜甫的“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是世道离乱让人伤神的黄昏;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带来了青春气息的黄昏;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无比惆怅的黄昏。
    “黄昏”这个词谁都懂,是天黑了太阳还没有落下的那段时间,可是到了不同的人的身上,为什么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呢?是因为他进入了语境,语境可以改造一个词的意义。如果让学生把“黄昏”在字典里的意思抄下来、背下来,那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它只能带来学生对“黄昏”领悟的钝化。这种钝化,在母语教育中却比比皆是。
    敬畏母语,是语文教育的要害。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并给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撼的理由:母语是一个族群的灵魂!是为至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5 22:07 , Processed in 0.0756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