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是猛龙不过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9:38:27 | 只看该作者
深圳语文名人之跋
既是个性风格更是一种情怀
——写在深圳十大语文名人简介之后
唐建新


    深圳语文界的名人很多,有全国唯一把课堂实录光碟上到了国务院会议上的一位初中教师,有广东省十多年来唯一在全国中语会语文报杯教学大赛中得一等奖历史保留者,有受到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的词作者,有自编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人,还有很多在课程改革中为全国语文界同行录制了多节语文课和还到众多省市去做课改宣传演讲培训的人,等等,真是人才济济,数不胜数。
    因为时间精力和接触认知的局限,我这里简要介绍的十名深圳的语文名人,仅仅是其中在学科理论建树上或者说在语文学科的学术上和语文教学的风格上经历了较长时间检验且比较具有独特性的人而已。
    这十个人,可以说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缩影。尽管个性风格迥异,但是,胸中具有浓郁得化解不开的语文情结是他们共有的基本特征。
    这十位深圳语文界的名人,都有在深圳语文教育界工作十年以上的经历,尽管在内地曾经有过辉煌,有过不少成就,但是,来到深圳之后对语文教育的痴迷与琢磨,对语文教育的叩问与反思,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与探究,对语文教育的坚信与坚守,始终没有停止过。
    深圳色彩斑驳,是一个很容易迷失自我的地方。而这十位语文名人却能够守住自己心中对语文教育的爱好,没有被教辅资料被社会事务被名利享乐所淹没,也没有被一些浮光掠影的流行于一时的观念口号乃至名人光环所晕眩,而是保持住了作为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基础之上的理性思考与不懈追求,沿着已有的和既定的路坚持着走下去。
    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有宏观的前卫的深远的,有中观的新颖的实用的,唯独不喜好因而没有微观的功利的剽窃的;有结合自身教育优势的,有延续既往教育研究的,有拓展广阔视野的。除后来走上教研员或副校长职务带领同事一道前行者外,大多是特立独行的,且怀有深切的语文教育忧患意识的。因此,他们也大多难以被世俗所立马认可从而获得诸多显赫的桂冠。
    应该说他们在中国语文教育学科理论上都提出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建树:语文教育如何从单篇到单元再到专题以与国际现代先进的母语教育接轨,语文教育用什么样到内容来化育21世纪的莘莘学子,在世界母语教育的大图景中我国语文教育的应有位置在哪里,如何从源头上发掘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珍宝以与现代人的生活教育结合,如何利用音乐小说来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乐与趣,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育人教书,如何给规矩以便于学生画方圆,如何有德不孤与志者同仁一道营造书香校园,如何拓展与锻打教师自身的学术视野与历练高屋建瓴地渐染学生,他们为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同仁做出了有益的可圈可点的具体的行为探索。
    他们的研究与实践是本色的也是本真的,不采用一些高校有名头者推销的一些食洋不化的花里胡哨的名词术语概念。然而,他们的来自教学一线的思考,来自教育现场的研究,正代表了一种能够跨越实践空间的发展趋势,正丰富着处于彷徨尴尬阶段的我国语文教育的学科理论宝库,也正滋润着不少孜孜以求想改革自身语文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劳作者。
    学生记得他们,时间记得他们,深圳记得他们,同行记得他们,中国21世纪的语文教育也会也应该记得他们。
                                                       2009年12月15日 于海岸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0:10 , Processed in 0.1452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