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届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9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首届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作者:琅琊书院
5月12日~14日, 临沂市首届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在临沂二十六中学举行并圆满落幕,全市51名语文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内容有:学科基本素养,包括对课标、考纲、教材的基本理解。本部分内容以书面形式考查;硬笔书法,分为钢笔字和粉笔字。考查方式为,书面及现场展示形式考查;文本解读,即对教材文本或课外文本的分析解读。考查方式为,以书面形式考查;口语表达能力,即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诵、演讲等口语表达能力,考查方式为面试。12日上午9:00~11:30进行了笔试。兹将笔试试卷发于此处,供大家批评。参考答案和答题情况分析稍后贴上。

临沂市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笔试试卷
总分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用钢笔或中性笔(圆珠笔)在规定位置工整答题,卷面整洁。
           3、请在密封线内填写单位、姓名等,在右下角填写抽签顺序号。

一、       硬笔书法(20分)
分别用简化字和繁体字在下面的空格内默写《兰亭集序》选段(从“是日也……”到“……信可乐也。”)
要求:用钢笔(圆珠笔、中性笔)行书或楷书书写,字形规范,笔画清楚,结构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格式正确。

简化字书写
























































繁体字书写

























































二、       语文素养(30分)
(一)默写全词。先在相应空格处补足题目,并在题目上面填写词牌、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默写时要求在空格内默写,标点准确,无错别字。(20分)












































































































































































(二)请就上词中的一个典故做出解说。(10分)


三、       理论视野(40分)
(一)阅读下文,请在横线上概括出其阐释的课程的基本理念。(10分)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乃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二)下面是2009年山东高考试卷的作文题目,请根据要求简要回答问题。(30分)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失误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1、要写好这篇文章,你认为其关键处在哪里?

2、“要求”中(3)和(4)是否矛盾?为什么?

3、题目对考试做了多方面提示,从题材看,“见证”涉及“经历”“人生”“社会”“历史”“人”“事”“物”;从立意看,“见证”可以从“凝聚”“悲喜”“变迁”“长河”等方面提取角度。它体现了《课标》中“------------------ ----------------------------------------------------------------------------------------------------------------------------------------------------”的要求。
4、如果说命题存有瑕疵,你认为瑕疵在哪里?


四、文本解读(60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做出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
蒙 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一)    导语(10分)


(二) 阅读引领(50分)

语文教学的“主问题”教学设计,就是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对整篇文章的阅读。从教学思路看,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并以此形成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就是一条教学线索,牵动着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从教学过程看,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文本,圈点勾画,咀嚼体会。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参与讨论、形成认识。教师由此顺势引导,抽丝剥茧,巧妙点拨,层层深化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张力。融启发、合作、探究为一炉。文本的解读,是真正通过老师、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形成的认识。
根据以上提示,请先确定解读上文的主问题,然后,依次设计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的设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7-19 05:45 , Processed in 0.1318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