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情境体验”的高中写作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3 17: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于“情境体验”的高中写作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   撰写:童新华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纵观现在的高中写作教学,主流仍然是应试写作教学,因而比较集中地存在“三多”状况。
其一,负载太多
受儒家思想影响,国人一向把写作看作是一件神圣、崇高的事,从孔子的“一言兴邦”,到曹丕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再到韩愈的“文以载道”,都赋予了文章经邦济世的功能,“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文章是用来负载治国之道、做人之道、立身之道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既然文章这么神圣,自然写文章就容不得有半点亵渎之念。
我们的写作教学深受这种这种思想影响,我们总希望学生的作文是代圣人立言,代社会立言,代他人立言。我们总是反复告诫学生作文要思想健康、乐观积极,不能唱反调,不能只看到社会阴暗面等等;总是过分强调“负责任地表达”。写作的翅膀是如此沉重,以致全忘了写作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是每一个鲜活个体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存在的独特认知。
其二,规矩太多
单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知道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规矩有多多,要求有多高。从审题立意到构思成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从结构形式到文体样式无不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这些基本等级、发展等级看似为了降低评分误差,——实际上,阅卷老师是从来不在乎这些要求的。但就是这些繁琐而无用的评分标准从源头上给中学作文教学套上了形形色色的紧箍咒。于是本来就功利的中学作文教学,为了迎合这些标准,就变本加厉地给学作写作定下了各种规矩,诸如标题要怎样怎样,开头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主体部分要做到哪些哪,语言出彩就要运用什么什么句式等等。试想,长期浸淫在这种写作环境中,还能期望学生写出什么活生生的文章来?
其三,技巧太多

伴随着规矩多出现的就是技巧多,为了遵守规矩就得教给遵守规矩的技巧,作文教学蜕变成了技巧教学。中学真实的作文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给一个话题,对话题作简单的诠释,暗示几种思路,有时会提供一些素材,然后学生写作,老师阅后讲评。其中讲评是重点,而讲评的重点就是传授技巧,包括纯技巧传授和佳作示范传授,最后就是模仿、技巧仿用。作文教学就是带着学生刻意求法,希望通过“刻意求法”达到“法自在其中”,达到写作的自由境界。想法很好,但缺少生命冲动的以灌输技巧 为目的写作教学,注定是缘木求鱼。
这些由传统惯性或功利追求造成的“三多”写作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模仿轻创作,必然会将充满丰富复杂情感的写作活动简化为单纯的认知活动,从而导致学生因丧失自由呼吸的空间而产生生命激情的游离和丧失,并由此产生厌倦、排斥写作情绪,即使勉强为文,写出来的文章因缺乏个性化的体验而空洞乏味,甚至感叹越来越不会作文了——是我们把学生教得不会作文了!难怪韩寒会在“独角兽论坛”中发文说“应该废除学生作文”,这当然是偏激之词,但振聋发聩。为什么我们的写教学不能轻松点?让写作教学充满情趣?让写作成为心灵的舞蹈?
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写作成为充满灵性的学习活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形成许多共识,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实是写作的生命等等;又如国外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都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具体写作中比较注意与社会、与生活相沟通,追求真实和实用,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有充足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这些经验和做法无疑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宝贵财富。
随着我们的生活进入网络时代,博客、微博的风行,我们的生活已进入“泛写作”时代,写作成了生活的一种状态,不再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行为,而是一种写意的、诗意的行为,是一种表达的冲动,是一种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存在的证明。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教育家陶行知说:“接知如接枝。”“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类似的经典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就在于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体验,写作教学不也是如此吗?
鉴于此,我们提出“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意在借助情境去唤醒学生沉睡着的知识、经验、体验,从而让写作教学回归到它的本质:在自我体验中,有个性地表达,有情感地表达。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情境:特指教学情境,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创设出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能使其主动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它包含“境”和“情”两个要素,其中“境”指的是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而这种境能起到营造氛围,唤醒情感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2.体验:即体会、验证,是一种心理活动,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在生命过程中,我们体验到大自然的存在,家人的情感,生活的滋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每时每刻的思想与变化,自己有意讲过的话,亲自参与的事件,亲自动手的工作,对一个时代的记忆等等,而且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体验到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所有这些就构成了我们的心灵。体验越丰富,心灵积淀就越多,对生活、人生、世界的理解就越独到。
体验的反面是空想,闭门造车。
3.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即通过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等,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写作环境中,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方式,唤醒沉睡的情感,唤醒沉睡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从情境中体验到蕴含其中某种情感、某种观念、某种思想,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活动或思维活动,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鲜活的认识和体悟,从而满怀激情地、创造性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主动、愉悦地完成写作任务的一种作文教学组织形式。
4.写作教学策略:“策略”指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写作教学策略”指的是为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等)
(一)研究内容
1.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价值及目的研究
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它在哪些方面会给学生以帮助和提升?通过阶段性实践,我们期望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写作心智能有怎样一种实质性的变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而且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助进本课题的深入。
2.写作情境创设的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如何创设情境?创设情节要遵守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怎样的情境是能唤醒学生的?为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让实践研究少走弯路。
3.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过程及有效性研究
情境体验活动应该如何运行?运行的每个阶段教师应该做什么?如何调控和指导?怎样调控和指导是 有效的?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旨在使写作教学过程更规范、更合理、更有效。
4.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这部分主要研究三类情境体验方式的实施策略和运行模式。
1)规定情境体验:“规定情境”是演员表演艺术中的术语,指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导演在剧本中已对其作了明确的“规定”,演员则在剧本给予的规定情境中进行体验,进行角色创作。写作教学中的“规定情境”则指教师为完成某一种定写作任务而给学生创设的具有唤醒、启发、引导作用的情境,如为了完成“生命”话题的写作,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了一些与“生命”主题相关的情境,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或是一段交通肇事视频,或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等,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各种体验和认识。
2)阅读情境体验:指以阅读为驱动的体验活动,相比于“规定情境体验”,阅读情境体验相对比较自由,教师提供一系列经过选编过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阅读,并在阅读体验中唤醒自我,调动以往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从而形成表达的冲动。
3)活动情境体验:教师精心创设一些符合学生需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予,在参予实践中,学生必定会充分调动自己储存的情感积累、知识积累和其它体验积累,并从活动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形成写作的原动力,把写作变成一种自我展示、自我表现活动。如“给自己拟一个响亮的网名”的活动,让学生理解网名的功用、网我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给自己的大名拟一个字”的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激发悦纳自我的情感;“寻找春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之奇妙,感受大自然而生命力的顽强不屈,从而增强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1.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步骤:
本课题根据研究过程的侧重点分三个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成果整理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24月——20125月):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思辨法,研究情境体验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深刻认识和理解情境写作教学的价值、目和和策略及情境体验的有效性。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125月——20134月):精心创设三类情境,进行情境体验写作教学实践研究。重点研究三类情境体验方式的实施策略和运行模式和情境体验式写作教学过程及其 有效性。
第三阶段:成果阶段(20136月——20127月):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结果,结合理论依据,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评定。
(三)预期成果
1.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写作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心智。
2.形成较完善的三类情境写作教学模式
3.学生习作集:《在情境体验中放飞心灵》
4.《情境体验写作教学案例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9 05:33 , Processed in 0.1385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