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水市实验小学大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3 17: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水市实验小学大事记



    杨涟故里,渡蚁桥畔。印台山秀,三潭水长。经过百年历史与文化积淀,历经初创、发展、动乱、振兴、腾飞、辉煌六个阶段,广水市实验小学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于鄂北山城的悠悠晴空。学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先后荣获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红旗大队”、“雏鹰大队”、湖北省“教科研50强”、“军民共建文明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千名骨干校长”、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和一大批国家、省、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凭藉其人性化的办学理念、乐园化的育人环境、特色化的学科设置、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赢得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1906—1949 初 创
    1906年   应山根据癸卯学制开办新型学校“东西堂”,校址在儒学后面,是现广水市实验小学前身。校长陈侃(后为潘云溪)。两个班,学生60多人,多为童生。
    1907年   应山办通学(又名为高等小学堂)招甲、乙、丙、丁四个班,学生160人。
    1908年  应山共办五所高等小学堂,中路高等小学堂设在县城魁星楼,当年又招戊己两个班,校长张道三(留日),学制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废除读讲经书,开设新课,采用班级授课形式。
    1912年  “中路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县立高等小学”。
    1914年—1916年  梅爽轩(留日)任校长 。
    1916年—1922年8月  万耀卿(留日)任校长,校监余煦初、梅爽轩、张吉甫、朱玉楼,事务员陈克卿,教员黄桂庭等11人,六个班,学生240人。
    1922年8月—1925年3月  校长朱玉楼,教员余煦初、宋祖坤、梅爽轩、陈仁智等11人,事务员陈克卿等,经费由省拨款。
    1925年4月  “县立高等小学”改为“第一完全小学”(与此同时,1915年开办的女子小学更名为“第二完全小学”,校址在万寿宫),校长余煦初,教务主任李淑兰,训育主任王植庭,教员邓西凤、梅爽轩、陈仁智、陈精一、韩文轩、汪轩竹、杨巨桥、毛子君、黄献其等,八个班,学生320人。
    1929年5月  “第一完全小学”与“第二完全小学”合并为“应山县立中心小学校”。1929年12月,余厚如任校长,教务主任汪文贤,训育主任朱兴汉,教员有陈聘如、陈仲宣、杨秉元(女)、张宝池(女)等20余人,童子军团长吴明哲。全校12个班,学生约600余人,女生约占五分之一。 校训初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改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经费由县政府拨给 。教师生活清苦,但热心教育,教学质量高,先后200余名学生升入安陆中学。
    1938年  日寇侵入应山,县立中心小学停办,校址及邻近儒学荒地成为日寇军医院及火葬场,国民党应山县府逃至浆溪店。
   1941年  “应山县立中心小学”迁至浆溪店,更名为“吴溪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为朱浩然,有六个班,学生300人,教师有张勤如等12人,校址在宋家湾。同年春,日伪应山县府办立“应山县立完全小学”,十个班,教师18人,学生520名,校址在营房塘(即现广水一中老校区)。其经费由日伪应山县府拨给。校长先后为陈贤村、王植庭、刘楚斌,除开语文、算术、史、地外,还有日语课,由日寇宣抚班派人任教。
   1945年 日寇投降,国民党应山县府迁回县城,“吴溪乡中心国民学校”部分教师赴城关,接收“应山县立完全小学”更名为“忠孝镇中心国民学校”,共12个班,教师22人,学生534人。历任校长有梅翔海、梅日辉、徐奠亚、陈祖诰,校址在魁星楼后,教师月薪被分到各保负担,或从商业、摊贩上抽税发给。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03:42 | 只看该作者
1949—1966 发 展
    1949年3月  应山县解放,城关镇小学(即忠孝镇中心国民学         校)迅速开学。校长陈祖诰,训育主任夏春生。校园10亩,有16个班。根据“积极恢复,初步整顿,初步改革”方针,9月,从“江汉公学”分配的高林任校长,杨少之任主任,保留了夏春生副主任职务,全校16个班,教职工25人,
学生约700人。
    1950年  按照“湖北省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草案)”中全日制课程内容和时数,开设国语、算术、政治、历史、地理、自然、体育、歌咏、图画、劳作,每星期一年级为28节,二年级为30节,三至六年级为32节,建立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1951年—1952年  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参加土地改革诉苦会、斗争会,镇反宣判会,帮助赴朝志愿军炒米,组织师生开荒种菜等。开办毛巾厂,资助贫困学生,勤工俭学经验被《湖北日报》刊载。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个别教师受到冲击。
    1953年—1954年  学校按照“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全面听课、摸底,了解教师业务能力。建立了团支部和基层工会。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学校被县教育科定为全县重点小学。余家润任校长,从孝师、应师调进十几名毕业生,调整和充实教师队伍。学习苏联普希金、凯洛夫教学法,按“五大原则”和“五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实行“五级记分法”。贯彻《小学生守则》,初步形成良好学风、校纪。
    1955年   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增建校舍360平方米,24个班,教职工42人,学生近1000人。强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减少师生社会活动时间,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质量较高,每年升入中学学生名额占全县三分之一,前十名多为本校毕业生。
    1956年4月  学校建立党支部,肖以志任支部书记,党员5人。第一次调整工资,人均工资由27元上升到37元。
    1956年秋  学校实行“六三制”,命名为“应山县第二中学”,校长袁定民,建校舍360平方米,初中部4个班,教师12人,学生210名;小学部24个班,教师42人,学生近千名。
    1957年   强调上好社会主义教育课与劳动课,学生开荒种地。开展“红”与“专”的讨论。初中部、小学部分别成立 “黄莲社”、“啄木鸟社”,写大字报。寒假提前放假,进行了长达75天的反右派斗争,全校共划右派11人(初中6人,小学5人)。
    1958年   高举三面红旗,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组织学生淘铁沙,开荒种粮,饲养家禽,实行半日制。虽增强了学生劳动观点,但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958年秋   初中部迁到同兴店创办二中,城小附设幼儿园,改建房屋200平方米,招大、中、小三个班130人,园主任胡秀英。整风反右后,师资缺乏,调进5名转业军人。小学部校长胡汴生是其中之一,半学期后调至陈巷中学,由司德才继任校长。
    1959年  试办“十年一贯制”,本校与一中合并为一贯制学校,校长王连奎,副校长雷佛应主持本校工作。学校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生产,当年收麦子几千斤,蔬菜几万斤,缓解了灾荒困难。学生合格率不低于90%,优秀率不低于40%,雷佛应被评为模范校长。
    1960年   学校发展到32个班,学生1500人。暑期,几十名教师到咸宁高中学习语文,到武汉学习数理化和体育。与省实验小学、西大街小学、水果湖小学挂钩,每学期派教师前去听课;西大街小学、中华路小学、红旗小学两次分别各派1名教师来本校任教。1959、1960年中考均名列全县第一,被评为省级先进学校。高教部下放来的县委书记杨向明到学校视察,拨款六万元兴建校园,新校址选在一中北侧。
    1961年   迁至新校舍,停办幼儿园,学校被命名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简称北小。
    1959年—1963年  每年举行全县公开课。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备、讲、辅、改、读、写、练,学生基础扎实,华中工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王凡即于这段时期毕业于本校。1963年调整工资,人均40元。
    1964年   校园面积增加8亩,增建校舍800平方米。县委派工作组来校园“四清”。
    1965年   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04:12 | 只看该作者
1986—1996 腾 飞
    1986年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省级实验研究在一(1)班实施,杨禾任语文老师。胡世平被命名为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
    1987年   实小初中“摘帽”。孝感地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研讨会在实小召开,杨禾主讲研讨课。程琳当选广水市第一届人大常务委员。
    1988年   首次进行职称改革,学校评出中学高级1人,小学高级25人。梅晓霞、夏晓玲参加全县学导式讲课比赛,获“一堂好课”证书。李晓武《可爱的草堂》获省录像课一等奖。杨以勇、杨禾、柯秀华老师论文获省级奖。朱巧霞编导的舞蹈《小猫钓鱼》被省电视台播放。学校运动员参加地区组织的实验小学传统项目比赛获第三名。学校在地区组织的实验小学验收中名列第一。
    1989年   学校更名为“广水市实验小学”。杨以勇、李芸、程琳、朱巧霞、陈渝民在地区组织的各学校讲课比赛中均获一 等奖。学校开设早餐服务部,学校被评为地市两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邱家秀副校长、朱辉利主任被评为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工作者。
   1990年 师生为亚运会捐款2216.13元.四(3)中队为市福利院老人服务的事迹,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学校被地区授予“美育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卫生先进单位。余艳玲老师被评为省体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广水市第二届政协委员
    1991年 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圆满通过地区验收。杨禾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教学改革先进工作者”。学生张小龙等在全国数学奥赛中获一等奖。24名同学分别获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银奖,学校获集体奖,舞蹈《墙上一株草》获地区二等奖。综合大楼动工,落成后,登载于《中国建筑》杂志封面上。语数教学质量建立量化评比体系。学校荣获孝感地区“先进党支部”称号。张世玲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校长”。4、5月份,组织教师到三峡旅游观光。
    1992年 向灾区、聋哑学校和农运会捐款2000多元。在共青团湖北省委举办的少先队队报竞赛中获一等奖。在海峡两岸珠算通讯竞赛中囊括广水赛区前三名。部分教师到杨寨送优质课。
    1993年    黄远秀任校长,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李略被推荐为全  国“十佳少年”候选人。姚远富当选为广水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学校被授予“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全国数学奥赛中,16人获奖,其中3人获满分奖。在全国第二届智力竞赛中51名学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作文竞赛中,4名学生分别获三等奖和优秀奖。黄远秀被授予“中国功臣”称号,邱家秀被评为“黄鹤美育节”省级先进个人,杨以勇被评为湖北省模范教师。在“红太阳歌曲大赛”中丁露同学获省二等奖,地、市一等奖。
    1994年    11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奥赛中获二、三等奖。协助市    教研室举办语、数、自然、思品四科新大纲新教材培训班。程琳参加市第二次妇代会。组队参加广水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获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学校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示范学校”、“1994年度先进集体”。学校根据上级房改精神向职工售房32套。
    1995年  2月,学校少先大队受到全国少工委表彰。学校工会被孝感市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5月,广水市“减轻课业负担优化教学过程”观摩课在实小举行。6月,学校举行“庆六一暨校标揭幕庆典大会”,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卫办、市教委领导前来祝贺。9月12日,市教委人事股领导来校宣布杨以勇同志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0月,学校在北关村征地6.525亩,拟建教师新宿舍楼。孝感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在实小召开,李华宏、夏晓玲上研讨课。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04:45 | 只看该作者
1996—2006 辉 煌
    1996年  1月5日,孝感市教育督导团来校评估,本校得分96.41,居孝感各县市首位。
     学校被孝感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浙江大学派人来校安装语音室。
     2月28日,副市长冯凤英、教委主任施恢原来校检查开学工作。
     3月30日,举办第一期少先队双休日活动“多彩时光”。在庆六一“多彩时光”特别节目中,广水市四大家领导、团市委、市妇联和市教委领导参加活动并讲话。
    11月6日,湖北省普九检查团团长、省督导室季主任、孝感市教委副主任李赖秋、广水市政府冯市长、张市长、文教科姚科长及教委施主任一行来校督导评估,给予高度评价。
    11月19日,孝南区实验小学一行28人来校参观访问。
     12月4日,孝昌县教育督导室一行40余人来校参观访问。
    1997年  2月25日上午10时,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收看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实况。
     3月20日和4月22日,大悟县教育同仁两次来校参观访问。
     5月27日,副省长韩南鹏在市政府冯市长、市教委施主任、李书记等陪同下来校视察。
     5月30日,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组成24个方队参加“庆六一,创文明,迎回归”大型游行活动。
     6月17日,孝感市体育卫生工作检查团来校检查体育卫生工作。
     8月26日,131团四连官兵来校清除下操场杂草。
     9月17日,逸夫楼破土动工。
     10月24日,湖北省文明卫生城市检查团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11月27日,广水市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本校举行。
     12月19日,日本友人山岗秀雄在市教委主任施恢原、副主任明社民等陪同下来校参观。
     12月30日,孝感市委宣传部来校检查青年读书班情况。
     1998年  2月17日,省卫生厅领导来校视察工作后表示满意。
     3月4日,程琳被评为“广水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3月5日,应山城区中小学生集中于本校举行“学雷锋,做文明学生”誓师大会,并游行。
     5月26日,省普九复查团来校检查,对校容校貌、硬软件建设给予较高评价。
     9月10日,举行“手拉手,共创美好未来”大型活动,聆听抗洪英雄事迹,并为灾区捐款10959.55元。
     9月16日,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广水市中小学生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万人签名游行活动”,大队长崔奔同学在集会上发言。
     11月25日,孝感市素质教育现场会在本校举行。
    12月25日,团省委副书记一行来校视察共青团及少先队工作。
   1999年  元月,杨以勇当选广水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
   3月,语、数、音、体、美、科学共20余个双休日特长班开展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月,市教育工会组织市直单位教职工篮球赛,本校获精神文明奖。
    5月1日至2日,共74名教职工到湖南岳阳、湖北咸宁旅游观光。
     6月7日,湖北省“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专题研讨会在本校举行,来自省教研室、各县市区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7月10日,广水市教师志愿终身从教签名活动在本校启动,教委主任付本华发表了讲话。
    9月22日,广水市中小学生“爱中华,建广水”演讲比赛预赛在本校举行。
    10月,经市教委研究决定,广水市实验小学八一分校正式挂牌,梁远志任副校长。
        11月23日,广水市实验小学、市幼儿园招聘优秀教师现场会在本校阶梯教室进行,共70名教师应聘,择优录用8名教师。
        12月10日,应城市蒲阳小学一行来校参观访问。
    2000年  3月6日,副市长张书文、市教委主任付本华陪同孝感市教委领导来校进行“减负”工作检查。
        3月17日,多媒体教室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
        5月,青年教师微机培训班开班,35岁以下教师每周一、二、四晚上参加学习。
            5月23日,省教研室晏渝生、孝感市教研室赵洪等来校指导“组的教学与自学能力培养”实验课题研究工作。
        6月13日,广办三小一行来校参观学习。
        9月,杨以勇赴广东教育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学习。
        12月5日,广水市学校管理工作会议在本校举行,市教委主任付本华发表讲话,市教委各科室负责人及来自全市20多个乡镇的教育组长、中小学校长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12月18日,省电教馆组织专家来校检查,本校顺利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验收。
    2001年  2月16日,随州市和曾都区教委领导一行18人由市教委主任付本华陪同来校视察。
        2月16日,组建四(6)中队管乐队,90人自愿报名,64名学生入选。
        2月28日,40名干部教师到武胜关植树。
           3月7日,湖北省副省长王少阶来校视察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3月,杨以勇参加市教委组织的素质教育考察团赴华东调研。
        3月21日,省教研室副主任胡济良来校进行教学视导。
        5月28日,本校庆六一“太阳从这里升起”文艺汇演在应山剧场举行,市四大家、市教委领导现场观看。晚会连演四场,观者如潮。
        6月15日,广水师范王忠文校长一行四人来校调研学生管理工作。
        9月,杨以勇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
           9月10日,湖北卫视“焦点透视”栏目以《一片丹心育桃李》为题对本校作专题报道。
        9月30日,随州、广水市两级教委、文体局领导来校检查学生教辅资料使用情况。
        12月24日,共青团随州市委领导来校调研。
    2002年  2月,实施“大豆行动计划”,创办豆奶厂。
        3月8日,由团中央《我们爱科学》杂志社和省电视台“阳光行动”栏目组组织的向甘肃正宁县党塬村小捐书仪式在本校举行,师生共捐书4600余册。
    3月14日,新宿舍楼破土动工,10月30日竣工。
    3月17日,毛绪军带领张天一、王准、陈颖、张正炯四名“小记者”远赴甘肃。
        4月,湖北省考试院授予本校“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培训点”匾牌。
        4月18日,各班学生开始饮用健康放心纯净水。
        5月12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验课题通过湖北省教研室专家验收结题。
        5月29日,举办首届“春蕾艺术节”。
        6月17日,杨以勇、程琳、毛绪军到北京科技大会堂参加会议,本校被全国少工委授予“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匾牌。
        9月28日,与北大附小签订协议,本校成为北大附小远程教育示范校。
        10月15日,广水市委、市政府、市综治委领导来校举行“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挂牌仪式。
        11月18日,陈渝明、罗婷到沙市参加中南六省(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罗婷执教的美术课获一等奖。
        11月21日,本校被评为湖北省首届“教改名校”。
        12月16日,随州市教育局樊局长一行3人在明社民、庄人鹏等陪同下来校检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2003年  3月19日,市实验中学10余名教师来校听课、交流。
        4月24日,因“非典”肆虐,开始实行晨检及教室定期消毒制度。6月16日,学生提前放假,8月20日顺利开学,8月26日、27日举行了期末考试。
        6月3日,向社会公布解决班容量过大的实施办法,秋季开学,一至六年级共扩班13个。
        8月9日,广水市实验小学中层干部竞聘大会在市教育局七楼会议室举行,共11名教师参加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正副主任岗位角逐。8月12日至14日,各班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依次通过竞聘上岗。
        9月18日,广水市小学教研工作会在本校举行。
        11月25日,校园春蕾电视台开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2:14 , Processed in 0.1457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