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拟建“男子中学”引发热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4 08: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拟建“男子中学”引发热议 2012年04月03日  作者:俞菀 仇逸 周蕊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3日电(记者俞菀、仇逸、周蕊)“拿什么拯救你,男孩?”在学习、成长、就业等方面,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伪娘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近日,上海有关方面正在酝酿打造第一所“男子中学”。此事引发不少议论,有声音对“用性别隔离的方式圈养弱势群体”的做法表示质疑,甚至担心会适得其反,但也有人对改革的尝试给予肯定。
  应对“男生危机” 上海拟建“男子中学”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不久前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高中学段建立“市八男子中学办学创新可行性研究专项课题”,上海市第八中学已就“办男子中学”提交了申请方案。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表示,“男子中学”旨在应对“男孩危机”,以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
  那“男子中学”究竟有什么“绝招”来唤醒沉睡的“阳刚之气”呢?卢起升说,希望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让男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为相关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他认为,“扬长避短”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男子中学的课程设置将建立在大型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男生学习薄弱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人格养成方面,学校将基于男生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优势,意志力、计划性、耐挫力等方面的劣势,调整和优化办学思路,“扬长以增加男生自信,补短以促进全面发展”。
  据悉,一旦获批,市八男中将在上海黄浦区政府的支持和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全程“透明”实践的进展情况。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和华东师范大学均赞同并支持上海设立“男子中学”,认为其氛围有利于男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区域—高校”联动发展的创新机制。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08:49:10 | 只看该作者
质疑:“全男校”就能培养男子汉?  在网络上,不少网民觉得“男子中学”作为教育试点值得尝试。如“小面包的爸爸”说:“个人认为不妨试试看,国外有很多男中女中,其中不少还都是名校。”教师王军荣在其评论中说:“教育需要实践,当然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实践和探索,如果老是固守旧的模式,教育又如何更上一层楼?”
  但是,有了“男子中学”就能缓解“男生危机”,培养真正的男子汉了?不少网民觉得“有点悬”。如“午夜战神”说:“进‘男子中学’的青春期男孩周围都是同性,会不会适得其反呢,会不会培养出更多‘伪娘’和同性恋呢?固定的环境或许反而是一种束缚。”
  对此,卢起升强调,“男子中学”招生本着完全自愿的态度,也不是专家教授们的“突发奇想”或鲁莽行事。“男子中学”的方案是建立在对高三男生及其家长的大型调研基础上,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设计依据。调查问卷反映出不少问题,比如在男女混班教学中,很多男生的情绪和需求被忽略,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因此,“男子中学”会尽可能利用专家资源科学架构整体的男性化教育模式,特别是男生的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卢起升说,到了高中阶段,男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同伴关系都比较稳定,3年的学校环境变化不会在异性相处方面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异性交往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校外交流加以弥补。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让男生女生“交往”而放弃更重要的教育改革探索。
  据悉,在“男子中学”探索的第一阶段,上海市第八中学将首先设立两个全男生实验班,招生规模在60人左右,添加例如男子拳术、中国象棋、男子电声乐团等充满“男人味”的课程,培养男生竞争、担当、顽强、合作等特质。根据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进一步扩展规模。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08:49:39 | 只看该作者
 “因性施教”:改革旨在促进教育均衡 满足社会需求  上海社科院原院长、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解决“男孩危机”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有多重举措,除了讨论更要有实践。建立“男子中学”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元的教育选择。当然,作为多样化教学的一个改革试点,“男子中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王荣华说,教育的均衡除了考虑城乡、地区、校际等因素,也需要考虑性别差异。“‘男生危机’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在发挥男孩的积极性和优势方面出了问题。我们并不是要压制女性的优势,而是说男孩一直在学习中受挫,对自身发展和国家未来发展都不利。我们的理念是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卢起升坦言,目前提交的“办男子中学”方案只是初步设想,接下去会从教学改革开始,慢慢探索经验。据了解,上海市第八中学其实很早就开始探索“男女同校实行男女分班”的办学模式,在高一年级选择4个班级进行分班教学,一个男生班,一个女生班,两个混合班。实施分班后,女生班和男生班的许多课程得分都不同程度超过了混合班。
  不少沪上的中学生尤其男生,以及许多家长也觉得“男子中学”对男生在思维、性格、处事等方面会有积极帮助,还能帮助孩子“不因感情问题而分心”。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10:21:25 | 只看该作者
男校模式:一场办学“突围”?

2012年03月23日  作者:彭薇   来源:解放日报
  
  黄浦区近日与华东师大签订合作协议,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现已开设“市八男子中学办学创新可行性研究专项课题”,这预示着不久后的上海将有望诞生第一所男子中学。为何要办男校?怎么办男校?继市三女中之后,市八男子中学能否成为上海基础教育领域又一张特色名片?
  名高中“阴盛阳衰”
  提议者、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说,男校模式是在目前普遍出现的男生“学业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名高中男生越来越少,‘阴盛阳衰’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在沪上一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女生已占据 “大半壁江山”,男女生比例普遍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部分高中甚至达到10到20个百分点。2011年复旦附中录取高一平行班学生中,男生不到1/3,七宝中学新录取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3%、57%。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表示,在自主招生中,学校已经有所调节,向男生倾斜,否则这一比例会更悬殊。
  客观地说,在目前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背景下,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男生长期处于劣势,长处很难得以施展。上海师大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所所长李酉亭教授认为,学业评分讲究的是标准答案,女生相比男生更加细心,自控力强,擅长记忆,更容易得分,而男生粗心好动,在规范方面确实不如女生。
  办男校“扬长补短”
  设想中的上海首所男子中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如何因材施教?
  “创办专门的男子中学,就是希望探索独特的培养方法,让男生‘扬长补短’。”卢起升说,男生具备空间感强、思维活跃、擅长运动、动手能力强等优势,学校将从基础、拓展、研究型等课程和社团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可能会突出一些理科类课程,发挥男生长处,培养质疑、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创办男子中学是让男生在点上从女性‘包围’中‘突围’,以培养出一批富于独立性和创造性,敢于竞争、勇于担当、善于合作、全面发展的优秀男生。”卢起升说。
  李酉亭表示,政府、高校等合作研究开办男子中学,一定程度上发出了加强“培养优势、特色人才”的信号,对于生源,除了自愿外,应倾向于招收理科优势突出、爱好广泛、学习兴趣浓厚、心理调节能力强的男生。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教授则认为,即使是男校,强化“双性化人格教育”也很重要。“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新教改“兼容并包”
  对创办男子中学,也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单一性别校园环境下成长,会不会影响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能力?对此,不少中小学校长表示,与孩子成长环境有关的几大因素,除了学校氛围外,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同伴环境,再加上如今各所学校交往频繁,不会造成完全单一的性别环境,学校也不可能成为封闭的“男儿国”。卢起升表示,今后,学校将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群的接触交往机会。
  对于创办男子中学,社会也存在一些非议,质疑其有否必要。专家指出,对于新教改实验应“兼容并包”,给予宽松的舆论氛围。上海市教科院心理学专家吴增强教授说,上海目前有女中、男女混合高中,再加上一所男校,这是推动教育多样性的尝试。男子中学,有可能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又一张新名片。
  对于创办男子中学能否挽救男生学业危机这一问题,不少专家表示,现在回答还为时过早。李酉亭说,在发达国家,男校、女校比例占10%-30%左右,“国外一些优秀男校有几百年历史沉淀,才摸索出一些独到的培养规律。对于新实验,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重要的是总结和积累多样化的办学经验。”(记者 彭薇)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10:22:2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八中欲做实验变身男子中学解决"男孩危机"  2012年03月23日  作者:王婧   来源:新闻晨报
试图以此解决所谓男孩危机,教委表示有意义但需分阶段进行
  上海正在酝酿成立第一所男子中学,提出“男子中学”课题的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希望以此来解决“男孩危机”。
  目前,黄浦区已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高中学段建立“市八男子中学”的可行性进行专项研究,该课题已正式立项,并报主管部门等待审批。
  上海市教委3月22日证实,确已收到了该项目的申请方案,不过该课题只是一个实验项目,需要分阶段进行,一开始或将以校内实验班的形式出现,市八中学不可能一下子变身“男校”。
  “男孩危机”催生男子中学
  黄浦区市八中学一直十分关注男女生的性别教育。早在2001年,该校就曾试点过男女生分班,开展了《构建按性别编班的办学模式,促进男女学生和谐发展》的试验和专题研究。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市八中学还在校内专门成立了一个“女生班”,班上清一色都是女同学,来探索女生学习规律。
  近年,“男孩危机”出现,校长卢起升多方呼吁创办男子中学。黄浦区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第一期项目中,出现了高中学段建立“市八男子中学办学创新可行性研究专项课题”。此次该课题的正式立项,让市八中学“变身”男子中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据悉,上海目前仅有一所以性别组校的名校,即市三女子中学,清一色招男生的男子中学目前本市还没有。但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男子中学有不少,包括英国的伊顿公学、悉尼男子高中、美国圣马可男校等。
  可能从校内实验班开始
  昨天,市教委向记者证实,市八中学的确已就试点转型为“男子中学”提交了申请,只等主管部门研究论证和正式批准。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学校方面探索男生教育规律的想法表示支持,这一探索可以为男生开发相关的课程,很有意义。
  不过市教委表示,该课题只是一个实验项目,实现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考虑到在校生毕业还有三年时间,市八中学不可能一下子变成男子中学。“关键还是要看课程如何设置,所以如果批准下来,一开始可能也是以校内实验班的形式出现,一步步来。”(记者 王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9 22:56 , Processed in 0.0940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