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动2006武昌教育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 17: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动2006武昌教育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感  动  心  灵
  诗人说,有感动的心灵才是年轻快乐的心灵,有感动的人生才是幸福甜美的人生。在秀美沙湖之滨的武昌培智中心学校有一群“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艺术的手法教学生,以无私的爱心爱学生”的特教园丁。胡美华,一位如母亲般亲切的老年教师,在培智学校这片特殊的芳草地里,用她那细腻的情感温暖着智障孩子的心田,如和煦的春风抚慰智障孩子们的受伤心灵,如涓涓的细流润泽智障孩子们的干涸情感,如灿烂的阳光照耀智障孩子们的成长旅途。
  一位母亲般的教师:用细腻、博大的母爱精心呵护每一株残弱的幼苗。
  胡老师是一位班主任,班集体就是她的一个大“家”,九个学生都被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胡老师早早就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她的“孩子们”,下午放学后又将九个浑身脏兮兮的学生梳洗干净,交给他们的家长,这只是胡老师教学工作之外的必修功课之一。
  文楚薇同学今年已经十一岁了,由于脑部发育不全,不仅患有重度智力障碍,还伴有严重语言障碍,且在行为能力上也存在缺陷,所以她的很多行为都不受限制。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时会将饭撒到桌子、衣服、地上到处都是;经常在课间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尝试”白色粉笔或黑色泥巴的味道;有时将大、小便拉在裤子里,甚至会用手去玩直至弄得全身都是……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简直太恶心了,可在文楚薇眼里,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还觉得很好笑。胡老师却从没有嫌弃过她,还总是不厌其烦地替她清洗干净,并教育她“要讲究卫生,什么东西不能吃,大、小便要提前跟老师打招呼” 等等 ,及时纠正她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培养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六年来,在胡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呵护下,文楚薇由看见人就害怕到现在主动与人打招呼;书包里的书本由开学不久就被撕光到现在会看书、写字了;吃饭撒得满地都是的习惯已完全改掉;随便乱吃东西、随地大、小便的习惯也被调教好了……点点滴滴地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些改变却倾注了胡老师六年的心血,六年的心血啊,是她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训练,才使一个连亲身父母都准备放弃教育的智残儿童有了今天的进步。
  一位典范般的教师:用善良、纯真的行为深深感染着每一个热爱生活、渴望阳光的生命。
  王君宇同学是胡老师另一个常挂心间的孩子,他患有严重的自闭症,每天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封闭小世界里,不能与人正常的交往和沟通。当他的需求得不到理解、满足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暴躁地用近乎摧残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要么用牙齿使劲儿地咬自己的双手或他人,他的手因长期被咬都留下了象茧子一样厚的牙印;要么用手使劲儿地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或鞋袜,一年四季的衣服拉链、鞋袜没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要么破坏自己身边的物品直至它不能修复,每一学期的教室布置都没有保存完好超过一星期的……在王君宇的内心世界里有很少的几个人会被他所接纳,胡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这份“荣耀”来之不易,可以说能够与重度自闭症的孩子心灵相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胡老师做到了,当然这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一天,在进餐时王君宇突然发病,值班老师无法招架,只好求助于正在午休的胡老师,她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就放下自己的碗筷直奔食堂,可用上平时的各种办法依然无法安抚王君宇的情绪,说时迟、那时快,他张口就疯狂咬人,胡老师伸手想一把抓住他,却被狂躁的他一口咬住了手臂,胡老师无法挣脱只好强忍住疼痛让他一直咬住自己的手臂,直到他的情绪平定下来,这时胡老师的手臂上已留下深深的牙印,鲜血顺着手肘滴落到地上。“你干嘛要这样?”有人不解地问,“我希望我的疼痛能抚平他心中的烦躁,也避免其他人受伤。”直至今日那牙印还残留在胡老师的身上。就是这样,胡老师用她一颗真诚的心感动了另一颗封闭的心灵。相处时间久了,胡老师也摸清了王君宇的脾气,每次在他发脾气之前就用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和的话语和一下温柔的抚摸安慰他,渐渐地他发脾气的次数变少了,也能乖巧的依偎在胡老师身边了。
  胡老师的爱感动着每一个孩子,同时也深深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个人。上学期期末复习时,因为胡老师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一向身体健康的她连续两天高烧,周围的同事都劝她请假去看病,可她却说:“今天正好我值晚班,最后一次还是坚持一下吧,过几天就期末考试了,免得那些孩子出什么事情了。”就这样胡老师一直靠吃药控制病情,到学生考完才去医院检查,因为时间拖久了,普通的流行感冒发展成了肺炎,可胡老师并没有后悔,只因为“谁叫我是这帮孩子们的老师呢”。
  一位导师般的教师:用专业、艺术的教育手法引导智障学生快乐的学习成长!
  胡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特教工作,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用心地挖掘每一个智障孩子的潜能,如同一位引路人带着孩子们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上快乐地学习成长。
  对于患多动症的刘婉玥同学,胡老师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刚入学的她十分多动,上课时根本坐不住,满教室地跑,为了能让她安静下来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胡老师常常是一只手拿书,另一只手牵着她的小手讲课。通过细心的观察,胡老师发现刘婉玥很喜欢附彩图的故事书,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就给她一本故事书看,然后再单独辅导她学习。经过胡老师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现在刘婉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很有趣的就是一到下课她就找老师要故事书看,尽管她可能读不懂里面的内容,但只要看书她就会很安静了。
刘婉玥很喜欢唱歌,于是胡老师和音乐老师共同商量培养她的音乐特长,经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刘婉玥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歌星,经常参加一些表演活动,去年还被评为“武昌区优秀学生”。

  可以说,胡老师班上个个都是小人才,正是因为胡老师专业的管理教育理念,她班上的学生但凡有一些潜能的都被挖掘出来,同时她总是寻找机会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课间还活跃着胡老师班的一支小小男子足球队(包括三个脑瘫学生和两个唐氏综合症学生),每到下课胡老师就会拿出一个小足球和他们一起踢,尽管胡老师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却总是怀着让他们尽快康复的想法无怨无悔。这些小队员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个个都成了体育明星,洪峻生同学2005年参加了在海南举行的全国残疾人脑瘫足球比赛,熊鑫、胡小飞同学参加了2006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特奥会的足球赛,郑权同学则获得了“湖北省十佳脑瘫康复明星”称号。
岁月如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时光中悄悄地流逝,留给孩子们的只有真情。她不奢求每一次执着的付出都有所回报,也不奢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大有出息。她只想用爱为残疾孩子铺路,用双手为他们搭桥,使他们的缺陷得到补偿、才智得到开发、人格得到完善。她永远是爱的播撒者,永远是心灵的感动者。


[信息来源:武昌培智中心学校]
[信息作者:武昌培智中心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03:38 , Processed in 0.1161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