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毕业生八成改行?专家:喜欢艺术或终生挨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9 17:3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毕业生八成改行?专家:喜欢艺术或终生挨饿2012年02月29日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郑照魁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录取85人,6186人报名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50人,8400多人报名
每年这个时候,“艺考”都成了不可避免的娱乐话题。今年2月12日,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开始,18042名考生参加,其中最热门的表演专业录取85人,却有6186人报名。2月22日,中央戏剧学院初试开始,8400多人报名表演系,录取的名额只有50人。而除了这两所全国知名的“明星摇篮”,本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也陆续启动艺考。对于数万怀揣明星梦的孩子们来说,艺考是一个必须迈过去的门槛,但从艺术学校考生的出路来看,他们收获的很可能依然只是一个“梦想”。
北电表演系三试放榜,“围巾哥”(下图)被淘汰、“小赵孤”(上)喜入围。
生源问题争过独木桥,有无走后门?
中戏表演系主任郝戎:
采取全程录像,纠纷有据可查
2月23日是北京电影学院三试开始的日子。585位幸运考生进入到最后的环节,但其中的500人依旧会被淘汰。当然,很多人都有二手准备,比如同时报考几家艺术院校。但让很多入围三试的考生郁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初试在当天也已经开始。所以,不少家长都转移到了中戏所在的东棉花胡同,希望能找校方来协调一下自己孩子的考试时间,但中戏方面却表示无法调整,并且严禁家长入场陪考。
往年这个时候,记者们总是喜欢关注那些此前已经成名的童星的考试情况。但今年几万人的报考大军里,有过表演经验的人并不多,而最有名的要属赵文浩,他是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里的那个“小赵孤”。现年16岁的赵文浩已进入北电的三试名单中。相反,此前网上人气很高的“围巾哥”邓先宇却被淘汰,而他也转投中戏门下,只待今日初试结果出炉。
今年的考题此前在网上盛传“无比偏门”,因此引来很多人的质疑,而赵文浩考试前还在郑州拍戏,却通过了前面两轮考试,也引发了一些人联想其“走后门”。不过赵文浩却说,他这次参加考试甚至连恩师陈凯歌都没有告诉:“我想每个老师对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而陈导平时非常忙,所以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赵文浩同时表示:“没想到这次艺考会来这么多人,我当时觉得心里很紧张,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我是下午1点进入考场,5点多才出来,还好,自己发挥得不错。”
有意思的是,为了避免这种所谓的“走后门”之类的情况出现,今年中戏的招生甚至从初试开始就采取了全程录像。中戏表演系主任郝戎老师表示:“因为表演系不同于其他考场有纸质考卷,我们全程录像为的就是公平起见。在发生纠纷和质疑的时候,我们有据可查。说到底,演员这个职业是靠天赋吃饭的。我们老师要做的也只是慧眼识才。后门生,即使你考了进来,就现在看来,也没有一个成腕儿的!”
考试问题试卷很雷人,是否太偏门?
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
着重考查文史,是为触类旁通
随着艺考大军的迅速扩容,艺考培训如今已成一大暴利产业。各种名目的学校辅导班层出不穷,而考前冲刺班的价格基本没有万元以下的。像播音、主持、表演等热门专业,速成班费用基本都在1.2万元左右浮动。一名来自北京某家培训机构的老师透露,有些考生报考辅导班,是因为有“提前见到考官”等承诺。
但是,这些承诺真的有用么?不见得。从今年各大院校的初试内容就可以看出,不少人对考题的“偏门”有很多抱怨。比如北电导演系初试要考生回答“什么是PM2.5”、“鲁智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中戏戏文系让考生评论歌德的“异端说”……这些都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一些考生抱怨说,这种考试如果偏题怪题太多,对于考生“很不公平”。因为很多人都是喜欢某一艺术项目,从小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人文知识储备本来就不如其他人,因此若是都考综合素质,还不如让学生统一参加高考。
对于这种观点,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极为明确地表示反对。他表示,艺考生更要着重考查语文、历史知识的积淀修养,要触类旁通。“我遇到过一些外表非常漂亮的孩子,但谈吐、内涵让人大跌眼镜。艺术院校的办学目的不应该只是培养“过眼云烟”似的明星,而应该是培养能代表真善美的艺术工作者。”
不少网友也赞同艺术考生应该更有人文内涵。有网友就表示,文化课200多分的考生也能混进北影,“就这文化素质,拍出来的电影也只能是垃圾。缺少文化知识的艺考生,艺术道路不会长远。”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7:36:53 | 只看该作者
出路问题艺术毕业生,八成要改行?
北影表演系主任王劲松:
一旦喜欢艺术,也许终生挨饿
去年6月8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101所(不含独立学院),竟有1010所高校建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今年2月2日,上海市教委将艺术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8个本科专业列为“年度预警专业”,建议艺术类院校压缩10%的招生规模,原因是这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签约率低。但低迷的就业并未给火热的报考降温:今年北京电影学院全院报名总数达18042人次,其中表演学院就占去了将近1/3。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今年招生计划仅有100人,报考人数却达8200多人,是近几年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根据此前《北京考试报》的一组数据显示,即便考上了这些艺术专业,这类学生在毕业后也有70%的人被迫改行。
对于这一现状,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郝戎直言,应该通过媒体来呼吁艺考降温:“不要仅仅看到演员的一夜成名,演员是非常辛苦的职业,选错了,一辈子痛苦。”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王劲松则更希望看到学生们对艺术的坚持:“每年有上万人来参加表演专业考试,但真正有表演实力的人只在1千人左右,绝大多数是没有准备或想碰碰运气的人。如果你从事其他行业很吃力、很艰难,只是觉得表演专业好考,那就想错了,有一个诗人说:‘世上有千种万种工作,但一旦你要喜欢艺术,也许让你终生挨饿’。”
南方日报记者郑照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4:28 , Processed in 0.1207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