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孝感记忆》老照片---公益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友情转荐!2012.2.28转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11-4 22:06:19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座城市

土豆@芽
一座城市,一抹岁月的悠长,孝感动天的传奇,一座城市的荣光。我出生在这座城市,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不见这座城市的过去,却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一同生活,一同梦想......


生于斯,长于斯,我每天都是如此亲密的和你在一起......门庭前的那株栀子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小院中的那棵梧桐树啊!在一轮又一轮阳光中,在一片又一片的月光里,扩张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见证了我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



记忆中这座城市的路,坑坑洼洼,是石头与碳渣混合,尖尖的石子硌伤过我的脚。上学路不知走过了多少回,道路上颠簸着驴子车,嘶鸣长啸,赶车人扬起皮鞭,“驾”的一声,带着一阵微凉从身边疾驰而过......时光,把这座城市的路拉得好长好长,仿佛这座城市的成长,长征路、交通路、北京路......黑白相间是那么的美丽,一条条道路,一道道风景线。红绿灯下,宽广道路伸延向远方,奔驰的钢铁洪流,驶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儿时的老城街道是那么的逼仄,粉墙黛瓦泛着岁月的颜色,低矮参差不齐的房子,传统的临街铺面,还有那和我一样高的柜台......朝云暮霭,霜晨月夕,这些景像都已消逝,高楼替代了历史的印记,重新划出一道城市的生命轨迹。人民广场多次改造将简陋体育场修饰得新颖别致,青春飞扬。紧临广场的后湖曾经飘散着荷香,工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膨胀,使她失去了醉人的魅力,如今,在城市的改建浪潮中,美丽重生,宛如镶嵌在小城的一颗珍珠,让这座城市充满想像。


古老的小城在发奋中崛起,跨越了滚子河这道天然屏障,河水穿过城市流淌,流淌过的地方都改变了模样。槐荫公园两岸间绽放,树木向着天空努力生长,绿荫伴随河水轻吟浅唱,不见了曾经的那些苍凉。河水滋润着这座城市,一楼又一楼繁华,一期又一期园林景观,构成一幅又一幅美丽画卷。



这座城市今非昔比,每个角落都涂染着春天的底色。与小城同行,我走过童年的那些贫穷,走过成长的那些烦脑,走过工作中小小骄傲……这座城市走过建设中的那些坎坷,走过改革中的那些困扰,走过举办农运会质的飞跃......一轮又一轮太阳,一片又一片月光,化成点点滴滴的成长……我是这座城市的儿女,我喜欢这座城市,相信这座城市未来一片阳光,会更加美好......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槐荫论坛,感谢图片拍摄者。


42#
发表于 2013-11-4 22:24:44 | 只看该作者
“千年银杏  诗画安陆”全国摄影大展
征稿启事
   


    碧山隐诗仙,钱冲生银杏。中国湖北安陆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仙山龙水,风光如画,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也是历史上郧子国、安陆郡(安州)、德安府所在地。位于安陆市西北部的白兆山旅游风景区,在历史上曾吸引了不少骚人墨客涉足安陆,流连忘返。如李白、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负盛名的文坛巨匠都曾来此揽胜题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娶安陆许氏为妻,隐居白兆山十年,或居位会友,或读书行吟于白兆寺、太白峰、桃花岩、绀珠泉、长庚书院等,在此写下了《山中问答》、《蜀道难》、《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百首不朽诗篇,在白兆山留下了十八处遗址遗迹。闻名全国的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陆市王义贞镇,古银杏参天连片,是目前我国现有两大自然状态古银杏群落之一,是中原地区罕见天然古银杏群落,是我国设立的“大洪山银杏资源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地域之一。景区占地60平方公里,有千年以上古银杏48株,500年以上1486株,100年以上4368株,同时还拥有天女金桂、状元古柏、桂竹园、兰草路、桃花溪等天然园林群5处,拥有梅花洞、哪吒洞等两处天然溶洞。钱冲古银杏群落不但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为全国罕见,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和钱冲古银杏森林公园恰似两颗璀璨的明珠,给“千年银杏,诗画安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白兆归来不写诗,钱冲归来不看树,安陆是所有摄影家和旅游家的乐园!为进一步宣传安陆,安陆市联合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千年银杏 诗画安陆”全国摄影大展。热忱欢迎全国各地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积极参加,踊跃投稿。
    主办单位: 中国摄影家协会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
              “千年银杏  诗画安陆”全国摄影大展组委会(安陆方面)
    承办单位: 中国摄影报社
              “千年银杏  诗画安陆”全国摄影大展组委会办公室(安陆方面)
    协办单位:孝感市摄影家协会
    官方网站:全摄影网(http://www.cppfoto.com/)合作媒体:腾讯网图片频道(http://pp.qq.com)中国摄影家协会网(http://www.cpanet.cn/)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网(http://www.hbsyw.cn)
    征集主题全面征集安陆市境内彰显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古迹、风景名胜、山水风光、田园美景、风情民俗等主题的摄影作品。
    征集时间    2013年10月—12月20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入展作品数量及稿酬
    金质收藏作品1幅  稿酬人民币3万元
    银质收藏作品3幅  稿酬人民币各1万元
    铜质收藏作品5幅  稿酬人民币各5000元
    优秀作品 100幅   稿酬人民币各300元
    获等级收藏荣誉的投稿者不得重复。以上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申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条件之一。个人所得税由主办单位代扣代缴。入展作品稿酬由“千年银杏  诗画安陆”全国摄影大展组委会办公室(安陆方面)负责向入展作者给付。
    征稿细则
    1.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投稿数量不限,谢绝组照。
    2.作品创作时间不限(鼓励近期创作的摄影作品),彩色、黑白均可,必须取材于安陆市境内,并能指明具体拍摄地点。
    3. 作品入展后,主办单位将统一调取作品数据文件,用于展览和画册制作(Tif格式文件建议不低于50MB,jpg最高格式压缩文件建议不低于7MB)。作者请务必将数码拍摄的数字文件(胶片拍摄的请扫描底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展资格。
    4.大展实行作品公示制度,入展作品将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反馈。
    5.中国摄影报、全摄影网、腾讯网图片频道、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将刊登入展作品精选及入展作者的名单。
    6.对于入展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入展作品,并可不支付报酬。
    7.禁止本活动评委及其亲属投稿,一经发现随时取消一切资格。
    8.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9.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入展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10.不符合本征稿启事规定的,不能参加评选;已评选的,将予取消;主办单位有权收回作品稿酬、荣誉证书等,并可在媒体上通报。11.本次活动不收参加费,不退稿,且不退存储介质。投稿作品在邮寄、发送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12.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作品评选
    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选。其中:4位评委进行初评,7位评委进行终评。
    投稿须知
    1.投稿方式
    (1)网络投稿:作者须在全摄影网(http://www.cppfoto.com/)中国摄影报摄影比赛专区“湖北安陆全国摄影大展”中注册,并按要求填写真实个人信息。每个注册名限投99幅作品,如超过上限,请更换注册名登录并继续上传。主办单位保证不公开或泄露投稿个人非公开信息。投稿作品为jpg格式,图片统一处理为长边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内。工作人员将对投稿作品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呈现于大展官方网站的作品列表中。(2)光盘投稿:作品以光盘(CD-R或DVD-R)形式提交,光盘包装盒上注明大展名称,每幅作品文件名处注明作品标题,同时提供作者资料及作品信息(word文档)。投稿作品为jpg格式,图片统一处理为长边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内。无相关资料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3)网络、光盘不得重复投稿。
    2.投稿地址(1)网络投稿网址:全摄影网“湖北安陆全国摄影大展”(http://www.cppfoto.com/)(2)光盘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8号中国摄影报社活动部“湖北安陆全国摄影大展”办公室收(100007) 电话:010—65251661 联系人:夏雨欣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21:36 | 只看该作者
帖子转自黄香故里!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23:47:42 | 只看该作者
上一张
下一张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7:53:01 | 只看该作者
  (明代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07:17 , Processed in 0.1111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