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遍地疯狂开放的“恶之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6:4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遍地疯狂开放的“恶之花”    ——“消逝·景观”影像展的粗疏解读
    刘树勇

    李林的这个展览包括他几乎同时拍摄完成的两个影像单元:“湿地”和“假山假水”。这两个单元的影像并置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向的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且意味深长的话题。
  在广大无边的自然面前,人尚未处于主体以宰制自然的地位,尚未生出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尚未有能力改造自然以为己所用。因此,自然形成的风景,以及农耕文明时代形成的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我们惯常理解中的自然风景。
    但是,李林的这组有关“湿地”的影像不是风景,而是关于自然风景正在消逝的景观。那些矗立于原野之上庞大的机器,那些蜿蜒曲折穿插于湿地上的输油管道,那些钢筋水泥构筑的庞大桥梁,已经将这块新生脆弱的陆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它们就像那些巨蟒般的高速公路一样,粗暴地流窜在大地之上,穿行于田野、丛林、村庄之间,显现出大工业时代高度笼断化的政治权力、巨额资本和人们关于财富的欲望、以及国家主义的现代化想象共同纠结在一起的疯狂力量,向自然进行的大规模推进与野蛮的蚕食。
    对这种力量的极度推崇,肇始于蒸汽机发明之后的工业革命时代。当人类获得征服自然的方法之后,潘多拉之盒忽然被打开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权力感、主宰欲和贪婪之心开始无限制性地迅速增长。神性的光芒不再照耀我们的内心,禁忌不再,上帝死了,和谐共存的格局被打破了,人的主体意志上升为一种绝对的意志。于是游戏规则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人际之间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始成为一种弱肉强食的关系。
    这种想象和在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大规模实践,赋予了现代工业向自然环境的大规模推进和蚕食以政治上的合法化。尽管此时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工业革命以来的想象和实践带来的问题日益深重,关于工业文明的想象与推进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分布的不均衡问题、能源过度利用导致的匮乏问题、掠夺性开发和毁灭土地的问题、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阶级问题,等等,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要面对和需要付出昂贵代价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对工业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盲目想象并没有稍有节制。就像我们在李林这组“湿地”照片中看到的那些突冗地出现在原野之上的巨大机器和管道那样,它们在当代中国谋求经济发展的大的政治背景之下,充满无可争辩的合法性,充满了雄性的、且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征服力量。自然正在这种力量面前渐渐消逝,而且必将消逝殆尽。海德格尔称之谓人可以“诗意栖居”的大地终将荡然不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林的这组“湿地”的影像,显现出后工业时代的当代中国那种奇特的、样式多样纷呈且逻辑混乱无序的复杂景观。面对这种景观,艺术家无法寻求答案。他唯一可做的,只是孤立地站在这片葱荣广阔的原野之上,心存一种愤懑、无奈和惆怅叹惋的复杂心情,看着这种庞大的力量正在排山倒海般掩杀过来。
    当满目的自然风景渐趋消逝之后,当栖居的诗意丧失殆尽之后,国家何为?人们何为?李林拍摄的另一组“假山假水”,为我们揭示出这一荒唐透顶的现实答案。
    “假山假水”是一组有关当代城市景观建设中出现的伪园林景点的具有批判和嘲弄意味的影像描述。那些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摹仿古代园林假山勺水式的景观,混和了政治权力集团的国家主义梦想、商业资本对权力意志的高度依附与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力推动、混和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浅薄理解与着力体现“中国特色”的简陋幼稚景观。艺术家以一种冷峻的观看视角审视着这些混乱怪异的当代景观,从而对这种景观背后的权力宰制和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粗俗解读与挪用表达出自己有力的讽刺。
    李林所具有的独特视角,他的这些冷静有力的、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意味儿的影像,不仅表现出一个当代摄影艺术家对现实中国应有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影像表达方面完整的把握能力,同时亦为我们提供了剖解现实政治权力与当代复杂混乱的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特别的出发点。
    开幕时间:2008年3月8日15:00
    展    期:2008年3月8日至2008年3月28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6:49:5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6:51:07 | 只看该作者
李林:怀念真实自然的新锐摄影师2011年11月28日

浙江摄影网蔡辛怡


自由摄影师李林因为一组“消失的风景” 入选 “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他的作品不通过建筑的废墟尖锐的来表现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是将机械于美丽的湿地安静的放置在一起,看似温柔却遗憾的告诉我们记忆里的美丽画面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所居住的美好家园正在被所谓的现代文明侵占。

关于“新锐”这个词,用新的视角敏锐的感知这个世界,是在当代背景下对世界和自我表达的新景象,或者可以有更多的解读方式。单看字面很难把“风景”与“新锐”一词靠近,印象里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沉浸在对造物主赋予自然如此美丽的惊叹中,这是单纯意义上的风景,我想李林所拍摄的景象应该划分为景观的行列,唯美的自然色彩上存在的却是不和谐的机械,用最平静的方式讲述最残忍的侵略。
36岁的李林出生在山东,当过兵做过电影放映员在胜利油田参加工作,带着这些经历成为了自由摄影师。他说他的故乡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上,从没觉得一望无际的荒原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直到他离开那里。从没想过童年憧憬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之后曾经静谧、美丽的湿地滩涂变成了物质欲望之下得圈地品。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林近照,摄于浙江美术馆
从2006年开始李林一直在拍摄这片湿地,投入感情和思考的记录他越来越陌生的家园。或许曾经想逃离荒原的他已经开始还念他口中那一望无际、二望无际三望还是无际,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寂静郊野。事实上,湿地不仅仅是李林一个人的童年记忆更是那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所尽力守护的家园。老人们应该真的无法理解成片的芦苇为了来年长得更茂盛,到了冬季会被大片大片人工割掉,无法理解淡季30元,旺季50元的门票。而这些正是声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我们正在毁灭的自然。中国传统园林的亭台楼阁混杂着钢筋水泥制成的仿真木栏杆、栈道被移植到湿地之中,这些简陋、幼稚、虚假的景观将原本在这自由嬉戏、繁衍的生灵们驱赶到湿地更深处生存。再都不会有从黄河里冲上来的鱼,人们都用马车来拉的画面了,因为所谓的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正在吞食自然之美。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选自《消失的风景》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选自《消失的风景》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选自《消失的风景》
这些景观可能已经是很多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司空见惯的景象,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懂得珍惜自然之美了。李林说他刻意用一种不真实的色彩强化我的感受。我用相机纪录着自然的消逝,而消逝不掉的,则是眼前丑陋的钢铁景观和心底美丽的童年风景。



真正认识李林的作品是在2007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的《假山假水》。这是一组拍摄钢筋水泥所建筑的仿古代园林假山勺水式的景观,这些伪造的古代景观混迹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和《消失的风景》一样,这种中国式的景观社会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的接受它们的存在了,成为了现代化景观的一部分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频繁景象阻止的大脑的思考,或者说大部分时间我们已经丧失了去怀疑的能力。除了仿古的中国建筑还有美国迪士尼乐园式的卡通化景观,这些欧式的建筑群、中国的庙宇牌坊、富丽堂皇的政府大楼还有灯红酒绿的城市广场于飞驰的高速公路。这些不相匹配的元素共同构建了如复刻样板般的中国城市。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选自《假山假水》
李林最真实的记录了城市中的景象,将我们每日看到的混杂世界用他的规律排列组合了起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就不再是年复一年千篇一律的摆设,充斥满眼球的是矛盾与讽刺,是金钱与权力对传统文化的粗俗解读。它们只是一堆毫无内涵和逻辑的假冒产品的堆积,试图掩盖繁华背后的虚浮。这些竟不是我们的所能觉得的摆放,更像是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并不能由我们自己主宰,总是沿着某些暗势力所描画的既定轨道运行。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权力和金钱的力量已经拧为一根绳,无法用微薄的力量去拧动它。这些欧式的建筑群、中国的庙宇牌坊、富丽堂皇的政府大楼还有灯红酒绿的城市广场于飞驰的高速公路就像是无法用橡皮抹去的污渍,像是皮肤上无法愈合的伤痕。
我们总是习惯接受美丽的风景,李林用同样唯美的表现手段展现的却是美与丑的矛盾体。从一个具体而微观的视角看到中国大繁荣下的不和谐音符,我们承认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接受被快速遗漏下来螺丝钉,但是我们不接受的是遗忘和遗弃。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形态而不是固有的模式,将我们从现实为我们量身订造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用客观冷静的目光看向我们所生存的真实世界。这样的摄影作品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景观摄影了吧。用他的话说,在传统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对峙厮杀中,往往是首先被牺牲掉的是自然之美。繁荣不等于发展,太过华丽的建设并不强于朴实的沉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7:26 , Processed in 0.1423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