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双金:重构12岁以前的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0: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双金:重构12岁以前的语文  2011年12月2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情智教育”、“情智语文”倡导者,用“情感”、“智慧”的阅读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孙双金

  ■获奖理由

  孙双金,1981年从教,1989年在全国首届中青年阅读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1992年走上校长工作岗位,近30年来,他从来没有放弃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总有他与书籍相伴的身影。这位痴迷于读书的校长说道:“读书赋予了我灵气,读书赋予了我灵感,读书赋予了我智慧,在读书中我找到了当校长的感觉和快乐。”

  孙双金热情地号召、鼓励教师拥抱阅读。他坚信,教师阅读是文化之根、专业之根、素养之根。在他的倡导下,北京东路小学建立了“网络期刊资源库”,让教师享受便捷优质的阅读资源;建立了教师读书时空序列,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与对话,延展、丰富教师的阅读体验。基于多年来他的这些坚持,北京东路小学的老师们亲近阅读、热爱阅读,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感觉到天高地远、景色粲然。

  他有一个梦想,让孩子们能够在小学语文学习天地里快乐成长,成为情智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为此,他大胆重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响亮地提出“12岁以前的语文”的教育主张。他极力倡导,要在最重要的人生成长季,投下“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这语文学习的“三大奠基石”。这声音一经发出,立刻引起全国小语人的关注,《人民教育》全文刊载,《中国教育报》特别专访。他主持编写了校本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精选了造就君子气质的国学经典,涵养民族气质的诗歌经典,培养想象力和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学经典。教材出版后,立刻得到了孩子、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教育专家盛赞这是一套足以为小学语文教育“压箱底”的教材。在北京东路小学,孩子们晨间的读书声和午间的默读时光,已经成为了一道绝美的校园风景,这风景更延伸到了学生家里那柔和的灯光下。在北京东路小学,每年的童话月、诗歌节、亲子经典诵读会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校园文化;他走出校门,活跃在“市民讲堂”等公益活动中,不倦地倡导着一座城市的书香家庭行动;他推动读书的身影,繁忙地穿梭于全国各地,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已有浙江、山东、河南、新疆等10多省(区)60多所学校近20万学生踊跃加盟实验,共同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研究“情智语文”教育主张下的儿童阅读。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23:5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故事
  我是在“文革”中度过小学和初中的,童年时能读的书真是太少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姐夫家发现了好多的连环画,于是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成了我童年最珍贵的精神食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赤壁大战》、《智取威虎山》、《夺印》、《龙须沟》……那一本本不管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书,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真正开始读书是我考入师范学校之后,一个农村娃走进了师范学校的殿堂,图书馆、阅览室成了我难舍的宝地。读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仿佛有魔力一般,我被它深深吸引了。从此之后,这本书我读了有五六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苏氏是引领我进入教育圣地的第一启蒙人。师范二年级,我一头扎进《红楼梦》的世界里,我读原著,读红学名家的专著。春节放假回家,大年初一,我还沉浸在《红楼》梦中,连中学老同学到我们家拜年敲门声都没有听到。直到今天依然被老同学嘲笑为“书呆子”。每到放寒暑假,我都背一大摞书回家,父亲总是疼爱地说:“孩子,还要出去玩玩啊!”

  我的读书路线图是这样的,读得最多的书是文学类,我曾在20多岁时恶补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次是语文专业类图书,我对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朱作仁等语文专家的论著作过精细阅读,精读名著是我收益良多的方法。40岁之后,我比较迷恋哲学类书籍,前两年我细读了孔子的《论语》,参读了《论语今读》、《论语别裁》、《孔子这个人》、《名家读论语》、《论语故事》等20多本图书,曾在全国各地给老师们开讲了几十场《论语》心得讲座。

  和同事们相处,我经常问:“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啊?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看看。”我也经常大力向老师推荐好书。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都是思想深度力透纸背的佳作。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把我带进了美不胜收的美学世界,把美学融进教育成了我和同事津津乐道的话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24:3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书目

  《品中国文人》  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两卷本的《品中国文人》是作者在大量文章细读的基础上所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18位文化名人的评述文章。他认为中国文人的生存姿态,生存向度,对当地中国人的生存是一种精神引领。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周国平在推介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时说:“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傅佩荣显然是最适合上哲学这门课的先生了。傅先生对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他讲授的哲学可以让畏惧哲思的女性都心生向往。爱智慧的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名家谈语文学习》  王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语文是什么?语文怎么教?语文怎么写?语文教育的传统是什么?语文教育的规律是什么?当下的语文教师久违了这些真知灼见。品读《名家谈语文学习》,就是真正走进母语,走近母语教育,走进母语教育的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3:38 , Processed in 0.1854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