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百资教生赴英学习"快乐教育"
2011年12月21日 作者:罗欣 梁炜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罗欣 通讯员梁炜
湖北省近百名优秀资教生,在省教育厅的安排下赴英国伦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教学能力培训。前日,收获满满的他们顺利归来,不少资教生说,英国的教育真正体现出了“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
“刚进入教室时,感觉一片混乱,学生们在唇枪舌剑地讨论。”阳新县三溪中学资教生白莉莉说的是看到的一堂历史课,当天的学习内容是欧洲中世纪的一次农民起义。课堂上,学生自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农民、一组扮演贵族,双方展开激烈地争论。“在这种辩论中,大家对战争背景等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白莉莉说。
在带队的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副处长赵耿看来,与中国的中小学课堂相比,英国的课堂显得活跃、开放得多。“有的学生研读课本,有的相互讨论,有的操作教具,有的向教师询问。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围着学生转。”
参观学习过程中,资教生们看到中小学里设有大量的“工作作坊”,如烹饪教室、花房、手工制作教室、木工房、泥瓦房、缝纫室等。资教生周中恒介绍,英国的中小学设有“技术”必修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家电简单维修技能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学生们在学校要学习最起码的生活技能,学会生活。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是发明家产生的过程。”
在英国一所特殊学校里,学生们围在一起唱着歌,一名弱智孩子违反纪律、悄悄地走到墙角边蹲着,老师看见了,什么也没有说,边唱着歌边走到他身边。孩子受到感染,也唱着歌回到了大伙中间——这是资教生徐琰的脑海中最近反复浮现的一个场景。
“有的花一直不发芽,但你要耐心地等着。”这句话是英国一位校长给徐琰讲的,现在是她的座右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