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题引用材料的作者答不对高考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8 23:3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题引用材料的作者答不对高考题

2011年12月18日  作者: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考题引用材料的作者答不对高考题
  “对照标准答案,能拿一半左右分数”
   “友人来电,说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我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
  在新浪微博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微博盘点榜”上,《中国周刊》总编助理林天宏6月9日晚首发的这条微博被评为“年度十大转发微博”之一。该微博转发数高达8.8万次以上。
  今年福建语文试卷选用了林天宏采写的题为《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文章,该报道刊登在2006年5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当时林天宏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记者。
  林天宏自嘲“不敌出题老师”的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诸如“坑爹的高考”、“牛角尖的老师们伤不起啊,掀起新一轮质疑中文学习考试方式的高潮吧!”之类的评论多达上万条。
  林天宏后来在微博上补充说,“其他就不说了,最后一题问作者为什么提了两次大雨,标准答案忽忽说了一堆。真正的原因是我写稿时窗外正好在下雨……出卷前问问我好吗?”
  高考题引用材料的作者答不对高考题的尴尬,之前也发生过。同样是福建的高考试卷,同样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选用了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寂静钱钟书》,其作者周劼人在博客上说,“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周的这篇博文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网友的评论。
  林天宏表示,当时自己发这条微博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被转发了这么多。但仔细想想,还是情有可原,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家对应试教育这一套做法有意见,就借着我的这个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尴尬,而是中国教育的尴尬。(本报记者 陈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3:51:3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0 08:53 , Processed in 0.1168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