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点
细腻点
就有了作文的翅膀[zt]
——浅谈“起纲立草”作文教学
学生一直在喊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但我知道,这是无奈的叹息,更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呼喊。
当身边这样的呼喊此起彼伏时,我们最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上纲上线,还是和学生一起,静下心来,从我们身边细致入手,踏踏实实去写写作文。
下面十几个案例,希望大家多提建议。
案例一: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鲜亮点,促进更加丰富的生成。 主题:在灾难与困苦中彰显勇敢坚韧的民族精神,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2、选取汶川地震救援中解放军的声音:“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好吗?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3、选取温总理的声音:“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只要双手在,我们就可以建得更好。”
体现汶川震灾带给我们的苦难,以及我们在灾难与困苦中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坚韧的名族精神,从而突出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篇作文构思算不上优秀,但是文中的这三种声音却给了我深深的触动,不由沉思良久,就有了下面的作文训练设计: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只要双手在,我们就可以建得更好。“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好吗?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12岁的的小姑娘面对身入废墟之下为自己治疗的医生,浑身是血的她用微弱的声音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姨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1、
默读每一处声音,感悟其所体现的情感或精神。要求独立完成。 4、小组内讨论,进一步完善由“声音”提炼的主题思想,根据本组主题思想,选出最有典型性的“声音”事例,形成文字。
5、各小组分别将本组讨论成果以作文提纲的方式形成文字,要求言简意赅。
主题:灾难中坚强无畏的声音,呐喊出强大祖国的美好明天
主体:(1)灾难中总理的声音,体现出中国政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大有效的施政能力。
(2)灾难中解放军的声音,体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无畏的英雄主义。 (3)灾难中人民群众的声音,体现出人民的伟大,祖国的强大。 就在大家对这个提纲一片赞许之时,我趁机给出了下面的问题:
(1)材料中,谁的“声音” 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更能喊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学生们沉思片刻,给出了近乎一致的答案:是唐静文、林浩、张吉万等这些少年英雄的声音。
(2)“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暂且遥望百年前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就在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有一个声音横空出世,唤醒了少年中国的豪迈激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不等我说完,学生就大声背出《少年中国说》。我没有阻止,在学生们激昂的声音里。
主题:小小少年喊出伟大祖国的最强音,昭示着祖国的繁荣富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案例二:依托文本中精巧的构思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在学习《听听那冷雨》的课堂上,这段话唯美与感伤打动着每一个人,当我把少年、中年、白头几个字点出时,大家不约而同的读出蒋捷的《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趁机我就给出一个建议:巧妙化用诗词,形成主旨句;依托诗词原有的构思,明晰文章结构。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以“窗”为话题的作文提纲:主题:每一个生命的窗外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而绚丽多彩1、少年的窗外,有一缕怅惘、有一丝轻狂,然而更多的,是对激情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2、中年的窗外,有一路漂泊、有一番酸甜,然而更多的是君临天下的豪情、胸纳百川的情怀。
3、老年的窗外,有一世的沧桑、有半世的落寞,然而更多是夕阳西下,漫天流光溢彩。的晚霞。
案例三、课外阅读丰富多样,发掘精美的构思来拓展学生写作思维方式。
3、巧用修辞,使得各段旨句表达形神兼合,拉紧全文结构。
四窗之中我独爱南窗。
东窗,西窗半日清阴,半日敞亮。每日就像经历一次春夏秋冬一般。北窗则过于阴冷,一天之内采撷不到一丝阳光。而南窗则不同,清晨,微弱的阳光穿透浑浊宇宙轻轻洒落室内,正午时分,热情的太阳用温暖大地。黄昏,古铜色的绯红缀于深绿的窗棂。
我爱南窗,既爱其阳光,又爱其张狂
南窗是有气节的。人不可有傲心,但决不能无傲骨。南窗想来也是这样的吧!历经千年的风雨浸润,南窗那古朴苍老的身躯犹然挺直不屈。仿佛看到了嵇康独立囚窗之前,痛心疾首,大袖一挥,毅然走向刑场;仿佛听到了史可法面容憔悴,却大呼忠君报国;仿佛看到鲁迅先生面色惨白,写下了反动统治的批判诗句。
我爱南窗,既爱其张狂,又爱其真情绵长。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南窗留下了一串沉颠颠地凄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给了南窗一份伤愁;“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赋予南窗以悲情;“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给了南窗一份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