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能够改变多少现实
■曹阳明
我们经常听到感叹: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家。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其实,教育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校长群体,但要基于两个前提:首先,校长有没有个性化办学思想,有没有创造性的办学理念?校长要从人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不断地探索思考教育规律,这样的办学思想才能经得起社会的长久考验,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潮流。其次,敢不敢坚持自己的思想,能不能坚守自己的理念?校长能够做到不被世俗功利的评价所俘虏,不被眼前的诱惑所迷乱双眼;能够任凭风浪起,独守钓鱼船;能够经历挫折和打击不动摇,拿出当年陶行知那样的勇气和执著,我想中国一定会涌现出一大批有思想的教育家。
教育家办学要从细节开始,从课堂、作业、活动的每一次细微变革开始,从对教师、学生、家长的价值引领开始,把美好的办学理想落实于一点一滴的操作与实践中。下面的3个案例是亲身经历的,它记录着我的所思、所梦、所行,或许能带给同仁一点启发。
向传统作业说“不”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学生作业都已僵化、固化了,语、数、英都是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天南海北,大同小异,全国一盘棋。这是优良的“传统”吗?学生在各种名目繁杂、铺天盖地的练习册中提高了素养,发展了能力吗?有的老师说,这样做至少提高了考试能力,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吗?思维品质提高了吗?难道小学生的作业就只有这一种基本模式吗?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校长不应随波逐流,而应大胆向传统“僵化”的思维挑战。
在我的鼓励下,一年级语文教学骨干邓燕娥老师开展了语文大阅读实验,她设想不再做那十几年不变的练习册,而是用大量课外阅读和适度练笔来代替传统的作业。但是,使她犹豫不决的是:不做练习册,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家长有意见怎么办?领导和同行不认可怎么办?于是,我及时给她吃了定心丸:第一,大量阅读是符合语文素养形成的规律的;第二,给你政策,你大胆实验,可以不参加同轨传统的考试,期末考试你自己命题;第三,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实验坚持了两年,孩子们平均每人每学期读三四十本书,有的孩子一学期读书过百本,两年读书量比以前有些小学毕业生六年所读书的总量还多。同时邓老师还注意读写结合,通过读指导孩子模仿着写,进行各种小练笔,写出各种小习作,每周还出版一期“小作家园地”,给每个孩子以发表的阵地。于是,全校各年级纷纷效仿,不约而同地开展大阅读实验。如今,学校的语文作业已经变脸了,由几十年的死做练习册,改为“大量阅读、小练笔和练字”。如今的语文练习册只是作为选做项目,作为语文学习的补充与参考而已。练习册从“主导江山”到“退出江湖”,实现了成功隐退。语文作业改革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作业改革,全校学生的作业都完成了华丽转身。
不做牌匾的“奴隶”
去年全校教师大会上,我郑重宣布,今后学校不会主动参与各种评比,申领各种牌匾。
不知何时起,学校校长已经被“牌匾”套牢,成了“牌匾校长”。为了校门口多挂几个牌子,多蒙上几个光环,不惜搞突击,补资料,做假文章,劳民伤财。一阵风过后,学校只剩下那个渐渐生锈的牌匾,学生没有真正成长,教师没有真正收获,学校没有真正发展。有人叫我创“绿色学校”,有的叫我创“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有的叫我创“德育特色学校”,有的叫我创“依法治教示范学校”……我一一谢绝了。我立誓不做牌匾的“奴隶”,而要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老师成长,让学生发展。为了让我们这所薄弱学校的教师不断成长,我先后邀请于永正等专家驻校指导,把脉会诊指明方向;开展了到名校进行“浸润式”学习的主题修学游,学会了操作新方法;带动全校教师建立教育博客,促进教学反思,全校70%的教师建立了教育博客;开设了一线教师的“创新讲坛”,分享教师成长的经验与成果;开展了全校语文“大阅读”实验,强力推动了师生阅读工程;自编校本教材,全校推行了“天天练”的书写工程……没有牌匾的日子,我们过得更加充实而富有;没有牌匾的打扰,我们学校的师生发展得更快更好;没有牌匾的光环,学校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家长好评如潮。
一个也不能少
一般的庆“六一”文娱活动,学校都要精心准备,有的请校外专业人士来帮忙,有的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但基本上是把千挑万挑选出来几个文娱小明星们强化训练一番,反正最后拿出一个场面上热热闹闹、艺术上无可挑剔的文艺晚会就行。这种形式看上去无可挑剔,实际上乏善可陈,因为只是一部分人在台上表演,上千人在台下看戏。
有没有一种形式,能够让所有的孩子上台表演一番?一个学校少则数百,多则数千,怎么可能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登台机会?但是,如果校长心中真的装着每一个孩子,如果你真的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发展,没有什么不可能!
今年“六一”我们举办了“经典好歌大家唱”活动。我事先召开了全校班主任会议,对这次大合唱比赛提了一个苛刻的要求——一个也不能少。以班为单位,全员参与,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听话的和调皮捣蛋的,聪明能干的和有点“小呆呆”的,统统必须上台。
在那一夜的两个小时里,在灯光辉煌的舞台上,看到了我们阳光五小每一个学生的身影。五一(1)班调皮大王孙艺晟今天白衬衫、黑领结,是全班的合唱指挥,儒雅而潇洒;胆小羞涩的三(1)班梅蕾同学担任了班级的领唱,落落大方;三(4)的一位智障学生也站在队伍中自信地跟着大家大声歌唱!舞台上的他们穿着得体,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情不自禁的笑容。今天的他们最阳光,今天的他们最灿烂,今天的他们最开心!
家长们更是感动,活动结束后,这场晚会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在五小家校公共QQ群中,五(3)班家长陆文涛说:“好久没听到这么干净的童声大合唱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让他们感觉到平等,这应该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礼物吧!”一(1)班家长刘嘉蕾说:“我家那小屁孩属于含蓄、不爱表现的那种类型,平时上台有点怯生生的,昨天居然表现得特别自然、特别大方,真是让我十分惊喜!”三(2)班家长罗立说:“在孩子们自己的节日里,能够人人上舞台,个个有歌唱,开心的不仅仅只是孩子们自己,也勾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举办了一次不一样的庆祝晚会,让每个孩子们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儿童节。给每一个孩子一方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让他们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这需要校长的智慧,更需要校长的勇气。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阳光第五小学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