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不提问是最可怕的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5 00:4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不提问是最可怕的教育

--------------------------------------------------------------------------------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在学校,老师最喜欢一听课就懂、一看书就会的学生,但我的观点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从不提问、一问不知的学习,是最可怕的教育。”

  10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教授做客华农附中时给在座老师提了个醒:“能主动提问的学生,最该在全班鼓励和提倡。”

  找准规律 两秒钟记住8个怪图

  10日下午2时30分,吴瑞华在华农附中给近600名师生讲解什么才是正确高效的学习。会场上,吴老给出8个奇怪的图形,让师生们五秒钟快速记忆,然后画出图形,却无一人答出。“傻瓜才一个一个死记硬背,第一个图片是M,第二个是个圆形加横线,第三个图是个8……”说完,吴教授截取出这组图案的另一半,在座所有师生“哦”一下全明白了,另一半图案显示为阿拉伯数字1至8,折叠后即为8个最先显示的复杂图案。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找准规律后,学习便是一件轻松的事。”吴瑞华说,像这8个怪图,只要找准其中一半显示的是1至8的数字后,两秒钟内保证终生不忘。

  580名中学生无人读过3遍教材

  “很多学生在老师眼里是好孩子,在我看来却未必。”吴瑞华对到场的580名初高中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不管什么教材,看过三遍的请举手。问完后,会场异常安静,无一学生自告奋勇举手示意。“看过两遍的请举手。”吴老进一步追问,坐在后排的一名学生终举起了右手。

  吴瑞华称,初二以上的中学生,至少要阅读教材两遍以上,“对我这一提法,部分数理化老师可能不大认同,但阅读教材绝对比做题更重要这个命题绝对成立。”

  老师一讲学生就懂,一看参考书就会,说明学生接受能力强,但如果合上书后从不提问,或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学习是最可怕的事。吴瑞华打比喻说,学习好比吃饭,消化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和家长不能代劳,只能在消化不良时,给学生一粒良药促消化。

  会阅读教材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人。要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出关键词,举一反三,利用图表和提纲触类旁通,把知识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牢牢地刻在脑子里,时间再久也无法夺走。

  各科平衡基础上 要培养兴趣点

  互动环节中,一名初中女生提问:“我是一名没有特长的女孩,但很想成为成功人士,请问如何发展?”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说明学生在思考,有想法,并想改变现状。”吴瑞华告诉这位女生,不要太自卑,父母和老师要多多表扬孩子,同学间也要相互鼓励,特长也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吴瑞华说,在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学校、老师、家长都希望学生各科优异,均衡发展,不要跛腿,但他个人认为过于均衡的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不会走得太远。

  “学习也要讲究个性化,平衡的基础上,也要有自己的偏好和兴趣点,不要让考试遮住了中学生的眼睛,否则进入大学后,学生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吴瑞华建议,中学生不妨在学习之余,多问几个我到底喜欢什么?什么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

  对高二、高三学生,吴瑞华建议家长和老师,少在学生面前提“应该”两字,多一些尊重现实,把高考的现实情况利弊得失分析给孩子听,让他们自己权衡、自觉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5 04:11 , Processed in 0.0939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