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9、10月指瑕网文汇——有错不纠纠错迟缓就是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2 13: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9、10月指瑕网文汇——有错不纠纠错迟缓就是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文/磁场工作室


笔者把2009年8月、9月、10月上贴的对’09学年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指瑕的部分网文罗列见下。

所谓部分,是说网文所指之瑕涉及的课文仅至各年级教材的第100页之前,而第100页以后的还未写出上贴;即便如此,也有小部分网文没罗列于下。

对一至六年级指瑕的部分网文共73篇,分别是一年级8篇,二年级7篇,三年级8篇,四年级15篇,五年级17篇,六年级16篇,综合2篇。

这个学期上贴网文所指之瑕,笔者大多在上个学年2008学年上学期指出过,见拙文《请为教材把把脉(附各年级上册指瑕网文地址)》。

http://bbs.pep.com.cn/thread-499758-1-1.html

所指之瑕中有三个内容,笔者上贴的网文不止一篇。这三个内容是,二年级大雁的插图,三年级一个句子的分号,四年级张家界的“黄狮寨”。内容虽同,但角度有异。

所指之瑕中有五个问题,笔者是一处一议而并非如2008学年时按年级集中议论的,并力图使每一议要有新的视点。这五个问题是,关于“啊”的变音变形的问题,关于并列的引号(书名号)之间用点号点断的问题,关于文章的标题用引号抑书名号的问题,关于点号在后引号之前或后的问题,关于推荐词形问题。

我认为,如果所指之瑕确实是瑕疵但编者不去修订,那是编者的莫大的过失——如果。

我认为,如果编者认同所指之瑕确实是瑕疵但本学年不去修订,那是编者的莫大的过失——如果。

如果有错不纠或纠错迟缓,那编者分明是使自己站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去了——如果。

或曰,至于这么说吗?

答曰,如果明知这是三 鹿 牌 三 聚 氰 胺 奶 粉,还说可以吃的,或说继续吃一段时间再算,那您说这是否罪过?——如果。

教材中的差错,影响之大,怎样估计也不为过!有错不纠或纠错迟缓,纵是理由天大,也远不及使近亿小学生继续接受错误的知识和错误的认知方式的代价之大!

上个学年上学期所指之瑕没作修订,已成铁案。但也可挽回,如发出勘误表等的。如果你真的想挽回,那总是有办法的——如果。

上个学年下学期所指之瑕不知修订与否。如果还是有错不纠或纠错迟缓,笔者倒要问一句,编者的职业道德(良心)哪里去了?——如果。





附8、9、10月指瑕网文(可点击进入):

一年级

1、《欢迎台湾小朋友》商榷之“是呀还是哇”

2、对《ɑi ei ui》的插图的质疑

3、这段文字有悖情理

4、《拼一拼》商榷之“儿歌要押严韵”

5、对儿歌《登山》的押韵的意见及修改

6、《秋叶飘飘》之守旧

7、’09一上《哪座房子最漂亮》之“学堂”亟须下岗

8、韵文《日月明》押韵问题的商榷



二年级

1、课文课文奈若何?——2009年秋季教材指瑕之一;王晓春老师的跟帖;问题更加严重

2、2009年秋季教材指瑕之五——啊

3、指瑕二上《欢庆》之谁个糊涂——作者?编者?笔者?他山之石;三网友四跟帖

4、《黄山奇石》商榷之并列的引号之间应用点号点断

5、因指瑕而搞实验(9所学校参与)——主观与客观冲突;温总理致歉信;温总理评五节课

6、’09二上《小柳树和小枣树》之插图之错;屋顶铺的瓦应画成这样

7、《纸船和风筝》的“啊”要么不变形要么变为“哇”



三年级

1、分号用错却不更改?——新学期教材指瑕之三;换个说法讨论;要改写所有语法书;讨论摘

2、试分析热议中的这个多重复句“从此以后,无论是……”

3、课文《爬天都峰》商榷之“鱼乎”?

4、《语文园地一》商榷之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用引号抑书名号

5、《闻鸡起舞》商榷之“三重条件复句中的分号问题”;不同意见;笔者的跟帖(五帖)

6、《找骆驼》之非推荐词形“忿忿”为何还要“推荐”?!

7、’09三上《盘古开天地》之引号问题是编者责任

8、《语文园地五》之应使用书名号却用了引号



四年级

1、到了张家界,怎觅黄狮寨;有此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与还要蒙多久;搜索情况汇

2、为张家界“黄石寨”正名;网上搜索情况汇

3《观潮》商榷二:1并列的引号之间要用点号点断;2点号应在后引号之后

4、求教《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帘帘飞瀑”(“帘帘”)

5、《鸟的天堂》商榷之层次之分

6、《语文园地一》商榷之教材应使用推荐词形

7、《蟋蟀的住宅》商榷二:1答非所问;2间接引用的句末点号应在后引号之后

8、09四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凸与凹的不同

9、《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标题与名字应有区别

10、《胸有成竹》之猫之假

11、《巨人的花园》“啊”的变音变形有悖常理

12、’09四上《巨人的花园》之并列的书名号之间的停顿问题

13、’09四上《猫》之“啊”的变音变形有误

14、“啊”!《长城》

15、《语文园地五》,“公里”,“公理”?



五年级

1、求助:“在书里,我的眼睛寻找”说得妥否?商榷;再商榷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应用点号点断;2啊的变音变形;3的字不能少

3、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商榷之“真想不到”

4、《我的“长生果”》商榷1并列引号之间用点号点断2文章标题用啥号3并列书名号之间……

5、《窃读记》删情节;败笔9;病句没改;得当1你变你们2腿变支撑3默默变依依不舍4删偶然   

6、《长相思》、《梅花魂》商榷之并列的引号之间应用点号点断

7、五上《桂花雨》商榷之“啊”字的变形变音问题

8、《小桥流水人家》之并列的引号之间再也不能视作有了停顿了

9、《小桥流水人家》之不可以说“印在脑海中”

10、《第三组》之分号用得不妥

11、《钓鱼的启示》后引号的点号的位置在哪?

12、’09五上《字谜七则》之“两点”抑“一点一撇”

13、《“典”“册”“删”的来历》之标点使用之错

14、《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的错误归因三:1我的归因;2汉字的象形;3归谬

15、《慈母情深》插图与文字对不上

1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汉字是图画之荒诞不经

17、《纸船——寄母亲》之“不肯”与“妄弃了”的冲突



六年级

1、一册语文书,瑕疵知多少——诊断六年级上册新教材;引号间用点号点断的商榷

2、《山中访友》1语言风格2忽他忽它3涧水=河水?重要补充4推荐词形;不同意见;更正  

3、求助:《草虫的村落》的说法是否错了?

4、《索溪峪的“野”》并列引号间用点号点断;省与添;有法须依;百家争鸣?如何是好?

5、《回顾•拓展一》商榷之“并列的书名号之间要不要用点号点断?”

6、《詹天佑》商榷二:1“工作要精密”说得通吗?2并列的引号之间用点号点断

7、六上《怀念母亲》商榷之书名号与引号的区别使用

8、六上《中华少年》商榷之并列的引号间为何不用点号点断?

9、09六上《回顾•拓展二》书名号与引号谁更合适?

10、《别饿坏了那匹马》之“的”字不可少

11、《用心灵去倾听》之换个角度看引号间问题

12、《少年闰土》之“希奇”;与2楼商榷1勿转移论题2修订教材或加注3是国家要规范

13、《少年闰土》中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使用点号与否之关键

14、《诗海拾贝》中一个明显的错误——纠错要择黄道吉日吗?

15、浅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并列的引号之间关系外一章

16、《趣味语文》之如果把并列的引号去掉



综合     

1、请为教材把把脉(附各年级上册指瑕网文地址)

2、指瑕杂感——上京状告人教社小语编辑;补充《一夜的工作》的修改;再补充





欢迎进入我的《小学语文教材指瑕博客》         

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 ... 3&Key=553157036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http://hi.baidu.com/%B4%C5%B3%A1%C0%D6%D4%B0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3:27:12 | 只看该作者
指瑕二年级上册《欢庆》之谁个糊涂?——作者?编者?笔者?







二年级上册《欢庆》,P44。原文照录见下:



             9  欢庆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问题在“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处。

如果按课文说,祖国妈妈至今只有六十周岁。这说得过去吗?

“十月一日”,当指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祖国”,当指中国。中国的概念既包含新中国,也包含旧中国。所谓新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谓旧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国家,如上溯是中华民国、清朝、明朝、元朝等直到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祖国”,《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第1821页释义是——名词。自己的国家。

那么,作为中国人来说,自己的国家就是中国了,即祖国就是中国。

“生日”,《现汉》第1219页释义是——名词。(人)出生的日子,也是指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从“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可以读出,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才建立。

祖国至今只有六十周岁之说,是对中国历史的否定——祖国的历史可是上下五千年哪!

上溯至五帝,公元前有三千年历史——见《现代汉语词典·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第1838页:

   

    五帝,约前30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



从公元纪年起至今2009年。

上下共五千年——可以数典忘祖吗?

幸好这只是课文。

如果这是国家正式文件且具有法律效力的话,那么,问题可就大了——“藏独、疆 独、台 独”均可以振振有词地搞分裂了,起码它们可以说它们的历史统统比你悠久得多——它们从心底喜欢我们这样说。

如果“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是说错了,那是作者糊涂。

如果“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是说错了,那还是编者糊涂。

如果“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没说错,那是笔者糊涂。







笔者曾于去年2008年10月(11月)分别在“二年级备课室”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上贴网文指出这个瑕疵。

在“二年级备课室”上贴网文《也议议“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http://bbs.pep.com.cn/thread-409913-1-14.html

摘录部分见下:



    “十月一日(一九四九年)”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即“祖国妈妈”

那天才出生。换言之,从一九四九年至二○○八年,我们的祖国年方五十九。

任你巧舌如簧,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那大于五十九岁的还活在世上的中国人,在“祖国妈妈的生日”前,算

是哪国子民?还有上溯五千年又返回至“祖国妈妈的生日”前的这段漫长的

历史年代中的已不在世上的中国人,他们魂归何处?


    总之,原句大大不妥,非改不可,不管是改为“共和国的生日”(从网

友说),还是改为“祖国妈妈的新生”(或‘重生’,笔者提议),或是改

为其他。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上贴网文《盘点’08上各年级教材中情理不合之处(至盘点之8,新帖)》

http://bbs.pep.com.cn/thread-419732-1-1.html

摘录部分见下:



   课文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同“祖国”混淆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可以说“十月一日”是生日——

指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之日,而“祖国”则不可以这样说——“祖

国”的存在已有若干千年历史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啊!而“中华人民

共和国”(或“新中国”)从一九四九年至今还未满六十周岁呢。



如果错了还坚持重印,那是编者糊涂——糊涂是说轻了的。

如果没错还继续指瑕,那是笔者糊涂——但愿是笔者糊涂。





欢迎进入我的《小学语文教材指瑕博客》         

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 ... 3&Key=553157036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http://hi.baidu.com/%B4%C5%B3%A1%C0%D6%D4%B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5:20 , Processed in 0.1235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