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夏书系的品牌之路 文/吴法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9 21: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2006年的旧作,《出版人》2006年第12期刊发。收入《春华秋实: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0华诞》(2007年10月版)。现在看来比较幼稚,但基本想法没变。重刊于此,请方家指正。





                        大夏书系的品牌之路                            


编者按: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06年4月全国教育事业与教育理论类图书出版社占有率排行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14.85%的占有率居排行榜首位。而该社教育类图书动销品种数为252种,占市场比重为5.44%,这意味着该社教育类图书单品种平均销量可观,市场竞争力较强,这其中尤以该社“大夏书系”表现突出。在“2006年4月全国教育事业与教育理论图书排行榜”(前30名)中,“大夏书系”就有10种图书入榜。据悉,“大夏书系”年均销量突破2万套,部分品种(如《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班主任兵法》等)销量已突破10万册。


教师用书:一个正在崛起的市场



    我们编辑在一起常常感叹,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选题不被人“捷足先登”,几乎没有任何出版领域不被人“关注过”,创新真难,要找到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真难!但是风水轮流转,时势发展、腾挪间,总会闪出一些空当,总会出现一些市场的“空白”。在我看来,教师用书出版,就是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市场,是一个难得的出版商机。

    这首先要感谢新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唤醒了教师用书出版市场。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国家行动”,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被卷入进来。新教材、新理念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教育话语体系;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被裹挟进来,茫然不知身处何处。从上到下,教育工作者要重新“换脑”,有太多的困惑、疑问、难题——不方便处即有商机,何况是大家都感觉“不方便”呢?

    对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教研员、各级管理者,国家规定都必须经过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要培训,而且是各种名目、层次的培训。这要催生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各地中小学图书馆、资料室配书更使教师用书的团购力量显现出来,极大地拉动了教师用书的需求。

    很多出版社,尤其是参与新课标教材出版的出版社,纷纷投入到教师用书的出版中来,挖取市场黄金。出版教师用书的出版社,有的是自主开发,有的是借助行政关系,有的是书商操作——书商的动作总是最快的——大家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一时之间,只要书名带上“新课程”的都好卖,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类图书、各种通识培训用书铺满了市场,有的甚至卖到“发疯”(书店经理的话),如《走进新课程》(俗称“红皮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俗称“绿皮书”)都卖到了天文数字,令相关出版社喜笑颜开。

    当然,这样的好时光过去了。随着新课程推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关新课程的图书市场慢慢趋于“理性”。但是新课程却再也退不回去了,由新课程带来的新的教育话语体系也退不回去了。问题仍会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政府持续推进新课程的努力,以及由政策带动的市场需求(如高中新课程培训)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估计新课程图书出版市场还有三五年“热”。

    值得欣喜的是,新课程改革“唤醒”了不少一线教师,他们更加主动地关注教育理论,希望理论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素养。在书店里,他们不再仅仅把眼光投向畅销小说、生活类等图书,开始有意识地搜寻与教师职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图书,“教师用书”逐渐进入到教师的阅读视野中来。

    特别是江浙、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地区的老师读书开始成为一种风气;阅读、写作成为一批教师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教育在线、K12、教师博客等教育网站论坛上云集了大批教师,他们在讨论、争辩、阅读、思考中感受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一句话,教师开始看书了,开始主动地阅读了。教师要提高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有专业发展——这些教师内在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了。这是最令人惊喜的变化,也是我对教师用书市场充满期待的最关键原因。

    近几年,教师用书出版发展很快。不少出版社纷纷成立教师教育分社、教师用书策划部,加大了出版力度。市场也逐渐涌现出一批优质的教师用书。我接触到一些中小学教师,他们说终于有了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了。教师用书出版市场可说是方兴未艾。

    当然,教师用书市场也埋伏着不少隐忧。在我看来,问题主要有:

    1. 品种少,尤其是优秀品种少。

    先说品种,根据开卷2006年4月的报告,4月份仅有151种教育类新书上市,全年估计也就在2000种左右;在各地书城,“教师用书”、“教育理论”图书只能在“教辅”楼层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

    再说质量。优秀的教师用书确实少之又少,卖得好的总是那么有限的几种;其他大多是模仿或粗制乱造。“新课程”流行时,大家一哄而上,书店里教育类图书几乎全是“新课程”图书;某本书流行,跟风之作铺天盖地,一阵风过去,全不见了踪影——也不仅是教师用书市场才这样。当然,教师用书质量不高,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出版社不重视,编辑不看重,更谈不上“策划”。

    2. 渠道不畅,营销乏力。

    教师用书属于“专业市场”。在新华书店里销售是很有限的。要想扩大销售,必须建立自己的渠道。目前还没有一家出版社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倒是一些民营公司在渠道建设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教师用书,与其他类别图书相比,营销水平还很落后。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市场上有某种书,但是教师并不知道;教师需要某种书,但却无处寻觅。如果把营销和渠道解决好,教师用书市场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需求在哪里:了解得越多,回报就越大



    教师需要优秀的图书。编辑需要寻找“好”的选题。

    什么是“好”的选题?最贴近市场、最能满足教师需求的选题就是好的选题。

    然而,“市场”和“需求”在哪里?

    “市场”和“需求”不在书店里,不在报刊杂志里,甚至也不在编辑与读者简单的交流中。一些编辑以为在书店里走一遭看看已出图书,或者翻翻报刊,找几个人聊聊天,就找到了市场,了解了教师的“需求”。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策划也就太简单了。

    当然,书店、报刊、与读者的交流是寻找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市场”是埋在地表下的,“需要”来自于读者的内心。

    我觉得策划教师用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问题:

    1.教师最希望得到的专业支持是什么?最希望得到帮助的形式是什么?

    2.教师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哪些是“上面发的”,哪些是教师自己掏钱买的?

    3.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4.教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他们怎么安排时间?有多少时间用来阅读?

    5.教师心目中理想的图书是什么?教师用书定价多少合适?字数多少合适?什么样的装帧风格最合适?

    6.教师熟悉的“名师”是哪些人?教师心中的偶像是什么?他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

    我们在书店里,在阅读报刊,在与专家的交流中,在与一线教师的讨论中,在网络论坛里,在博客中,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在书中……不断地寻找答案。我们曾对一个县的几百位新教师做了一个深入的调查,收回几百份问卷我们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解读,了解到许多信息,几乎每份问卷都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可以说,这些问卷才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当然,这样的调查需要教师特别的配合,需要“机缘”。我们组织编辑到学校去听课、座谈,了解真实的教育场景是什么样的,去设身处地感受教师们的喜怒哀乐。

    经过这些努力,我们对教师的“需求” 多少有了些了解,才觉得做书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

    教师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复杂多变的,很难一言概括。集中到一句话,我认为,关键是把教师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不是为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在做书,我们是在为我们的“某一个”教师朋友在做书。他爱看什么,他需要什么,他苦恼什么,有什么东西是“好”的东西,我们迫不及待地要推荐给这位朋友。于是,策划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词语——我们是帮助我们最为亲密的某个朋友!我想编辑如做此想,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想法,脑子中就会不断地冒出优秀的选题。

    如果扩大到整个教师群体,我认为,目前的教师用书,关键在于把握“用”字。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师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但首先是“生存”的压力——要把书教好,把学生教育好。目前的教师用书,应主要着眼于解决教师面临的“普遍”的“困惑”,教师需要图书来帮助、指引,甚至只是缓解这种压力。

了解了“需求”,就把握了“市场”;了解得越多,回报就越大——通过书来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大夏书系:着力于建设一个教师用书的品牌



    任何门类的图书,任何产品,市场竞争到最后,都是品牌的竞争。

    目前的教师用书市场,还没有品牌出现。

    有一些出版社走在市场的前列,在业内有较大的影响。但这些出版社主要还是以“品种多”取胜,哪一个出版社(或者民营公司)短期内投放几十个品种,就能立刻在市场上产生“影响”;

    有一些图书,销量可观,社会反响也不错,但都很分散。这些图书在出版社基本上还是“一枝独秀”,而且是由一些机缘造就——难以复制,更难批量生产。

    我所理解的“品牌”是,能持续地批量地生产,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春色满园花竞放”。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不知读者能否赞同“教师用书无品牌”的判断。

    “大夏书系”策划伊始,我们就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她能慢慢成长,将来有机会成为教师用书的一个品牌,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几个图书品种的集合。

    我们编辑常说,“大夏书系”出身不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教育类图书出版上有了较多的积累,无论是图书品种数量、质量,作者资源、版权资源,还是渠道力量和社会反响,都走在国内业界的前列。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版了六七套高端教育类图书——“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等,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华东师大社也是各种教材的出版重镇,特别是中小学教材、高师高专教材、校长培训教材、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等,这些图书的出版使广大一线教师对华东师大社不陌生——“不陌生”就是最大的资源!“大夏书系”借助于这种独特的资源,才能走得更远,“根深方能叶茂”。

    既然立足于“品牌建设”,就不能一本书一本书地出版,不能只考虑单本书的策划和营销。但是我们参与其中的编辑都相对年轻(有时,没有经验反是优势),很多办法都只是一个个“实验”。公之于众,也许会贻笑大方。兹举数例,请方家指正:

    1. 取名。名正方能言顺。“大夏书系”以“大夏”为名,是有过一番考虑的。大夏大学是华东师大的前身。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夏虽然不如南开那么有名,但在当时却是名盛一时,其“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一直激励着万千学子。我们用“大夏”做书系名称,一是希望继承大夏大学光荣的文化传统,二是高举华东师大出版社为大教育服务的理念,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中小学教师提供最好的精神资源。我们不仅以“大夏”为丛书冠名,我们还成立了“大夏教育网”(www.dxjy.com),并成功地注册了商标。

    2. 定位。“上天,也要入地。”“上天”,华东师大出版社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引进境外高端教育理论著作——国内教育研究原创性不够,真正拿得出手的、有品位的、称得上“一流”的著作太少了,我们不能不把眼光投向境外。“大夏书系”也做“上天”的事,关注一流学术著作,但目前更多的是“入地”:眼光向下,为一线教师提供优秀图书。“大夏书系”要做一线教师真正感兴趣的书,做一线教师喜欢读、愿意自己掏钱买的书,做一线教师摆在书架上不觉得寒碜的书,做一线教师觉得值得珍藏的书。

    3. 选稿。坚持独立判断。这些年来,教师用书之所以不被教师接受,图书本身(背后是作者和编辑)难辞其咎。教师用书这么多年来始终板着一张貌似高深的面孔,理论艰涩难懂、语言枯燥乏味(似乎是成心不想让教师阅读)。“大夏书系”首先要“好读”,文笔优美达不到的话,至少要文从字顺,朴实流畅。其次要有“内容”,要有思想含量。一本书,如果教师无法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发和帮助,不过是一堆谁都可以发的牢骚、一个文字游戏、一种“个人纪念文集”,这样的图书,其生命力可以想见。“大夏书系”坚持一个原则:不出空头讲章汇编,不出劣质论文集,不出“个人纪念文集”,不出艰涩难懂的“理论著作”,不出风花雪月的“抒情散文集”。“大夏书系”中的图书要有个性,要有真思想,见真性情。当然,这个原则很高,我们也不敢保证“大夏书系”中的每一本书都达到了这个标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为了执行这一标准,我们退掉了许多书稿(现在大夏书系的自投稿渐渐多了起来),有些还是“名家”作品,或者“名家”推荐来的作品。 “大夏书系”的作者范围是不限的,我们坚持“只认书不认人”。当然,这样做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是迁就一个人,就会使得我们所有人都很难受。坚持原则是最重要的。这是编辑的责任,更是编辑的权利。

    4. 编辑。品质是品牌的生存之道。书品即人品。 书中不仅可“见”作者,也可“见”编辑。一本书不仅是作者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编辑“功夫”的外显。有的书,一看就知道编辑没有用“心”做:书名佶屈聱牙,封面惨不忍睹,内文错字连篇…… 也许编辑会说,这本书本来就不想用它赚钱,也不重要,在上面花费精力得不偿失。不想赚钱的书为什么要去做?(也许有很多原因)但只要用心,它就能多卖出一些,影响会更大一些。我们认为,书也有生命,也有生老病死。它出生(出版)时要做好各种准备,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它老病(销售走慢)时,要想办法(如修订、改版、换封面、宣传等)延长其生命;它临死(完全无法销售)时,也要想办法(特价书、赠送等)使它“发挥余热”。

    “大夏书系”编辑始终强调并躬行“书名即人品”的理念,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书“增值”:图书装帧精益求精,力求有品位、有书卷气。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一个封面常常数易其稿(最近的一本书,封面设计了12稿),作者都表示满意了,编辑还要再打磨打磨(“与美编斗争是值得的!”);书名力争将沉闷与陈旧一扫而光,应是鲜活的、充满感情的、引人向上的。每个书名都要斟酌再三,往往要印刷时才能最终确定;校样出来后,编辑会拿着封面和大纲目录,去找专家和一线教师品评,到教育书店听取专业经理人的意见;编校要力求“尽最大努力”,而不能满足于达到国家标准。可以自豪地用一句话来说,“大夏书系”的编辑是带着感情在做书。只有用心,我们才能把书做好。 策划与编辑其实很简单,就看你是不是花费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握,去打磨,该坚守的要坚守。     

    5. 营销。营销需要贯穿于出版的整个流程。参与图书生产过程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同时“做营销”。我所理解的“营销”是,在图书出版整个流程中,从策划这个“源头”起,就要考虑这本书的销售。这需要不断地澄清“读者对象”这个概念,这本书要卖给谁?谁来阅读?有时买书的人和读书的人是不一致的。“大夏书系”在不断地摸索,寻找好的办法:策划编辑一开始就要对图书定位、设计、用纸、开本、上市时间、宣传营销举措有细致深入的思考和妥善的安排;审读编辑要撰写各种编辑文书(内容简介、书评、营销建议、定价与印数建议等),需要为“提高”图书质量做出最大努力;我们尽可能地“集中”所有参与这本书编辑、印制、宣传、发行人员的智慧;图书运作过程中充分听取读者的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编辑发表书评文章或编辑拟出的书名被采用,均给予奖励……于此,方能保证我们的判断和运作是有利于图书销售的。

当然,后期的宣传、营销非常重要。这也是“大夏书系”正在努力的地方。华东师大市场部专门设置有“市场营销科”,负责全社图书的宣传、营销。社里对“大夏书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大夏书系”的书评能在第一时间刊登在教育类权威报刊上;新书信息和各种活动消息也能在专业报刊第一时间亮相;出版社印制的各种书目、宣传册给予“大夏书系”大量的篇幅作详尽的介绍;各种图书评奖机会也提供给“大夏书系”;“大夏书系”的编辑团队与市场发行部门的同事密切配合……一本图书,如果编辑不能从头到尾地监控,图书质量、市场表现就会大打折扣;同样,一本图书,如果不能集中全流程人员的智慧,取得各方面的了解、支持和帮助,其质量、市场表现也会大打折扣。

    “大夏书系”也在尝试着各种营销手段,比如:我们招聘编辑专门负责“大夏书系”宣传、营销;我们制作了精美的电子版《大夏书讯》,第一时间将我们的图书出版信息传播出去;我们对网站进行改版,增强服务性;我们制作精美的“大夏书系”书目,向一线教师和书店赠送;我们制作“营销手册”,给发行业务员提供丰富的营销资源;我们开始运作网络营销、直销、团购服务,与专业报刊开展更密切的合作,等等。我们希望“大夏书系”能在最大范围里,最大程度上得到传播,得到反馈。

    截至2006年5月,“大夏书系”已经推出教育随笔、教师专业发展等十余个子系列、近40个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我们希望加强策划力度,尽快成长起来,最终将大夏书系“做大、做全、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气势、做出品牌”,使“大夏书系”成为教师用书的优秀品牌之一。

    “大夏书系”的品牌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有更多的教师开始阅读,教师的更多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教师用书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夏书系”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实在地说,策划、编辑教师用书感觉很累,文学类、教辅类新书首印可能就是10万、20万甚至数十万,教师用书首印才5千、6千,但却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能有一个稍微满意的结果,有时候真是感慨良多。令人欣慰的是,在“大夏书系”的运作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优秀的教育图书在改善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改善学校状况,进而改善师生生命质量乃至命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阅读的意义再怎么高估也不为过,教育类图书出版实在是一件功莫大焉的事业。看到“google”、“百度”中成千上万篇教师自发撰写的“大夏书系”读后感,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凡是努力,皆有回报。谨以此与从事教师用书出版发行的同行互勉。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21:32:06 | 只看该作者
06年底,中国教师报编辑约写文章,要我谈谈“教师出书”。正如“编者按”所说,如今出书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作为出版社编辑,几乎每天都收到各种类型的投稿。每天处理这些投稿,占去了我1/4以上的时间。为了不辜负投稿者的信任,一般总要浏览后才回复,有些书稿还要和同事一起讨论。最难是写退稿,措辞总要字斟句酌。一言不妥可能就会给投稿者带来“伤害”。三年多来,经我手退稿的大约500余本了。既然报纸约稿,刚好借机作个说明。于是草草写了下文。编辑给加了个篇名“他们的声音更值得传播”,其实不太贴切。[吴法源 ]                                                                                   

                                                                  

他们的声音更值得传播

——漫谈教师出书

文/吴法源


   《中国教师报》2007-1-10


    编者按:如今,出书渐渐成了一种“时尚”,成了教育生活的点缀。其实,出书不是件坏事,只是要看以什么样的心态出书。正如朱小蔓老师所言:“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读书、教书、出书应该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教师的一种行走方式!




  近两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数十种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系列图书——大夏书系,这些图书中有不少是一线教师撰写的。其实,在策划大夏书系之初,我们就有意邀请一批优秀教师参与写作。我们坚信,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仍然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思考,在探索。他们的声音完全值得向更广的人群传播。编辑他们的作品,更加深了我们的这一认识。那就是,在中小学教师中有相当一批富有思想和文采的教师,他们堪称“知识分子”。


  随着大夏书系数百万册图书走上教师的书架,我们接到了许多教师的投稿,几乎每周都有一两本书稿发到我们的电子邮箱。很遗憾的是,很少有书稿能一下子打动我们的编辑团队和评审老师(我们邀请了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参与评审和论证)。有些书稿质量不错,只是与大夏书系目前的选稿取向(为一线教师做书)不契合;有些则与老师们写书的技巧有关。可能许多老师最初写作并未想到要出版,积累到一段时间,觉得可以结集了,于是简单汇编成册来投稿。作为编辑,我们非常理解老师们的心情;但以读者的视角来看,则很难处理。作为编辑,我们只能从一些形式上给老师们写书提供几点小小的建议:


  一、不要做论文汇编,不要做纪念文集。一些投稿,往往分成几部分:随笔、教学论文、课堂实录,等等。有的随笔集还分成:批判性的教育随笔、生活随笔、某门具体学科的教学笔记,等等。这样处理就有些像是“纪念”文集了。如果换个角度,换成读者身份,特别是其他学科的读者,您愿意花时间、精力来阅读吗?如果老师们经常这样设身处地为读者想一想,怎样编排书稿就很清楚了。


  二、不要过多批判,要着眼于建设。现在市面上,教育随笔都有些泛滥了。这是好事,说明许多老师开始动手记录自己,反思自己了。但如果想让自己的心血之作脱颖而出,则需要有所创新,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或者说得比别人更透彻,更深刻。我们的建议是“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尤其是少批判。中国的教育,可以批判的地方很多,关键还是要想出办法,找对出路,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接到的教育随笔投稿,大部分是在批判教育,有的整本书都在批判:先批判教育环境,再批判政策,批判校长,批判语文教育,甚至会言辞激烈地批判制度——出版社要遵守出版法律法规,一般不会考虑这类书稿——惟独不批判自己!我有个建议,如果一本书稿深刻地批判自己,那倒是不错的做法!
    我们还是要着眼于建设。教师写作,要想到我们的“书”是要给读者——其他教师,以切实的启发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当然,如果写作仅供自己反思和娱乐,就不必有这样的要求。


  三、不要急于出书。现在出书比以前容易多了,出书周期也加快了许多,许多老师都希望能尽快结集出版属于自己的书。这无可厚非,大家都能理解。但我们编辑接触过一些优秀的老师,他们出书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多人很后悔当年出书未经打磨,现在自己也不满意,当时把不太成熟的观点通过著作发布出去了,现在也收不回来了。我们常说,书有自己的生命,一旦出版就属于“公共物品”,不属于作者了。建议老师们整理好了书稿,再放一放,或请同事朋友质疑问难,也许书稿质量能更上层楼,将来出书,书稿的生命周期也会更长些。


  以上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细微的感受,仅供老师们参考。总的说来,教师出书是一件大好事,比领导的“报告”和“专家”的某些高深著作要来得高尚万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4:51 , Processed in 0.1229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