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到《明日教育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9: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到《明日教育论坛》
文/子虚

  2007-06-27

      昨天,收到《明日教育论坛》。这本杂志,早就读到。这期不同,上面有我的文字。数了数,共22页,26000字,不少。文质兄的策划,这期开始推出“年度教师”专栏。前数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曾经刊出《呼唤新课程时代的草根英雄》一文,全文如下:
      与基础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明日教育论坛》(黄旭、张文质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从2007年起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在基础教育风起云涌的变革中灵光闪现、极富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草根英雄”。这些优秀教师不仅是教学能手,同时还是网络世界中教育新思想的传播者和有影响力的教育写手,构成了教育变革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日教育论坛》今年已推出子虚、徐莉、沈旎、孙明霞等“年度教师”,现向全国征集更多的民间优秀代表。
      我的那些文字,均选自《子虚教育天空》。只有开首的前言,不在其中。故此,找出来,贴在下面。作为纪念。整篇文字的总题为――博客文档:一个草根教师的本我。

      2月7日,接到文质兄电话,说他的杂志打算开设一个专栏,命为“年度教师”。我顺口就说好啊好啊,并没怎么琢磨好在哪里。接着,文质兄谈及这个专栏的具体构想,想渐次推出一批未被庙堂认可的民间教师或云草根教师,我当时就赞叹了一句――文质兄策划能力忒强!调侃归调侃,佩服可是真诚的。直到,他说起想叫我写篇自我表述的作业上交,这才傻了。
      文质兄的要求大致如下:童年;家族;教育教学经历;阅读史;个人嗜好;朋友圈子,及文字;对时代的忧虑;个人图片,从童年到如今。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素来认为,大狗叫小狗也得叫,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早就应该有一本教育杂志给草根教师提供点版面,让我们讲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才对。这点上,俺特别感谢《明日教育论坛》及文质兄。
      假期过去了,老觉得时间还早,不急。到了写的时候,才发现笔重如椽。起笔数十次,每一次都觉着别扭。往往,写下数千字以后,回放,顿觉全然废话,郁闷啊!八个命题,回答起来倒是方便――其一,童年,在陇东乡下度过,蒙昧而幸福;其二,家族无史,家谱上男丁,个个被描述为“终生务农”。其三,教育教学经历,25岁做教研组长,自认为课上得还行。其四,阅读,8岁时读长篇《林海雪原》,从此一发不可收爱上文学;大学时一本《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与根本点》,诱我误入哲学歧途;至今,酷爱米兰•昆德拉。其五,个人嗜好?写字,吉他,香烟,铁观音,大白兔,卡拉OK,咖啡,围棋,最爱是聊天。其六,朋友圈子,身边天边,从来不乏狐朋狗友生前友好,个个神情鲜活一脸坏笑。其七,对时代的忧虑,引用罗斯福的说法,担心“免于恐惧的自由”莅临无日;其八,玉照,自认为挺小白脸,直至婚前被妻子“不就像个保镖么”一语道破;江湖有言,“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诚哉斯言!个人图片,不知能否不发?
      只把上述文字交于文质兄,我想,非气歪他的鼻子不可。遵命写吧,似乎得写一部《追忆似水年华》才可以。冲刺未果,时日无多。铩羽静思,想到了我的博客“子虚教育天空”。受良华君蛊惑,05年11月11日入住成长博客,至今,已原创文字475篇,点击总数接近35万。于是,便想偷懒――直接从天空中摘下几朵云彩充数。想到这招,不禁欢欣鼓舞起来。细想,借口良多:其一,那上面的文字均与稿费无关,皆属性情之作,即兴之作,比较本我。其二,如果把发表文字视作结识新朋友,我更乐意让他看到我现在在想什么,为什么想。其三,作为一中学教师的文字,自当尽可能“全面”地呈现教师中的“这一个”从职业人、文化人、社会人到生命人的精神肖像――这也是我选文的基本线索。
      为了方便阅读,我得给每一篇选文之前加上一句两句的按语。要看更多的么?容易。去“子虚教育天空”吧,百度输入,只需,轻轻一点!

      对“民间”二字,我很在乎。前年与郑杰兄弟的对话中,两人曾就这个概念展开过思忖和讨论。记得我的那篇文字名叫《今日教育之民间立场》。其中,我写到――关于教育的“民间立场”,要点有二:尊重并坚守作为“个人”对教育的敏锐感受;尊重并坚守“底层”的教育权利。于是,对文质兄及《明日教育论坛》的此番举动,我打心眼里赞成。于是,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服从安排,组织了那篇文字。
      发出那篇东东,就我而言,还有别的考量。其一,把作为中学教师的“这一个”,鲜活地呈现给社会,好让大家能够相对真实地了解我们。我是教师,但非常讨厌别人只把我作为一个教师来予以“尊重”,那种尊重,真是不堪忍受啊!其二,让中国学界,尤其是大学和教育研究界诸类衙门里的“肉食者”们了解一下咱基础学校教师的横平竖直,根据我的经验,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个先入为主的误读。其中的一些人,更是不知天高地厚,动辄一副“不吝指导”的嘴脸。这样下去,是很不利于与基础学校及其教师进行“平等交流”的。其三,希望更多的基础学校同仁们看到。尽管,和大家一样,我的日子也不乏一地鸡毛,但,我觉得,咱们还是可以创设和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活在其中。而诸多自由中,我们可以开始把握的,起码,就有“言说自由”嘛!
      自古以来,庙堂有庙堂的规矩,江湖有江湖的风气。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应该也必然呈现出一派“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生动。我知道我的有限,但我也知道,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草根教师”,也应该有发言的机会和场合。作为一个“砖头”,我很乐意被扔出去。用以“引玉”,自当高尚有加。最后,再次感谢《明日教育论坛》不吝版面刊载我的文字,感谢文质兄及编辑部的抬爱。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3 07:31 , Processed in 0.1478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