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毕业上大学,学习就到头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3 06: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中毕业上大学,学习就到头了?
  




熊丙奇



      
27日上午,温总理第三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问题时,温总理说,“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针对“牧田”网友的提问——“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大学四年有一个感受,就是真正埋头学习的人少了”,温总理说,这是“高等教育问题,为什么高中毕业上大学就以为学习到头了?就会出现真正埋头学习的人少了?这还得从我们高等教育的制度来解决。”(新华网2月27日)

高中毕业上大学就以为学习到头了,这确实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现象。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曾谈到,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是看这个国家的小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愉快,大学生是否学得紧张勤奋。以此“标尺”观察我国教育,却恰恰相反,小学生学得特别累、特别苦,连一点闲暇时间都没有,而大学生却普遍“轻松”。

华西都市报27日的一篇报道,提供了一个数据:面对“用工荒”时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待遇高于大学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专门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求职者认为这很正常的。这一调查结果多少令人出乎意外,大学生怎么自感不如农民工待遇是正常的呢?除了相信未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外,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大学生也清楚,自己除了拥有一张文凭外,并没有在大学里学到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能力,在市场上比农民工有竞争力。笔者曾和一名大学毕业之后在商场里卖衣服的服务员交谈,他就说自己上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几乎就是混,所以毕业时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温总理说,这还得从我们高等教育的制度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路。长期以来,对于大学校园里的“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全部放羊”、“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很多学生是“九三”学社(早上九点睡觉、下午三点起床),学校总把这些问题归为个别教师的师德不够、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而社会也指责大学学风不正、教风不正。顺着这样的质疑,我国大学也做了不少抓教风和学风的事,还有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张旗鼓对大学进行教育教学评估,可效果甚微。而从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主要在于教育制度出现严重问题。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没有市场竞争机制。学生在报考大学时,不能充分选择大学;而进入大学之后,更难以换专业、换学校。前者,导致不少学生进入了一所自己不满意的学校和一个不满意的专业,带着不满情绪开始学业。后者,则让大学的办学,难以尊重受教育者的权益——就是办得不好,你也得继续忍受,除非你退学。可在美国大学,在大学生入学时,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一个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和教育质量,进行选择确认;进入大学学习后,有自由转学制度,如果对学校办学质量不满,完全可以申请转学到另外一所大学,这就是对教育的“以脚投票”,而且,新生留校率(求学一年之后有多少新生愿意继续留校学习)还是评价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有这两个基本的制度,大学时刻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压力,因此,必须重视教育教学,必须严格学生管理,必须维护学校的品牌,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给本科生上课,是常态,在学生选择学校的同时,学校也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将不合格的学生淘汰出局。

其次,我国大学缺乏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以此分析我国大学,无一具备:没有自主办学权,连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都没有多少发言权,学校难形成办学的特色和个性;没有学术自治,学术管理让位于行政管理,学校盛行的就会是行政、官场规则而非学术规则、教育规则;没有教授治校,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就被行政主导,教授们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就会服务于行政业绩,而非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在这种学校管理制度中,教育空心化几乎是必然。大家想到的是怎样把教学对付过去,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更有显示度、收益更大的论文、经费、课题、“成果”。

这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必须着力建立的基本制度。事实上,对于这些制度改革,我国《教育规划纲要》都已有明确的描述,包括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行大学依法自主招生、实现学生多次选择。但是,真正推进这些制度改革,却面临很大的现实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的行政机构。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意味着打破教育的计划堡垒,大学被受教育者选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意味着行政部门必须交出办学权、评价权,而大学行政机构须分离学术权、教育权。所以,切实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行政机构的改革,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对此,需站在“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的高度,扫除各种既得利益的障碍,负责任地落实和推进教育改革。
2#
发表于 2011-7-31 08:25:2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9:13 , Processed in 0.1564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