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2011。5。21在《赵金禾曹军庆文学对话》茶叙活动现场的即兴发言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2:16:33 | 只看该作者
在曹军庆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曹军庆(2007,11,3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今天,是我一生中永难忘记的一个美好的日子。在安陆,在这里,你们的到来,你们的在场,让我深感荣幸!谢谢!
  其实,我的写作还很不成熟。或许我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才刚刚开始。以前所发表的那些作品无非是习作而已。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我想应该是基于这样两点:一是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我这么些年坚持写作的一种鼓励。其二是对基层,对基层这些和我处境相似的作者们的一种提携和扶持。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从这次会上受到教益的将不止我一人。
  回顾我的写作,我会感到惭愧。我早年热爱写诗,岁月磋砣,浪费了大量光阴。直到2001年前后才开始定下心来写小说。主要以短篇小说创作为主,中篇小说要少一些,尝试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迄今发表过一些作品,散见于各文学刊物上。前不久出版了一本小书,中短篇小说集《雨水》。我觉得发表作品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的内在品质。
  我的写作原则是现实主义。我一直在寻找真实。但是真实到底在哪里?有一个时期,我迷恋于虚构。我试图借助它,建起一条通道,去向那些鲜为人知的领域。这是一种个人探险。因此,我杜撰了一个名叫烟灯村的地方。它是我的故乡。我所有关于乡村的写作,都无一例外地被安置在这里。一些相同的人物,会在不同的小说里出出进进。我喜欢这样一个处于生长状态的地方。因为我的写作,它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数。即使我停止了乡村写作,进入了另外的领域。但这个地方依然存在。它是我可以栖居的场所。
  有一个永远的悖论。如果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秘密生活(或情感)。那么,这同时是否也就构成了对另一种生活的欺骗或背叛?我喜欢秘密生活这种说法。它有两重意思:一重是现世的,另一重是心灵的。无论哪一重,都更有质量,也更深遂。秘密生活,它具有阴暗、秘而不宣和隐秘激情这样一些特征。或者换一种说法,在生活的背面,是否还存在着另一种生活?而在真相的内部是否还有更值得确信的另一种真相?正是这另一面,往往是文学大有作为的地方。它们使人生变得神秘、深奥、不可预知(命运也是如此)。事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也就是生活本身。
而在另一个阶段,我曾经热衷于叙述死亡故事。一些离奇而毫无逻辑的死亡事件接踵而至。那是一个疯狂时期。我的叙述粗励,尖锐,无所顾忌地渲泄。缺乏克制,也不在乎美感。我想,死亡也许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如果能真正揭示出死亡的奥秘,对生命是有意义的。但是,我的这一阶段已经结束。我正在变得平和,或者希望变得平和。毫无疑问,活着比死亡更复杂,也更深奥。叙述的空间也更阔大。展示生命和人性的各个层面,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终生的幸福和苦役。
  文学必须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而在写作实践中,我的确有很多困惑。如何使文学更有力量?如何让写作得到应有的尊严?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恳求各位老师能指出我写作中的诸多不足。虽然我的写作还很不成熟。但我仍然充满了信心。这是因为其一,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生长状态,希望我自己的写作也还能有生长空间。其二,至少我的写作是诚实和严肃的,这一点聊以自慰。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最后的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所需要的也许只是勇气和坚持。谢谢大家!
22#
发表于 2011-6-9 11:12:2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河西悟道]网友。。。。。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6:49:50 | 只看该作者
文学需要个性的表达

——对话曹军庆

记者李红艳  董晓芳

人物名片:曹军庆,1962年生于湖北广水。1981年毕业于武师孝感分院(孝感学院前身)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有组诗发表于《长江文艺》、《青年文学》等刊物。先后在《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福建文学》、《长江文艺》、《芳草》等全国主流文学刊物上发表一百多万字的短篇、中篇小说。2007年,中短篇小说集《雨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中篇小说集《越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安陆市作协主席,湖北省作协理事,省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其长篇小说《苏醒》正在本报连载。

5月21日下午,乾坤大道“似水年华茶艺坊”,《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如期上演,两位安陆知名作家在精彩演讲后,与槐荫论坛网友愉快互动。随后,记者对曹军庆作了进一步追访。

惬意的“探险”

问:1980年,您18岁,您说某一天被诗歌像雷电一样所击中,为之癫狂,度过了5年无可救药的美好时光。原本以为将终生与诗为伴,谁知23岁时,您却决绝“转身”,弃诗而去。您为什么会放弃写诗而开始小说创作?

曹:离开诗歌和当初对它的皈依一脉相承。当初的皈依是因为喜爱,后来的离开则是因为敬畏。我的文体转换是出于寻求最佳表达的需要。我开始写小说时,有着一种非常深刻的怀疑精神或者非常绝望的悲观情绪,我觉得自己看到的现实不是真实的。诗歌能够追问现实吗?也许能,可是能够揭示现实的真相吗?我相信小说可能更适合我。

问:有评论家称您是具有先锋精神的、冷峻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家,擅长在灰暗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人性的隐秘真实。您怎样理解现实主义?

曹:我的创作原则就是现实主义写作,我一直在寻找真实。但是真实到底在哪里?有一个时期,我迷恋于虚构。但我发现,现实比虚构更加不可想象,很多事情已经到了作家虚构也达不到的边界。

现实有多种层面,有无限的丰富性。我热爱现实的表达。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进入生活的背面,描写那些看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事背后,更隐秘因而更真切、更意外因而更人性、更反常因而更正常的世道人心。这有些类似于精神探险,我喜欢这种“探险”。

问:有人评价您的的小说犹如一把“隐形手术刀”,冷峻、犀利、别致、力透纸背。您是怎么做到的?

曹:从表象上看,这个世界是非常复杂,杂乱无章的。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内在有着某种关联、某种因果关系。发生在身边任何一件貌似无意义的小事情,常常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我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捕捉,发现生活之上的生存,表相背后的真相,常态生存中的反常,让作品呈现出现实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对现实简单的摹写。

问:您的作品里面,有一个独特题材领域——烟灯村,您的乡村系列大都发生在虚拟的烟灯村。它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吗?把烟灯村当作您的小说之乡,是否会限制您的创作?

曹:刚开始写作小说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到烟灯村,回到故乡。这实际上是一种追溯的感觉,因为老家有一个村就叫烟灯湾。我的第一篇乡土小说《翠兰的狗子》就是把人物放在烟灯村。后来对此意犹未尽,就有不同人物出现,我把他们都安置在烟灯村。

开始的烟灯村出来是无意识的,后来越来越有意识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把烟灯村变成一个完整的、虚构的文学世界。

问:您早期作品带有很多悲观主义色彩,请问您个人有没有悲观主义情绪的发泄?

曹:我是个很明朗、很简单的人。我觉得写作和生活是可以分开的。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是怎么看待世界的,可以有一种真实的内心表达。当我作为普通人生活时,我有一种很乐观的,很积极上进的生活姿态。

问:您对冷色调固执的坚守是否会导致读者面过窄?

曹:作品完成后,它将会遇到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自然会成为它的知音。我不会为迎合市场而去写作,我会调整自己但不会妥协。

事实上我现在写作和以前比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在坚守的同时,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我觉得是应该的。

执着的坚守

问:您的长篇小说《苏醒》正在本报连载,已经刊发了15万字,您打算还写多久?您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述一个怎样的主题?

曹:我打算用20万字结束这篇小说的写作。关于烟灯村,我已经写了足够多的中短篇小说。我想通过这部长篇对“烟灯村”几十年变迁的村庄史作一个描述与总结。因为我写过不同的人物在烟灯村里出出进进,不同人物在里面出生、死亡、恩爱,我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写作,让它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我想说,尽管物质在变、时代在变,但人内心很多恒定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这部作品就是希望揭示人在苦难中寻找自我救赎的力量。

问:《苏醒》边写边连载,对您而言是一种挑战吗?由短篇、中篇,走向长篇,这是否意味着长篇是您以后的创作方向?您的“野心”是攻克这一座座文学堡垒,占领更多的峰巅,领略更壮丽的风景吗?

曹:的确是一种挑战,是我自己给自己压力。很多前辈作家(比如金庸先生)都这样做过,我以此向他们致敬。

选择短篇中篇或长篇,只是我表达的需要。我要表达的内容适合用哪种文体,我就会用哪种。其实每一种文体,都能写出好作品。我会在长篇写作的间隙继续中短篇的创作。就在前不久,我刚完成了一个中篇《精神》。我同时也希望通过长篇小说写作打开更大的空间。

问:除了乡村系列,您有新的创作计划吗?

答:我接着会尝试都市题材的写作,下一部作品将是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爱与罪》。

问:它会是写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吗?这个都市是我们所熟悉的县城还是大都市?您会给它取一个像“烟灯村”那样的标志性的地名吗?您真的打算彻底告别“烟灯村”,从农村奔向大都市?

曹:毫无疑问是都市题材。“都市人的情感困惑”还稍显狭窄,我会延展至“罪”的层面。原罪,罪过,罪恶,赎罪,宽恕,复仇,罪心理。所有这一切将与爱“发酵”。

至于故事发生地,大城市和县城都可以啊。并不打算再取一个像“烟灯村”那样标志性的地名,也不会彻底告别烟灯村,但会暂时搁置一段时间,或长时间搁置。

问:我知道您也曾动摇、迷惘过,是什么使您重新启航,再次确定前行的方向?是去鲁院进修机会的降临,还是《越狱》的出版?去年鲁迅文学院第13届高研班四个月的学习,给了您哪些方面的收获与感悟?

曹:动摇和迷惘是经常性的,这很正常。它可能与生活有关,与精神有关,与身体状况有关,与写作出现困难有关。每个人都会有高峰和低谷,需要自我调整。我的经验是,处在高峰时,尽量延长它。而在低谷时,则尽量缩短它的时间。

去鲁院学习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所有在鲁院学习过的人,都会以此为荣。最大限度地开阔视野,学习,交游,内省,鲁院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在鲁院期间,我完成了中篇《晃晃馆》和《工厂村》的创作。至于《越狱》,它是我的第二本书,在它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书。

问:作为连续三届签约省作协中短篇小说项目的作家,您每年必须完成并发表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您从哪儿寻找创作的灵感呢?

曹:灵感的到来就是平时的积累。它一直就在那里,安静地呆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一天早晨,我在神农架突然醒来,心境澄明。那时,我一下子看到了某个东西,那正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想写的一篇小说。我困扰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写它。可是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它,一束光亮,温暖篷松地照着它。我知道,灵感再一次来临。它就是《救济之夜》。

灵感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某一刻,会突然云开雾散。而在平时,在更多的情况下,灵感都是被遮蔽着的,迷雾重重。

文学的光亮

问:您如何看待文学?写作,文学的空间到底在哪里?严肃意义上的写作,是否还能存在?

曹:文学是心灵的光亮,它可以洞穿我们内心所有的黑暗和秘密;文学是一根火柴,它可以抚慰灵魂,让我们的内心温暖、安静而有力。文学所要表达的是大爱、大善和大美,它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救赎。

问:在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成为一个作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

曹:文学需要个性的表达,写作最重要的是“个性”。你要想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必须要有“异质”,要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文学叛逆精神,在人迹罕至之处获得成功。

问:您说过,要读最好的书,写最好的文章。您近段读谁的作品比较多?不会仅限于小说吧?我知道您喜爱杰克•伦敦、爱伦•坡和博尔赫斯,那您最初写小说时,受谁的影响更大一些呢?

曹:阅读带给我的快感比写作更多,阅读比写作更快乐。

对我而言,最好的书就是最适合我的。我喜欢,对它有天然的好感,是生活中真正打动我的东西。现在的读物太多,信息过度密集,因此垃圾太多。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读“经典”。

我读书比较杂,喜欢过众多作家,年轻的时候还迷过莎士比亚。目前在读卡佛、奥康纳和罗斯的作品。偶尔也会读些杂书,比如老子,福柯。

我也不知道我最初的写作受谁的影响更大一些。在我写短篇之前,我深爱博尔赫斯和爱伦•坡。

问:在这个快餐式阅读时代,在这个“作家”、“作品”满天飞的大背景下,您静心严谨写作的动力来源于何处呢?许多非常好的小说家都被埋没,这会让您沮丧吗?若您的作品读者甚少,鲜为人知,您还会毫不动摇地坚持内心的守望吗?作品与作家的价值又如何实现呢?

曹:沮丧、悲观有时迅猛而深刻。是的,在这么一个时代,写作已显得可笑,不合适宜的写作将更为可笑。但是,顾及那么多干嘛呢?我的书一旦写成,就像人一样,有了它自己的命运。

读者的美学趣味还将继续分化,因为选择越来越多。一个作家企图让所有的读者都阅读他,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我一直认为,阅读的时代还将重新到来。好的文学作品在当下或未来,总能实现它的价值。

写作是我毕生的爱好,我写作的最初动力是因为热爱,现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弃自己的文学信仰,无论读者多少,我都会坚持写下去……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6:52:04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文学丛书》首发式暨对话会实录
发布时间:2011-03-29






    方方:谢谢各位来参加活动,这个活动是小型沙龙式活动,因为作协正好在这儿开会,所以就借用这样的会场,对发布会来说是大了一点。

    今天举行的《三人行文学丛书》首发式暨对话会,既是首发式也是对话活动。我说一下这套书的出版过程,实际上很多作家也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写了作品,要结集出版很困难,我们看到很多作家,要么到处化缘为自己出本书,都希望自己在创作上都有成果,这个出书的心情是每个作家都可以理解的。但这个过程很辛酸,每个作家,尤其是基层作家在出书事情上都有一部辛酸史,有时候就会对自己的尊严、自信产生折损。作家协会经常说要为作家做事情,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对他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跟高晓晖一直在商量,我们决定做“三人行”的书,给三位基层作家,写的很好,但出书很困难的作家,我们来为他们出书。这个钱是去年举办文学论坛的结余,加上长江文艺出版社大力支持,在很多事情上开绿灯,使得这套书可以顺利出版。

    出版了这套书之后,我们想到,虽然有一个新闻发布会,但希望作家把创作心态、创作经历和评论家进行交流,让大家从中得到感悟,学到东西。所以我们把新书发布会的活动在这里进行,接下来要进行对话会。希望对话会能够轻松自由,希望作家与评论家对话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参与提问。我们对话形式,是由一个评论家和作家进行对话,每个人是50分钟。评论家和作家对话30分钟,另外20分钟给大家提问。首先是何存中和於可训,第二个是吕志青和昌切,第三个是曹军庆和刘川鄂。

    我就说到这些,请於可训教授上场,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

   

    於可训:“公审”何存中大会现在开始(笑)!这个活动以前作协搞过一次,和外国作家的对话,这种形式很好,很活泼。

    首先我能代表你吗?我们俩都感谢一下作协?一个是给何存中出书的机会,一个是给我露脸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文学的问题。我也很乐意做这个主持。

    何存中在座的很多人都读过他的作品,也有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都认识他,但我觉得还是先让他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生平和创作情况,铺垫一下。

    何存中:谢谢!我1953年出生于浠水,1972年高中毕业之后,因为家里成分问题回家务农,同时又在坚持文学创作。有大半辈子了,从文化站到文化馆、县文联、黄冈市文联到黄冈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坚持写作。发表了两三百万字,中短篇100多篇,三部长篇。关于写作,大半辈子也没写出什么。我只是有一种倾诉的欲望,一直在倾诉,所以走到现在。



    於可训:因为我也是鄂东人,与他也算是半个老乡了。在座也有很多从鄂东来的同志,包括鄂东的著名作家,鄂东这个地方出了这么多作家,包括何存中在作协称之为实力派作家,不光是在湖北是实力派,在全国也是。鄂东出了这么多作家,你作为当事人,你自己认为有什么原因没有?

    何存中:鄂东为什么出这么多作家呢,鄂东因为是巴人的流放之地,一边是大别山,一边是长江,要古时候基本上算是一个死角。鄂东在人的精神层面上有意志。鄂东文人有武人气质,像闻一多、胡风。闻一多拍案而起。鄂东的将军和国家主席,像董必武主李先念,武人身上有文人气,这样就构成了鄂东人不折不挠向命运抗争的气质。尤其是巴河人。我也是在巴河边上长大的。巴河是历史上的流放地,代代相传,沉淀了某些特质的东西。巴人在鄂东有八百年的历史,从汉初到明末,有一些特质的文化沉淀,尤其是精神上的一些东西。

    於可训:我不大详细了解他的历史,据说他以前受家庭成分影响,很长时间很压抑,自己通过艰苦奋斗,一步一步走上来,从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鄂东人的狠劲,鄂东人也有一股精神,刚才说的闻一多等很多人都有这种劲头,何存中也有这种精神。我不知道这种精神,在多大程度上,对何存中的创作产生过影响,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简单说一下。

    何存中:我的创作过程是三个阶段:首先说我创作的初期阶段,从小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去年腊月二十八的去世,父母亲只生了我一个儿子,父母亲都是1931生的,母亲1956年就去世了。我有幸读到高中毕业。毕业之后就在思考,因为我成绩比较好,我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我家出身不好,当时连老婆都找不到,非常痛苦。

    於可训:你多大找的老婆?

    何存中:24岁,还是通过别人介绍的。

    於可训:我28岁才找到。

何存中:那不一样,我在家里务农,是狗崽子。我一方面感到命运不公平,另外也感到了温暖。比如高中推荐时,大队里没有推荐我,但老师开后门让我读了高中。我家是地主出身,但又不是很大的地主,我祖辈父辈还是读了一些书的,给我灌输了一些思想。我记得有一年在红安组织的革命历史题材研讨会时,那是我的早期创作时期,我当时是比较反感职业革命家的。

    於可训:九几年吗?

    何存中:九四年。只因为家里是地主,就要把财产、肉体、精神统统毁掉吗?这是我早期思考的一些问题,部分作品收集在《巨骨》的集子里面。后期作品就是这本《太阳说话》的集子,应该说是比较温暖的。我虽然是孤苦伶仃的孩子,但还是觉得人间温暖的东西。

    我昨天跟夏元明先生说,创作有五味,人生有五味,一味二味好说,五味就难。像我们这么大的年纪,五十几岁的人了,要写人生五味来,也就是说到现在我才觉得生命应该是怎么回事,尊严应该是怎么回事,文化应该是怎么回事。

    於可训:这个集子后面有一篇夏教授写的评论,我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完了的,我觉得写得非常精彩,非常完整、系统、深入细致地把何存中的创作历程讲的非常透彻。创作前一个阶段,以《巨骨》为代表,根据自己人生经历发表的作品。我以前看过《巨骨》,觉得他内心里面很多痛苦,很多压抑的东西,发泄出来了。但这部作品由于一些局限性,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发扬开。后期《太阳说话》,确实思路很开阔,关注问题很广泛,非常成熟。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第一篇作品叫《正果》,巴河河滩上,早晨起来抓甲鱼,有人叫捡滩。山东一个作家写了一个类似的作品。上面有气孔,底下是甲鱼,把气孔上插一根香,顺着摸甲鱼。这样的一种事情,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很动情的作品,很不容易。我的家乡黄梅县也有这种风俗,叫“摸脚印”,冬天捕鱼很冷,七八十岁的老人站在河里,脱得光光的,踩一个脚印,插一根竹竿,然后等着。过半天以后,沿着竹竿过去,手伸下去一摸,脚印里一定有一条鱼或者二条鱼。我们那里叫“摸脚印”,这里叫“捡滩”,大致上差不多。这么一件小事,何存中能够把它与人生问题、人生哲理结合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想请你谈谈创作这篇作品时的一些想法。

    何存中:《正果》是我97年以前写的,当时我想写一个系列生态小说,写了几个短篇,像《骑得秋风归》、《水底的歌声》、《记得春水泱泱时》等,当时《长江文艺》、《青年文学》都发表了。写了几篇之后我想写关于“捡滩”的小说,因为故事是一连串的。写着写着发现不行了,原来那种思维已经装不下了,有一天晚上我和夏教授聊,因为我所有的创作他都知道,聊到这个事,聊到我们那个地方的“捡滩”,因为我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巴河边的这个事,很想写下来。他说要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因为我早期写的是形而下的东西。《正果》里面讲到,有一个瞎子,非常聪明,箫也吹得好,人也有钱。因为非常聪明,也学了一些东西,也练过捡滩。我最后觉得,人生有些事不是凭聪明就能做的,要历练。小说中有一个情节,开始练“捡滩”时要把游丝挂在眼睛上看,练眼力,练到后来,他觉得他练成了,师傅说他没练成功。我试图想说在人生历练中,有些东西不能从理想角度过生活,但是还是要实事求是,还是要形而下地做好,才能达到形而上的效果。比如说瞎子爹,年轻时吹箫非常好,真正眼睛瞎了以后,吹箫时才看到了内心的辉煌,这时候已经垂垂老矣,在这种情况下,才发现了人生的真谛,正果不是外在的正果,而是一种对待人生生活的态度。

    於可训:何存中有一些很深邃的想法,我没有听得太明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明白,如果没听明白,可以提问。

    我觉得有一点东西,因为鄂东一代的文人包括一些作家,与鄂东这一代流行的佛学有关,何存中有一些作品里面,多多少少有一点这样的意味。我不知道你是很明确或者是很自觉的接受影响,还是无意间中有点影响呢?

     何存中:我的写作过程是这样的,原来在农村的小镇上,然后到浠水,然后到黄冈。但我在浠水时,浠水所有的名胜古迹以及文化遗址,我都去了。到黄冈去了之后,也把黄冈所有的东西都走了一遍,因为我对考古比较感兴趣。我在业余水平还算一个考古专家,一般的还知道一些。



    於可训:挖过人家祖坟没有?

    何存中:没有。讲个笑话,有一次我和夏元明到他老家去,在路上看到前面有一座小山,我就认为是一处古文化遗址,他说不见得。我和他打赌。后来果然是的。因为它是椭圆型的,又临水,属于河边二级台地。我是从84年开始,对考古这一块比较感兴趣,所以说得出所以然。我没有能力了解全国,也没有了解全省,但黄冈我还是知道的,应该说各个方面我都知道一些。黄冈的历史、现在,特别是历史是怎么演变的,从春秋战国开始,地上的文物有多少、地下的文物有多少,我可以说出所以然。我基本上能判断出文化遗址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有个人请教我古代的铜币,磨边、挫边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有三个作用,一个是古人盗铜,二是装饰,三是辟邪。另外在铜器、瓷器发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古人是用烧红的石头放在器皿煮熟的,叫石煮法。

    我想说明,一个作品要写好,作者必须要对文化有深厚的了解,而且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因为我们村子里面,经过太平天国烧杀毁灭之后,我从小就看到这些瓦砾,小时候就在上面玩。小时候父亲跟我们讲这些历史时,我觉得家园的毁灭是好可怕的。也就是说,我觉得应该了解这些历史。

    於可训:何存中站在你面前,头一次见他,很忠厚老实木讷的形象,实际上很神秘,包括他生活的地方也有很多很神秘的地方,所以他身上有你想不到的莫名其妙的另类想法,这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读他后面的作品,多多少少有一点影响。这个话题放一放,有兴趣的同志再探讨。

    我说一个现实的东西,有一个作品叫《洪荒时代》,是以98年抗洪为背景,这是很务实的,我们称之为官场小说。官场小说前一段时间很走红,很多人喜欢。我不知道何存中是不是有写官场的意味在里面?

    何存中:我99年调入黄冈市文联,98年我参加了抗洪,我在堤上呆了22天。当时我下去的时候,就有目的每天写日记。

    於可训:98年抗洪要去你。

    何存中:我去了。

    於可训:你赶不上敝县的周濯街,抗洪时所有县委干部都上堤,就是周濯街可以不去。何存中当时怎么没享受这个待遇。

     何存中:我在黄冈市是非常低调的,一般都把我当成一般人,我也不希望怎么样。

    其实《洪荒时代》里很多事情是真实的,虚构的成分很少,只有30%,70%是真实的,因为很多情节都记录下来了。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呢?我们下去之后,很多人整我们,没有要我们带什么,比如说深筒胶鞋、雨衣都没带,第一天睡觉就只有一个蛇皮袋,所以当时很有感触,把人不当人,可以说没有尊严,但当时所有人都是这样。

    后来我想写这篇小说。我在思考时,有一个朋友给我传了一篇东西,是关于后集权社会的稿子。这时我就想到,抗洪非常时期,所有人必须服从,但是后期又有形式主义,好象抗洪整个东西比较符合后集权时期的特征,这个东西非常感人,没有假的。我觉得政治体制的东西,有很多隐患,特别是在那个时候,就暴露得非常清楚。同时对干部也是一种考验。《洪荒时代》对我的创作也是一种考验,那不是虚构的东西,那是所谓比较大气的东西,也比较站得住脚的东西,没有多少聪明在里面。当时写的时候,心里也是有很多感触的。我记得簰洲湾溃口的时候,上级通知,有战士牺牲了,要去打捞遗体,我们真的打捞上来了。尤其感人的是战士手挽手,打捞上来还是保持这种姿态,还真的有很多是真的东西。当然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在里面,后面我们堤非常牢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但省里面、市里面、县里面每天巡视,以这种形式来做。后来就出现车灯打信号,一打就知道是什么级别领导来了。记得有一次险情出现的时候,我们有十万干部在不到两公里的堤上,搞了三天三晚上。后来就后怕了,当时如果是溃堤了怎么办,当时黄冈市、浠水十万干部肯定是死亡。在那种时候,考验了人性、考验了尊严,还要考验执政党实事求是的执政能力。到现在还值得怀念那篇小说,因为里面我有的生命气味、我的尊严、我的历程在里面。

    於可训:如果真的改成电视剧,也很好看。

    何存中的作品确实很震撼人,不是那种外在的气魄震撼人,而是很多内在的东西让你心里感到震动。刚才讲到,在这种特别情况下对人尊严的考验,包括他批评的形式主义、走过场以及不切实际的作风,都带有一种批判的性质。但我也看出另外一面,在这种特别情况下,洪水到来的时候,很集权、很专制的管理方式,也是必不可免的。我就想到一个问题,西方有的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专制文明如何产生时,曾经联想到中国农业文明。说这种体制的产生,是因为以前农业国要兴修水利,必须掉调动众多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专制体制的萌芽。这可能和何存中写的问题,有类似之处。挺有意味的,既是现实,也有针对性,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创作资源开发问题,因为文学创作有一种题材让你选择,题材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而这种创作资源,有的地方很丰厚,有的地方不一定很丰厚,我觉得鄂东是文学创作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我们经常讲的革命历史题材、传统题材,包括巴河、巴人,我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叫巴河,巴河就是巴人迁居在那里留下的名称。鄂东产生这么多作家,一方面与作家本身的天赋、所受的教育、以及创作环境有关,但我觉得还与这块土地上创作资源丰富有关系。何存中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

     何存中:前面我说不喜欢职业革命者,2005年我又主动跨入进去,挂职麻城,担任副部长,写了《姐儿门前一颗槐》、《太阳最红》。我主动走进去,是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黄冈人,解放这么多年,应该反映感天动地的历史,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观念产生了,于是就写了两个长篇,像《姐儿门前一颗槐》,改成了38集叫做《红槐花》的电视剧。正在全国16家电视台热播。

    於可训:什么名字?

    何存中:《红槐花》。我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感,也就是说要探究一下那是怎么回事?给后来者一种启示。其实走进去了以后,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起码来说有了《太阳最红》,论界说,这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值得看的战争小说,也是一部走向世界文学的战争小说。以前我国战争小说是一边倒,要么就是革命者对、很对,要么就是对立面很坏,坏得没有人性。创作如果不到五味的程度,真的很说清楚,生活中敌对的一方,也有很伟大崇高的一面。

    其实黄冈有很多题材,其他的比如佛教的,就是敦煌的王道士他也不简单,王道士,麻城人,从平民到官员,有人说王道士是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已经上报了,但当时官员也不重视。鄂东人还是向善向上的,又疾恶如仇。所以说题材很广泛,还有很多题材。有时候我们把题材简单化了,没有深入进去。单方面,平面的,或者自以为是的,我认为都不行。

    如果你的创作是对世界的倾诉,应该是向善向美的倾诉。讲个故事,我父亲也是读书人,他当时在黄石做泥工,我出《巨骨》时,他回来要了一本,说把你本书给我看看,看有没有混帐话。后来我问他,儿子有没有说混帐话,他说没说。就是说他要求儿子不说混帐话。

    我现在写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对一个东西不是十分了解时,我不敢动。觉得自己能够承担和表达,力求做到公正,不要偏颇。我早期以为创作是偏颇的艺术,但现在认为不是这样的。

    於可训:方方给我们俩的时间是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已经到了。我觉得从与何存中的交流中,你会感觉到什么叫实力派作家,如果实力派作家的内在的力量没有被挖掘出来,仅凭几个作品是看不出来的。像这样跟作家深刻交谈一下,把他身上的文化底蕴翻开来看一看,才能显示出实力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何存中确实是很有实力,很有发展前景的作家,希望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还有二十分钟的时间,留给大家提问,如果就刚才的话题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展开一下。也可以另外提问,现在我先请夏教授讲一下。

    夏元明:我跟何存中非常熟,我刚才听了您与何存中的对话,很受启发。有的时候,太熟了,太近了,反而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身在此山中。何存中教授刚才提问里,有一个东西非常启发我。他问何存中一个问题,鄂东这么多文人,这么多历史名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在多大程度上,在什么方式上影响了何存中的创作。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学术含量。但何存中的回答好象有点言不尽意,但并不等于说没有影响,只是他无法用理性的语言很清晰的表述出来。

    这个命题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鄂东人文精神核心到底是什么?可能这个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是一个真的深入探讨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王教授就曾经建议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为什么鄂东这么一个小地方,在近代一两百时间,会出现这么多的历史级文化名人,这绝不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鄂东的人文精神,就我的理解,我曾经也跟何存中探讨过这个话题,我觉得一个中心东西是什么呢?逆反,反主流。比如说军事上说,200多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揭竿而起,这当然是反主流。在科学上,李四光,你说这个地方没有石油,他提出一个理论就找出石油了,很有创新精神。在文学上,黄梅的废名,浠水的闻一多,废名在五四前后,开始他很想追随鲁迅,但后来更接近周作人,其实他的思想伸出与周作人很有点不一样,无论是思想还是文体,废名在写作文体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作家。闻一多先生一方面积极参与五四,但另一方面,他与五四的精神有很多是相抵触的,他有很多独特的间接。比如说胡风,他的文艺理论就非常非常独特,一直到解放后,他从监狱里出来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坚持《万言书》的看法,我觉得这也是反主流的理论家。还有黄侃,他作为语言文字学家,他的理念也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我感觉,鄂东这些文化名人集中的精神就是反主流的精神,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这个东西就源自对文化的自信,我觉得鄂东人非常自信。我们刚才听何存中说,尽管表达有言不及意,说起考古,他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懂,可能一般人就很谦虚,他就散发出了一种很自信的感觉。何存中在哪样层面上受到了这种影响呢,何存中生活在当代,不可避免受到当代文学风气、文学主潮的影响,但几十年来,何存中坚持自己的路,他只能走自己的路。与其说这是何存中的一种文化选择、文学选择,还不如说是何存中的文化宿命。他不选择这个东西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这个东西,否则就不是何存中。

    何存中有很多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跟文学主潮比较接近,但实际上内涵有很大区别。比如说於可训教授提到的《洪荒时代》,这是何存中值得骄傲的作品,也是获得文学奖的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他说他是写98抗洪,96年也发了一次大洪水,这个时候他在浠水。他参加过永固堤的防汛。98年他在堤上天天记日记,记了没想到要写。98年抗洪四年之后,陈明刚老师就给他一篇文章看,就是有关于后集权时代的文章,看了之后,就把他所有思路点亮了,就写了《洪荒时代》这篇小说。

    於老师说这是官场小说,我认为是政治生态小说,好象这两者没什么区别,我之所以不用官场小说的表述我是有用意的。我觉得现在的官场小说,一个就是暴露,无非就是指出官场的黑暗。后来进步了一些,比如进一步去探讨落水官场是怎么样变坏的,其实他们在本质上也未必就是这么坏。大概也有这样的官场小说。但我觉得何存中的小说不是这样。刚开始就说,如果写小说,是单色就不行,应该是五色的,应该说《洪荒时代》是五味俱全的,所有的人物都无法用善恶、美丑来评论。所有人物在中国当代政治的大网络当中,有意无意、自然和不自然都得扮演一个角色。我觉得他写的是官场文化,是官场生态。我们当代文学批评好象没有关注到这篇小说,因为何存中说他的小说言不及意,我觉得他的小说好象在理论上概括的也不是圆满,所以我在推荐何存中小说时,也做了很多工作。

    举个例子,《洪荒时代》里的老范,他确实生病,县委书记说你不用去了,但这是他的最后一班岗,如果不站岗,副县级就上不去了,就随队去大堤了。大家都日夜奋战,县委书记嗓子都喊哑了,说不出话来,一半举着挂瓶一边分发报纸,要大家看报,这个老范也举着挂瓶来了,县委书记说,我举着挂瓶是没有办法,你举着干吗。这句话真是五味俱全。我是必须这样的,你百分之百是没有必要的。县委书记其实也有善良的一面,你不是病得要死吗,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来奋战。所以我觉得他把官场心态,官场文化的复杂,写的真是入骨三分。批评界没有注意到这个小说是一个损失。   

    我刚才想了一下,如果我们要概括一下何存中的创作,於老师说他是实力派的作家,实在哪儿?我想简单说三点:首先他有很扎实的生活。这个话说起来好象是司空见惯的一个话,恕我直言,我也读过不少当代小说,有很多作家他们的生活是编造的,不像何存中确实是从血水里面、盐水里面滚过来的、煮过来的、泡过来的。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红楼梦》非常经典,因为曹雪芹是有自己的生活体验的,不是写着玩的,不是编一个故事要人来同情,来媚俗。同样,何存中也非常扎实的生活,他小说的实就实在生活的体验上,他有非常独特的生活体验。

    我觉得何存中值得搞女性文学的人研究一下,何存中其实不怎么写女性,他刚才说24岁24岁,着急找不到媳妇,两岁就死了母亲。他与异性之间的接触,原来其实是很腼腆的,但他恰恰对女性有非常独特的理解。他的小说当中,除了有真实的生活以外,他对生活的感触非常独特。他的小说对女性的把握、理解主要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三个原型。

    第一个就是他的外婆,因为他母亲去世了之后,他很小,如果大家读过他的小说,有一个画面非常感人,母亲死了之后,两岁多的孩子,还不知道母亲死了,还含着奶头,拼命吸吮着她的乳汁,这是惨不忍睹的一个画面,其实这就是他真实的生活画面。他很小就在外婆家长大,外婆身上的善良大气对他影响很大,因为他外婆也是大家之后。

    第二个就是老婆。《画眉深浅》,煎鸡蛋煎糊了以后去接电话,这个原型就来自于他老婆。比如说当时《飞来的草帽》在文化部获奖了,中央电视台播的小戏,播之前他跟老婆说,今天晚上早点吃饭,他老婆说吃这么早干吗,他说今天晚上播我的电视剧,他老婆一笑说,天天这么多人播,播你的一部算什么呀。

    这个话题很值得研究,但现在没有时间展开了。

    第三个就是他有非常个性化的表达。我概括就是拙与巧之间的辩证关系,简单说就是大巧若拙,表面上看起来,何存中很笨,其实他是有大大的智慧。

以后有时间再展开。

於可训:谢谢夏教授。我觉得夏教授这番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非常完整的、非常精彩的何存中评传。相信大家会有所启发,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场面。我们两个退场,谢谢大家!

         

    方方:下面请昌切教授和吕志青上场!

    昌切:很高兴,跟吕志青有这么一个对话的机会,作协安排得非常好。於老师坐的位置也很好,也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中国文化是上左,作家在左边,我是右。左是很重要的。

    因为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对话,有点紧张。不像於可训老师做过,做得很好,我不知道怎么提问。现在是这样的,因为吕志青写作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从80年代一直创作到现在,这与何存中的情况有些相似。当然何存中的作品我也很喜欢。从那个时候过来,而且创作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整个湖北文坛来看,吕志青的创作好象与何存中等其他作家有些不太一样的。我想问一下问题,也是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在宜昌这个地方,你怎么样开始自己的写作?就像国际笔会经常提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写作?我想问这个问题。

吕志青:也许跟最初的阅读有点关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借给我一本书:《攻克柏林》,一本苏联小说。当时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情节已经忘了,还记得两个细节,但也可能不是很准确。其中一个细节,是一个炼钢工人,每天下班以后,洗个澡,把身上弄弄干净,换上一件衬衫,去等一个女教师,守在别人家的篱笆那里,这个女教师好像不大理会他。这个细节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这是我最初接触到的男女情感,这种情感里带着一种忧伤。随后是卫国战争,两人分开了,战争胜利后两个人在红场上看见了彼此,隔着许多人,见面的情形有点像电影中的场景。那个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书很少。一般人家里都没什么书。我母亲是教师,订了一些《儿童文学》之类的东西。我父亲留给我的只有一本书:《联共(布)党史》。里面有一些涉及到苏联革命的史料。可能也就是这类最初的阅读,无形中使自己对写作有了一些兴趣。那时高中毕业后一律下乡。到高中二时,学校让我们学一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三机一泵啊。我自己找人学柴油机,要卸开,再装上去,当时非常认真,对照图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认过来。师傅说照你这个样子,三个月就能独当一面。但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我突然改变了,我觉得自己以后也许要写作。那时我们在学机械制图,这时我就不学了,放弃了。随后是下乡,再后来上大学。大学的几年里几乎没怎么上课,全部用来看书。主要看外国小说,中国的古典文学也看了一些,先秦以来的东西,一些选本,潦潦草草地过了一下,后来也没什么印象了。读得多的还是外国文学。这可能对自己以后的审美取向也有点影响。慢慢到了80年代中期,就写了一些东西。早期也写了一点,在大学期间,写过一个小说,我有一个同学,字写得非常好,他帮我复写了几份,还在几个同学之间传阅了一下。我留了一份,直到前几年才烧掉了。现在想来有点可惜,不是指小说,而是那位同学的字写得实在太好了。一冲动,烧了,有点可惜。

    昌切:从他的经历来说,多次谈到书,小学本来是书很少的,但他们家是做老师的,所以有书。我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这些书。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作品是靠知识推开的。比如说他写到种花,讲了很多很多花,比如说讲到养生,写了很多很多养生的方法,这些东西都是来源于书本。我在写他的评论时,就谈到了这一点,书本知识是推动他小说的一个基本动力。他基本上靠这些东西积累起来以后,一写到什么的时候,就马上说出一串,所以可以写出《南京在哪里》这样的作品。《南京在哪里》比如说到某一个地名,与这个地名相关的人、事件都可以出来,这就来源于读书,当然读书也是写作的一个源头。

    我想说的是,他原来主要是写先锋小说,就是刚才他自己讲的,读外国东西多一些,中国的东西读了都忘了,当然他现在也在读《红楼梦》。我记得方方说过一句话,说写先锋小说的不会写实。当然何存中是有生活底子,怎么写怎么有。是不是真的像方方所说的这样,我想恐怕不是。像曹军庆的情况,原来他写了很多先锋小说,基本上前面很多我都读过。湖北还有写先锋小说的,像刘继明等人,里面有他们特有的书本生活中形成的人生,以及对世界的看法。有这些东西,这些往往是哲理性的。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想也给吕志青打下了文学技巧,特别是文学构思方面以及语言展开的特有技巧,这个方面打下了基础。

    后来,吕志青大概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从现在收进集子里的作品来看,基本上是94年以后的。94年以后的这些作品,我觉得很切入现实。切入现实之后,他的发现与一般作家不一样。比如说《黑暗中的帽子》,小说写得非常好,以及《失去楚国的人》,我非常喜欢这个小说,它一开始谈现代社会上流行的绝技,后来把一个故事引出来,这里面隐含的东西,真让人吃惊,特别是举重若轻的文笔。我觉得你切进现实,你在后记里面讲,一个现实,一个是“存在”,“存在”也是西方来的概念。另外,他不仅仅看到个人“存在”的问题,还涉及到中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我想问一下,你后来切进现实的动机,除了创作上想寻找一个出路以外,你在这个上面,对中国目前的现实有些什么理解?这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我自己都不清楚,因为读作品也不完全清楚。

吕志青:现实非常重要,小说如果没有现实之根,没有心灵之根,这个小说是无效的。无论你写得怎么漂亮。我觉得小说要有两个根,一个是心灵之根,一个是现实之根。你刚才说到先锋小说,先锋小说在国内主要是指八十年代的一股写作潮流。我当时也非常关注。但实际上这时国外的很多东西都进来了。比如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出了,当时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这个短篇集就是其中的一本。为什么一些人会趋向先锋?原因当然很多,我想其中可能跟人的年龄也有点关系。年轻的时候,一个特点就是求新,追新逐异。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怪异的东西,甚至是“为怪而怪”的东西。但随着对艺术本质的理解的加深,有些问题会逐步得到克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涉及到现实,现实之根。《搜神记》里面也有一些很怪的东西,但那不是小说,不过读一读也蛮有意思。

    昌切:《搜神记》是受佛教的影响。

吕志青:我想先锋、以及国外的现代派,这些东西可能也跟写作者的年龄有点关系。年轻人喜欢追新,不会跑就要飞。在文学上,不会跑有时也可能会飞。比如说直升飞机就是这样,不用跑,直接飞。比如一些现代派戏剧,如果拿传统戏剧的人物、情节标准去靠的话,那可能是靠不上的。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接受的问题。它要你接受,你一旦接受,它就站住了。当然,能被接受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我想这就涉及到现实之根和心灵之根。到了90年代中期,我的小说理想有了一些改变。2000年以后,我越来越看重作品与现实的联系,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有力量的。方方老师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她提到了力量这两个字。在这之前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一个小说没有力量,没有对现实说话,没有对现实发言,那是没什么意思的。我希望作品要触及现实,而且要尽可能地触及主要的现实。现实有很多方面,比如说环保也是其中之一。环保问题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现实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但我不会认为它真的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现实。所以对于现实我也会区分一下。

    昌切:你的现实所指的环保,是不是人的精神生态?

吕志青:我说的主要现实指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其中包括政治生态,民生状况,人的权利,人的发展,等等,我所说的主要现实就是指的这些。关于存在,我曾说小说应该对存在有所发现。我所说的这个存在,就是捷克一个诗人说过的那个东西,他说诗人并不发明诗,诗在那后面某个地方。所谓存在,也就是在“那后面某个地方”的东西。诗人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个东西并不会自动对我们敞开,显示。在我看来它只会出现在我们的心灵与现实的互动中。

    昌切:吕志青的一部小说最早在全国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南京在哪里》,《南京在哪里》是一个中学代理的地理老师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提出来一个问题引起了一连串的反映。这一连串的反映包括学生都会寻找南京在哪里,但南京在哪里最后不是一个地理的问题,最后引起了学校领导发生教学秩序全部混乱,教育局也发现这不是一个事体,而是一个事件。这是一个构思。我觉得吕志青构思是很奇崛的。我跟他聊天时他说,他写的是不可能性中的可能性,也就是可能性的中不可能,比如这个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的,但是发生了,我就想问,因为从我的理解来说,我觉得他是一个人类思维或者人类行为包括人类语言的荒谬现象,就是永远不可能解决的悖谬。我发现武大有个教授,一次我看到他在马路上跟别人谈话,总是谈很长很长时间,我跟他谈过一次,我发现,他的谈话是这样的,先跟你谈到一个什么事情,这里面牵到一个事,就说到这个事上,然后就是一连串的事都出来了,不知道怎么收回来,回到原话题就回不来了,就是漫无边际的走。后来刘震云在他的创作谈里谈到,人说的话里面99%都是废话,他有一篇小说就是《一腔废话》,以及《我的名字叫刘跃进》,有点绕口,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我在想,你与这个东西有没有关系?我也想知道,你最后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东西,《南京在哪里》是不是我说的人生悖谬?

吕志青:我希望写出一种日常中的神奇,神奇中的日常。《南京在哪里》这个小说,它所写的一些事情,看起来是不可能发生的。后来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有一个小学老师,他看了这个小说以后,他和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布置了一些东西,他以为这样一来学生会就此生发出来许多,结果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不知道实际上他不可能返回去。小说不是我们眼前见到的东西,它被创造出来,有别于我们见到的。

    昌切:他刚才谈到了《联共(布)党史》,他有一篇小说叫《穿银色旗袍的人》,写到了一对夫妻,女性是原来充满激情,很单纯的革命者。进城以后,对党非常忠诚,而且她的信仰非常坚定,这两个人在谈恋爱时,谈的不是恋爱,谈的是《联共(布)党史》,谈的是信仰。

    后来他们结婚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小说的妙就在这里——女性变成了伊斯兰教徒,她的丈夫变成了传销的迷失者,信仰传销了。这里面我非常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转弯,这样一个强烈时间变换的对比中,你在里面有什么样的思想,因为这个构思真的很奇特。

吕志青: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一次我有点事到浙江去采访,晚上没什么事我去参观一个家庭教会。也就是很多人聚在某个人的家里做礼拜。基督教做礼拜天一般是在星期天,但他们是安排星期四。我问为什么是星期四?他们说从前政治学习就是安排在星期四。我觉得很有意思。在我的小说里面,一个从前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在他的信仰失去了之后,他找到了传销。而就组织形式来看,两者在某些地方也有相似之处,比如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文件,也唱歌,唱《请跟我来》,一些人失去了组织,从这里又找了回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有组织。

    昌切:实际上《失去楚国的人》非常有意思,时间有限,不再多说。下面进入交流阶段。

    刘诗伟:我过去没有读过他的小说,但是今天听昌切老师和吕志青的对话,觉得很有意思,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你写小说有心灵的根和现实的根,这两个“根”是否要长出思想的苗,你怎么去长出这个“苗”,或者说思想的“苗”在你的作品里面,你是怎么看待的?

    第二个问题,我想了解,吕志青先生你认为怎样的小说是好小说?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这个问题。

吕志青:现实之根,心灵之根。有人曾问我,《南京在哪里》的构思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看过别人的什么作品受到了启发?我说不是的。其实非常偶然,某个早晨突然从脑子里蹦了出来。我想它应该是来自现实与我心灵的一种互动。

小说里当然会有思想。有时你得到了某个灵感还不够,还必须敲打,给它一个思想的方向。但小说里的思想并不是要我们奔向某个结论。更不是要去论证几百年前的某个哲学家的思想,不是要去论证它。小说里会出现多种声音。思想只是作为一种材料进入小说。为什么这样?因为生活里本来就有这样的一些人,一些带着思想生活的人,犹如带菌者。思想者就像带菌者一样,我要做的就是考察这些思想带菌者的生存境遇。

第二个问题,好小说的标准。在我眼里,好小说不是对于现实的模仿,不是模写,不是一种再现的东西。而是一种表现。你在现实中可能看不到它,但它的根却又的的确确扎在现实中,也扎在你的心灵中。如果要举例的话,那就是卡夫卡的《城堡》和《诉讼》,我觉得这两部长篇达到了短篇的完美程度。当然,卡夫卡是不可模仿的,但也可以产生出一些变种。比如前几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萨拉马戈,他有一部作品叫《失明症漫记》,台湾翻译成《盲目》,这是我在最近十几年中看到的一部品位极高的作品,在我看来它就是卡夫卡的一个变种。

这个作品的产生也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点关系。萨拉马戈有一段失明的经历。不过我不认为光有这个经验就能使他写出这样一部作品。这其中有某种演变。而他碰巧又得到了它。

   王芸:何存中老师的小说,好象地域性的成分比较多,而吕志青老师的小说把地域性模糊掉了,你是有意识的将地域性模糊掉,让它具有普泛意义,还是说你对本土文化不是很感兴趣,导致这样的创作状态。因为我自己也有一点困惑,到底是植根于本土文化意识,还是普泛。

吕志青:对于地域文化,我一直既不轻视也没有特别看重。实际上我也写过一些地域文化比较浓厚的小说,九十年代初我写过一个中篇《沧浪曲》,写三峡船工,那里面有许多地域文化的东西。但我没有刻意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它不是我主要要考虑的。但有时它也可能会自动地来到我的笔下,如果需要的话。这里也涉及到我对所谓民族性的看法。过去有一个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对这个说法是有点怀疑的。大家都在这么说,实际上可能没怎么去认真推敲。博尔赫斯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他说,他注意到许多国家选择了不十分有代表性的人来代表他的国家。比如,在英国是莎士比亚。在博尔赫斯看来,莎士比亚是最缺少英国人色彩的英国作家。因为,英国最典型的特色应是节制,或者说有节制地谈论某件事情。但莎士比亚却倾向进行夸张似的比喻。他说,在法国,如果要选出一个代表,那么一般倾向于雨果。雨果用词华丽,比喻层出不穷,在博尔赫斯眼里,雨果不是典型的法国人,而是住在法国的外国人。他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包括他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说他有一次很认真地描绘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郊外景色,是一种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描绘,但他的朋友们看了之后说没有写出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特点。而另一次,他用的是天马行空的方式,朋友们看了后说,嗯,这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在这里首要的是艺术性。而艺术性又需要放到一个大的范围里去考察,如果从艺术上讲,一个作品是世界的,那它也就是民族的,至少它会被看成是某个民族的。印度有个拉什迪,他在印度出生,在英国长大,在小说写作上他吸收了许多西方的东西,他写出了《午夜的孩子》等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当人们提到他的时候,他几乎就是当代印度文学的代表,或代表之一。实际上,在今天,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文学都在互相影响。没有必要去刻意强调所谓民族性。因为即便你不强调它也在那里。比如在我们这个文化中,我们生存其中,本身就携带了一些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我们对于某一件事的反应方式等等,还有我们的历史和现实,肯定会不同于其他民族。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去强调这一点。我这么说也决不意味着刻意排斥它。我只是反对把它当成一个首要的条件。因为如果那样做,很可会造成为民族性而民族性,随后由所谓民族性进一步缩减为地域性。

    昌切:可能涉及到文学的地域性和世界性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把十九世纪巴尔扎克翻译到中国,这个时候我关注的是巴尔扎克所描绘世界里的地域吗,不是,我们关注的是给你提供故事里的普遍性。另外连语言都转变了,因为地域性很好的体现就是语言,连语言都体现了,转换成汉语了,但仍然可打动你,这就是超越性。我想他说的是怎么样把它结合起来,最好的写出民族精神,这是最好的。如果要堆砌一些地域的东西,有些东西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因为人家根本不感兴趣。比如说你写武汉人怎么热爱热干面、喜欢豆皮,这是没意思的,因为外面的人没有体会,如果你作为一个背景,这是可以的,这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感觉。如果你写东西,让人一看,觉得这个人就是武汉人,这就是高手。刚才聊天时我说我以前不太懂浮士德,看了很多人分析他以后,包括外国专家在特定时期研究浮士德,浮士德实际上是日耳曼精神的体现,读这个人就读出了日耳曼精神,后来我找了好多资料,反复证明他是一个日耳曼人,这是最高明的。里面很细碎的东西是没有。《红楼梦》也一样,你看《红楼梦》里面个个都是中国人。

    夏元明:我听了你们的对话以后,我觉得小说写作其实是多元的,比如说吕志青的写法与何存中是完全两码事,如果拿何存中的写法来强行要求吕志青的写法,这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拿吕志青的写法来说何存中的写法也是不行的。比如说吕志青,我没有读他很多作品,但《南京在哪里》给我印象很深刻。像《南京在哪里》除了主题深刻、多元之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什么呢,说历史和现实对话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我读的是语言和事实的关系。语言是无论如何表达不了事实,事实只存在于语言之中。《南京在哪里》作为一个语言符号,真要找一个对应物很难找。我觉得他的小说有可能不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他来自于一种理性的东西、理念的东西。然后他的小说结构方式就是用语言推动语言,所以他的小说非常聪明,所以你刚才说特别奇崛,语言特别流畅。他更多是受西方的影响。他们两个人的写法不一样,比如说你唱昆曲,就可以拿优雅的东西来要求昆曲,这就白说了。这里面就是评价标准和尺度问题。就像热干面,不能说写个武汉人,用热干面一贴就是武汉人了。所以我说小说是多元的,我很欣赏吕志青的写法,我也很欣赏何存中的写法。

   何子英:我一直有个观点,我觉得一个作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表达方式,与作家个人的精神气质是有很大关系的。就像刚才夏教授说的何存中和吕志青两个人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先锋。吕志青一直没谈他的成长,他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第一是与他的阅读有关系,与他的审美取向有关系。另外与你认知世界的方式,与你个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另外我觉得湖北作家现实主义创作比较多,像你这种是不太主流的,在当今文坛不太主流,选择这种方式大红大紫好象比较困难,你为什么还在坚持这样的创作?

吕志青:我非常同意你说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的气质、阅读趣味、阅读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也与一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个人的经历有关系,我只是没有谈到这一点。实际上,我的许多小说,也许在别人看来似乎是来自阅读,其实不是这样,而是从现实中来的,从心灵中来。现实给我一种感受,光有这种感受还无法做成一个作品。但这种感受肯定是留在心里了,它会发酵,发酵了以后,偶然冒出一个什么念头,就在里面搅合搅合,然后跳出来。比如说《失去楚国的人》就是这样。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读者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我记得亨利·詹姆斯说过这样话,他说,读者对我们来说是从树上掉下来的一枚果实,我们并没有去摇动这棵树,可它意外地落了下来。我的态度也是这样的:读者对我来说等于是一个意外的奖赏,得到这个奖赏我会感到很高兴,很幸运,但我并不会刻意去要求这种奖赏。谢谢!

            

    方方:两场都是高水准的对话,我真的很受启发,现在进行第三场,由刘川鄂教授和曹军庆对话。

    刘川鄂:各位下午好,这是第三场。今天这样的活动体现了文学评论工作者对文学的真正参与,所以这样的安排,这样的配对,我都是很乐意的。我觉得再忙,这样的活动都很有意义。

    我与曹军庆在2003年认识,当时长江文艺给他搞了作品研讨会,省作协很多作家都去了。我记得在会上,他主要是写短篇小说,对他评价很高。当时参加研讨会的省内作家、评价家,都对曹军庆的成就、特色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我自己也写过曹军庆两篇文章的评论,当时他写了一篇小说叫《什么时候去武汉》,没看过的人去看一下的话,在今天这个价值混乱的时代,在今天这个得到异性很容易的时代,这种微妙的心理,可以说曹军庆把握的确实是非常精道的。后来又因为编写小说集,把他最近写的中篇小说读了一下,和他是老朋友了。我开头就说,曹军庆是一个很低调、很沉稳,但是又很能够坚守自己的作家。因为我总觉得,作家琢磨人,我们也要琢磨作家,我觉得他是一个时刻都在琢磨世道人心的作家。我先问一下曹军庆,我对你的琢磨对不对?

    曹军庆:整个世界好象都是无法把握的世界,从表象上看,这个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是杂乱无章的。但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这也是我写作所坚守的对世界的一种观察。

    很多事情显得比较慌乱,在某一个地方会出现的一件事,或者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另外一件事,或者说在不同地点有不同的人物,但通常我们能够从内在发现他们的一种关联、一种因果关系。

    在这儿讲一个小故事,非常短。我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候还是一个少年,我经常去拜访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写诗的,在他的办公室,我认识了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两个人我不太认识,只是见过,见面可以点头。有一天我在小巷子里面,下雨的时候,见到这个男的从我身边走过,我点了一下头,大约两分钟以后,见到了这个女的,也是点头之后匆匆过去了。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个很小的生活细节。但是过去几个月之后,这个小城里出现了爆炸新闻,这两个人因为婚外恋问题出现了很大的家庭悲剧。这个事情一下子让我特别震动,我一下子回想起了,某一天下雨的某一个小巷子里面,曾经非常偶然的遇到了这两个人前后从我身边过去,我一下子发现这件事的意义。当我们发生身边任何一个小事情没有任何意义时,它实际上具备非凡的意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在我的少年时期,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使我对文学找到了观察生活的某一种途径。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谢谢!

   

    刘川鄂: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在我们今天这个事情,一个陌生人突然可能会成为你最亲近的人,这是作家有时候可以捕捉到,有的作家捕捉不到的。在曹军庆的作品里都是小县城里常见的生活常见,他觉得他是可以经常捕捉到的,而不是满足于表面故事的描绘,而是着力挖掘人性的内涵,所以他的作品里经常有一些很奇掘的语言,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局,我称之为陡转的结局。就说他所说的,你看到没意义的背后到底意义是什么,这个做法对很多以写实标榜的作家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前面两位作家也谈到了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湖北文学的一种强势的写作方法。谁是湖北浪漫主义作家,如果说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人说我无知,但我真的要这样怀疑,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由精神、叛逆精神,这种浪漫仅仅是情绪上对主流意识另外一种宣泄方式。我对湖北浪漫主义作家是打点折扣的。对于湖北的现实主义作家,吕志青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追求。但湖北的作家艺术生命都是短的,在中国新的东西常常很短命,在湖北尤其如此,因为湖北是农耕文化意识比较强大的地域,所以湖北浪漫的作家未必是真浪漫,湖北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在边缘。

    我们标榜着,最自豪、最强势的现实主义是怎样,湖北现实主义作家,有的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大多数的湖北作家,我感觉到还是在对现实审视和反叛层面上,做得不是太好。仅仅停留在一种经验表达的层面上,以前很自豪地说这是湖北热情的现实主义,当现实主义里面没有反思、没有批判时,再来宣扬所谓热情时,热情有时候可能就掩饰了对现实干预的力度。有的作家仅仅是用传统的眼光、个人的经验对现实的一种观察,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湖北很多作家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真正理解现实主义。如果没有方方在今天开幕式致辞里面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作家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独特的审视,没有在人群中证明自己信念的话,不行,我觉得要在现有中国文学格局中再有突破的话,恐怕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湖北有些现实主义作家,现实和参与批判的力度,即使在湖北文坛上都是没有被充分注意的。比如说胡发云《如焉》里面对当下中国政治这种表达,即使在湖北文坛,对他们的价值,我们觉得是注意的不够的。曹军庆主要是从人性心理的层面,所以我觉得曹军庆的作品,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应该是湖北文学的一个特色。所以我还想请曹军庆谈一下,你自己是怎样理解现实主义的?你自己觉得对内敛世界的参与渗透,对于有些人认为你是带有先锋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家,你是怎样看待的?

    曹军庆:我在不同场合中说过,我的创作原则就是现实主义写作,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写作姿态。但是我对当下现实主义文学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与质疑。

    我觉得我们当下文学显得比较软弱,当下文学软弱的原因在哪?因为当下文学面对着两种非常强大的对应物,一种就是现实本身的强大。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荒诞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然后这个价值体系或者物质化各方面的东西都很多,现实非常强大。以前我们说很多东西可以虚构,但现在发现,很多事情已经到了作家虚构也达不到边界,比虚构更加像是假的,更加不可想象。

    第二个强大对应物是什么呢?就是现代传媒,现代传媒充斥着各种资讯,这样一种现代资讯有可能是在改变或者涂改现实本身,现代传媒中的现实有可能也有欺骗。

    当文学面对两种强大对应物时是如此软弱。现实中的写作也有一些问题,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觉得现实主义的写作好象越来越丧失了,或者大面积丧失了文学想象力。现在如果重提文学想象,好象就应该回到文学本身最基本的那些东西上去。但现在很多的作家,都是一种比较功利的写作,面对如此强大的现实和如此强大的现代传媒,有点晕头转向,是对现实简单的摹写。好象是我们把现实抄写下来就是很好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状况,很多小说,我们看起来会很头疼,头疼的原因就是很多作家写的东西如此相似。因为相似而显得面目全非。所有的作家都说,我写的是看到的生活,写的是身边的生活,为什么跟别人相似呢?因为现实就是这样的。这是现实主义写作面临的一个问题。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所谓真实性的问题。我刚才说了,因为作家功利性的写作,让我们离现实的真实性越来越远了。如何让文学对抗当下的现代传媒,我觉得作家有责任,通过笔、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对当下现实有一种记录。我刚才在发言开始就说到,我是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写作者。面临当下的现实一定要进行一种改造,我觉得它不应该排斥先锋文学的某种东西。当我们写作时,我们不应该排斥,不应该说我是一个现实主义写作者,就应该排斥文学的先锋精神,恰恰是文学的先锋精神,才具有文学最重要的原创性。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回答一下刘川鄂老师心理现实主义的问题?

    在我的童年,我度过了非常贫困、匮乏的时代,少年时,有幸经历了80年代文学的黄金启蒙时代,这个时候所有的同龄人都成了年轻诗人,后来我们被抛到底层,在底层生活,放弃了诗歌写作。多年以后,我重新写作,并开始写小说。

    我开始写小说时,有着一种非常深刻的怀疑精神或者非常绝望的悲观情绪在里面,这种东西不仅仅是文学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很个人的想法。在我最初的写作当中,这种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直接就进入了写作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写作阶段,我甚至比较偏执的认为,所有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都是具有怀疑精神的,都是具有绝望的悲悯情怀在里面。这样一种想法进入写作时,让我对现实生活有了一种质疑,觉得自己看到的现实不是真实的。同时对文学也开始质疑,觉得自己读到的文学也是虚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进入生活的背面。我们看到的生活是表面,通过写作进入背面去,甚至有一篇小说名字就叫做《背面》,有些类似于精神探险。这就使我对人物内心进行了一种很深刻的挖掘。这就是早期一直到现在,有一种对人内心的把握的原因。当然有时候可能会有失偏颇,但和我最初的创作冲动是一脉相承的。

    刘川鄂:听了这段话,加深我对他以及他作品的更多了解。他刚才说要探寻到生活的背面,这样的探寻其实都有一个创作的基点,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题材领域,才能寻找到背面。就像方方写武汉,都有自己独特的题材领域。在曹军庆作品里面,也有一个独特题材领域,就是烟灯村,就是他创作的题材领域,这个里面生活的人和事情都是小人物,都是很有趣的。但他背后,背面的意义都是曹军庆所着力挖掘的。烟灯村就是曹军庆作品的背面,就是他的品牌,就是他的名牌。我觉得烟灯村应该有更多读者知道它。所以想您谈一下,你是怎样看待烟灯村和这个小县城的?

    曹军庆:说到我最初的写作冲动是怀疑精神以及对现实的质疑。我当时想到,要回到真实的状态或者获得真实,途径可能一个是追述,一个是虚构。所谓追述就是回到自己的故乡,烟灯村就是一个类似的地方,一个就像故乡一样的地方。我认为人的来处有两处,一处就是子宫,一处就是出生的地方。子宫象征着母亲,后者代表着土地。母亲和土地可能是所有作者无法回避的共通的文学命题,开始的写作冲动很容易就回到故乡了。90年代中后期,刚开始写作小说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到烟灯村,回到出生的乡下,回到故乡。这样回到故乡,实际上是一种追溯的感觉。我的第一篇乡土小说《翠兰的狗子》就是,当我写这篇小说时,地名就安置在烟灯村,因为老家有一个村就叫烟灯湾,所以把人物就放在烟灯村,后来对此意犹未尽,就有不同人物出现,我把他们都放置在烟灯村。

    早期的作品都发表在一些外省刊物上,没有引起评论家的注意。开始的烟灯村出来是无意识的,后来越来越有意识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自己的虚构,把烟灯村变成一个完整的、虚构的文学世界,它和现实世界不一样,当然它由我的老家生成,但又不一样,它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文学世界。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有意识,由最初的无意识到后来的有意识,后来是有意识对烟灯村进行了建设,当然我也写了城市题材,也写了知识分子题材,当我写到农村题材时,必须要对烟灯村进行文学建设,通过我写的每一个人物,通过我新写的每一篇小说,甚至通过一些细节,通过一些故事、一些情节对这个村庄进行建设,希望它能成为完整的文学世界。

    而且我现在正在写长篇小说,也希望对烟灯村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描述。因为我写过不同的人物在烟灯村里出出进进,不同人物在里面出生、死亡、恩爱,在里面有各种生活,我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写作,让它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刘川鄂:这个长篇小说叫《烟灯村》吗?

    曹军庆:最初的题目叫《疯狂的救赎》,现在更名为《苏醒》,最终题目还不知道。上次我跟方方老师交流说,我说我有很丰富的写作资源,我说到晃晃馆的事情,她说不如叫《晃晃馆》,于是名字就产生了。这篇小说的名字还没定。

   

    刘川鄂:前面三位都是写大东西多一点,你写小东西多一点,一说起吕志青就想起《南京在哪里》,说起何存中就想到《太阳说话》,你的每篇小说都写的很认真,很精致。我希望下一篇长篇小说能成为你的品牌性、标志性作品。这是我个人的一定希望。

    曹军庆:长篇小说天天在写,而且进度还可以,我写了一个开头。向后面看,越往后写,我能看到它后面的大模样。我长篇小说写作没有经验,我希望通过长篇小说写作打开更大的空间。上次李俊国老师提到小说空间问题,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精致是在细节方面,在作品的细部,而从整体来看应该要有大的格局,我尽力去做好。

    刘川鄂:一个有耐心的读者和评论家如果仔细读曹军庆的作品,会发现真的很有收获。这个世界转型期,中国一个县城里面,大家日常生活,打麻将也好,开房也好,日常交学费也好,教育孩子也好,曹军庆真的是很细致的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我是非常看好曹军庆的写作前景。刚才也提到了方方说到,他们是实力派作家,方方说他们三位是基层派作家,要做这样的活动,推荐他们的作品。在今天有三种作家,一种就是饭馆式的作家,通过写作改变命运,安身立命,事业和职业二二唯一。第二种就是玩票式的作家,像韩寒,写一写玩别的。还有一种就是自娱自乐的作家,我最近几年来接触比较多。这三块作家,在今天这个文学比较边缘的时代,像刚才曹军庆说到的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对作家生存环境的挤压,一个非常好的小说家,在今天仍然是被埋没的,这是搞创作和搞评论的人面临的问题。

    学术界也是这样,夏老师知道,80年代写一篇作家论,评价论是可以出名的,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影视时代文学被边缘化。再精再用心,写过很多精美作品的作家可能都是默默无闻的。在这样的时候,作协隆重推出这三个作家,力图发生文学声音,坚守文学阵地的积极努力。

    我个人希望这三位作家能够借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得到一些激励。说到这里,我想起原来欣赏的一个作家,叫王小波,他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秩序完全是颠倒的,一流的作家默默无闻,三流的作家大行其道,最糟糕的是最优秀的作家还没有诞生。他主要是指现代文学。这句话看起来比较奋进,但并不是没有道理。湖北看起来可能也有一个隐含着对作家的排座次,这三位实力派作家,我觉得你们都是可以冲击这种秩序和座次的。这是我个人的一种希望。

    下面看各位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对话就到这里。

   

江岳:评论和创作对话,我们经常搞评论的,想问一个问题,三位作家,你们感觉到评论是否影响了自己的创作?或者说什么样的评论才能对自己创作有所帮助?有所影响?虽然对话是评论与创作的互动,但真相是怎样的,不太清楚。现在评论声誉很不好,报纸上都说评论没人看,都是广告式的东西。《当代文学》发表了三位作家的长篇评论,有一篇我印象很深。有人说何存中创作的提高与他的谈话有关,讲了一次故事,何存中就紧紧抓住他的手不放开,有这样的细节,非常激动。从那以后就写出了很好的作品,创作就有了一个转变。我不太了解真相,但我看了这个文章,编写这个文章时,我是非常兴奋得。我搞了这么多年,创作一般来说,有时候走到一起,有时候互不相干,“两张皮”,但何存中是创作与批评良性循环,导致后来创作也发生了核裂变,使何存中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作协推出这三本书,而且吕志青,我很多年前,跟他说,要开一个研讨会,你的书为什么不早点出来?这也是市场问题。你们的创作是否考虑如何适应和提高阅读市场(读者的接受度)。创作受到市场多大的影响,市场对你创作有多大的干预?吕志青书终于出来了,我首先是祝贺,随便提出问题。

    第三个问题,往往我们强调思想,有时候就容易思想大于形象,如果说你强调生活,形象就缺乏思想,你们创作中间,怎么样在思想和形象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一种平衡?这三个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实际上评论文章里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提出,你们三位都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比较大,一下子也说不清楚。我觉得你们可以组成创作团,使更多搞评论的人知道作家在想什么。创作与评论互动是多方面的。今天会开的很好,可惜人少了一点,使搞评论、创作的人都失去了很好的机会。就说这么多!

     曹军庆:评论家对创作的关注肯定会给作家启发,但评论家对创作的影响是不是立竿见影,或者马上见效,可能因为作家不同而有差异。您说了何存中一个例子。

    我觉得一个作家创作过程本身可能有一些比较神秘的因素在里面,我说神秘不是要强调这个东西,而是这个作家可能有意识想要追求某种东西,在他的写作过程当中。当他进入写作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够贯彻进去,不一定能够真正做到;然后他没有想到的,没有有意识追求的一些东西,但在他的作品当中却又出现了,却又做到了某种东西。

    第二个问题,形象大于思想或者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理论化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一个写作者,其实不用考虑在写作当中去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者写作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一个作家自身有着什么样的精神高度,或者他自身的思考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在写作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的渗透进去,而不是有意识的要去表达某一种观念性的思想。谢谢!

    龚玉林:我们三位作家都是文学院的签约作家,我作为一个读者谈以下自己的观点,何存中老师的作品像太子这样的餐馆厨师的作品,吕志青像西餐厅厨师的作品,趋于理性的东西多一点,何老师感性的东西多一点,曹军庆像一个家庭主妇,做得比较精,比较细,把家里的菜谱做得比较细。这是从读者角度来看三位作家。

    确实是三位实力派作家。我想问一下曹军庆,曹军庆早期作品带有很多悲观主义色彩,我想问一下,你个人有没有悲观主义情绪的发泄?

    曹军庆:您说中餐、西餐、家常菜,很有意思。我刚才已经提到了悲观主义精神和怀疑情绪,最初写作是这样的。但可能是一种写作方面的东西。跟我打过交道的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很明朗、很简单的一个人。我觉得写作和生活是可以分开的。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是怎么看待世界的,可以有一种真实的内心表达。当我作为普通人生活时,我有一种很乐观的,很积极上进的生活姿态。   

   何子英:和刚才他回答这个问题也有点关系,曹军庆的作品,我读的比较多,我个人非常欣赏曹军庆的作品。我感觉曹军庆的作品色调是比较冷的,就是刚才说的悲观主义的东西。我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冷色调影响到了他,因为这是一个狂欢的社会,冷色调与当下精神状态格格不入,所以影响了他作品的传播。我觉得他很多很精致的短篇小说,可以让更多读者知道或者喜欢,但实际上没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他有几个短篇小说,当时发的时候,我推荐了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推荐了几家杂志都没有选,他们选的作品都是很平庸的。

    所以我建议曹军庆,你在短篇小说中,一直保持着这中冷色调,还是可以的。但您在中篇和长篇创作中,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自己的色彩。这是我的一个问题。你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有没有合理性,这是一个方面。

    在座的很多评论家,对于怎么样让作品既保持高品位、高艺术水准,同时让读者能够更广泛的接受,今后在创作中处理这个问题,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曹军庆:谢谢!在座的有很多湖北非常顶级的评论家,我有这么一个想法,请教一下你们。我们对文学似乎有一种双重标准在里面。什么意思呢?当我们面对经典作品时,我们对那些“阴郁的力量”和“残酷的真实”,可以众口一词地说它是如此伟大,没有人会从冷或灰暗的色调上加以质疑。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们都认为可以给经典作品、经典文学加分,我们是以这样一种标准来看待经典文学,因为经典文学接受了时间的淘洗。而对当下的写作,评论家采取的可能是另外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是否是文学标准?或者说又另外有了其他的一些东西的介入,我不太清楚。当下的写作,如果你是一个冷色调,或者说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东西,尽管真实,但过于残酷,有可能就会受到诟病,或者说不太被重视。我觉得文学的双重标准是存在的。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当下很多冷色调的写作就一定是好的。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姿态,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并给出它们生长的空间。

    我对当下很多写作也是不太满意的,和经典作品比较起来,我们最大的差距在哪儿?最大的差距就是经典作品的悲剧性东西,很重要的是有一种悲剧感在里面,悲剧感意味着崇高,意味着力量。而当下的很多写作实际上是对苦难的一种展示,我们展示了很多苦难的东西,悲惨的东西,但没有悲剧感,这是最大的一个差异。

    何总刚才提的建议,对我很关心,我们私下也交流过。我的写作一直在进行着一些调整,这样一种调整可能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但我觉得,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调整。我现在写作和以前的写作可能已经有很大的差异了。这样一种写作也不是一种妥协,在坚守的同时,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刘川鄂:有的评论家有的是借文章说社会说历史,这一种比较多,另外一种评论家是一种职业方式,可能有一些规则。也不是两重标准,并不是对冷色调不认识,感性表达一个作品时可能把作品已经说透了。但在今天话语环境中,并不是每一个涉及到人生的话语都能说透的,可能有的评论家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不太适合的。

    另外还有一种作家,他知道什么时候说的话上面喜欢,现在没时间,这个方面不说了。

    我想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尤其是早上,我一进来,方方早上说的很好,不知道作协领导都能不能明白方方所说的话,我认为湖北作家有的太静,有的太乖,为什么太静呢?为获奖写作,为获得钱而写作,为什么太乖呢?就是为主流意识写作,为领导写作。湖北其实有很多好作家,我觉得作家就是要有鄂东文人敢于反主流、叛逆的东西,也有吕志青所说的可以坚守的东西,也有曹军庆对他冷色调固执的坚守。我是个人看好,不大适合变成文字。谢谢!

  

    方方:谢谢三位教授主持,也谢谢三位作家的精彩发言,今天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没有想到。当他们对话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处于亢奋状态下,而且说出了很多平常听不到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写作者非常受启发。我真的有点意外,没有想到。

    而且下面提问的水准非常高。从我个人印象中,何存中他谈到鄂东文人身上有武人气,武人身上有文人气。而且他说人生有些事不是凭聪明可以做到的,尤其写作是这样。这句话很像他的作品,这么多年来,何存中的创作没有一点点玩聪明,完全是扎实的写作。这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吕志青的对话中间,谈到了阅读对他的重要。他说到:他认为小说有两个根,心灵的根和现实的根,小说没有这样两个根是没有意义的,他在写作中寻找日常中的神奇,这是很有意思的观点和话语。

    曹军庆和另外两个作家完全不同,曹军庆谈到了,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比作家虚构更无边际,每个都有这样的体会。他谈到现实主义作品中,现实主义与先锋精神的关系,你是不是写现实主义就是临摹,就是把现实表达出来?他提到现实主义与先锋精神,我很受启发。而且他有一个观点,“走到真是背后去”,这些话,这些想法,都对写作者有很深的启发,也很有意义。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他们谈的非常好。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

    只可惜,我们选对了一种方式,但是选错了地方。选错在作协开全委会的时候,而全委会的委员更喜欢听报告,而不喜欢听专业的文学对话。所以以后不要再在全委会上开这样的会议,让喜欢听报告的委员还是听报告,让专业对话放在专家中进行。今天有一点遗憾,这么好的专业对话,这么多的好作家,这么多好的观点,全委会的委员毫无兴趣。这也说明,我们面对的文学生存、文学发展的环境,仍然是很艰难的,仍然要靠我们继续往前努力,面对着这样一个艰难的环境,可能各位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挣扎,继续像你们以前一样慢慢地爬。

    今天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坚持到最后,感谢几位教授的点拨、引导。做得非常好,我真的非常兴奋,而且有莫大的惊喜。会议马上结束,再次祝贺《三人行文学丛书》首发式圆满成功,同时感谢执行主编高晓晖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也对在座的各位表示感谢!谢谢!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5:30:5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0:08 , Processed in 0.1093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