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管理衔接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 20: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管理衔接点
■罗雅雄

    制度化与人性化各有侧重
    制度化管理的特性在于强调刚性的制度层面。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刚性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体现在量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上。各种规章制度一旦制订出来,就是硬梆梆的条条框框。所谓“管理促规范,规范促质量”的口号,就是强调制度管理。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被管理的对象,致力于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是一种软性的管理。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量化,实际上许多事物是无法用量来计算的。在办学过程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机械,要给予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道德是依靠人的信念、依托人的自主性来维护道德的行为。作为学校中的“人”,其道德和良心是尤为重要的,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层面。
    以制度管人,人不犯规矩;以人文管人,人不害羞耻。这就是所谓的“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因此,制度化与人性化尤如法律与道德,是刚性与柔性的关系。刚柔相济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辅相成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人是管理的根本。我们不仅需要每个人遵守管理制度,更需要每一个人自发地工作,始终维护学校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法治化管理的同时,需要融入人性化,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需要,使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发展的需要相统一,从而使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严格地按照制度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们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考虑某一个人的特殊需要,给予特殊照顾,其危害极大:首先,影响当事人的形象,不利于当事人的发展;其次,损害了群体的利益和集体的形象,阻碍了集体的发展,使得制度不再权威。
    因此,制度化和人文化缺一不可,没有制度,学校将失去存在的基石,而没有人性化管理,学校将失去未来的发展。
    学校管理需要刚柔相济
    制度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则。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制度起着关键的保证作用。制度化管理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制度化管理,作为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方法,具有刚性原则。在当今这个重视创新的社会里,有人认为,制度化管理等于束缚,制度化管理就意味着落后。笔者认为这不尽妥当,没有制度化管理,一切管理都将成无根之树。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需要,追求和谐。人性化管理讲感情、重“亲情”,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凝聚人心。当然,只讲感情并无限地宽容,就会导致惰性的滋生、心理需求的膨胀和责任心的减弱,这不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本意。因此,当人们为人性化管理叫好时,不应该淡化制度化管理,尤其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若丢弃了制度化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如何相互结合的问题。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正像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样“本是同根生”,在实践中可以共生互动、互补互通:在制度化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为此,学校可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奖惩制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追求为导向,设立教职工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并向第一线的教师倾斜;建立全员评价干部的考评机制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竞争上岗等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校工作严而有序、高效运行,还可以极大调动大批肯干、能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都有美的丰富内涵:制度化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共同遵守,是一种有序之美;人性化管理,理解人、关心人,是一种和谐之美。依法治校的制度化管理和以德治校的人性化管理刚柔相济、情理交融、相辅相成,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管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约束,就像一座天平上的两个托盘,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把它们放在一个平稳的尺度与水平上去衡量,而不要厚此薄彼。校长应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性化管理,这两个管理方式并不矛盾。只有刚柔相济地管理学校,校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2 20:18 , Processed in 0.3536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