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抓住两个关键点备考中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6 15:5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抓住两个关键点备考中高考作文
文/刘加民
决定高考作文得分情况的因素很多,最关键的是两个。一个是命题思路,一个是阅卷心理。
每年的作文命题指导思想会有微调,这个调整的分寸和度数谁最清楚?命题专家,那些最靠近教育核心地带的智囊 :教育专家、大学教授、中小学课程编撰者。
作文题目出来了,如何评分?评分标准是什么?要由阅卷组长们进行规定和阐释。高考阅卷开始之前,这些资深的教育家、高考命题和阅卷的专家们会聚一堂,要对从各地征调来的阅卷老师们进行培训,甚至出具"标杆作文"--每一个得分等级的作文除了有细化了的标准,还有更加直观的"标杆"。这样,才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最大可能的找到了作文和通过作文显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都比较高的学生,从而实现高考这"选拔性"考试的最终目的。
可以毫不含糊的说,我们在全国所有的同类图书中,第一个找到了直接影响高考得分情况的两种人:命题人和阅卷人。抓住了这两种人,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所有的高考作文辅导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因为我们在战术上变"一根筋"为"两头堵"了--既抓出题的,也抓给分的。而此前所有人的努力几乎都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人影响着、甚至决定着高考的命题走向,也无法得知把抽象的评分标准变成具体的分数的人在想些什么。不知道同一篇作文,同一个标准,有人给37分,有人给54分,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他们懵懵懂懂,目光涣散,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走,甚至跟着不负责任的图书出版商走。这些年一直没有消停的假冒"满分作文"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中高考作文的风气和走向,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考生们的作文得分效率,当然,也会因为作文成绩的反常改变了人生的道路。
我们邀请的"命题专家",他们本来是不能以这个"身份"就中高考命题发表任何意见的,但是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明白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个社会的思想资源来自于那些深居简出的大学教授、作家、学者、编辑,我们最想要的最可靠的"高考真经"就在他们身上。比如,北京大学的教授孔庆东,您知道他的图书畅销无敌,他的博客万人追捧,可是您不知道他多年来就是北京地区高考语文的命题负责人之一;同样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曹文轩,每年都要去全国各地给一线老师讲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还有《人民日报》总编辑梁衡先生,他是新课标的制定者之一,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总顾问,他自己的文章有很多就在我们手头的教材里。还有因为揭开满分作文造假内幕的资深编辑刘加民老师,他把作文学习提到了"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高度,这既是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新课标精髓的准确把握。
是的,我们就是让这些重量级的人物来给大家讲解作文道理,推荐优秀范文,就把权威性和实用性做到极致,把总体品质做到目前国内的最高水准。
在这套书的下册,主要是另一部分专家--"阅卷组长"和阅卷名师--为我们指点迷津。这些人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各地中高考语文试卷评阅的现场,对于命题精神的理解,对阅卷老师的心理和习惯,对于中高考作文命题与阅卷之间如何衔接和相互发明,都了如指掌。比如广西自治区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已经连续31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了,可以说是国内阅卷时间最长的专家,同时,他还是仅有的2个每年都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考语文命题总结会议的专家之一。我们请这些组长们把关,请活跃于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亲自挑选,把9年以来最具经典意义的高考满分作文挑选出来,奉献给读者。
不仅如此,我们根据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专家会商,对于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作规范的高中生来说,面对一篇好文章,如何"知其好",也能"知其所以好",下了大功夫。我们发现,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只需要5个左右的亮点就可以了。我们称之为"满分点"。这是对流行的只在满分作文末尾笼统说"好"的做法的超越。这套书里,所有的满分作文都被专家和老师们精点细评了,都把"满分点"披露无余。可以说,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满分作文,正在从这套书开始。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本书所引用的资料和文章,都得到了著作者的授权,主持编写的教授、专家、学者、编辑,对于我们打造权威、正本清源的努力十分理解和支持。还有各省高考语文研究院的专家老师,虽然不便署名,但是我们在内心深处为您保留了一份深深的敬意。在次也一并表示深切的感谢。
编辑者
2008-12-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9 08:13 , Processed in 0.0909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