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等才是普世价值之首 文/梦泽闲人[云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07: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等才是普世价值之首


                  ——个悲观者在世间的漫步(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52eb50100k4u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52eb50100k4uq.html
    平等,永远是一个迷人的字眼。作为古往今来平民百姓追求的目标,很多人们为此铤而走险,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可是,近年来,却有很多人为了这个字眼,有着这样那样的品头论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学者文人,将平等的意义狭义化了,将平等当成了舶来品,让中国传统的文化政治思想退出了历史舞台,因而,给出了一些对平等这一神圣的人类共同目标以亵渎的解释。

     例如,某些人在其博客上发文大谈平等的的弊病,并且引经据典的拿外国人的作为或文本来说明,平等是何等的虚伪,何等的不堪!似乎,欲将平等打入十八层地域,让其消失于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平等,作为普世价值被有些人否定了,并且用西方某国的对世人不平等的作为来证明,平等不能承担普世价值的重任。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读书学生的事例,来说明我对另一些人对平等的解释。媒体上曾有人做过调查,问年轻学生认真读书的价值在哪里,学生们说,为了追求卓越。并且有些学生解释说,读书的价值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
于是,按照某些人对平等的解释,是不是应该否定“读书为了追求卓越”这一命题进行否定?

    是的,在西方某些团体、政党之中,其建立国家体制的来源,正是源于某些“普世价值”,例如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还有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等文件中,确实是以此前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提倡的所谓“普世价值”为基础的。

    杰弗逊明显的受到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影响,在天赋人权与平等等意义上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同样,洛克的思想也影响到了法国的政治家们,使得他们在订立法国的《人权宣言》中,也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思想。

    看看美国的《独立宣言》中的前面几句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几句话错在哪里?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吹毛求疵,而将平等打入冷宫?

    可能会有人说,美国怎么没有平等的看待世界各个民族?例如对非洲的某些国家、对巴勒斯坦、对伊拉克等,没有用平等的天赋人权呢?为什么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呢?

    可是,这是因为《独立宣言》的错误吗?或者说,这是《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人生而平等”的观点的错误吗?

    我们有些人总在否定着普世价值,认为,凡外国人所定的价值,都应该否定,应该用我们中国的价值观去定普世与否。看我们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看,那朝那代的平民百姓不在为了平等而奋斗?

    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为了追求平等?中国传统的农民意识中,“不患贫,只患不均”。这平等难道不是中国传统的“普世价值”?为什么一插上外国的标签,就应该被否定?

    在法国的《人权宣言》中,第一条就提出的“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也有错吗?难道不应该作为普世价值“而大加提倡吗?

    是的,在实际中,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才是绝对的。可是,人,都应该有追求平等的权力。不能够因为不平等现象是社会的常态就不去追求平等。追求平等也往往是下层民众的要求,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显然是不屑于与民众讲求平等的,只有印度净饭王子的释迦牟尼才从一个王子、未来国王的身份走向使之开悟的菩提树,去为天下苍生追求平等的权力,也才有了佛教的盛行于世。

    当我们的所谓文化精英们在否定普世价值时,是否想到了这些价值不仅仅是外国人独有的东西?是不是对下层民众是有利的。总不能因为提倡者没有正确的执行这个普世价值就去否定她!

    我们追求平等:地位平等、待遇平等、机会均等,我们不应该默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而应该用我们的微薄力量去改造她,尽管效果也许是不明显的,但是,只要我们努力了,总有一天,社会会比现在变得平等一些。作为普世价值的第一位,只有平等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谁又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普世价值之首去取代平等的地位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0:20:02 | 只看该作者
吴敏:胡锦涛、温家宝肯定普世价值2008-11-20 来源: 金羊网(广州) 


作者:吴敏

     近几个月来,我国主流媒体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否定普世价值的文章和报导,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我感到很困惑,不知其源从何来、矛头何向、意欲何为。鉴于长期以来“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传统惯性,我试着从网上检索了一下,看能否找到胡锦涛、温家宝对普世价值的态度和看法。出乎意料,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两位领导人明确肯定普世价值的一些论述。

    胡锦涛2006年4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在2008年的新年贺词中又说:“我们衷心希望各国人民自由、平等、和谐、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之下,共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成果。”从这两段话来看,既然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向往和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那么,这些价值无疑属于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如果上面两段论述表达的意思还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么,胡锦涛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康夫2008年5月7日在东京共同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有一句话,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句话是:“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显然是对普世价值概念的明确表达。

     温家宝的阐述更加具体和明了。他2006年9月在接受五家海外媒体采访时说:“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民主建设特别是直接选举,要根据国情循序渐进。我们坚信,群众通过基层的直接民主形式管理好一个村,将来就可能管好一个乡,管好一个乡以后,将来就可以管好一个县、一个省,真正体现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温家宝不仅直接使用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的名称,而且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绘制出了发展和实现民主的远景规划及“路线图”。

     在2007年2月发表的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温家宝对普世价值作了进一步全面地阐述。他写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他在同年全国人大会上答记者问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名义再次重申:“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温家宝所说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当然可以更简介地称之为普世价值。

      以上所引胡锦涛、温家宝肯定普世价值的这些论述,均公开发表于国内外的各种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稍有知识或稍关心国家大事者都应该读到过。然而,奇怪的是,否定普世价值的诸位达官显贵们一反平日里信誓旦旦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虔诚口吻,对普世价值的批判火药味十足,上纲上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下面略举几个例证——

        “科学卫士”司马南在2008年6月发表于《经济观察报》的一篇访谈中油腔滑调地调侃说:现在,“普世价值还停留在神话阶段,它所具有的价值是神话价值、理想价值。”“普世价值也许不错,像巧克力,或咖啡,或卷烟。这玩意儿,摆着玩可以,尝尝鲜儿,也成。当饭吃,不靠谱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在2008年9月16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气势汹汹地说:“他们鼓吹的‘普世价值’并不是人人所固有的,或上帝赋予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看一看他们‘普世价值’的具体内容,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他们正是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民主、自由、人权、公平等等称之为‘普世价值’的,而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不就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关系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2008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威风八面地强调:“现在西方话语权的声音高,把他们主张的‘民主观’、‘人权观’以及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等等也宣称为普世价值,我国也有一些人如影随形,大讲要与‘普世价值’接轨。”“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搞任何盲目崇拜,不能将西方的价值观念尊奉为所谓的普世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侯惠勤发表于2008年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的文章更尖锐地指出:“把资本主义文明看做是不可超越的终极存在,是‘普世价值’热播者的意识形态前提;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道,是他们热衷传播‘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通过‘普世价值’干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以期终结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结构,是这一讨论的核心,因而其在本质上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今天我国某些人大谈‘普世价值’,既表明了其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又信心不足的虚弱本质,又表明了其臣服于当代西方强势话语而又极力加以掩饰的矛盾心态。”

     最近,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也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以“阶级斗争理论”批判普世价值。此文认为:“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当前出现一股宣扬‘普世价值’之风,并不是偶然的。一股思潮的出现总有它的根源,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中找到鼓吹‘普世价值’这股风的源头。”“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封为‘普世价值’”,这“是要求彻底西化。”我们“必须“剖析鼓吹‘普世价值’的阶级实质,明辨思想上政治上的大是大非”。

     拜读上述欲置普世价值于死地的一段段檄文,我确实感到万分惊诧。这些名声赫赫、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们,这些以“主流媒体”自居的中央级报刊,怎么竟然敢于大张旗鼓地公开批判、攻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呢?


《求是》:三权分立是不可能普世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0:28: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1:48 , Processed in 0.1162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