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说“夫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0 10: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说“夫妻”

    人们习惯用“恩爱”来形容夫妻间的感情,也总是用钦羡的目光欣赏别个夫妻的恩恩爱爱,由衷地祈愿自己也能夫唱妇随恩爱有加。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里,看重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在婚姻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锤定音的年代,在“先结婚、后恋爱”的革命年代,追求夫妻间的恩爱谈何容易!所以那个年代恩爱在夫妻间理所当然成了无数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当我们搭乘时代的高速列车,跨越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现代文明的社会后,夫妻间的恩爱不仅不应该再是“水中月、镜中花”,而且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最为优越的条件,完全应该将夫妻关系建立在“恩爱”的基础之上,当谈“情”说“爱”成为情哥爱妹迈入婚姻殿堂前的必由之路后,夫妻间还能缺情少爱么?
    然而,现实生活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夫妻之间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者有之,为鸡毛蒜皮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者乃至反目成仇者也不乏其例。在那离婚协议上声称的理由大多为“感情不合”之类,说白了,在结婚之前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在结婚之后反而爱不起来了,原因呢?在我看来,他们是没有搞懂这恋人之“爱”与夫妻之“爱”的根本区别吧。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意思是不承认夫妻之间存在爱。其实,“夫妻关系”犹如一个硕大无比的熔炉,那恋人之“爱”必须放入这熔炉中进行一番烈焰的冶炼,使之在那里得到升华,成为爱的结晶,炼成更高层次的“爱”,——即夫妻之爱。
    夫妻之“爱”首先是一种责任。那恋人之“爱”只有在夫妻之间才能找到最后归宿,找到可资寄托的平台。当你对你的那一位怀有一腔深情的爱恋时,在你头脑中时时闪现的必定是你对他或者她的责任。唯有如此,在漫长的风雨人生路上,相扶相携。当灾难袭来的时候,你们才会风雨同舟共赴灾难,当重担压身的时候你们才能争相挺身而出为对方减负。尤其是在那灾难,那重担降临在哪一方的时候,另一方在“责任”二字的驱使下,义不容辞地只身向前,为对方承受一切,承担一切,为对方撑起遮风挡雨的伞,筑起挡灾抗难的墙。
    夫妻之“爱”应是一种默契,无论是思想的交流还是各自心中不想说出的隐痛,无论是处理家务的烦琐或是应对社会的繁复,语言在这里几乎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累赘。夫妻之间若不能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感知对方的复杂情感,不能从对方的一颦一笑中察觉他的苦乐哀愁,不能从对方的举手投足中得知对方的冷暖凉热,那可真是枉为夫妻了。如果达不到这种默契,伴随而来的必定是无休无止的解释,无头无绪的误会,无穷无尽的争吵。那样的夫妻要么是过一生吵一生,要么是过一时算一时。
    夫妻之“爱”应是一种无需回报的无声付出。夫妻之间相扶相携,是古往今来恩爱感情的标准,无论哪一方,能为对方付出是夫妻一场的骄傲,说到底也只是为自己付出,拼全力为对方做好你能做好的一切,才是实现夫妻恩爱的第一要务。这样的付出不可张扬,无须回报,最忌讳的莫过于为对方有些微的付出就自吹自擂,在对方乃至在人前称功道劳,殊不知此举比那袖手旁观的效果还差去一大截!他们哪里懂得自己的言行刺伤的正是对方的自尊呢!这样的所谓付出与沽名钓誉何异?
   既为夫妻,早已过了花前月下的浪漫,有道是“柴米的夫妻”嘛,面对的是不尽的烦琐,无尽的家务;既为夫妻也无须“举案齐眉”的做作,要的是相知相携;既为夫妻,更无须卿卿我我,要的是彼此的牵挂。
朋友,你的夫妻之爱是否是从那恋人之爱“和平过渡”,是否经过“熔炉”的冶炼?还有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们,你们是否作好将那恋人之“爱”经过一番冶炼的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7:47 , Processed in 0.1264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