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教的缺失,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12: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教的缺失,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
陈金才
  一位心思细腻的母亲记下她四岁女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这一句句充满童真、童趣的儿语,组合起来就是一首首浪漫而富于想象力的最杰出的诗篇。请看这一首:
  妈妈,我心里在唱歌,你听见了吗?我唱的是悄悄歌。
  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
  我喜欢合欢,花很特别,看上去像松叶,摸起来像柳绒。
  我吃过雪,是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因为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
  云像大海,上面有雪浪。
  我喜欢妈妈用英语说的晚安,有一种夜晚的味道。
  晒过的被子一个味,都是太阳味。没晒时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没晒也是太阳味。
  我想做彩虹也没有什么坏处。我会有许多朋友,太阳、月亮、星星、云、天空都是我的朋友。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人一辈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是童年。9岁左右是人一生中想象力发展的最高峰,之后就每况愈下,每况愈下,逐渐枯竭。正如浩瀚的长江,我们在下游看到的是它的雄浑、浩荡,而要欣赏它的清澈、秀美则要在源头的绮丽的山谷之间。
  诗歌是想象力最合宜的载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神秘,“落霞孤鹜起飞,秋水长天一色”的瑰丽,“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清新,无不展示着想象的魅力。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悠悠五千年,在诗歌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浩瀚无际。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特别重视诗教。孩子启蒙后最早的写作训练是“对对子”,之后便开始尝试做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朝各代都曾涌现出一大批像骆宾王、白居易这样的儿童诗人,他们儿时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唱吟诵。
  可惜,到了近现代,中国重视诗教的传统却被渐渐淡化,直至丢弃。诗歌写作不再是我们语文教学必修的教学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作文考题的后面对体裁作出规定,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等等,就是不能写成诗歌。诗歌写作被严格地规定在高考写作范围之外。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也视诗歌写作教学为“畏途”而不敢涉足。他们认为诗歌写作需要很强的想象力,教师都写不好,学生怎么能轻易地去写诗呢?其实错了,孩子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力!老师们觉得很难的诗歌写作,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最容易的,他们大脑中本身就充满了想象,他们平时说出来的很多话,其实就是诗歌。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于推进诗教的教师们来说,可能要正好相反。
  当然,倡导诗歌写作教学,不是要我们的孩子再回到“对对子”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开创一种使儿童心灵和写作更加自由、更加无拘无束的新儿童诗歌的写作。只要我们引导得法,一定能开辟出写作教学的一个崭新的天地。
  不得不说,诗教的缺失,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现在到了应该研究和积极实践儿童诗歌写作的时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0:48 , Processed in 0.10751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