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的学问也挺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1 11: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联的学问也挺深
2005-02-18
对联火爆春晚,新商报记者打探国内楹联研究进展对联的学问 新商报记者马晴川    在农历大年三十的鸡年央视春晚上,由中国楹联学会策划创作的18副春联,火爆了晚会现场,令广大楹联家和楹联爱好者深受鼓舞。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江西省楹联学会会长、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师华教授及楹联专家、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龚联寿教授,请他们为新商报读者介绍国内楹联研究进展。     对联也有硕士生   提起对联文师华教授兴致很高,他介绍说自己的学生张小华于去年入学,她中国第二个对联学硕士生。早在2002年,中南大学首招对联学硕士生,余德泉教授任中国首位对联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鲁晓川成为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去年,余德泉教授因为年势已高,不能再带硕究生,为了让对联学研究后继有人,南昌大学就接过了这个任务。对联专业学制三年,张小华目前主要由龚联寿教授指导研究对联文化历史及相关理论。为加强培养,余德泉教授也不定期参与指导。张小华可谓受益颇多。   南昌大学中文系的龚联寿教授在楹联界颇负盛名,他也是对联学硕士生的直接指导人之一。龚教授介绍说,对联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提倡,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以其吉庆的特色深入人心。对联学做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研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说是从零起步。而对联牵涉的方面也很多,其与诗、词、曲、骈文等关系都比较密切。对联在清末民初时已经达到创作的巅峰,其技巧理论都比较成熟。时下对联的创作在内容题材上可以说是比较广泛的,但在文学组成、写作技巧方面都还需要加强,作者需要加强国学修养。       春联对联面对质疑   今年春晚上很抢风头的18副春联,有学者指责其多用大白话,缺乏文学性,没了韵味。文师华教授认为对联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小分支,而春联更做为一种风俗为民间所广泛接受。有很多好对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用词典雅,寓意深刻。但在春晚这种比较大众的娱乐晚会上,如果同样采用一些古雅的词、加入一些典故,就不能让观众一目了然,解释起来也要费些时间。春晚的对联不仅把各地风土人情、独特物产包括进入,而且借春联的喜庆特色为春晚增色不少。文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联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白话,否则对联的路会越走越窄。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者国学修养要差一些这是公认的,经过“文革”时期的空白期,到1980年代的国学复兴,当下的对联好的不多,要兴盛楹联事业,还需要更多的人为此投入一定的精力。       链接   对联相关图书   记者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请龚教授为新商报读者介绍几种对联方面的图书。龚教授认为北京大学白化文所著《学习写对联》(上海辞书)对全面了解对联风俗是较好的入门教材,此外还有中南大学余德泉所著《对联格律·对联谱》(岳麓书社)。龚教授主编的《中华对联大典》(复旦大学)可谓包罗万象,属于对联百科全书性质。有志在对联学有所研究的读者,龚教授推荐他自己主持整理、点校的《联话丛编(全八册)》(江西人民),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辑刊历代联话名家作品的总汇,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继诗话、词话、曲话之后韵语文学领域的一项填补空白的古籍整理成果,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文化积累价值。目前对联学硕士生也是以该书为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3:00 , Processed in 0.1967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