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栏作家管学军对汽车发展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11: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栏作家管学军对汽车发展的看法
http://www.iautos.cn  2005年11月08日

  1960年生人,在文革的动荡中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1981年工作,从事汽车修理、汽车制造;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团干部、车间干部、宣传干事,在工作中完成了经济法和新闻专业的学习。1993年转入媒体,经历了《中国经营报》汽车版的创刊,参与了《中国物资报·时代车行》的创刊,担任《环球摩托》杂志第一任总编,并有两年在汽车咨询公司工作的经历,现在是《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的普通记者。

  1988年参与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家庭汽车拥有情况调查报告》、《中国家庭摩托车拥有情况调查报告》的写作;2002年,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国轿车市场经济指数的构造工作,并定期发布该指数,为从经济角度观察我国轿车市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工具;2003年,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构造完成了轿车性能价格比评价体系,为消费者用企业公开的信息从技术角度评价汽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不定期地发表轿车、MPV等不同车型的评价文章。

  对汽车的看法:汽车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伴生物,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对汽车价格的看法:价格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反映,是在一定购买力和一定供给能力的前提下的一个平衡点,是社会消费水平的度量。目前,中国轿车的价格变动,既有经济方面的内生因素,也有体制造成的外生因素。

  对汽车市场的看法:汽车市场的大小、销量的多少,取决于可能进入这个市场的消费资金总量,而消费资金总量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取决于消费信心。

  对汽车与环境的看法:第一,国外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第二,外国人还在开发新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借鉴;第三,中国人的智力水平不低于别人,中国人可能发明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改变汽车的燃料。因此,与汽车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只是如何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不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

  对自主品牌的看法:汽车是世界经济中贸易额最大的工业品,是实现国与国之间贸易平衡的重要载体,也是国与国之间贸易竞争的重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的竞争,实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如果没有自主的品牌,中国就无法掌控汽车出口的主动权,就没有属于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重武器,就无法借助世界市场解决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无法造福世界人民。

  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看法:汽车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市场不可无限增长。有人说,美国多少人一部车,中国有多少人,所以中国的市场容量有多大多大。但中国汽车的发展不能和美国一样,美国的人口只有2亿多,中国人口有13亿多;美国的国土面积不仅比中国大,而且美国大约70%的国土是适合汽车行驶的平原,而中国只有大约30%是平原,大约70%的人口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要达到和美国一样的汽车人均拥有率,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美国可以依赖中东的石油作为能源,而中国不行,中国又是个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度,要达到美国那样高的人均汽车拥有率,中国的能源无法支撑;中国是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文物古迹随处可见,要在比美国小数倍的国土上,建立起一个能够支撑比美国大数倍的汽车流量的公路系统,中国要要破坏多少古城?要破坏多少地面和地下的文物?而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没有现代文明和历史文明如此剧烈的冲突;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人均拥有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要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没有中国自己完整的农业体系就没有国家稳定,如此巨大的公路网络建设量要破坏多少农田?因此,中国对汽车的解决办法决不能效法美国和欧洲。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人民一样,需要出行的自由和自由地出行,这是摆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的巨大的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1 06:42 , Processed in 0.1027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