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以合作思考式教學設計作文活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1 15:3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以合作思考式教學設計作文活動。
前言:

在升大三的暑假和大三上學期的時候,我在補習班擔任作文老師,有過實務經驗,所以就有遇到一些困難,希望能藉著蒐集資料,再次思考以前碰到的瓶頸和問題,以減少往後成為真正國文老師在教作文的障礙。

最後決定的題目是:以合作思考式教學設計作文活動。我想嘗試運用合作思考教學於作文教學上,所以先介紹什麼是合作思考教學法,再以合作思考式教學設計作文活動。期盼突破傳統苛板的作文教學,設計一些多元化的作文活動,以合作思考教學法幫助學生在分組的過程中互相學習。
三、簡述合作思考教學法:

合作思考教學法的特點在於,由於其周密的設計,學生們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他們必須共同合作,每個人均有其不同的角色扮演,去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只有在小組每位成員都達到自己該達到的目標時,全組(及自己)的目標才可能完成。因此,大家必須一起共同努力,相互幫助合作。

合作思考教學法的各種活動設計方法,都必須符合下列三種基本理念,才能達到其預期的效果:
1.建立小組獎勵的模式:如此才能讓學生們重視小組的團體運作,並引發共同努力學習的動機。
2.個人責任義務的模式:在小組活動中,每個成員都有做好自己份內工作的義務,並有幫助、確定其他成員完成其工作的責任,唯有如此,全組的工作才能算真正的完成。
3.給予每位同學公平的成功機會:在小組中,無論高、中、低成就學生,都以其「進步」的情形為評量基準,以便每一位都能有機會在追求進步中盡心盡力,享受成功的經驗。
合作學習的分組特質有:異質性分組、積極的互賴、面對面互
動、個別績效和人際關係。積極互賴中包括目標、工作、資源、角色和酬賞的互賴。

每組成員依程度不同指派工作或角色。可能需要的角色有:
1.報告者: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
2.紀錄者:紀錄小組討論的過程及成果。
3.閱讀者:將閱讀資料的重點念給組員聽。
4.時間掌控者:控制小組時間的運用。
5.音量監控者:監控小組討論時的音量,使其維持在面對面、膝對膝的範圍。
6.器材準備者:負責準備需要用到的器材,找資料。
7.觀察者:不參與小組討論,負責觀察小組及各成員的行為表現-是否大家都懂,是否每個人都有表示意見。
8.協調者:組織協調小組的運作方式,讓全組一直維持良好的運作
9.讚美者/鼓勵者:確定每個人都參與工作,給予適時的鼓勵、打氣。
10.
操作者:實驗活動中負責操作儀器、實驗者。(註1
  老師扮演的角色是督導和調節,所以老師必須提供幫助,督導學生的進度及表現,調整速度。要使學生能在分組教學中成功,老師必須清楚的解釋內容,架構積極的目標及參與,建立個人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的觀念,解釋達到成功的標準,告知同學老師所期望的行為。
四、以合作思考式教學設計作文活動:

教學活動進行前,老師要先分組,按照學生的語文能力S型分組。課程一開始,老師便先向學生說明學習目標、作文題目,包括老師所期待看到的學習成果水準、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同學們所須做的事、進行方式採分組合作、每組的組員一方面要將老師指派給他們的工作做好,一方面要幫助他的其他組員、老師希望看到同學們分組合作時的某某良好表現等等。

以下是作文活動的列舉:
1.修辭教學-老師先說明修辭的原理,再舉例示範,然後揭示課前設計的情境,要求每組最少說出幾個句子。(註2
2.成語組合造句-老師給幾個主題,要求各組自行選取一主題,說出若干成語,然後請學生任意選取其中兩個成語做組合造句(註3),要求寫出幾個句子給老師評定,通過後才可以進行三個和四個成語的組合造句,最後各交出幾個句子。
3.接寫作文-老師先發給學生一張提示單,上面是一些未完成的句子,要求每個學生做接寫句子練習,然後要各組根據單子上的句子提示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註3
4.問題解決-老師先講述有趣的故事,再舉出其中的問題,鼓勵學生先發表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再分組寫成文章。(註3
5.故事改編-作文課前,老師要求每組準備一個童話故事。課堂上,再要求每組由自己小組準備的故事中,找出情節中不合理之處,然後根據這些疑問重新改編該故事或接寫續集。(註3
6.時空錯亂急轉彎-老師先發給學生四張紙條,就一大家熟悉的故事依次寫出主角、地點、情節與結局,然後將紙條分成四堆收集,依序組別來抽籤,每組將抽出的四元素組合成一故事。(註3
五、實例設計:

以「接寫句子」為例,兩節課的時間,作文題目是-假如我是……,學習目標是-啟發學生的聯想力,藉此說出想法,在分組中合作且互相學習。

假設全班有三十六個人,以語文能力S型分組,而且組員背景不同。每組六人,角色有紀錄者、時間掌控者、音量監控者、觀察者、領導者和讚美者。座位安排採橫排前12排同學位置互相面對面,橫排有三人,直排有二人。

老師希望學生達到的成果水準是-文句通順,有修辭和成語的運用,避免使用重複的詞語,字體工整,版面整齊乾淨,字數600字以上。除了擔任觀察者的組員,其他組員既要做好份內的工作,還要參與討論。

提示單的句子是-1.我要接受……;2.我要繼續……;3.我要改變……;4.我要計劃……;5.我要阻止……;6.我要了解……(註2
六、結論:

合作思考教學法是不同於其他分組教學法-假分組和傳統分組。假分組雖名為分組合作,但是學生們知道,他們還是會被由最高分到最低分來排列分等,所以他們視每一個人為對手,以致於會妨礙組員的學習,誤導組員,互不信賴。傳統分組也是名為分組合作,但由於其指派的工作間並無明顯的聯繫,所以學生會認為他們還是會被以個別表現來評分,因此他們雖共同討論,卻各做各的部分,仍失去合作的真義。合作思考教學的「合作」定義是「我們一起成功,如果失敗,我們也在一起。」因此「合作」像是一把大傘,可以包容所有的人,「個人」或「競爭」卻只能顧及小眾,所以合作思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成功。


傳統的作文教學使得學生自始自終處在孤軍奮戰之中,除了偶爾得以從觀摩其他同學的優良作品中,得到「馬後炮」式的靈感之外,受助於其他人則十分貧乏。文章的流暢是基本的要求,所以文章是要不斷的修改才會進步,而且還要多次的重新思考文章的主題和次要主題,如此才不會落入文意不合題旨,如果可以吸收未曾想過的,或是無心忽略的構思,那麼這些經由分享和意見交換而得到的靈感就可以擴充原文的視野,增添文章的生動活力(註4)。以合作思考教學法設計的作文活動就是藉由分工、討論、合作來達到整體的成果,而且可以讓高能力的學生指導能力較差的學生,或讓經驗豐富的學生協助沒有經驗的學生進行學習,解決常態分班老師教學量負荷過度的現象,更可以經由合作思考教學法增進人際互動的機會,培養人際關係的能力,所以同學間的互動更多,友誼也會更好。


老師自己要熟悉合作思考教學法、進行的流程和班級經營的技巧,詳列教學目標,事先與學生交代清楚小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及角色或工作的指派,還要訓練整個分組的過程,這樣活動進行才會有效率。進行教學活動時,必須說明注意事項及建立正確的認知,為欲加強的小組運行溝通技巧作詳細的說明與準備工作,然後老師從旁觀察與協助。

七、註解:

註1.見「有效能的教學」七十二頁~七十四頁。

註2.見「把作文便有趣」三十七頁。

註3.見「把作文便有趣」三十八頁。


註4.見「
小組討論在作文教學中的可行性」七~八頁
八、參考書目:
1)王派仁。(一九九五年六月)。把作文變有趣。國教輔導,三四

卷五期,三十五頁。
2)洪志成。(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小組討論在作文教學中的可行

性。國教之聲,廿五卷二期,七頁。
(3)李泊。有效能的教學。六十九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8:51 , Processed in 0.1209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