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视官场“博士成群”的怪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9 07: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萧竹谏客/文

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语出惊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官场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博士群体吗?官员考博率真的比其他群体更高吗?中国官员对学位真的这么痴迷吗?

一连串的疑问,想必萦绕广大网友心中。诚如纪校长所担忧的,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开始泛滥,其根子还是学术权力市场化。学术权力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的体现,即官员有追求“博士帽“的需求,学校有招收官员学生的需要。其实,官员出于自身修养的目的去获取各类学位,是好事,本无可厚非。为何纪大校长站出大喝一声,想必自有蹊跷。我想,这里头恐怕还是官员的权力欲望在“作怪”。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特别是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官员的高学历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进入组织部门视野,成为高层次人才而纳入后备干部培养。二是可以为自己撑门面,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三是可以在公开选拔、破格提拔的竞争中占居一定优势。于是,一些官员们纷纷挤破头,抢戴“博士帽”,而对于一些高校的领导而言,利用官员这种心理,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为自己建立行政领域的“人脉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从而让这种交易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了官场的“博士”比高校、企业多的怪现象。

让博士这样一个代表着知识、智慧的代名词在官场 “妖魔化”,着实让人担忧。其一,易于导致腐败问题。这种权力与学位的交易,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必然出现一批腐败份子,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失。其二,造成教育质量危机。目前,大学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这种学位“批发”,会使原本畸形的高等教育雪上加霜,动摇国之根本。其三,败坏官场风气。假若默认这种学术权力市场化的漫延,一旦风气形成,一批官员想必将会受到影响,纷纷利用手中职权去谋求学位、甚至官位,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导向。无论是在官场也好,还是在企业、学校也罢,我们要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博学之士选拔到合适岗位,让那些空有头衔的“水货”博士没有投机钻营的机会,从根源上铲除这种交易产生的土壤,让学术权力市场化没有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6:09 , Processed in 0.0995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