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 年 的 树》教学案例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5 11:4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 树》教学案例
孝南区祝站中心小学  沈少锋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1个生字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
、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演示文稿)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通过读、悟、析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
      通过读、悟、议、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导入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一只美丽的小鸟,正在动情的为这棵大树唱歌呢,大树正摇曳着枝条认真地听着,多美的画面,他们之间有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
、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词可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3
、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
、指名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 一(把)斧子 一(双)眼睛 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 一(盒)火柴 一(只)鸟儿 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
、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他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
、学生自由练习。


2
、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待续)


                                                    ———此文参加孝南区小语网络教研评优活动



[ 本帖最后由 少锋 于 2009-5-22 11:27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1:45:47 | 只看该作者

《去 年 的 树》教学案例之二

(续上)
(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
、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里,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
、引导从“树么”一句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

(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
、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
、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5
、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

1
、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
、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义。而“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的含义。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侯,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情意真挚
鸟儿           
  
门先生
小女孩
『设计意图』
   “鸟儿”与“树”是课文的两个主人公,故事围绕他们之间的约定展开,通过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讲述了一个“信守诺言、情意真挚”的感人故事。箭头的方向表示“鸟儿对树”,表现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教师首先要关注的课程资源是师生的个体经验。”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离开课本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源。因此《去年的树》这节课我就有效开发文本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是比较充分地调动了文本、学生和教师这三方面的资源。首先,课伊始,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第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于是,学生开始提出“问题”和“感受。”面对学生初读的这种结果,我没有急于解决学生这些“问题”,而是以搜索体现大树和小鸟之间友情的信息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小鸟与树根、与大门、与小女孩的几组对话,进一步与课文“亲密接触”。其次,我在让学生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的过程中,还适时引导“议”,把学生带入文本,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更加丰富和深入。最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如“填补小鸟与变成灯火的大树的无声对话”、“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使得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经验。本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是第一次上新课程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在把握年段特点方面不是很到位;虽然在教材处理上有些新意,但是还是留有串讲的痕迹;还是没能做到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充分深入的阅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此文参加孝南区小语网络教研评优活动


[ 本帖最后由 少锋 于 2009-5-22 11:2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08:35 , Processed in 0.1548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