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幼儿教师队伍的隐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4 09:5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幼儿教师队伍的隐忧
     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缺乏职业认同感、获得的报酬也相对较低,而且在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态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幼儿教育质量的隐性下降,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
  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 张振平
  幼儿教师队伍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所谓幼儿教师,是指大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扩招、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后进入到幼儿教师队伍的那部分教师。这部分幼儿教师流动性大、缺乏相应的职业认同感、获得的报酬也相对较低,而且在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种态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幼儿教育质量的隐性下降,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
  幼师培养机构生源质量低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也呈明显增加态势。
  幼儿教师单纯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局面如今已被打破,伴之而来的是众多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入到培养幼教师资的行列中来。表面上看,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满足了眼下幼儿教师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上世纪80年代只有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机会报考幼师学校,而今这一局面已经完全被颠覆。过去幼儿教师的母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正在不断萎缩,有的成为某大学的一个系,有的成为某学院的一个教学部,招生数量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真正高质量幼儿教师的培养机构在不断减少。目前看似庞大而又多层次的幼儿教师培养机构,其主体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有的学校招收的甚至是中考成绩只有一二百分的学生。很多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缺失,甚至带有一些不良习气,这部分毕业生大量涌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很有可能对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幼儿园缺编,局面严重
  目前蓬勃发展的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教师的大量需求,与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造成了幼儿园普遍缺编的尴尬局面。
  我们曾经在不同地区抽样调查了一百余所幼儿园,实际行政缺编的几乎是100%。这些幼儿园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建园时仅有35个班的规模,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加上园长、主管园长、保教干事、保健医、厨师及其他工勤人员,一般在1220人。但随着社会对幼教事业需求的不断扩大,幼儿园规模增加到过去的23倍,有的甚至增加到45倍,而目前的编制依然是按照过去的规模进行编配与财政拨款,导致一部分幼儿园为了压缩财政支出,不按国家规定的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改成一教一保
  由于许多幼儿园班容量超员,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幼儿教师每天更多的时间用于维持教学秩序,用于教育教学上的精力相对减少。
  更多幼儿园的做法是聘用临时工。许多刚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中的幼儿教师,怀着对幼教事业的憧憬之情积极工作,但几年下来,较低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之感到处处不如正式职工,而且似乎永无出头之日临时工因缺乏归属感而导致主人翁意识、责任感缺失,这是造成这部分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80后人生观独特
  幼儿教师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表现出新新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独生子女在幼儿教师中占到80%以上,他们具有独生子女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具有独生子女性格品质上的不足;其二,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尤其是在职业自我认同感上,不会像祖辈、父辈那样一辈子固守某个职业或某个岗位,而无论社会地位与待遇的高低。
  从我们对部分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情况来看,这些教师中不少人在生活上追求时尚、我行我素;工作上缺乏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心相对不够。虽然与幼儿园签订了某些协议,但动辄不打招呼或打招呼却未经园方同意,就辞职离开。
  管理体制造成高流动性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看,学前教育大都归属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范畴,没有单独设立与基础教育平级的专门行政处室。由于基础教育已经涵盖了高中、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诸多业务管理职能,无暇顾及还没被纳入义务教育的幼儿教育。而幼儿园的人事管理,如编制,大都隶属于各自的主管部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许多地方把幼儿园隶属关系下放到区(县)以下,不少企业幼儿园也归到区里。由于管理体制问题,许多幼儿园实行了纯市场化的自负盈亏经济运行模式,幼儿园除了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吃财政饭的编制外,更多的人被纳入市场管理,有不少幼儿园还采取了承包制
  由于种种原因,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导致幼儿教师流动性偏高的一个原因。有的幼儿教师每年换一个幼儿园,有的甚至一年换两三个幼儿园,如此高的流动率连起码的教学常规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了。
  私立园陷入恶性循环
  大量的私立托幼园如今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难的问题,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各级行政部门对其监管力度相对不够,导致为数不少的私立幼儿园在管理上存在着种种不规范状况。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幼儿园不按照国家规定发放足额工资。不少幼儿园管理者为了节约开支,对新入职的临时工采取的是试用期、聘用期工资制,一般试用期只有很少的工资,许多刚毕业的幼儿教师工资根本达不到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些不规范的幼儿园甚至在试用期不发工资。
  这部分幼儿教师也没有各种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由此导致了许多幼儿教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经常处于努力找工作的状态之中,根本无心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备课、钻研业务上,其结果是导致许多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教育质量不高,并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事关国家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制定或调整当前相关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解决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发展问题,解决好学前教育师资的后顾之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7 14:38 , Processed in 0.3157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